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生活浪花(科普随笔集) >

第40章

生活浪花(科普随笔集)-第40章

小说: 生活浪花(科普随笔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皮抗逆性较强,病虫害较少。常见的病害有为害果实的炭疽病、溃疡病,寄生于叶背及嫩枝上的煤烟病,以及为害根部的根腐病和煤烟病等。虫害有蚜虫、天牛、吹绵介壳虫及螨类等。

  黄皮的叶片呈阔椭圆形,背面具有凸起的腺体,叶面则布满透明的油点。其枝叶带香味,揉碎後发出的香味更浓。黄皮黄褐色的果实,呈卵状球形,表面披柔毛,可供食用,香甜可口,且有帮助消化的功效。

  黄皮的果实黄皮的果实成熟后除可以生吃外,还可以加工制成果酱、蜜饯、饮料和糖果。果皮及果核皆可入药,果皮味苦,有利尿和消肿的功效;果核有行气、止痛、健胃消肿的功效,主治胃痛、经痛和风湿骨痛。

  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的黄皮酱是南宁市首创的特色调味料之一。制作黄皮酱的主要原料是广西特有的野生山黄皮,也称鸡皮果。山黄皮比我们一般吃到的黄皮果小一些,而且皮比较薄。现在的黄皮酱制作工艺依旧保持了传统的手工制作,并引进了先进的消毒、包装工艺。每年的六七月份收购山黄皮之后,工人们便将黄皮洗净、去核、放盐,放置到大瓦缸里进行几个月的封存腌制,然后再加以白糖、特级豆酱、辣椒、蒜米、甜酒、芝麻酱等配料,经过科学的方法制作而成。制成的黄皮酱有一种独特的山黄皮香味,味道酸甜可口、辣味适宜,既可以拌粉、面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蒸、炒各种肉类和鱼类的佐料。

  药用价值:

  黄皮有消除胸腹胀满、生津、止渴、顺气、镇咳的功效;苦味较重的黄皮,效果尤佳。有黄皮的苦味,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使吸收机能畅旺;此种苦味质,还有强心作用,又能松弛胸腹肌肉紧张,胀满状况得到减少或消除,黄皮之所以能顺气、镇咳,就是由于它具有松弛胸腹肌肉紧张作用,使呼吸顺畅,没有障碍问题,咳嗽自然停止。

  性味:气香、性平、味酸、微苦、辛。成分:种子含油量达53.2%。果皮、叶均含挥发油。叶又含酚类、黄酮甙、氨基酸。树皮含小薜硷、黄柏硷、掌叶防己硷等多种生物硷、舀醇、粘液质,酯类成分。

  功用:宣解郁热,理疝痛。叶可防治流行性感冒。根能治气痛及疝痛。这是南方群众广为使用的一种民间药。.

  便方:1.防治流感,感冒,疟疾:黄皮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2.肝胃气痛:生黄皮果晒干,每日10个,水煎服。或用黄皮树根l至2两,水煎后去渣,加黄酒冲服。3.疝气偏坠:黄皮树根2两,小茵香5钱,水煎后去渣,冲入黄酒适量,温服,一日2次。4.风痰流注,寒性脓疡:黄皮树嫩叶,黄皮果核焙燥研细,龟板砂炒研末,各4两,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2钱,一日2次,以黄酒送下。5.蛔虫上攻,心下痛:黄皮果6钱(鲜者2两),水煎空腹服。6.毒蛇、狂犬咬伤:黄皮树叶2两,焙燥,研细,用适量好黄酒隔水炖煮,一月分2次温服,并以药渣敷于伤口。7.肠痉挛,肠癌痛,胃神经痛:黄皮果核炒香,研细末,以水或黄酒送下,每服2钱,一日2至3次。8。解秽恶,消风肿,治疥癞,去热散毒:黄皮叶煎水洗。(《岭南采药录》)

