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菜鸟到职场大树的成长心得:大学路线图-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有一天,我实在忍受不了了,郁闷地跑回了家,把事情的全部过程告诉了我的父亲。父亲默默听我倾诉完,对我讲了下面几句话:“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你没有必要因为现在这一点点的挫折而感到如此巨大的压力。做人,最重要的便是要学会包容,这不仅是说要你包容别人的不好,更重要的是包容别人的好。两方面都做好了,才能算是做到了真正的包容,也才能最终获得成功。你的同学,即便现在看似胜利了,其实他是利用了你重感情的心理,而你,只有用更豁达的心情去包容他的这种嫉妒,把它看成一种羡慕,心境便会自然宽广许多!”
是啊,他对我的百般排斥,只能说明他的心胸狭窄;他联合“学习小组”,只能说明他的怯懦,他不相信仅凭自己的力量便能够战胜我。如果我像现在这样备感压力,正中他的下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路标6:同学(6)
想到这里,我不再惧怕,而是安下心来自己学习。面对他们“学习小组”的压力,将其作为一种鞭策,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我有不懂的问题,就直接问老师。最后,和他一起的“小组”成员,不但没有和我成为敌人,反倒和我成为很好的朋友。
今天,当我再回想到我的这位朋友时,已经完全没有了恨他的心情,一来觉得当年的我们都很幼稚、单纯,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很偏激,二来我觉得从这件事情中也收获了很多,是这位朋友,教会我如何在“高手如林”的大学生活中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以一种更加健康的心情去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
我的这位朋友在考进大学后,也很后悔,曾经几次写信表示他当年的行为很幼稚,他还是很珍惜和我的友情,也只有我,才是他高中时代最好的朋友。生活就是如此,可能因为某个阶段自己认识的偏差,而做一些错误、令人后悔的事情,但是好在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还都很年轻,还允许我们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只要我们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些令人懊恼的经历便不会成为我们一辈子的遗憾,而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垫脚石。
嫉妒是成功者的绊脚石
自古以来,嫉妒就像一条毒蛇,毁掉了不少贤才志士。诗人屈原屡遭权贵嫉妒,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最后投江而死;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把孙膑诓到魏国,剜掉孙膑的膝盖骨,造成孙膑终身残疾;周瑜嫉恨诸葛亮的才能,屡次加害不成,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哀鸣,气急败坏反而丧掉自己年轻的生命,历史上这类由嫉妒造成的悲剧,不胜枚举。
而嫉妒的病因,是见不得比自己强的人,一发现有人胜过自己,就食不甘味,寝不能席,极尽诬陷打击之能事,定要置他人于死地而后快。
嫉妒是一种怀恨在心的不良感情。人有了嫉妒之心,就会变得很可怕,嫉妒心强烈的人,会失去正确的判断标准。有嫉妒心的人,会因为看到他人的幸福或荣耀而痛苦,看到他人的痛苦而快乐。心怀嫉妒,只能成为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
我曾经在报纸上见到过这样骇人听闻的报道:
某个学校有两位女学生,因为甲嫉妒乙各方面都比自己强,学习成绩比自己好,容貌又比自己漂亮,不仅深受老师的喜爱,而且特别招男生喜欢。经常会有不同男生送来鲜花、书信等礼物,以表达他们对乙的爱慕。甲对乙的嫉妒之心愈演愈烈,终于有一天,甲居然召集了一帮社会青年,将乙绑架,并且将其强奸。
当看到这则报道时,相信每一位读者的心里都心痛不已,一来非常同情乙的不幸遭遇,二来对甲的行为又觉得不可理解。试想,一个心理健康的女学生怎么会做出如此令人不可思议的行为?难道她在学校接受的教育都是无用的?于是人们纷纷将矛头指向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
其实,归根结底,酿成这种苦果,都是因为甲的嫉妒心所致,而采取了过激的行为。事后,甲一定也会后悔,这样的结果并没有使她自己快乐,反而是两败俱伤。不仅给乙带来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也给甲的人生造成了巨大伤害。自己不仅要接受法律的制裁,而且在心里永远留下了阴影。年纪轻轻,两个女孩子的人生都被毁了。
如果不是遭遇嫉妒之心,乙有很大的机会成就一个非常完美的人生,可是因为甲的嫉妒,身心饱受创伤。可见,嫉妒,的确是一种毒药,千万不要品尝。
路标6:同学(7)
心怀嫉妒的人,永远不可能成功。因为他们的心里长满的是嫉妒的毒瘤,这些“毒瘤”使他们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成功,不能衷心地赞美别人。世界上没有完人,人生攀登的巅峰也永远没有止境。“天外有天”,无论何时,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比你优越,所以,嫉妒只能给你带来无谓的痛苦,最终阻碍你的成功。
尤里?邦达列夫曾经说过:“不应嫉妒天才人物,就像不应该嫉妒太阳一样。”嫉妒只能破坏你的好心情,让你的心里布满灰尘。嫉妒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们心里没有爱,永远品尝不到生命真正的快乐。
年轻的朋友,如果你想拥有一个亮丽多彩的人生,敬请牢记:远离嫉妒!
先让别人伟大,自己才更伟大
能帮助别人成功,证明你更成功;能使别人伟大,说明你更伟大。的确,成功的人总有一颗助人达己的心灵,伟大的人总有一个宽大无私的胸怀。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一定要懂得适当的时候把功劳让给你的同学、舍友甚至师弟师妹,表面上的放弃,会让你得到更多!
