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名博是怎样炼成的 >

第2章

名博是怎样炼成的-第2章

小说: 名博是怎样炼成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我们看到的最不在乎读者的博客留言。不过读者的大无畏精神体现在:你不在乎我咋了?我偏在乎你!所以洪波的博客访问量越来越高,洪波的名气越来越大。
  7猛小蛇
  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混入中关村,再任职于金山公司、互联网实验室,现在又做Myspace,以黑通社“灰心杀手”行走江湖。最擅长千字的IT评论,风格嬉笑怒骂、短小精悍。
  2004年12月6日,猛小蛇的“狗日报”成为德国之声举办的“2004国际博客大赛”最佳博客大奖得主,真是为国争光啊!
  8爱枣报
  爱枣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一群人!一群充满了激情、幽默、关心国事家事天下事的年轻人!在爱枣报的前后左右,还有一大群忠心的枣子藩司。我们预计到2009年9月,早间阅读《爱枣报》将成为互联网公司员工的考核标准。爱枣报涉猎内容太广,大到国计民生,小到烹饪健身,语言那个幽默,内容那个生猛,想不吸引人都不行。特别推荐“枣读”和“轻松周末”。“枣读”涉猎的书的门类实在够广,让自认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填词写诗的萧秋水都自愧不如(情有可原嘛,一个人咋对抗一批人?)。“枣读”对于快速拓展知识领域可谓灵丹妙药。“轻松周末”够轻松,毕竟周末是个放松的时间,暂时远离一下那些沉重的事,轻松、轻松一下吧!

你知道这些牛人牛博吗(2)
9白鸦
  谁说天下乌鸦都是一般黑呢?这不,有一位出类拔萃的白鸦横空出世了!推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专注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顾问、博客。看看,这定位多么清晰!白鸦的博客是用户体验方面的权威,这是没有争议的。
  10卢刚
  “如果要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寻找类似TechCrunch的媒体,我认为卢刚的动点博客应该就是了。”CNET亚洲的博客作者Rick Martin,在接受法国最知名的博客站点Loiclemeur的作者之一Thomas Crampton的访问时,曾经这样表示。卢刚是Netvibes亚洲市场总监、英国谢费尔德大学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博士、国际知名的Web20技术性博客ReadWriteWeb的特邀编辑、独立博客MOBINODE的创建人。这样的介绍已经足够了吧?要提醒的是,去卢刚的博客,如果英语不过硬,最好配备爱词霸。
  11牛根生
  本来,这是当之无愧的牛博,因为没有比这更正宗的“牛博”了。牛根生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使博客成为一个传承企业家精神、弘扬民族企业品牌的阵地。老牛的“小胜在智,大胜在德”,传为一时名言,但老牛也栽在这句话上,毒奶粉事件,蒙牛不能独善其身,胜而失德。虽然老牛在博客上情辞恳切地道歉,但是,网民是否能够接受?博客,有时候如同双刃剑,博能载舟,也能覆舟,不可不慎。
  12向文波
  2006年,凯雷集团并购徐工案,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发起“博客攻势”,在短短三个月内,写了46篇博客,指出该并购案对国家安全的危险性。他的###在网络上引起空前呼应,狙击见到功效,凯雷放弃了对徐工的控股意图。用博客发动舆论战,向文波是第一人,充分展现了博客的传播力量。向文波自己说:“如果不是利用博客这种方式,我的意见不知被扔到哪个垃圾箱了。博客把这个行业里的事变成了公共事件。如果我写信反对,说不定在政府机关的收发室就变成了垃圾,还有可能被一些领导的秘书给了徐工……博客让决策者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这些讨论为国家政策调整提供了一个好的氛围,我觉得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机制。”
  13公益博客
  其实,他们称不上牛人、牛博,但他们的博客是一道特殊的、亮丽的风景,我们不能不怀着深深的敬意,为他们书写一笔。
  玲子的“Happy day”组建于2002年,是一个民间慈善博客,除了她以外,还有在华工作的法籍意大利人皮大奇(中国名)和残疾女作家赖雨。
  “Happy day”乐善好施的对象锁定为残疾人,它朴素的宗旨是:种植爱、传播爱,让爱的阳光照亮残疾人的心田,滋润那一颗颗干涸的心灵。通过博客,他们传递着爱,集合着各方力量,帮助了很多残疾人。
  附提一句,有些博客可能不是公益类的,但是很多博文中都有公益类内容,比如雪灾期间不少博客都在醒目位置张贴黄丝带图片,表示对风雪中归家的人们的祝福;比如在Awflasher的“姿态永恒”中关于拒绝光污染“还给地球一小时,今晚八点,请关灯”的倡议。博客,以或大或小的影响力,传播着公益环保的内容,这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所处的世界,将会越来越美好。
  广告时间,请不要走开:
  本书作者的博客:
  秋叶漫谈:一个一心想做知识杂家和网络玩家的人,现在给自己的挑战是做网络整合传播,例如本书的传播。
  萧秋水滴上善若水:知性女人+知识管理专家+网络社区策划人+……(因为还不知道下一步会成为什么)。
  月光博客:如果你关注Google和搜索技术,月光博客是个好地方。经常叫月光为叔叔的粉丝们,请睁大眼睛,并准备好大跌眼镜,其实——月光是位年轻帅哥!But……MM(美女)们先不要急着或明里欢呼或芳心暗喜,据我们的狗仔队侦察,月光有的可能已经名花有主。
  (萧秋水官方发言人提醒读者注意:以上博客介绍中,凡有碍观瞻的地方都是秋叶写的,与萧秋水无关,萧秋水看的时候,自动作了马赛克处理。如果读者的眼睛和心灵都很纯洁,不想看到不该看的东西,也建议马赛克处理。)
  另类成功的博客
  

