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你到底要什么 >

第13章

你到底要什么-第13章

小说: 你到底要什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28岁的刘飞在“钱”的问题上如此充满野心与期待,我不由想起他的父母,那对共同经历了企业破产下岗,双双自谋出路,一路走到今天的老夫妻,那坦然的笑脸,这对纯朴的老人可能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儿子的婚姻大事为什么屡屡到了关键时刻便原因不明的不了了之。
  实际上在我看来刘飞在同龄人当中真的得算个不错的年轻创业者,拥有自己的事业平台,在业内开始崭露头角,可就是这看上去比较有风险的创业生涯,让他几遭爱情的“滑铁卢”,最终心灰意冷,发誓在有钱之前绝不言婚。
  这让我想起现在的人们对金钱的态度,的确是有些疯狂,整个社会评价标准似乎都已经被金钱所控制,“莫以人品论英雄,只看金钱说成败”这样的环境也难免让刘飞和他的女朋友们把金钱当作了唯一的信仰,并为此而赌上所有的一切。
  在跟刘飞的交谈中我知道,因为长期的超负荷工作,28岁的刘飞连健身的时间都没有,前不久的一次例行的身体检查中,他被发现患了脂肪肝,高血脂症,眼睛也因为长期使用电脑得了早期的白内障,因为每天都是用快餐解决吃饭问题,身高178cm的刘飞体重达到90公斤以上,体重严重超标的同时也让他一副未老先衰的模样,好像提前进入了中年。
  在我的调查中,第一代独生子女中不乏年纪轻轻就事业有成者,但身体状况也同样不容乐观,像刘飞这样大学毕业没几年,事业还不算稳定就背上若干的房贷与车贷的人大有人在。
  他们有的是用父母的钱付首付自己来供月贷,有的是用透支自己的身体的方法拼命赚钱,然后购房买车,把自己下半辈子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给银行打工。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选择,那就是不管需要不需要,房子一定是挑大的买,车子一定是拣贵的买,不知道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满足物欲,这一代孩子的消费观与他们的父辈大相径庭,过去的合理安排,量入为出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老掉牙的陈词滥调,因为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想要就拿来”的观念在这一代孩子的心中已经扎根,敢于透支,敢于负债生活,勇于向父母伸手成了他们身上鲜明的特点。
  所以,什么“月光族”、“房奴”、“啃老族”,在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是最为普遍的现象,经济形态的变化决定了他们人文形态的转变,因为物欲的格外膨胀,导致了他们对生活过高的期望值,于是,就出现了女孩子嫁人一心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心态,出现了像刘飞这样认为只有金钱才能带给他有保障的幸福婚姻的心态。
  过去人们所说的夫妻共同创造,患难与共,一同开拓美好生活的思想,在今天的年轻人看来不过是一种浪漫的传说,现实的生活只教给他们更为现实的去选择自己想要的,而逃避自己不想承担的。譬如刘飞的女朋友,房子是她选的,要大的、贵的,可最后真的要走入婚姻了,她考虑最多的却是如何规避自己在这个婚姻里的压力和风险,如何让享受归她,付出却归别人,这种自私与超利己主义除了能给他人带来愤怒,我不知道还能带来什么?
  说到房子,我不得不多说几句。中国人在房子的消费上的非理性选择,让人一直觉得非常不能理解,经常在小区里看到这样的年轻人,刚刚大学毕业,一个人孤零零地连女朋友还没谈呢,就贷款买下100多平方米甚至更大的房子,而这常常是动用了父母一生的积蓄,才付得起首付的大房子,其利用率充其量不过是作为用来睡觉的地方。
  但是利用率如此之低的大房子,却从此使年轻人的大半生都要为它拼命赚钱,沦为它的“奴隶”。
  在国外,年轻人刚刚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在其事业稳定之前,通常都是租房,打拼几年有了稳定的收入,他们会买一个经济实用的小房子用来过自己的单身生活。年龄渐长开始谈婚论嫁,他们会考虑买一个大一点儿的房子结婚。结婚几年后要添小宝宝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的规划换一个更大一些的、带花园的房子,以供未来的孩子玩耍活动,而往往这时候,他们多处于事业稳定,收入上升的人生黄金阶段,有足够的能力供养得起这样的房子,他们才会如此选择。
  

