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中国往事 >

第4章

中国往事-第4章

小说: 中国往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往事 第一章1970(10)
对于我们这个地质队家属院的孩子们来说,一般情况是父亲长年在野外工作而母亲是在家里的,所以谁的父亲回来了谁的气就粗一些,现在轮到我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慑于站在我身后的我爹的威压,被我摔倒在沙堆上吃了一嘴沙子的刘虎子非但没有进行新一轮的挑衅,还跟我未经讲和就玩在了一起,如此一来刚刚分裂成的两拨人又合二为一——所有这个年龄段的男孩们又玩在一起了,队伍得到了重整,刘虎子强调他是“大将”,封我为“二将”,习小羊则继续做“军师”。
  父亲在家,说是休息,但也要隔三差五地去一下单位,几乎每次都是带着我去的,我从成都来到西安之后还是头一回去他的单位——就是国测局地质大队机关的所在地。那是在已经很像是郊外的某个地方,从家属院步行去需要半个钟头。在父亲将我高高地架在他脖子上初去单位的路上,还经过了一个挺大的土堡形状的砖窑,只见砖窑黑漆漆的洞口边上站满了人,都在那儿伸长脖子探头探脑地朝里看,一边看一边还窃窃私语地议论着什么……父亲停下脚步,就近问了一个围观者,那人说是有人一大早在砖窑下面发现了一个死人——我嚷嚷着非要看,架着我的父亲就上前两步挤进人群,让我朝下面看,我也确实看见了:在黑漆漆的窑洞底部,一个男人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后来,穿蓝警服的警察来了,我们就离开了。
  这个早上所遇到的这件事令我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我为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新鲜事而感到兴奋,回到家属院的那帮孩子中间时,我跟他们吹牛说:“我见过死人了,你们见过没有?死人!死人啊!”望着他们面面相觑瞠目结舌哑口无言的样子,我不是一般的得意……
  初进父亲单位,我一下傻了眼:发现那是比我们所住的家属院大出十好几倍的一个十分好玩的地方:有一个标准的但是上面没有草坪的足球场,还有一个水泥地的灯光(篮)球场,围墙里面本来就够大的,围墙的外面还有大片的田野,连绵至远处的天边,地平线上是终南山黛青的山影……
  某个晚上,正是在这里——在父亲单位的足球场上,我看了平生头一部的电影《白毛女》——不是水华导演田华主演的那个黑白故事片,是由革命现代芭蕾舞剧所拍成的彩色影片即八个样板戏之一的《白毛女》,坐在跳高的沙堆上看完该片的我,不明白银幕上的这些人儿为什么都如此奇怪地用脚尖走路,也基本上没有看懂剧情,但却很是兴奋!坐在黑压压的人群中间,望着银幕上比真人还大的人影在不停地晃来晃去,就足以让我兴奋不已的啦!
  在吃喝玩乐方面,父亲给我这个忽然没了妈的孩子来了一次恶补!
  全市最大的兴庆公园距父亲单位没几步路,里面有一个挺大的人工湖,我们在上面划了船,上岸后还爬了一座假山,我从一个大象形状的滑梯上反反复复地滑下,快乐得像个小神仙,荡秋千时父亲还将我荡到了只能闭上眼睛张嘴大叫的高度……
  动物园当时很小,也还没有独立,是建在莲湖路上的革命公园里的,回想起来真像是一个大猪圈,但对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则宛若一座原始森林——我记得去动物园的那次,父亲是带着我和习小羊一块儿去的,那一定是我要求的。隔着铁栅栏,看见一只狐狸的时候,我想起了习小羊他爹——他爹身上的气味真跟这狐狸所散发出的一模一样啊!我把这个感受说给习小羊听,却被父亲听见了,笑着(很少见他笑)拍了我后脑勺一下:“你小子,别胡说!”
