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归情未明 >

第12章

归情未明-第12章

小说: 归情未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头鹰的两个脑袋,并不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的,而是一个朝东一个朝西,象征着着雄视东西,觊觎东西,也就是说,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领土扩张政策,俄罗斯的版图,向东向西,全都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东面是北美洲的阿拉斯加,西面是欧洲的波兰和克里米亚,这位当年的德国小公主曾无不得意地说:“我是两手空空地远嫁到遥远的圣彼得堡的,如今,我终于给伟大的俄罗斯带来了我的嫁妆,那就是波兰和克里米亚!”

  童惜雨主攻文学,高中在文科班学的一点世界史,也几乎全还给老师了,因为演这话剧才渐渐迷上俄罗斯这个北方民族,所以有些空闲,便去图书馆查查,看些历史资料。

  想罢双头鹰和俄罗斯的事,将东西放在一边,她翻开手中的书接着看。今天学校和剧组都放假,没事儿,整个下午,童惜雨一直单独游逛在北京的街上,到了大四,人也不免有些急躁和矛盾,要毕业,指望着能到社会上过新的生活,创业,奋斗,同时毕业也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结束,不再青春年少热血飞扬,不再有那许多只属于校园的欢声笑语。童惜雨有考研的准备,但其实她自己也在徘徊,考研还是工作,在这时侯真的很难取舍,只有当拿着本科的学历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的时候,才会明白当初该去考研而不该迫不及待地去工作。

  不过在这点上童惜雨还是有点儿自信的,毕竟是北大中文系的毕业生,全国三大中文系之一,物以稀为贵,一年出来的也就那几号人,将来在家乡的报社杂志社里找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想必不难,但是,不考研,就是放弃了深造自己的机会。

  她走着逛着,思索良久,仍然拿不定主意。傍晚时分,她在路边的一家小吃店随意吃了点东西,便准备回学校。

  刚从小吃店出来的时候,天已下雪,天气是越来越冷,但雪很小,不够刚烈暴虐。根据她在北京四年的经历,每年回家过年之前,总要碰上一两回暴风雪,风大,雪也大,还夹杂着颗颗粒粒的冰雹子,子弹一样的,四处攻击,十分凶猛可怕。

  现在的天气童惜雨最喜欢。到北方读书的南方学生从不会厌恶北方的雪,尤其像童惜雨这样的来自亚热带地区的学生,一生都没见过几次下雪,也对“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更为着迷,喜欢北方冬天的天气,冷,冷得透彻,冷得沁人心扉,冷得神清气爽。

  人行道上没有太多的积雪,上面的盲道依稀可见。

  雪是白的,但童惜雨是一身黑色打扮,黑色毛衣,黑*式外套,黑色围巾和手套,黑色背包,脚下是一双黑色跑步鞋,弄卷的黑发杂着条染,扎成一束,戴上一顶黑色贝雷帽。

  路过一家很大的新华书店,童惜雨不禁看看橱窗,摆着的是些新书,最抢她眼的一本是话剧《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剧本,尚未演出,书已一马当先地出版了,各路神仙,指望的就是该剧门票和书的双赢,然后是赞助商品牌和利益上的双赢。她进去,翻翻剧本,然后又到当代中国文学区转转,想看看是否有她的《水之季》,有,不过还是有些失望,因为只有书架上的寥寥几本,要晓得她为了出版这本书可是费尽口舌,因为最初出版社不愿出这书。

  令她想不到的是,她在这书店里遇见了白羽珍。两人是因为童惜雨的高中同学兼同寝室徐桑而认识的:徐桑本是瓯海中学的艺术特招生,2007年,她没有参加高考,而是在高中毕业后去了北方闯荡,出专辑和单曲,演电视和电影,渐渐有些名气,这年大雪猛下,北京大学生的赈灾义演随之酝酿,徐桑计划成立一个组合,四处招盟,但启事贴出去似乎跟没贴一样,无人问津,没人联系,于是强征,她的高中舞台搭档童惜雨先被拉了去,而后,首都师范大学的校园十佳歌手之一白羽珍才主动找来,这个名叫金火的组合才略显生气。

  白羽珍在首都师范大学学英语教育,而且在中医药大学旁听护理学,近日四下寻找,经童惜雨和李军阳帮助,才得以去海淀军分区卫生站做一下简短的实习。

  今天,白羽珍则是一身白色的打扮,白的羽绒衣,不过围巾和手套都是杂色的,她扎两条辫子,垂在两肩,一顶白色的女式毛线织帽。

  两人拥抱一下之后,童惜雨便问:“不是说你要去军营实习了嘛?”

