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校园菜鸟到职场大树的成长心得:大学路线图 >

第9章

校园菜鸟到职场大树的成长心得:大学路线图-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必须早做准备,而通过做兼职既能积累社会经验又能赚一些外快,因此做兼职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调查中有高达95%的同学认为兼职利大于弊。也许正是因为这种认识,大部分同学都选择做兼职。至于兼职时机,大部分调查对象考虑得较多的是时间问题。这可以从大一、大二、大三做兼职的比例中看出。其中55%的大二学生、27%的大一学生和18%的大三学生正在进行兼职。此外对学校生活的适应、信息的灵通性也是影响做兼职的因素。大一的学生空余时间较多,但由于刚进大学还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再加上获取信息的途径不畅,因此能成功找到兼职的机会小于大二学生。而大二学生已有了一年的大学生活经验,能力也得到加强,空余时间较之大三学生也较充裕,因此兼职中所占比例要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路标3:准备(5)
做兼职收获很大。51%的调查对象认为做兼职能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经验的积累。而认为毫无经验可言的仅占2%。这说明同学们通过做兼职确实得到了锻炼。有34%的调查对象从事兼职时选择做家教。30%的调查对象做过促销,这些都有利于同学们接触外界社会,增强表达能力,了解到一些社会信息。另外通过做兼职也可以帮助同学们适应大学生活,充实业余时间。同时还会增强自信心。33%的调查对象会觉得有社会成就感,一方面完成了兼职,一方面又通过劳动赚了钱,证明了自己。
  大学生维权意识有待加强。56%的调查对象在兼职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其中有79%的同学会积极想方设法解决。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会维护自己的权利,但也有11%的同学会忍气吞声,自认倒霉。这其中有很多同学觉得麻烦,碍于情面,不去争取。但是在踏入社会以后,这样的麻烦会很多,有时甚至是较严重的,如果不去保护自己就会吃亏。所以要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使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有正确的兼职观。64%的调查对象认为他们做兼职的主要目的是增加社会经验,34%的学生主要是为了挣钱。这说明大部分同学选择兼职时主要是为了了解社会、锻炼能力,把课堂知识用于实践,帮助自己成才;其次才是获取报酬,缓解家庭经济负担。
  兼职,对经济贫困的学生来说,是面对现实的第一有效方法;对经济无忧的学生来说,是自我独立精神的体现。兼职本身没错,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地兼职。
  去年,我因为经常去给某所大学大一新生做讲座的缘故,认识了一个叫小骆的学生。也许是现在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也许是为了学习我当年早早出来兼职的经历,他后来跟我联系时,总是希望我多给他介绍一些兼职的机会。我对他的这种精神是赞赏的,但是不完全赞同他的做法。
  我在一封邮件里这么回复他:
  兼职从整体上来说是好的,可以增加你的社会实践能力,扩大视野,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兼职,可以让你较早地接触社会有利于以后的就业与工作;兼职时,自己的交际能力、为人处世、工作能力都会得到培养,这总比一直待在学校不去了解社会好,而且了解了社会的复杂性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努力去学习。至于兼职可以赚钱那是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大学期间可以自己养活自己那是最好的,但这并不是兼职所应有的唯一目的。但是问题是你现在才大一,你现在还没涉及专业的东西,真正做的兼职也最多是那种非技术性和非专业的,这些东西对你以后找工作没有必然的联系。你现在还是应该处理好学习方面的问题,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大学时光很短暂,抓紧时间学习是很重要的。只有学好了最基础的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就业中掌握最大的筹码。如果因为兼职的缘故而荒废学业,那将是得不偿失的……
  因此,我要告诉更多的大一新生:适当地做兼职是可取的,但要有着明确的目标,不要一味地冲着经济利益而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兼职,一定要认真处理好与学习的关系,在兼职时能把握好自己,那样才能在兼职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
  认清兼职之种种
  如果你非想尝试尝试兼职的感觉和经历,那就一定要了解目前大学生主要能做什么方面的兼职,可惜的是,很多人只是对兼职有过耳闻,对其中的细节并不十分清楚。在这里,我把几类兼职分类列举,逐一阐明,帮助大家加深对兼职的了解。

