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 >

第22章

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第22章

小说: 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部队一度成功冲入寨中,遭到日军战车、骑兵的迎头反击,攻入寨子的队伍被打回头,纪鸿儒与张灵甫互相呼应鼓励,各自整理部队再度向日军发动猛攻,寨内寨外,两军绞杀在一起,呐喊声震天,炮火浓烟遮天蔽日。纪鸿儒身先士卒,再破寨门,但在带头冲向日军堑壕时,不幸被据守的日军击中,身负重伤,不治身亡。
  得知噩耗,张灵甫悲痛万分,飞马赶往302团见战友最后一面。当天还在战斗中与他互通战况的纪鸿儒,静静地躺在担架上,军衣上的血迹已经凝固。张灵甫与纪鸿儒在51师共事才一年,不算深交,但是英雄惜英雄,他对这位打仗与他一样拼命的同仁怀有一个真正军人的敬意。平时极注重军人威仪的张灵甫,此时也顾不得在部下面前是否有失副旅长的尊严,抱着已经没有体温的纪鸿儒,当众轻弹男儿之泪,抚尸痛哭,尽显袍泽情深,并发誓要痛杀倭寇为战友报仇,在场官兵均为之动容。
  这场攻坚的努力和鲜血,最后还是付诸东流。5月23日,当各部纷纷拔除土肥原师团的沿线据点,推进顺利的时候,不争气的桂永清却丢了兰封,薛岳精心布置的合围陡然破了个大洞,围歼计划近乎前功尽弃。薛岳大为恼怒,急令宋希濂第71军夺回兰封,封死第14师团的退路。宋希濂不辱使命,四天后攻下了兰封,但为时已晚。28日,俞济时、李汉魂、宋希濂等各部在三义寨、曲兴集围攻土肥原师团,奋战犹酣,薛岳布置在在归德一线的阻击却被西援的日军中岛师团击破,敌援军得以毫无阻拦地向兰封一路猛扑而来。
  薛岳明白,是土肥原的大胆冒进,才有了他酝酿的兰封会战,这场围歼本来拼的就是时间,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一旦徐州地区的日军腾出手来大军西援,他薛岳不但没有任何胜算,还会偷鸡不着蚀把米。桂永清失守兰封打乱了他的全盘计划,四天的时间,已经足够敌人的援军向豫东推进了。地图上画出日军的行进箭头,已对豫东的国军呈内外夹击之势,何去何从?《*史事日志》以短短的一句话,交代了此战的结局:“6月1日,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令豫东各军向平汉线撤退。”
  兰封之战,功亏一匮,一只几乎煮熟的肥鸭,只好让它飞了。十五万国军精锐没能围歼才两万余人的土肥原师团,薛岳试手补天不成,饮恨豫东。
  战后,74军经陈留撤往沁阳。
  然而,一切还远没有结束,梅雨季节长江地区沉沉的阴霾之下,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大会战的惊雷,已经轰然炸响。
  

第四节张古山血染红(1)

