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大河之风 >

第4章

大河之风-第4章

小说: 大河之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一瞬间,我就被音乐吸引和陶醉。我记下了吕秀龄——情咒。很多年后我在百度吕秀龄吧中看到竟然有许多人和我有着一样的感受。

  那天之后我开始四处寻找购买吕秀龄的琵琶专辑。

  一年后终于买到了《情咒》盒带。

  两年后终于买到了CD。

  但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情咒》的MTV,市场上始终没有。曾经给我带来深深震撼的美仑美奂难道又像那幅永远的画面一样消失吗?昨天,终于在网上让我找到了,虽然像素很低,画面也非常的不清晰,但是足以让多年寻找的期望得到暂时的满足。

  《情咒》专辑中每一首曲子都是经典。这个专辑我听过无数遍,对每首曲子都写下了自己欣赏后的体会和感悟,遗憾的是这些文稿不在身边只好以后整理了。

  (3)琵琶语

  几年前看徐静蕾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后,对徐静蕾有了更多的认识。确实才女。

  这部电影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长的胡同、平淡的生活、淡然与随意让我想起那幅在心中永远的画面。很接近,但内容不一样。

  人物的演绎与艺术表现通过朴实无华而又深沉压抑的叙事方法展开,旧街老巷光影交错,岁月流转人是物非。也许是这部影片在一种强烈怀旧意识下的叙事风格和细腻的感情描述打动了我,我被一个凄美委婉的故事所感动。

  影片还令我感动的是那首贯穿始终的琵琶配乐。如果没有这首动人心魄的天籁之音,我想影片将会逊色许多。我被音乐打动却没有记住乐曲的名字。

  正如文章题目所言,我想梳理记忆中曾经美妙心动的一些往事,于是这首悠扬委婉的乐曲被我所追寻。互联网让一切变得容易,我找到了并下载了这首《琵琶语》。在网上看到有网友问“会不会有人因为这首曲子而爱上这部电影”,我说如果单独听到这首乐曲能给你带来一种超然与美好感受的话,而你又有幸欣赏了电影,就可以获得精神生活中一次更加纯粹、完美的体验。

  记忆的碎片仿佛是透窗而入的那束强光中的微尘,细密而活跃、缥缈而真实,为我带来美妙心动的体会。

  
  写于2007年8月18日  上海 。。

喝汤的期待
喝汤是洛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就从一天来说吧,洛阳人早晨爱喝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一个外地人是很难体会得到洛阳人早晨喝汤时的那种休闲与惬意,但是当你看到汤馆门前排起的长队,还有大家喝汤时的那份“细腻”,相信你已经领略到洛阳“汤文化”的气氛了。

  有的外地人会对汤馆的环境感到不适,因为大多数汤馆店面简单,直入直出。在高峰时间还会有三三两两手捧汤碗的人随意蹲坐在店外喝的满头大汗津津有味。如果你习惯用酒店的豪华程度去衡量食客的身份与层次的话,那么你绝对想不到在洛阳一个小小的汤馆对社会各阶层的包容。在看似简陋甚至环境颇为不雅的汤馆内,也许就能碰到一两个在电视上讲话的高官或者本地名人。有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工厂企业甚至把早晨的招待活动安排在汤馆进行。不可思议吧。其实更加不可思议的还有呢,为了让远方的客人品尝到洛阳的美味鲜汤,甚至专程从市里驾车半个多小时到孟津铁谢去喝汤呢。

  记得十年前,机械工业部在洛阳召开一个大型会议,会议规格非常高。除了一个副部长留守北京外,几乎所有的部长、司长都来参加会议了。还有机械工业部13个大型企业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重要人物。当时我负责接待工作,在会议期间一个早晨的活动安排中就有“喝汤”的计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喝汤”计划的招待范围仅限于部分重要领导。

  说完了早晨的汤再来说说晚上的汤。当人们相互问候晚上吃什么饭时,大多洛阳人会随口答道:“喝汤”。所谓晚上说得“喝汤”其实是洛阳人对晚饭的泛称,他们在日常饮食上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晚饭通常是熬锅稀饭,炒几盘家常菜,主食是馒头或者烙饼。如果要具体到“喝汤”这两个字上来谈,那么的晚上的汤和早晨的汤完全不同。晚上的汤是稀饭,“喝汤”就是喝粥。