路标3:准备(6)
◎传单海报类
  顾名思义,此类兼职即是发放传单和海报。兼职者从某商场或公司领取一定数量的宣传单,以街头散发或居民楼挨户投递的形式进行发放。实行按份计酬,多发多得。发放海报和传单成为很多大学生首选的兼职,究其原因,与这类兼职无需任何技术含量的特点不无关系。工作难度不大是他们将其定为首选兼职的原因。
  这类兼职的特点是,非常辛苦,连续站几个小时。尤其是爬楼发海报更是体力活,身体素质不好的人很难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想从事此类兼职的同学首先要练就强健的体魄,提高身体素质。否则,做兼职只能成为一种奢谈。
  ◎中介宣传类
  所谓中介宣传,即是兼职者通过发放传单和口头宣传的方式向消费者推销商家的产品或服务。商家根据兼职者招揽客户的多少付工资。此类兼职的最大弊端是兼职者很容易上当受骗,比如以下这个案例:
  冉冉受雇于某美容店为其推销美容服务,前提是向其交纳90元的押金。冉冉与美容店达成如下协议:冉冉为美容店招揽到四位以上的顾客,美容店按每位顾客提成40元给付冉冉工资,不足四人按每人20元给付,假使没有招揽到一位客户,则不再退还押金。
  无奈的是,十几个人亲口向冉冉承诺会去美容店消费,可是老板说她没有给美容店联系到一个顾客。冉冉没有那些人的联系方式,他们到底有没有去也就不知道,只能眼睁睁受骗。结果冉冉没有赚到一分钱,90元的押金也没拿回来,还被美容店堂而皇之地解雇。
  冉冉的经历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做兼职要选择正规商店或公司,弄清对方的底细,同时保持高度警惕,谨防上当。
  ◎饭馆服务类
  无论是一些大学周边小有档次的餐厅还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大棚,在这些地方常常可以看到做兼职的大学生。此类兼职即是饭店服务。它包括门前迎宾、端盘上菜和厨房打杂三大项。工作时间一般定于每天的午饭和晚饭两个时间段。工作时间不长,饭馆承诺管饭成为一些学生首选此类兼职的原因。
  不过,在饭店打工会把自己搞得很紧张,与自己的课余时间安排冲突很大。做兼职也会影响到正常的作息,可能连中午睡觉的时间也没有,晚自习也给耽误了。因此,兼职固然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家庭减轻负担,但学习和健康毕竟是最重要的事。只有把兼职与学习、健康的关系协调好,做兼职才能实现其应有的意义。
  ◎假日家教类
  这是对知识和能力要求最高也是赚钱最多的一类兼职。只要在双休日拿出六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赚到一周的生活费。然而大学生中做家教的人不会很多,原因主要有这么几方面:教科书大改版,跟几年前高中学过的知识大相径庭;一些孩子的性格很腼腆,加之一些大学生又比较内向,所以在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有些孩子接受新知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成绩一时没有起色,家长认为是做家教的老师无能,很容易将其解雇。
  兼职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凡事皆有度,兼职也不例外。如果从事的兼职太多必定会影响学习,另外过早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事业上,将与大学要求的全面发展相违背。现在公司招聘也不是认为兼职经验越丰富越好。相反它会觉得你什么都不专业,没耐心。学习成绩一向是招聘公司看好的。所以做兼职应当适可而止,应该以学业为重,切忌盲目。