  白羽珍回答:“明天一早就要去了,但徐桑硬要拉我来海淀最大的新华书店弄赞助,她跟店主唇舌血战去了,我就只好来看看书喽。”

  “明天就走,嗨,我的话剧明天要演出呢。”

  “哈,没我——”白羽珍笑了,“你还是会乖乖演好的,到时定然人山人海,举座尽倾。”

  “真遗憾,乔如又回了温州……”

  “有时人总要孤身鏖战。”白羽珍说,“就像我,教育工作者,一个人就要勇敢面对一大班的学生。对了,惜雨,我还没跟你说呢,我决定毕业后去西部支教。”

  “嗯,真的,伟大!”

  “育英才,应千秋,只为华夏之崛起。”

  “据我所知,现在的年轻人叛逆得很,骂中国教育都骂得来不及呢。”童惜雨笑道。

  “这我倒不理会,谁叫我是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物呢?”白羽珍道,“现在围绕教育的评论和书都太多了,骂的,讽刺的,反思的,作研究的,都有,我很纳闷这些人,吃饱饭后闲得没事,神经兮兮地唯恐天下不乱,而且他们都是片面的看待教育问题,即使骂起教育来,也只是在外围打打游击战,压根儿没点到问题的核心。”

  “噢,听这口气,你晓得这问题的核心?”

  “只是点儿个人想法,”白羽珍答道,“都说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决中国问题也要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来考虑。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其中可能还有许多不足,但毕竟是几代教育工作者实践的产物,是经得起考验的。假使中国什么都缺,却就不缺人,更进一步,便是缺人才,所谓二十一世纪最贵的东西,严格的应试教育制度可能会抹杀可以夺得诺贝尔奖的天才,但可以培育一批有能力支撑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的人才。”

  “有些绕口,不过听似有些道理。”童惜雨点点头。

  “本来就是嘛!别老拿中国没有诺贝尔奖说事儿,”白羽珍接着说,“对于整个民族,一两个拿诺贝尔奖的天才重要,还是一批让国家强盛生存下去的人才重要?天才是偶尔碰上的,人才则是每个民族都必须大量拥有的。”

  “精辟!”童惜雨赞许道,其实她也不晓得白羽珍的话到底有无道理,但毕竟对教育这方面了解不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她只是听听而已。

  两人说到这儿,徐桑便走来了,她今天是时髦的盛装打扮,但是远远地看过去就晓得她十分不高兴,不用讲,谈判失利,赞助没拉成。白羽珍招呼她,徐桑见了童惜雨,脸上突然绽放笑容,拉住她大声说:“呀!天助我也天助我也,惜雨,没想到今天会在这遇上你!”

  “至于这么高兴么?又不是十年没见。”童惜雨笑道。

  “北大中文系,快帮我去搞定那个老板娘!”徐桑叫道。

  “你怎么跟她谈的?”童惜雨问。

  “还能怎样?开门见山,速战速决!可是刚刚一开口,就被委婉地拒绝了。”徐桑道。

  “哎呀,哪有你这样拉赞助的?总要给她些好处嘛,不给好处,也得美言几句,让她心里先舒服着。”童惜雨笑着说。

  “瞧你这话,是我们向她来要好处的。”徐桑道。

  “那等一等,先让我买本书吧。”童惜雨耸耸肩,便闭上双眼,抬起一手,沿着一排书逐次抚过去,又嘎然停住,手指点着,是本新出的都市小说,白羽珍和徐桑正看得纳闷,童惜雨拔出那本书,看看,想想,随意买吧,“二十五块,不算太贵,就这本吧。”随即就去门口准备付账,白羽珍和徐桑急忙跟过去。

  童惜雨付完钱。

  徐桑却没看到刚才那个同她谈判的店主,便问店主在哪。

  一女营业员不耐烦:“哎呀,我们店主不是说了吗,不给赞助,去去去!”