  晚上“喝汤”,令人感到温润舒适并且有助消化。因此,有时家里来了亲朋好友或者三五知己也会找一个馆子去“喝汤”。在洛阳,这样的馆子大都叫做“粥棚”,“粥棚”店面大小倒不重要但是内部装修一定要舒适温馨。粥棚的汤除了传统的红豆粥、绿豆粥、八宝粥、玉米粥外,还有很多粤菜汤类,例如皮蛋瘦肉粥、清香栗米粥等等。菜品虽然多以家常菜为主但在制作上却颇为讲究。这样说吧,如果你吃惯了奢华的美味,在粥棚用餐的感觉就是清新爽口、平实如家。

  一次,一个湖北黄石的同学携全家到洛阳玩儿,晚上我请他们到“粥棚”“喝汤”。吃完准备买单时同学的儿子突然说:“叔叔,还没有喝汤呢。”

  “汤,还有什么汤?”我赶忙看菜单。上齐了呀?

  “还有排骨汤没喝呢。”小朋友认真地说。

  大人们正一片茫然。我的同学忽然“啪”的拍了一下额头,恍然大悟。

  原来黄石把吃排骨汤称之为“喝汤”。只因为我在点菜时说了句“……来几个家常菜,喝汤吧……。”这句话让小朋友牢牢记住并理解为要喝排骨汤,还为此开始了内心的期待。

  “喝汤”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博大精深。

  
  写于2008年10月  上海。 最好的txt下载网

感受残奥会之一:参与中国之盛事
9月12日、13日,我和女儿去北京观看了残奥会。

  三年前的一天,我对女儿说:“2008年北京要开奥运会,这是咱们中国的百年盛事,爸爸一定带你去看。”

  从去年3月开始,我先是申请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然而未能中签。随后,我紧跟着奥运比赛门票的每一批发售一次次在网上申购,但是仍未能买到票。虽然没有买到奥运会比赛门票,我想残奥会的比赛或许更有意义。我对自己说:无论如何也要兑现对女儿的承诺。今年6月份,我终于买到了分别在鸟巢和水立方比赛的残奥会门票。终于可以去北京了、终于可以感受中国这一百年盛事了、终于兑现了对女儿的承诺。而且,残奥会的意义甚至胜过奥运会。

  9月12日早晨,我和女儿来到了北京。安排好住宿后便前往向往已久的比赛场馆。安检异常严格,换乘奥运地铁专线时经过一道安检,出地铁站进入奥林匹克广场时又是一次更为严格的安检,大批志愿者冒着烈日组织观众排队检查。终于来到了奥林匹克广场,这是奥运会的中心场馆区。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开幕式的29个大脚印就是沿着它一路走来。

  中轴线东边是国家体育场,也就是鸟巢。西边坐落着水立方。虽然在电视中早已经见过鸟巢的“容貌”,但此时此刻却是一种真实的、深刻的视觉享受。那座气势恢宏、造型独特的建筑在北京午后的阳光中熠熠生辉,充满张扬的活力。来到这里的人们纷纷驻足观看,每一个人脸上几乎都写着同样的表情,那就是兴奋与震撼。和鸟巢相比,水立方似乎显得沉静端庄。阳光,把她蓝色的身体以及由ETFE材料覆盖而成的“泡泡”照耀得晶莹饱满,让人想起“水魔方”。

  12号下午的田径比赛中国获得了四枚金牌、13号下午的游泳比赛中国获得了三枚金牌。无论是在鸟巢还是水立方,观看比赛的国人陶醉于一项比赛、真诚为各国运动员加油、忘我的为中国获得金牌而欢呼。每当国旗一次次的升起,大家齐唱国歌,高呼“中国,加油!”,身在其中的我无比激动和自豪。

  比赛结束后,奥林匹克广场的夜景为每位观众带来更加美好的享受。鸟巢金碧辉煌、水立方五彩缤纷、国家体育馆流光溢彩……人们欢呼雀跃、拍照留影,久久不愿离去。

  2008,我见证祖国的伟大,我参与中国之盛事。

  
  写于2008年9月16日  上海 。 想看书来

感受残奥会之二:向着奥运出发
2008年9月12日。

  火车晚点1个半小时,早晨7点半终于到达北京西站。乘坐319路公交车到中国银行清华园支行,半个小时后终于拿到了期待已久的残奥会比赛门票。10点半,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我和女儿到清华大学参观。清华大学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大,到中午12点,我们只参观了整个校园的三分之一,好在经典景观都游览到了也算没有遗憾。但是下午参观北京大学的计划却被迫取消了,因为我们还需要安排住宿、提前进入奥运场馆。