  8月的武汉,素有火炉之称。1938年的这个盛夏,身在武汉的蒋介石真的是坐在火炉之上了。
  徐州会战和豫东会战方落下帷幕,日军兵锋即直指华中,位于华中腹地的武汉,成了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半年多之前,国民政府退出南京西迁重庆,政府各部门沿长江而下到达武汉之后,在这块尚未被战火延燃的土地上暂时安营扎寨,武汉成了当时实际的战时之都。蒋介石明白,武汉人称“九州通衢”,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一个战略重镇,加之政府的首脑机关云集在此,日寇迟早会使出恶虎掏心战略,针对武汉下手。吃一堑,长一智,经过混乱的上海、南京大撤退,蒋介石吸取了血的教训,军事委员会也从最初沉重打击的晕头转向中回过神过来,逐渐稳住了阵脚。早在徐州会战之时,国民政府就在为保卫大武汉作战略准备。武汉当然也非久留之地,将宝贵的精血过早拼光耗尽已经证明非明智之举,所以战略上的设想是争取坚持数个月,以空间换时间,一方面消耗、挫遏敌人的攻势,一方面争取时间完成工厂、物资、机关的继续内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长期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已渐成共识。
  国民党军委会将作战的重点布置在武汉的外围地区,指导思想是“应战于武汉之远方,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因此,日军要直击武汉,先得夺取周边地区中国军队层层防守的要塞。徐州会战结束之后,日军向安徽、江西等地持续展开进攻,以取得进攻武汉的战略出发点。
  中国军队则几无还手之力,除了防御还是防御,虽然在节节抵抗中也给予敌人的进攻力量以大量杀伤,迫使日军不时停下来休整,从而迟滞了日军的势头,但是,蒋介石所期待的捷报却几乎一个也没有。案头上堆积如山的战报,一份接一份全是令人沮丧的消息:
  安庆失守。
  马当失守。
  九江失守。
  瑞昌失守。
  ……
  日军的铁蹄和隆隆的战车越逼越近,蒋介石被火炉烤得再也坐不住了。就像一个垂危的病人,一个台儿庄胜利的强心剂,尚不足以让病入膏肓之躯能见多大的起色,这个时候,他太需要再打一场胜仗来杀一杀日寇的猖獗气焰,激励一下笼罩在一片败战愁云之下的军心和民气。
  9月下旬,第九战区的赣北战场,终于亮起了一道希望的曙光。
  在瑞昌和九江的南面,有个地方叫德安,如果把这三个地方用直线连接起来,基本是一个呈倒悬状的等腰三角形。德安东接星子,西临武宁,南邻永修,地势为低山丘陵,北部、东部和西南三面环山,南部为低山地形,中部是大片丘陵。由九江通南昌的南浔线,中段即穿越德安境内,马回岭等几个著名的战略要地,均在这一段南浔线上。
  日军侵占九江、瑞昌后,德安在当时的重要战略地位凸显了出来,一旦拿下德安,日军可南下直捣南昌并续威胁长沙,截断粤汉路,对武汉形成大包围。德安失陷,不但会影响南昌、长沙、武汉,而且还会威胁整个粤汉以东的中国军队。因此,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派出华中派遣军一部
  俊六。南下,企图经南浔线直取南昌。
  畑俊六派出的主将是冈村宁次。懂得一点中国现代史的人,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冈村刚在这年的7月就任第11军司令官,在日本军队中,他不仅是一员著名的战将,还是一个中国通,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常年从事与对华有关的军事谍报工作,从参谋到主官的完整历练,以及早年与中国军界的渊源,都使得冈村在侵华日军的诸将中显得鹤立鸡群,这也是他日后升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的雄厚资本。
  新官上任三把火。冈村一到第11军就任,自是要努力做出些战绩来以示与前任的不同。他的第一把火烧到九江,第二把火烧到瑞昌,现在,他要把第三把火点向南昌。
  冈村的第11军下辖第6、第101、第106、第27师团和波田支队,其中第106师团是战斗力较弱的所谓特设师团。冈村将所部分成三路,左路第27师团由瑞武路南下,右路第101师团沿星九公路向星子进犯,第106师团则沿南浔路向德安正面推进。齐头并进的三路,进展并不如冈村预想的顺利,左路第27师团进到德安西面的麟麒峰、覆盆山,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阻击,处境不妙,右路第101师团则被中国守军死缠烂打,陷在星子难以动弹。冈村焦躁起来,他要铤而走险了。
   。。