  刚才店主跟她谈,也是“委婉地拒绝”,她一小店员神气什么?况且今天一下午,都在外头跑拉赞助,口水用得甚多,但收获甚微,心里满是气,徐桑正要爆发处,便有一个中年妇女过来说:三位好,我是本店的法人代表,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三个人当中没一个是张乔如,没一个晓得法人代表是什么意思,但寻思这人讲话的派头,就晓得是管事儿的。

  徐桑当即认出她是店主。女店主也认出了徐桑。

  三个美女一发前来,如此拉赞助的阵容豪华得可以拿得出手。

  女店主问:“你们是?”

  徐桑抢答:“拉赞助的,为赈灾义演。”

  这让童惜雨很失望,刚才买书的铺垫就白做了,但情况似乎还不错,看样子这位女店主是个通情达理的人。拐弯抹角引出话题是个方法,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也是个方法呀!

  女店主笑笑,没说话。

  “你好。”童惜雨道。

  “这位女士也是要赞助?”女店主问。

  “噢,我不是演说家,当然不是来当说客的,”童惜雨轻松自如,“但是,对于我同学向贵店拉赞助的事,我希望能让我讲讲我的一些想法。”

  “可不是说客嘛!”

  “那就算是吧,”童惜雨笑笑,“赞助对于赞助方来说,起到的作用,最大的一方面就是提高品牌知名度。但是,新华书店是全国最大的图书连锁商店,就知名度而言,可谓读书人皆知,基本上不必做什么广告。”

  话一出口,白羽珍吃惊,徐桑更吃惊,甚至气愤,没想到请来个帮倒忙的!

  女店主笑着看着童惜雨,这个说客定有后话。

  “但,我还是认为赞助学生赈灾义演是非常必要,举一例,”童惜雨说,“2008年四川大地震,许多名人明星,为什么要向灾区人民提供大批捐款?有的还亲自冒着危险赴灾区慰问,难道这全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知名度?不,如果是为了提高知名度而向灾区人民捐款,那这个人真是太可耻了!实在连什么都不如!那么捐款是为了什么呢……”

  “爱心。”女店主说。

  “对!”童惜雨脸上掠过一丝微笑,发现自己已命中对方要害,“炎黄祖华夏,同为一个中华民族,理当风雨同舟。所以,爱心,是义务,是不是捐钱,捐的钱的多少,名人捐明星捐还是一般老百姓捐,都是次要的,因为这是义务,应尽之责,在灾难面前,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我们属于同一个国家,她叫中国。学生没有收入,组织赈灾义演是援助,那么有收入的个人和组织呢……”

  “经济支持!”徐桑和白羽珍大开笑脸,同声叫道。

  “等等,唉,算了算了,”那女店主莞尔一笑,“看来我是必须捐钱了,你们可真像强盗敲诈一样。”

  三个人都笑起来。

  取得赞助,徐桑太感谢童惜雨,要请吃夜宵。

  但童惜雨推辞了,只说天色不早,明天还要参加话剧演出。

  分别的时候,童惜雨将一本《水之季》交给白羽珍,她准备演完话剧就回温州过年,就只好托白羽珍将书交给李军阳了,白羽珍答应了,她笑着说她已做好一切准备在军营里陪着那个叫做李军阳的侦察兵过年。

  童惜雨也笑了,白羽珍是她通过李军阳介绍到军营后勤部实习的,都是电话里口头上的事儿,军分区一直缺人手,李军阳只要同魏部长打声招呼,魏部长就一准要人,其实到现在李军阳还不晓得这个白羽珍到底是哪路神仙。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篇 傲雪欺霜
纪元两千零一十一年的最初几天,元旦刚过,神州大地就出现了飘飘洒洒的雪花,很快地,大半个中国便被冰封起来。有些南方地区也是漫天飞雪的,着实令人喜出望外,但是短暂的愉悦过后,寒冷带来的不便接踵而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民生活、工农生产、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一切一切都不得不接受了这场非一般的冷色调的大考。

  共和国相信共和国的力量,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地放出豪言:“寒冬难得!中华民族在经历这番凶险的风雪历程之后,依然是伟大的中华民族!”

  北京军区派往首都郊区及河北境内去帮助民众抗击风雪的官兵,都是各营各连精心挑选的,组成了若干个抗灾联队。这些联队都是很快组织起来的,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