  黄皮与文化。

  ①黄皮豉与传说。闻名海内外的潮汕凉果黄皮豉制作历史已有800多年。它是用黄皮树的果实作为主原料制成的。据吴修仁编著的《潮汕植物志要》称:“黄皮树为常绿乔木,其浆果近球形,皮有些油,披小毛,果可食,性味入肝、脾、胃经,尤有促进消化之效用,果核治疝气,树叶治流行性感冒和疟疾。”鉴于该树(果)的药(食)用价值,自宋代以来潮汕乡民就用其果加下去核,盐渍、晒胚、蒸熟;再掺入白糖、甘草末、香料,反复蒸晒而成。其味甘酸浓郁,有驱风去瘀、止咳消痰、健脾开胃、生津解渴之功能。口含咀嚼,开水冲服,均有奇特风味和香气。有人用黄皮果盐渍成果汤,如酸梅汤一样为家中开胃止渴饮料,也有同样功效。据《潮汕百科全书》载:黄皮豉于明代起就与潮汕其他珍贵蜜饯、凉果一起作为地方官员遴选的“潮式贡品”献给朝廷,今天它更成为来访的国外友好人士、嘉宾、华侨以及台、港、澳同胞送礼佳品。

  在潮汕一带,黄皮豉还流传着一段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皇家公主不知得了何种怪病,肚腹涨风不退,进食积滞不畅,太医给她服了很多贵重药物均未见效,金枝玉叶般的身体日见衰败凋零。眼见自己的掌上明珠遭此病痛折磨得不像样子,皇帝忧心如焚,便下一旨:谁人有良药治好公主之病必得重赏。潮汕一小伙子上前揭榜,带上黄皮豉进京应旨。他让公主食用了一段时间的黄皮豉后,公主的身体竟奇迹般的好起来。皇帝于是龙心大悦,问小伙子要官要宝尽管说。小伙子说他什么都不要,只要回潮汕。而公主此时已觉得自己再也离不开小伙子和黄皮豉,愿随他一起到潮汕,皇帝也只好允了。于是接纳小伙子为婿,并派他俩一起回到潮汕的土地上广植黄皮树,广制黄皮豉,广济天下。

  ②黄皮寺位于浙江永嘉县溪下乡黄皮村。1929年11月19日,*永嘉中心县委领导暴动农民在溪下成立革命委员会和红军游击队,黄皮村贫苦农民踊跃参军。次年2月3日,红军游击队在黄皮革命群众支持下,击败仙居十八地地方民团。3月上旬,中央军委派胡公冕到浙南领导武装斗争,集合永嘉、仙居等地农民武装在黄皮寺整编,并成立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胡任总指挥,刘蜚雄任参谋长,下分3支队,41分队,计400余人枪。黄皮寺始建于北宋年间,现存建筑属晚清,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由金刚殿,大雄宝殿,两厢房36间组成合院。1992年,列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33 清甜补血果甘蔗
甘蔗,甘蔗是禾本科甘蔗属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别名甜棒儿、薯蔗、干蔗、接肠草,糖蔗,黄皮果蔗,黄皮米蔗等。果蔗的糖分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的,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每公斤达9毫克,居水果之首,故果蔗素有“补血果”的美称。深受人们喜爱的冬令水果之一。甘蔗的营养价值很高,用途广泛,为果中佳品。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我国古代医学家还将甘蔗列入“补益药”。

  甘蔗,甘蔗是禾本科甘蔗属植物,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别名甜棒儿、薯蔗、干蔗、接肠草,糖蔗,黄皮果蔗,黄皮米蔗等。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植物,光饱和点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光呼吸率低,光合强度大,因此甘蔗生物产量高,收益大。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黄皮果蔗具有皮薄、汁饱、清甜、花香味,口感好、不上火的优点;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冬令水果之一,其含糖量十分丰富,约为18……20%。值得一提的是,果蔗的糖分是由蔗糖、果糖、葡萄糖三种成分构成的,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还含有多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每公斤达9毫克,居水果之首,故果蔗素有“补血果”的美称。除此之外,果蔗还富含18种氨基酸,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健胃之功效,其不仅可以生食,可榨汁加工成各类饮料,用途广泛,深受食客的喜爱。

  甘蔗的起源有三说,一是起源于印度,二是起源于南太平洋新几内亚,三是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植蔗国之一。甘蔗栽培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我国就有种植甘蔗的历史记载,至唐朝大历年间已有制冰糖的记载。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甘蔗有几个起源中心,而中国则是其中之一。