  下午3点半,我们向着奥运出发。来到奥林匹克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高耸立的中央电视台转播塔,接着鸟巢庞大雄伟的身躯出现了。远远望去,鸟巢气势恢宏、起伏张扬,像是一个勇猛的中国武士,阳刚强悍。进入鸟巢,音乐和欢笑声不断。虽然提前了一个小时,但最佳位置早已坐满了观众。终于,我们在密集的人群中找到了两个座位坐下来,抬头一看,奥运火炬竟然就在左上方。

  会场内的大屏幕每隔十五分钟进行一次倒计时预报。16点三刻,一些裁判员和运动员开始入场;17点,各项比赛正式开始。每当有中国运动员参加比赛,加油和欢呼声更加的强烈和震撼,观众们自发做起“人浪”,此起彼伏,激情洋溢。

  这场比赛,中国运动员获得了4枚金牌。随着每一次国旗的升起,大家高唱国歌,欢呼呐喊。相信那一刻没有人会掩饰自己内心的感受,用最真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激动与喜悦。

  比赛结束后,我们在奥林匹克广场上欣赏鸟巢和水立方美丽的夜景。回到宾馆已近午夜。

  写于2008年9月17日  上海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感受残奥会之三:见证,是一种激动的喜悦
2008年9月13日。

  计划上午游览故宫,下午游览奥林匹克公园,然后直接到水立方观看比赛。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清晨整理物品时发现数码相机电池坏了,这可是一个“突发事件”。虽然最后买到了电池,却耽误了2个半小时的宝贵时间。

  游览故宫的计划只好取消,改为前门游览购物游。在整修一新的大栅栏市场,女儿为老师买了北京特产。中午在百年老店“一条龙”吃涮羊肉。

  下午3点半,再次来到奥林匹克广场的我们多了一些安定和从容,不再向昨天那样急匆匆直奔场馆而忽略了广场的景致。缓步走在中轴线上,欣赏眼前各种各样的雄伟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分别坐落在中轴线两侧。鸟巢气势恢宏、起伏张扬,像一个勇猛的武士,阳刚强悍;水立方则仪态大方,略显沉静、像一个温柔女子,风情万种、柔中带刚。

  进入水立方,宽敞明亮的大厅吸引众多观众拍照留念。来到看台,美好的感觉进一步升华:色彩与空间、舒适与雅致、还有那水晶般的明亮都是久久停留在感观世界里但不能尽情表达的主题。女儿兴奋跳跃,忘记了疲劳,由衷赞叹道:“水立方和鸟巢真是与众不同啊。”

  凭门票我们领到了一块儿印有祥云图案的头巾和一个可以进行加油助威的小“算盘”。比赛开始了,很多人把头巾或系在头上、或挥舞呐喊,还有很多人摇动“算盘”“哗哗”作响为运动员加油。如果说昨天在田径场上看残疾运动员比赛使我付出更多的是尊敬的话,那么今天从运动员在游泳比赛中得到最多的则是感动。很多运动员需要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才能艰难的“坐”到跳台上,但一下水他们便瞬间爆发出身体极限奋勇争先、顽强拼搏。相信很多现场观众都会从比赛中获得那种使人温润的感动。

  水立方——“水魔方”,果然名不虚传,今晚的比赛又有多项世界纪录被打破。这场比赛,中国游泳运动员喜获三枚金牌,国歌一次次在水立方奏响,全体观众为之共鸣。

  今晚,将是我们在奥林匹克广场的最后一晚。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和女儿再次站在这里,但无论怎样,我实现了对女儿的承诺;不知道这两天的比赛能够为女儿带来什么,但显而易见的是祖国这场百年盛事我们参与其中,并亲临现场。

  见证,是一种激动的喜悦。

  写于2008年9月17日  上海

再见了,我的国企时代
今天开始,我的国企时代彻底结束。

  从我辞职算起,离开国企已经六年了。为什么说今天才彻底结束呢?因为今天终于将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