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指出,如果我们只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恰当、自然、真实地展现你的能力和才华值得赞赏,而只知道刻意地表现则是最愚蠢的。在大学期间,要想与众不同,得到同学的肯定和老师的赏识,的确需要适当表现自己的能力,让同学和老师看到你的过人之处,但也一定不要陷入这样的误区之中:在错误的时间以及错误的地点来表现自己。很多时候,人与人都处在一种隐性的竞争关系之中,如果一味地刻意表现自己,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好感,反而会引起大家的排斥和敌意。一个聪明的人在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时会谦虚地说:“功劳是大家的。”一个蹩脚的人在成功地做完一件事时却只会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功劳。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有句名言:“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我们不能为了竞争而竞争,有些竞争是必须的,有些竞争时可以放弃的,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今天我们成他人之美,明天他人就会成我们之美。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成人之美是这个和谐世界的最美乐章。
付出你的爱,你也会有所收获;为他人点亮一盏灯,也会为自己带来一份光明。对待同学、朋友同样如此。用心去爱了,你也会得到他人同样的爱。
兴彩因为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脚畸形,成了同龄人中的残疾人。可贵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她考上了省内的一所重点大学。宿舍的集体生活,虽然大家没有歧视她的意思,但是因为她行动不变,总是不能跟大家一起活动,难免导致兴彩没有知心朋友。这一切,都被同宿舍的张玲看在心里。她深深体会到兴彩心中的忧伤,并且时刻留意想帮助她。但是又不能直接把她硬拉进大家的集体活动中,因为一来这会给兴彩带来困扰,二来也怕让兴彩误会了自己的好心,而更加伤感。
有一天,张玲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专门讲如何通过按摩来缓解小儿麻痹造成的腿脚疲劳的书,她喜出望外。心想:虽然按摩并不一定能治愈兴彩的脚,但是起码可以让她每天晚上睡觉时舒服一些,这样第二天她的精神和心情都会比较清爽。于是,她买下了这本书,并且认真学习了上面讲到的按摩手法。
路标6:同学(8)
第二天,她用尝试的心态帮兴彩做了按摩,并且告诉她可能不能马上见效,但一定要坚持!就这样,整整一个学期,张玲每天都在临睡前帮兴彩按摩。这一切,兴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后来,她写了一篇新闻稿给校园的广播台,并且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张玲的感激。张玲的事迹被学校老师知道了,系里马上找到了她,并授予了她“助人为乐”的荣誉证书。
在张玲帮助兴彩的时候,她根本没有想到过自己有一天会因为这件事情而成为全校的“模范”,更没有想通过这样的事情使自己扬名。相反,她只是看到了兴彩的痛苦,发自内心地想要帮助她,让她和自己一样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对兴彩,张玲真心地付出了,她也得到了他人的赞美和尊敬。我想,这也是一种朴实无华的伟大吧。
尊重别人,才会被别人尊重
我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个说法:一般人都认为,一尺长的量尺,它的正中央处在左边算来五寸、右边算来也五寸的地方。这种算法其实是大错特错。在我看来,这把量尺的正中央,应该是在左边算来四寸、右边算来也是四寸的中间两寸的地方。因为,五寸对五寸,双方就会直接碰撞,没有丝毫回旋的余地。于是双方无法进行交流,而且如果有人想居中调停,也无法挤进来。而如果中间留下两寸的地方,情况就会大为不同,至少可以使双方都有立足之处。
的确,在大学里的同学之间的相处,如果能明白“一尺的正中不是五寸”的道理,那么彼此之间的许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中国有句古话:“重人者,人恒重之。”尊重他人,不仅是成功者应有的态度,也是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无论是父母、长辈、朋友、客户,乃至夫妻之间,都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尊重了他人,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也都渴望被他人尊重。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渴望被尊重也是人的一种需求,当人们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就会渴望得到爱和尊重。可见,尊重不仅是人们应该有的一种美德,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是人生存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越是成功的人,越懂得如何去尊重别人。松下幸之助便是这样一位成功的典范。
有一天,松下幸之助在一家餐厅招待客人,他们一行六个人都点了牛排。席间,其余五人都纷纷夸奖牛排很好吃,味道很棒。
等客人用餐后,松下幸之助却让助理专门将烹调牛排的主厨请来,并且提醒助理:“一定要找主厨,不要找经理。”细心的助理注意到松下先生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心想待会儿的情形一定会很尴尬。
主厨很紧张,因为他知道客人的来头很大。他很小心翼翼地问:“是不是哪里有什么问题?”
松下幸之助微笑着说:“烹调牛排对你来讲已经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我只能吃下一半,原因不在于你的厨艺,而是因为我年龄大了,胃口大不如前。”
主厨与其他五位客人都面面相觑。松下先生又继续说:“我把您请来,是因为我担心,你看到吃了一半的牛排送回厨房,心里会难过。”
主厨和旁边的人听了,无不赞叹松下先生的为人,并且更加尊重这位80岁高龄的长者。
懂得尊重他人,才会赢得他人更多的尊重,同时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学相处,亦是如此。虽然同学之间没有像社会中那样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人际关系看似单纯,但是互相尊重的原则同样适用。
路标6:同学(9)
学生中间,那些乐于助人、懂得尊重他人的同学,一定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一定会有许多谈得来的好朋友。而那些自命清高,无视他人的感受的同学,则一定会遭到别人的排斥。
尊重他人,另外一个重要的表现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样在宿舍里午休,你自己疲倦想休息时,不许其他同学发出任何声响,而在他人午休时,你却在宿舍里收拾行李、洗衣服,发出各种刺耳的声音,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自己在疲惫时,渴望一个安静的环境,就要理解到其他同学同样有类似的需求,并且要努力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保证他人的休息。这便是尊重。事情虽小,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
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多数是父母在迁就他们,来到校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别人也没有理由总是迁就你。所以,尊重就更加成为我们应该注意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