  在这些日子里,父亲还经常带我出去吃饭——下馆子,父亲说:“在成都的时候,爷爷奶奶没事儿就爱带着你出去吃饭!”——成都的事因为记不得,对我来说就不存在,我只晓得:父亲带我去吃的饭要比祖母带我去吃的好吃得多,祖母就会带我吃羊肉泡馍——这跟她行动不便,所能到达的区域受限有关,父亲则带我去吃了很多有名的地方:东五路的一家实验餐厅里的鱼香肉丝是我最爱吃的菜;在解放路口上的一家冷饮店里,我一口气吃掉五客蛋黄色的冰激凌后拉了一天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国往事 第一章1970(11)
忽然没了妈的那段日子,竟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最为快乐的一段时光,现在想来,那完全是父亲苦心经营刻意而为强颜欢笑的结果——他想叫我感觉不到母亲的离去,他看着我开心,自己的元气也就在暗中慢慢地恢复……
  父亲又要走了,一个早晨,一辆北京吉普停在家属院的大门口等他——那辆车将带着他和他的两个同事从这里出发向着广袤的大西北深处一路开去……
  他在临走的前一天,在公厕前的沙堆上专门指点了我的摔跤,教给我许多技巧、招式和动作要领:什么“扫堂腿”、“背麻袋”;什么“重心要低”、“底盘要稳”。父亲不似一般经历单纯的知识分子,他在上大学之前曾经当过兵,西南军区的,建国之初曾在云南剿过匪,和土匪面对面干过,对这一套全都掌握,他说等我大一点再教我拳击,为的是不遭人欺负。除了教我摔跤,他还教我了一条毛主席语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也是我所学习并记住的第一条毛主席语录!
  在这个阴凉的早晨,我和祖母将父亲送到那辆吉普车旁,在母亲离去的这段时间里,一下子白了一绺头发的父亲转过身来对祖母说:“姆妈,你自己多保重吧!天气越来越凉了,注意多加衣服。”然后拍了拍我的头:“索索,你要听奶奶的话喔!爸爸过年回来奖励你:鱼香肉丝还有冰激凌。”说完,有点勉强地挤出了一个笑容,然后就一头钻进了那辆吉普,再不看我一眼——他也就没有看出我的不高兴,没有看见在车子开走之后,我的眼泪在眼眶中转了一圈,然后掉了下来……父亲的离去让我感到委屈和恼火:他为什么总是不在家呢?陪我玩的时间为什么总是这样少呢?到了现在,我方才能够体会到:父亲当时其实是迫不及待地要走的,只有回到野外,回到大西北的山水之中,回到忘我的工作状态,笼罩在他心头的丧妻之痛才能够有所缓解吧。
  父亲这一走便带走了这一段的快乐,日子和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祖母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了,也变得越来越没有力气了,总是喜欢发出一声声深沉的叹息,常常望着我发呆,喃喃自语地来上这么一句:“索索没有妈妈了,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母亲的离去对于祖母的精神打击巨大,这个打击所造成的效果甚至比一年以前祖父在成都去世时还要明显,后来有亲戚议论说:这是她们婆媳之间关系太好感情太深之故(说从未见过有相处的如此之好的一对婆媳)——甚至说得很玄:母亲走了,把祖母的魂儿也给带走了。而符合事实的情况是:这是一年走掉一位亲人的残酷和严峻对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所带来的身心上的致命打击,她眼望着年幼无助的我,感到的是绝望——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我像一只麻雀一般地飞回到孩子们中间去了,因为老是惦记着父亲单位那个好玩的去处,在我的提议之下,我们便来了一次秋日的“远征”——长途跋涉地跑去那里玩了一整天!作为单位的子弟,那本来就该是我们合法的玩耍之地,但死心眼的看门老头却说什么都不让我们进去,连“第一把手”的四公子刘虎子都不认,后来在我的提议之下,我们佯装撤离,绕到别处,用偷偷翻墙的办法才进去的,在里面玩了一整天,把每个角落都玩到了,还准备饿着肚子等晚上的露天电影——可是那一晚并没有什么电影放映,回去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在一个关键的岔路口上走错了路,很晚才绕回到家中,院子里的大人已经开始到处寻找我们了,更有性急者,已经跑到派出所报了案……
  此次“远征”行动所带来的后果是:几个家伙的屁股都挨了大人的巴掌,还有一纸贴在家属院墙上的“明文规定”:子弟去单位必须由家长带着,不得无故私自前往玩耍云云。底下还盖了一个鲜艳的大红章。不管后果如何,当时的快乐是巨大的,所以此番行动也大大提高了我这个发起人在孩子们中间的威信,这让“大将”刘虎子感到不舒服了,他即刻开始筹划一次新的行动,准备对一街之隔的“六号坑”的小孩们来一次###。我们家属院对面的“六号坑”确实是一个地势低凹的大土坑,里头乱盖的都是极其简陋的土坯房子,所住人口都是当年黄河泛滥时从河南逃荒而来的难民及其后代,是本城非常典型的“贫民窟”,那儿的孩子和街对面我们这院的孩子素来不对付,算是有世仇:刘虎子的大哥就是在前几年双方发生的一次空前惨烈的群殴中因为一刀捅死了那儿的一个孩子而被枪毙了的(二哥三哥也是因为在此次事件中将人打残而被判刑),现在他想重燃战火,也有替他那做了鬼的大哥报仇雪恨的意思……
  

中国往事 第一章1970(12)
如何挑起战端?