路标3:准备(7)
口才=口财
  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是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能写作的人不一定会演讲,但会演讲的人把它展示出来之后稍加整理就是文章。在大学的时候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公共场合说话的勇气和技巧,这对你以后的发展会有很重大的帮助,更有可能因此得到意想不到的机会。
  嘴巴是智慧的窗口
  我每个礼拜都会给我公司的员工做培训,有一些是职场新人,总感觉他们过于沉默,话语太少,为了活跃气氛也为了提升他们,我在每次培训结束都有一段“分享与交流”的时间,让所有人都要讲,跟大家分享自己最近的感悟或者看过的一个故事乃至格言都可以,前提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而且必须是脱稿。
  不少是刚刚毕业的,要么没讲两句就卡壳,要么刚发言就脸红,要么思维混乱不清。可见,在大学时期就没好好锻炼口才。很多人拿内秀来作为口才不好的借口,我觉得这是一种误区。俗话说:“仓中有粮,心里不慌。”一个人如果真的有才华、有思想,一定是特别想表达的人,如果你都没勇气在公共场合表达你的想法和思想,那即使是有才华,也没人知道,你必然比别人少了一些机会。
  我突然想到,在大学时期,这种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机会是在课堂上。
  课堂是教学的场所。然而在一些大学课堂上,老师抛出问题后换来的经常是集体沉默或零星回答,就连那些平时讲话滔滔不绝的学生也变得很安静。
  大学课堂,本应该是一个属于年轻的思想和自由的灵魂热情碰撞的地方,遗憾的是,现在的大学课堂远没有小学课堂活跃。“老师,我回答!”“我来回答!”小学生抢着发言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还不时用手肘敲打桌子以吸引老师的注意。相比之下,在大学里,只要老师一提问,即便原先低声讲话的人也会突然安静下来,但很少有人主动站起来,有时老师不得不点名叫人回答。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大学生在课堂发言时选择沉默呢?除了真的不懂,我觉得更主要的还是心理因素:“回答对了,别人以为我爱出风头;回答错了,又怕在同学面前丢脸。”因此很多人在每次发言前总要经历一番“心理挣扎”,有时上百个人一起上课,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更需要勇气,担心出丑的心理也影响了他们发言的积极性。
  相比当年撒切尔夫人大学时“永远争坐第一排”的精神、国外不少大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纸上,折起来立在桌上,希望老师能叫到自己这样的做法,我们应该感到汗颜。
  著名讲演家李燕杰在一次采访时提到,大学生要锻炼自己的口才。他说:“……中国的大学生们应该大学毕业之前很好地锻炼口才,因为一个人走向社会必须要沟通,你怎么沟通呢?见了人就脸红,一上台腿就打颤,那行吗?所以我认为西方人士讲,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一直跟大学生讲,嘴巴是智慧的窗口,这句话是我把鬼谷子的话翻成白话了,如果这个成立的话……”
  我认为很有道理,“嘴巴是智慧的窗口”。别让自己所谓的“脸皮”问题阻碍了思想通过“嘴巴”表达出来的权利,一定要记住:在公共场合勇敢地说话、演讲,锻炼的不仅是你的口才技巧,还有你表达的勇气,更重要的是传递你的智慧!
  在今天,沉默并不是金
  小武和同学们去学校的大礼堂听一个著名企业老总的演讲。

路标3:准备(8)
这名老总很有威望,是德国人,他第一次来中国演讲。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有的人还做着笔记。
  大礼堂里面鸦雀无声,只有老总一个人的声音在回荡,偶尔有热烈的掌声响起。老总很是奇怪,如果是在自己的国家,同学们早就站起来对自己提问或者进行争辩了,气氛异常活跃。而现在除了自己在滔滔不绝地讲之外,没有一个人附和或反应,难道是自己演讲得很糟?
  在演讲结束的时候,老总终于忍不住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他期待着同学们踊跃地回答,可令他失望的是,许久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这位老总心里想,只要哪位敢站起来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不管他回答得对不对,我都会为他提供一个出国深造的机会。
  这时候,小武站了起来,说出了自己理解的答案。
  老总为他鼓掌,同学们都以为小武的回答得到了老总的认可,可出乎意料的是,老总却说:“你的答案是错的。但你的回答为你赢得了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
  老总话音刚落,全场哗然。同学们都后悔了,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