什么是博客
知道了前面那些牛人牛博以后,你是不是跃跃欲试了?别急,咱们总得先了解一些博客的基本概念。
  “童鞋们”坐好,现在开始上课了……
  博客,英文是Blog是Web Log的缩写,意思是网络日记。由Peter Merholz发明——作为网络时代伟大的创新之一,我们不能忘记Peter Merholz这个名字。在此,向“PM”致敬(不要误会PM是项目经理)。如果没有博客,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反正现在是一个“我博故我在”的时代,如果没有博,我们当然不会不在,但“在”的方式肯定不一样。
  博客是大陆的习惯称呼,据说这个中文名字是当年博客中国的王俊秀灵机一动的产物,台湾人喜欢叫“部落格”,就像大陆人喜欢说“质量管理”,台湾人就喜欢说“品质控制”,都是一个意思。
  博客是互联网上继Email、BBS、IM(即时交流工具)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如果把论坛(BBS)比喻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开放的私人房间(你也可以选择完全不对外人开放,不过目前还没有人可以把博客办成收费旅馆),正所谓躲进小博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
  博客是一种特别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你发表的文章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由博客的主人自己不断更新(Blogger或Blog writer,简称博主,当然,如果你想自称博猪也没人反对,毕竟这年头,猪是幸福人类的最高追求标准)。
  博客上发表的内容由个人喜好决定(其实大部分博主都随社会的喜好决定,例如艳照一出,群博起舞,谁也不能免俗)。博主可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公司、新闻、日记、照片、诗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说来发表或张贴。许多博客是个人心中所想事情的发表,也有一群人基于某个特定主题或共同利益领域搞集体创作。
  博客网站就是每周7天、每天24时为博主提供方便上传言论服务的专业网站,也就是BSP(Blog Service Provider)。这种网站以充满民间真实、无拘无束、富于各种奇思妙想的言论出名。很多网站都把博客作为网络特色服务的一部分。我们最喜欢的一句博客评价是:博客是媒体的开放源代码运动!想想吧,以前都是媒体说啥我们看啥,现在我们做了主人,有了自媒体,可以做第一现场报道,和传统媒体甚至和网络媒体抗衡,这种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而这也是广大博客如同雨后春笋不断冒出来的原因之一。
  和传统个人主页相比,博客网站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种方便的、个人化的、即时性很强的平台。你不需要申请个人主页,不需要注册域名,不需要申请租用服务器空间,不需要了解许多软件工具的使用知识,一个会上网和打字的网民就完全可以“零技术”、“零成本”地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这又是一种颠覆吧?
  与Email、BBS和ICQ这三种互联网沟通方式相比,博客是一种可严肃可不严肃的沟通工具。很多博主把博客发展成整理和积累个人知识的平台,专业的博客从专业角度关注专业领域的一举一动,通过整合提炼信息,为受众提供及时的资料,发表自己的评论,并吸引专业人士互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通过别人的反馈和评论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也有很多博主把博客作为一种娱乐平台,以娱乐大众为己任,不懈地为大众提供严肃和非严肃的娱乐,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快乐。
