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天堂漫舞 >

第4章

天堂漫舞-第4章

小说: 天堂漫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响了后一代艺人的MV制作。
  

依然还是先锋
进入9 0 年代,迈克尔?杰克逊依然还是录影先锋。《黑或白》再度请来老搭档约翰?兰迪斯执导。该片于1 9 9 1 年1 1月1 4 日在全球2 7 个国家同时首映。估计总共有5 亿人收看;创下了MV 收视率的最高纪录。首映后仅几个小时,该MV 便登上了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MV 中的暴力与暗示性的镜头引发了一场评论界风暴。父母们对迈克尔在后半部分砸玻璃的暴力及模拟*的行为感到尤其不满。迈克尔的发言人事后解释说迈克尔的舞蹈部分只是想描绘诠释出黑豹的*及*。最终迈克尔同意将最后4 分钟删减掉并发表了一项声明。但该MV 引起轰动的不仅是最后的黑豹部分,还包括在MV 中首次运用的“变脸”特技。在此之前该技术只在两部电影(《风云际会》和《终结者2》)中运用过。
  该片以《小鬼当家》的主角麦考利?库尔金用吉他超大声量炸飞了他的父亲开场。之后我们看到迈克尔与非洲土著跳舞,随后场景转换到泰国、北美西部……迈克尔以他独特方式跳转了大半个地球。最有趣的是他同一个美丽的印度舞女的镜头,舞*美的舞姿同迈克尔自身的舞蹈非常契合。有那么一个魔力瞬间,你甚至会猜想他们俩之间会有一点浪漫的事发生。但他却很快飞往俄国同一群哥萨克男子跳起了踢腿舞……最后我们看到了著名的“变脸”部分。之后我们又被拉到了现实——拍摄现场。一架摄影机捕捉到了迈克尔独自闲逛的镜头,我们看到他变成了一头黑豹,偷跑出摄影棚,潜入街区。
  《黑或白》第一部分似乎要向我们展示“清白”的一面——总体上一个为社会接受的迈克尔?杰克逊。而第二部分则要揭示一个“黑暗”的反社会的迈克尔?杰克逊。这个部分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它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随后,该段从电视台播放中被删除,但仍然出现在之后发行的MV 版本中。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是黑是白
世上最爱美的男人
  如果好莱坞整过容的人都去度假,那么这里会成为一座死城。
  ——迈克尔?杰克逊
  他爱米开朗基罗,他爱蓝天白云,他爱遁世一角的田园风光……他是一个热爱美好的人。他也在想尽办法,让自己成为自己心中满意的对象,让自己成为令整个世界满意的对象,这样,他才能感觉到自信,触碰到被爱的感觉。然而走向极致的时候,往往事与愿违。
  从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到9 0 年代初期,人们惊异地见证了迈克尔?杰克逊外形的神奇转变:从《颤栗》时代还是黝黑的皮肤,到《真棒》中已经如同拉丁美裔般的棕色皮肤,再到了《危险》的后期,迈克尔的皮肤已经变得比白人还白。同时,人们也注意到,其实从《疯狂》这张专辑开始,迈克尔的容貌就与杰克逊五兄弟时期相比慢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他的鼻子,已经从典型的非洲裔的宽鼻翼,变得又细又尖。根据各种八卦小报的说法,在一次跳舞意外中杰克逊撞伤了鼻子,于是1 9 7 9 年5 月,他首次对鼻子动刀。除了无数的鼻部护理外,据报道,杰克逊还把染料注射到他的眼皮里(永久性脱离搽眼线膏的需要),在下巴割一道裂缝,拉了几次面皮,从两颊抽出脂肪。他的上唇变得更薄,并在两颊和下巴移植骨头,从而令他的面部轮廓更加分明。他消除了额头的皱纹,令皮肤更加光滑,修高了眉毛,也进行了几次眼部手术以去除眼袋和鱼尾纹。
  与此同时,许多关于杰克逊的骇人听闻的传言也接踵而至。比如他对小孩子尤其偏爱,喜欢穿奇装异服出门,购买象人骨,睡氧气舱,把猩猩和蟒蛇当作自己的宠物,并把自己的庄园装饰得如同童话人物彼得?潘的家。迈克尔似乎并不理会这些传闻,继续我行我素,甚至创下了明星十多年未接受正式电视采访的纪录。直到1 9 9 3 年,在《危险》专辑发行后,迈克尔才首度接受著名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的电视专访,并创下了有史以来电视采访的最高收视率。在采访中,迈克尔回应说,睡氧气舱、买象人骨等等都是小报不实的传闻,而他的皮肤变白是因为患了皮肤颜色失调症,即“白癜风”;至于整容,那也不过是两次在鼻子,一次在下巴而已。
  