第四节张古山血染红(2)
在迎战左右两路日军进攻的时候,中国军队的兵力也向两边频繁调动,南浔和瑞武之间因此逐渐扯开了一条防御空隙,正是这条空隙,引发了冈村宁次冒险一试的冲动:派第106师团钻隙而入,向中国军的纵深腹地穿插,从背后瓦解中国军的防御体系。
  应该说,冈村想到的这一步,有其高明之处,却也异常凶险。说它高明,因为一旦106师团大胆钻隙成功,既能避开正面攻击的血拼,又抄了中国军队的后路,以解左右两翼受阻的困境。说它凶险,派一个才一万左右不满员的师团深入虎穴,若被中国军队发觉而断了后路,后果将不堪设想。
  要赌就得舍得下注,老谋深算的冈村权衡利弊,认为还是值得一搏。九江、瑞昌的胜利使他陶醉,说到底,他还是不把中国军队放在眼里。
  上得山多终遇虎,这一次,他遇上了劲敌。这只虎,就是人称“老虎仔”的薛岳。
  兰封会战,薛岳先盛后衰,以十五比二的兵力优势痛失好局,被蒋介石不客气地斥之为战史上的笑柄。不过骂归骂,蒋介石也知道这种结果不能全怪薛岳,自己的门生不争气也是事实。战后,他把失守兰封的桂永清和阻击归德不力的黄杰撤职查办,第88师师长龙慕韩更因擅自弃守兰封而被执行枪决。薛岳则依然获得重用,鉴于武汉会战迫在眉睫,他战后即调任第九战区第1兵团司令,负责南浔线及其两侧地区的防务。根据1938年9月16日的《武汉会战作战计划》,第1兵团的任务是“以最大之努力,侧击敌人,迟滞其西进” (八)《武汉会战》(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 第二编 军事(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9月25日,第106师团在师团长松浦淳六郎的率领下,离开铁路沿线向西轻装急进,一头钻进了赣北的崇山峻岭之中,开始了它的死亡之旅。
  日军深入我方腹地的情报,很快报到了薛岳的手里。第106师团不顾一切的大胆钻隙精神令他吃惊,盯着山峦起伏的赣北地图,薛岳计上心来,他决定利用地势,给敌人设计一个巧妙的反“八”字包围圈,先任由106师团长驱直入,再将其一举围猎,兰封之耻可血矣。他的计划得到了蒋介石和军委会的首肯,于是十余万部队迅速向德安西南部调动集结。
  松浦淳六郎丝毫不觉状况有异,依然带着一万多人的部队放肆钻隙,深入德安县城西南的万家岭地区。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松浦暗自窃喜,却不曾想,薛岳预设的反”八”字口袋,已经开始悄悄收拢。
  瓮中捉鳖,这个瓮也得够结实才好,否则又得重演兰封熟鸭飞走的闹心一幕。
  所幸的是,万家岭不是兰封。
  二
  万家岭位于山峦起伏的德安西南,离县城27公里,在今天的磨溪乡曙光村,当年万家岭战役的主战场遗迹方圆约四百八十万平方米,如今已是江西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近中秋,满山树叶金黄,当松浦带着他的师团踏足这片赣北的山区土地,他不会料到,这里将成为他的师团的墓地。松浦师团参战时间较长,之前战绩不佳,且伤亡过半,出发前不久刚进行过补充。对于新来的上司冈村将此重任交给106师团,松浦应是心存感激的,这至少说明冈村并不因为他没有值得一提的战绩而小看他的能力,松浦极想通过此战有所表现,洗刷一下作战不力的前耻。
  日军的侦察机照例频频飞临赣北上空,中国军队十余万人的大动作,难以瞒天过海。当日军参谋们根据飞机侦察的情报,将中国军队的动向在地图上一一标示出来,老奸巨滑的冈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对手正在对第106师团形成包围,他下的赌注,很可能要被对手一口吞掉。冈村立即给松浦下令,第106师团尽快向第27师团靠拢,以求解围。
  此时松浦在做什么呢?对着军用地图发呆,他居然迷路了。松浦一得知自己落入了陷阱,急令手下赶快确定方位,寻找逃生之路。可是在这要命关头,地图上的标识却与实际位置对不上号了,情急之中只好借助罗盘来定位,罗盘上的指针又奇怪地左右乱跳,鬼子们匪夷所思,他们哪里会想到,这竟然是因为山区地下蕴藏的磁矿在捣乱。地图错了,罗盘又失灵,松浦方寸大乱,106师团在山里没头苍蝇般来回奔突,整个师团依然在山区转圈,逃跑的时间就这样延误了。
  

第四节张古山血染红(3)
薛岳的包围圈在万家岭地区逐渐合拢,松浦师团再没有时间自寻生路,只得就地困兽犹斗。
  反“八”字的包围圈,像一只碗状,能不能存住碗里的东西,两翼固然重要,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在碗底,也就是包围圈南部的长岭、张古山一线,这也是敌人最有可能寻求突围向第27师团靠拢的地方。薛岳布置在这道战线作战的部队,正是俞济时的第74军。
  10月1日至3日,包围第106师团的部队开始向包围圈中的敌人作向心推进。俞济时命令率先奉调万家岭的58师攻击前进,占领张古山、长岭、哔叽街(又称背溪街)阵地,与右翼第4军相呼应,压缩包围圈。58师遭到106师团的猛烈反扑,战况激烈,最危急的时候,俞济时把军部的警卫营都顶了上去,自己几乎成了光杆军长。58师师长冯圣法以惨烈的伤亡代价,才把106师团堵在了长岭以北,但是日军还是在十月六日以猛烈的空袭和重炮配合步兵,攻下了张古山和长岭北高地,并以张古山为屏障继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