于秀点评(2)
因此,在国外二手房市场和租房的业务特别的发达,因为有非常大的需求量,人们对待房子的消费也非常的理性而成熟。
  可在目前的中国,尤其在许多第一代独生子女中,父母究其一生积蓄有时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一步到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便住上现成的房子,有的家庭甚至动员全家几代人拿出积蓄来为孩子买房,上海不就是出现了很多6+2的购房模式,孩子的父母出钱还不算,再加上孩子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六位家庭成员为自己的独生子女买房也该算得上一大奇观了吧,但在许多大城市这算不上是新鲜事儿。
  独生子女家庭在房子消费上的非理性态度,客观上也刺激了房价的攀升,因为商品的价格常常是围绕供需关系来调整的,大量的年轻人在房子的消费上因为省掉了很多本来是理性的环节,成为“有房族”,造成了房子供需关系的紧张,因而,房价不得不随着日益紧张的供需关系而一路飙升,当许多人都在抱怨高居不下的房价的时候,有多少人想到了,实际上这一路走高的房价正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非理性消费意识造成的呢?
  从房子的消费上就可以看出,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消费意识决定了他们的意识形态,那就是“有钱就是幸福的,没钱是万万不幸”的。
  不管我们认不认同,他们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有钱的快乐和没钱的痛苦都已成为他们必须经历的人生体验,这由不得我们说三道四。
  基于这个层面,我对刘飞的价值观给予理解,但不给予支持,我承认有钱也许会幸福,但我同样承认有时候有钱也未必就会幸福,幸福的含义有很多种,看你怎么去理解和选择。
  我知道我这样说,对于价值观已经形成的这一代人来说,等于是隔靴搔痒,甚至只赚白眼儿,但我相信,生活会给他们最终的答案。很多时候,人一定要自己经历了才会有真正的认识的飞跃,我从来不打算去说服谁,因为,生活会比我更深刻。
  我只是奇怪刘飞含辛茹苦的父母,为什么只让他们的儿子读懂了一件事,那就是过苦日子是很可怕的,他们夫妻的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甚至相互扶持,哪怕去卖菜也得替儿子攒钱的经历竟然没有让他们的儿子发现。其实,有时候没钱的婚姻也照样可以是有保障的,给人带来幸福感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让儿子学会感恩,以至于在他儿子的规划中,只有他自己成为有钱人以后的种种辉煌,却从来没有听说他将如何回报自己如此艰辛的父母。
  在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无论是家庭经济环境好的,还是条件差的,通常你只看得到父母的付出,子女的索取,几乎看不到孩子长大成人后对养育他的父母的感恩与回报,这种现象已经完全不是偶然的,它的群体性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比较发人深省的问题,不知道这些孩子的父母们考虑到了没有?
  感恩、回报,这些品质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几千年前我们就有“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感人诗篇,在诉说着儿女对父母的感恩知遇,可现在的孩子,不要说会懂得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回报,就是对他身边所有的帮助过他,支持过他的朋友、同事,更难得懂得感恩与珍惜,这也是许多人不愿意跟他们打交道的原因之一。
  在我看来,感恩教育也是一种品质教育,懂得感恩,珍惜别人的付出绝对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修养之一,这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对他进行心灵上的教育,而这种贯穿他整个成长过程的心灵教育,通常需要父母来完成,但是,在我的调查中,80%以上的父母承认从未在这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现在的孩子欠缺感恩心态,回报意识淡薄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这不能不说又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一大失误。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于秀支招
我特别理解刘飞想要成为有钱人,想要拥有绝对的财富话语权的心态,这种心态在今天的年轻人当中不在少数,这同时也是他们勤奋、努力的动力之源。但是,我想建议刘飞的是,如果以透支生命做代价,这财还是不发的好,否则,钱有了,健康没了,人倒下了,后面的一切都为零。
  至于有了钱,婚姻是不是就能够幸福,我建议他去跟父母谈谈,在这个问题上我相信他的父母比我更有发言权,虽然,他的确遇上了一些只对钱感兴趣的女孩,但我更相信一定还有那些更看重真情与人的品质的女孩,不知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没有被他发现。我建议刘飞把眼光放得更广阔一些,机会到来的时候更懂得把握,成为千万富翁再谈婚姻固然是一句豪言壮语,但是,现在的社会上不是也有的是千万富翁也找不到爱情的花边新闻吗?
  人世间,青春无价,这句话我想送给刘飞。
  ??
  ??
  ??
  ??
  68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