杰克逊的另一面:精明的商人
“那天他就坐在那里,望着我,仿佛从来不认识我一样。”史都华?贝克曼这样描述迈克尔?杰克逊。他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杰克逊发言人,但最终分道扬镳。贝克曼似乎想证明杰克逊对艺术和音乐之外的事情并不上心,但有时并不能根据表面现象判断杰克逊的精神状态。杰克逊在多次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艺术家的身份之外,他更希望人们记得他还是一个企业家。
  企业家?人们可能从来不会想到。尽管1 0 来岁的小迈克尔每个月手上就有十几万美元随便花,并被人称作孩子身体里的成年人,但杰克逊真正在商业上的建树,还是他在音乐版权的投资上。现在他是世界第三大音乐出版公司5 0 % 股权的拥有人,所以也是权倾音乐界的超级大佬。
  1986年,迈克尔?杰克逊花费4750万美元高价买下了ATV的歌曲版权目录,其中包括超过250首披头士乐队歌曲的版权。当时杰克逊正因《颤栗》专辑的畅销而叱咤风云,赚到的上亿美金拿在手里也想不出该怎么花掉。他的亲信律师约翰?布兰卡甚至建议他买下一栋索尼音乐公司在美国的大厦作为房地产投资,但杰克逊不感兴趣。“他更对音乐版权感兴趣,因为他的朋友保罗?麦卡特尼告诉他音乐版权可以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布兰卡回忆说。当听说披头士乐队歌曲版权上市待售后,他立刻指示律师行动,并首先给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和约翰?列侬的遗孀小野洋子打去电话,确认他们是否有意竞购,但前两者都因觉得价格过高,而选择放弃。然后杰克逊又找到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老板沃尔特?耶尼科夫咨询。“要4500万美元左右,价格太高,需要谨慎考虑。”耶尼科夫说道。但杰克逊对披头士音乐的渴望让他失去了谨慎和耐心,最终他一举拿下了这套音乐版权。历史最终证明,这是杰克逊此生最明智的一次投资。“现在这些歌曲版权价值已经戏剧性地增加了。他没有采纳我的建议是正确的。虽然有的时候他看起来很随意,但迈克尔的商业头脑真的很厉害!”耶尼科夫说。当1995年,迈克尔为了价值增长的需要,把手上这套最珍贵的音乐版权与索尼音乐公司的出版部合并后,一切便起了滚雪球的效应。合并后,索尼音乐公司当即就付给了杰克逊一亿美金的交易酬金。
  实际上,在1993年,杰克逊就将手下的ATV 发行公司的曲目管理权由环球音乐公司转交给EMI 百代音乐发行部主理,据报道杰克逊从中获利两亿美元!其实,在完成这项合并协议之前,索尼音乐公司的高管保罗?拉塞尔就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深知杰克逊手上版权的珍贵性,另外一方面,索尼的日本母公司,还从来没有以一个公司的名义来和一个个体做这种程度的合并。大公司和大公司之间的合并很正常,但大公司和杰克逊的合并就很罕见,拉塞尔甚至不敢确认索尼日本母公司会同意这个提议。然而最终,日本方面还是同意了。
  