  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北纬33°至南纬30°之间,其中以南北纬25°之间,面积比较集中。如以温度线为世界蔗区的分布是年平均气温17~18℃的等温线以上。甘蔗的垂直分布在赤道附近可达1500米。在我国云南的滇西南蔗区,海拔已达1500米~1600米。我国地处北半球,甘蔗分布南从海南岛,北至北纬33°的陕西汉中地区,地跨纬度15°;东至台湾东部,西直到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跨越经度达30°,其分布范围广,为其它国家所少见。我国的主产蔗区,主要分布在北纬24°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包括广东、台湾、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江西、贵州、湖南、浙江、湖北等南方11个省、自治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蔗糖产区迅速向广西、云南等西部地区转移,至1999年广西、云南两省的蔗糖产量已占全国的%(不包括台湾省)。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国位居第三,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还有古巴、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等。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糖国之一。1998~1999年世界原糖总产是亿吨,其中我国食糖总产万吨,成为世界第三产糖大国。近50年来,我国蔗糖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甘蔗种植面积从1949年160万亩发展到1998年2000万亩;甘蔗总产从1949年万吨发展到1998年的万吨,至1998~1999年,全国蔗糖总产达到万吨,占全国食糖总量的%。

  甘蔗的广泛用途:制糖。还可制成蔗糖酯、果葡糖浆等。蔗渣、废蜜和滤泥等可制成纸张、纤维板、碎粒板、糠醛、饲料、食用品培养基、酒精、干冰、酵母、柠檬酸、赖氨酸、冰醋酸、味精、甘油、水泥、肥料等。蔗梢、蔗叶、蔗渣糠、废糖蜜或酒精废液作牛、羊等可作反刍动物的饲料;把糖蜜、滤泥掺到谷物类饲料中可制成颗粒饲料;糖厂排出的废渣、废液又可作甘蔗的肥料。

  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在世界食糖总产量中,蔗糖约占65%,我国则占80%以上。糖是人类必需的食用品之一,也是糖果、饮料等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同时,甘蔗还是轻工、化工和能源的重要原料。因而,发展甘蔗生产,对提高人民的生活、促进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甘蔗不但能给食物增添甜味,而且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

  甘蔗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水分比较多,水分占甘蔗的84%。甘蔗含糖量最为丰富,其中的蔗糖、葡萄糖及果糖,含量达12%。此外,经科学分析,甘蔗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其他物质,如蛋白质0.2克、脂肪0.5克、钙8毫克、磷4毫克、铁1.3毫克。另外,甘蔗还含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有利于人体的氨基酸,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C等等。甘蔗的含铁量在各种水果中,雄踞“冠军”宝座。

  我国古代医学家还将甘蔗列入“补益药”。中医认为,甘蔗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生津、下气、润燥、补肺益胃的特殊效果。甘蔗可治疗因热病引起的伤津,心烦口渴,反胃呕吐,肺燥引发的咳嗽气喘。引外,甘蔗还可以通便解结,饮其汁还可缓解酒精中毒。

  甘蔗虽是果中佳品,但亦有不适合它的人群,比如患有胃寒、呕吐、便泄、咳嗽、痰多等症的病人,暂时不吃或少吃甘蔗,以免加重病情。另外还必须注意:若保管欠妥易于霉变。那种表面带“死色”的甘蔗,切开甘蔗,其断面呈黄色或猪肝色,闻之有霉味,咬一口带酸味、酒糟味的甘蔗误食后容易引起霉菌中毒,导致视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严重者还会使人双目失明,患全身痉挛性瘫痪等难以治愈疾病。甘蔗渣属於粗纤维质;人类的肠胃并无法消化这种纤维;还有可能会造成消化道受伤。

  甘蔗,谨记要分清蔗有两种。

  皮色青黄的黄皮蔗,俗称黄皮果蔗,则味甘而性凉,有清热之效,能解肺热和肠胃热肺热咳嗽,痰多且痰色黄稠浓浊的人士,大可用竹蔗汁配梨子汁,增强润燥清肺热的功效。竹蔗加生莲藕榨汁也有同效。至于肺热咳,咳至吐血之人,饮用后可得以舒缓。此外,据说此方对于泌尿系统受感染,俗称(赤尿)也有疗效。

  皮色深紫近黑的甘蔗,俗称黑皮蔗,性质温火,喉痛热盛者不宜。蔗汁本身带凉,体质虚寒人士不宜多饮,若寒咳(痰白而稀)者误饮,病情有可能实时加重。相传将蔗蒸熟后才榨汁可免此弊端,但确实功效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