  这可是门学问。
  我们的“军师”习小羊设计的是:在我们和“六号坑”之间的那条小街上,先逮着对方一个单独玩耍的孩子,将其饱揍一顿,这样就会招来一大帮子——这帮满口河南话的小孩都是很抱团的,惹一个就会招来一帮。
  可等到我们开始行动的时候,却发现与平时的情况大不一样:那条街上没有一个“六号坑”的孩子在玩,一条空街,出奇的空,空得我们没了辙。
  怎么办呢?
  时间不等人,我们求战心切。
  “大将”刘虎子想出了一个办法:派出一个先遣兵,偷偷潜伏到敌人后方去——也就是在我们眼中颇有点神秘与恐怖的“六号坑”里去,去抓一个“舌头”来——抓过来,痛揍一顿再放回去,让他回去叫人——目的不就达到了嘛!
  此计虽好,可问题是:派谁去呢?谁做得了这个勇敢无畏的“先遣兵”呢?
  刘虎子朝大家望了一圈,最终将其目光投射在我的身上,说:“索索,我派你去!”
  我一惊,立刻朝后退了一步,吓得差点尿了裤子,连忙说:“我不敢,我不去!”
  见我彻底松了,刘虎子也道出了一句大实话:“我就知道你不敢去,我都不敢去,你怎么敢去。”
  胆量更小能力更弱的“狗头军师”习小羊生怕把这个艰巨的任务再交给他,就赶紧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新办法来:到公厕前的沙堆上去捡拾一堆小石头,有弹弓的赶紧到家里头把弹弓取来,借着我们这边地势高,向“六号坑”中“发射炮弹”,他们肯定会有反应……
  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计谋!“军师”不愧是军师。
  总共找来了三把弹弓——我在成都没有玩过这玩意儿,望着这些从未玩过的自制弹弓,眼都都直了!一直死盯着它们看,羡慕死了拥有它们的家伙,觉得他们——卫国、翔翔、小猴子这三个弹弓手用弹弓发射小石头的样子真是潇洒极了!
  我们站在街边,三个弹弓手在前,朝看不见人的“六号坑”里发射了好几轮石头,还是不见一个孩子跳出来,我们就继续发射,不停地发射……忽然,几块砖头从“六号坑”里同时被抛向天空,朝着我们砸过来!还伴着几声同时发出的河南口音的叫骂:“谁扔石子嘞?”“我靠你妈!肯定是隔壁院的那帮小兔崽子!”从声音的成色判断:绝对不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小小孩!
  我人原本就在后边站着,反应也快,掉转头来,撒丫子猛跑——这大概是我平生头一次显露自己在短跑方面的潜能——一口气跑进家属院的大门,朝着位于深处的自家跑去……
  当我跑过第一家门口时,门帘里有个声音在叫我:“索索!进来!快进来!”
  后有追兵,形势危急,我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
  是四妞——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女孩,我们都认识她,她在这个院子里为人所知是因为她的一项特殊癖好:据说她是一个爱吃土的小女孩,就爱吃土,把土当饭来吃。她是被她瞎了眼睛的奶奶带着的,她那个瞎奶奶老爱拄着拐杖自己摸索着跑到我家来跟祖母聊天。她的爹是单位里的“第二把手”,当年曾跨过鸭绿江去朝鲜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这“第二把手”和“第一把手”在要孩子的事情上有着有趣的默契和对称:那边是“四只老虎”(死了一只),这边是家有“四朵金花”,在四妞上面有三个姐姐:老大到陕北下乡插队去了,老二在上中学,老三在上小学——所以,她才被叫做“四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