孤独的滋味
1995 年3月,迈克尔? 杰克逊推出了他具有回顾性色彩的个人专辑《历史》。这张专辑的名字其实是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 三个首字母的大写揭示了其浓厚的自传色彩,H I S t o r y,即 H i s S t o r y(他的故事)。这张上下集的双CD 专辑,其实是迈克尔?杰克逊为自己
  谱写的一部音乐体自传。如果说《童年》是他对自己“失去的童年”的真切描述,那么,《历史》专辑中的《莫斯科的陌生人》则是他对内心感情世界的真情流露。
  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情景:你独自一人站在酒店房间豪华的落地窗前, 静静地望着外面的世界,而你的脚下,则是人山人海般的欢呼与尖叫,人们高呼着你的名字,有如虔诚的祷告一般不断高喊着“I  l o v e  y o u”,他们彻夜等待,翘首倚望,只为了见你一面……
  然而,在这样的热情和爱的包裹之下,迈克尔的内心却只感到无比孤独,仿佛自己已是“这个星球上的最后一个人”。这是迈克尔1 9 9 3 年“危险之旅”演唱会巡演到莫斯科时的真实情景,而就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他立刻创作出了此曲《莫斯科的陌生人》。
  当谱写《莫斯科的陌生人》这首歌的时候,我正在莫斯科进行“危险”巡演。对我而言那是一段陌生、奇异而孤独的时间。旅馆之外,歌迷的面孔构成了一片海洋,他们在呼喊,尖叫。但是当我待在房间里面的时候,我感觉如此的寂寞,仿佛我是这个星球上最后一个人。
  在这首歌中我唱道:“这是怎样的感觉,当你孤独的时候,你内心冰冷。” 嗯,我唱道:“ 就像莫斯科的陌生人。” 这大概就是我的感受。那里的人是我所遇到的最友善的人之一,演唱
  会也相当成功。但是,嗯,那天,特别是那一天,我感受到了这样一种特别的感觉,《莫斯科的陌生人》这首歌向我而来,它便是这样写成的。
  迈克尔?杰克逊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有点像一个显示在哈哈镜里的影像,一部分肥胖,另一部分瘦弱,瘦得好像即刻就会消失。”他拥有无数的歌迷,人们爱他,爱到了那种可谓“狂热”的程度,可以为他沉迷,为他疯狂,甚至为他而死。就在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已有十几名歌迷轻生而去,还有更多的人求助于各种心理热线。
  尽管如此,他却依然坚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在他的自传《月球漫步》中谈到一首叫做《她走出了我的生活》的歌曲时,他曾这样说道:那首歌就是为我而写的。我很难避免不被和我约会的女友欺骗,虽然我也还算是了解她们的。我和姑娘们的约会以及和她们的关系,结局都没有遂了我的心愿,总有些什么东西在碍事。我的遭遇,和千万人的不幸一样,不是你和你的情人所享受到的那样幸福。有许多姑娘想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我变得在姑娘面前踌躇不前,为什么我生活这样孤独。
   。 想看书来

梦幻国度:1 2 岁的大男人
迈克尔?杰克逊的朋友说,他是一个心理年龄停留在12 岁的大男人。大家叫他迈克,中国的歌迷更是亲切地称呼他为“迈迈”。迈克尔5 岁出道,10 岁成名,12 岁就拥有冠军曲,却从未享受过普通人都拥有的童年。然而在他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彼得?潘(《小飞侠》中的主人公)。他把自己想成彼得?潘,并建造起一座梦幻庄园(Neverland,《小飞侠》中的梦幻岛),让孩子们在里面尽情游玩,以弥补自己童年的遗憾。他每年为这个庄园花费几百万美元,却两度遭遇儿童性骚扰案并为其受困半生。这对于一直怀有童年之梦的迈克尔,无异于最大的伤害。人们的流言只会让梦幻庄园一时蒙垢,正如那些对迈克尔的各种误解和污蔑会随时间而流逝,真相终会大白于天下。
  斯人已逝, 其歌长存,其善常在。
  

我没有童年
1958 年8 月2 9 日,迈克尔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加里市。他的父亲约瑟夫与母亲凯瑟琳于1949 年结婚, 生有九个孩子,迈克尔是老七。1963年,只有5 岁的迈克尔显露出歌唱方面的才华;6岁时, 他和兄弟们组成“R i p p l e s An d We a v e s P l u s M i c h a e l” 乐队( 杰克逊五兄弟乐队的前身),并首次在加里市作有偿演出。1969 年,迈克尔得到加里市长的赏识,被引荐给黛安娜?罗斯,结识了摩城公司老板贝里?戈迪并签约,因而全家迁往洛杉矶。同年年底,他的首支单曲《我想你回来》登上排行榜榜首,随后接连发行多首热门单曲。迈克尔在这一年也初次与昆西?琼斯相遇。1971年,摩城公司为迈克尔发行首支个人单曲《收获》(Go t  t o  b e  t h e r e),取得第四名的成绩。1972 年,发行首张专辑《本》(B e n),并产生同名冠军单曲。此时的迈克尔,只有1 4岁。迈克尔成长于音乐家庭,他的父母热爱音乐,父亲更是擅长于此。爸爸和叔叔们成立了乐队,名为“猎鹰”,经常自弹自唱一些布鲁斯摇滚乐。这样一种家庭氛围,培养了孩子们的音乐素养,直到后来成立了“杰克逊五兄弟乐队”(后更名为“杰克逊家族乐队”)。
  迈克尔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模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