  博客们可以从事任何工作,每个人写博客的动机各不相同,共同的一点是很少有人能靠写博客谋生。
  我们可以把博主简单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只是将博客作为个人表达思想的方式,他们是博客世界中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的受众或读者一般非常有限,对于他们而言,有时甚至无所谓有没有读者或读者的多寡。这些人很多是小猫博客(Kittyblogger,写自己日常琐碎生活的博客,典型的语言就是“偶(我)今天看到一个粉稀饭(好喜欢)粉稀饭的男生”等。
  第二类是追求影响力的博客,他们不仅把博客作为自己知识过滤、知识积累和知识传播的方式,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和他们的思想。
  第三类则是认为博客可能产生一种新的产业模式,通过博客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向这些人致敬,因为他们还在苦苦探索中。
  当然,有些属于综合性博客,三者兼而有之。
  小花絮:关于中国博客,你不可不知道的三个人。
  孙坚华喊得最早
  孙坚华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国内网络媒体资深从业者与研究者,曾担任《钱江晚报》的副总编辑,积极引入国外网络新理念,把博客这一新事物向国内业界推广,掀起了中国博客浪潮,可以说引发了国内网络媒体革命。
  方兴东喊得最响
  方兴东被誉为“中国信息产业最具影响力的独立评论家”, “博客中国”发起人,互联网实验室(Chinalabs)创始人,曾经当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新锐青年”。方兴东可以说是中国博客的吹鼓手,喊得最响亮,并且因为木子美的一炮走红而使得博客进入大众的眼球并且从此牢牢地占据这一阵地。
  毛向辉做得最多
  毛向辉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是eLearning 研究者、布道者和创业者。其布道者的形象深入人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习、教育技术研发、新型教育产业研究、咨询和创业投资,是“互联教育体系”概念的创立者。毛向辉是博客现象的研究与实践者,曾经有“北有方兴东,南有毛向辉”的说法。现在的老毛(这是尊称,其实毛向辉是大帅哥,一点都不老),仍然是一边投资一边布道。
  

博客精神
问一百个人什么是博客精神,也许会有一百个答案。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容忍每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争鸣你不赞同的观点,但你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
  好的博客应该是真诚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专业操守,他们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鄙视用身体写作的肤浅。他们都是坚持笔耕不辍,原创思考,做自己生活的记者的一群人!所以,亲爱的读者们,如果你们想走身体写作路线,讲究炒作和短平快的出名方式,看到这里就会明白,你没必要浪费时间看下去了,这本书讲究的是“价值写作”。(是的,你没看错,中国股市不相信价值投资,你可以猜一猜我们哪位作者因为相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损失惨重?)我们崇尚博客的价值写作,尽管它可能不适合你的期望。
  越是优秀的博客,在网络上展现的越是作者真实的内心,坚持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