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匪王之王 >

第17章

匪王之王-第17章

小说: 匪王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匪王之王》,更新太慢,真的对不住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七章 千手观音之暗藏机理
八月初的一个晚上,月黑风高,黄荒岭空空荡荡,十分平静。唐八爷正在和老二老四喝酒,突然间听见洞口扑扑啦啦的一阵声音由远及近,有些上头的唐八爷听见这个声音,知道家里的鵷鸟带信回来了。

  唐八爷放下手中的酒坛,横起左手,鵷鸟便由洞口直飞到他的手臂上停落下来。

  唐八爷右手抓住鵷鸟,手有些颤抖的从鵷鸟腹下的铃铛里取出字条。

  他借着洞中明亮的灯光,阅读着字条上的字迹。

  随着读懂那密密麻麻的字迹,唐八爷的脸色也渐渐地阴沉了下来。读完之后,他没有说话,而是将字条递给了老二,老二看完之后,又传给老四。

  等两个人都看完了,唐八爷终于开口说话了,他说:“你们是什么想法?”

  老二说:“根据字条上说,刘师爷已经将官船布置完备,而且看态势,正要行动。”

  唐八爷说:“这个正要行动,是探子的判断,会不会有所失误?”

  老二说:“我想不会,第一个,我们的探子在对形势的判断上,绝对不会戏言,没有足够的把握,是不会将这一个判断用鵷鸟发给我们;第二,探子的资历也并非大哥所认为的那样肤浅。”

  唐八爷说:“根据字条上所写的,联系我们当前的事态来看,十有*是针对太平会而来,在上次,我们就分析过这样几种情况,我看,官船是去长沙运兵马粮草的可能性较大。”

  老二说:“如果是这样的话,便对我们直接构成了威胁。”

  唐八爷突然将话头转向老四,说:“老四,你看出来什么眉目了没有?”

  老四将字条收起来,说:“目前的情况是一片混沌啊。”

  唐八爷说:“既然是这样,那么老二,你必须马上准备队伍,各种火器,拭戈迎战。”

  老二说:“这个是肯定的,就是他们没有这样的行动,我们的队伍也在备战当中,现在队伍的士气,足以抵抗永州城中那五千官兵的冲击。”

  唐八爷将脸仰向山洞的黑暗处,说:“如果真是我们想的这样,那么刘师爷备船之事还不是当前最要紧之事。”

  老二说:“大哥是怎么想的?”

  唐八爷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打开‘千手观音’。”

  老二说:“‘千手观音’根据世人传说,在金佛的里面,装有武王黄盖所著兵法及永州地区兵力布置、进攻以及防御图。”

  唐八爷说:“没错,不过这只是传说,但是现在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必将将它打开来,据我推测,我们在‘千手观音’中既然能找到这份藏宝图,那么就肯定能够找到那些传说中的兵法和兵力布置图。”

  老二说:“但是我仔细查看了那具金佛雕塑,并没有发现能够进入的关口,是不是我们将金佛消溶,才能找到兵法。”

  唐八爷说:“消溶是不可取的,因为大火能将金佛消溶,也能够将里面的兵法字面溶化,到时我们得到的只是这几斤黄金了。”

  老二说:“如果将金佛一块一块地切割呢?”

  唐八爷说:“既然前人能够做出来,还将兵法置于其中,就一定会有将其破解的手法,目前是因为我们还找不到那通往其中的捷径。”

  老四发话了,他一直在沉默中,但是他却一直在思虑之中:“我看,这通往兵法的捷径还是在那半本经书当中。”

  唐八爷说:“你肯定吗?”

  老四说:“我是在很多种可能之中抽出最合理的一种。”

  唐八爷说:“根据你的分析,有几种打开的可能?”

  老四说:“最为笨拙的一种是,直接将它捣碎,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还原里面的字图。”

  唐八爷说:“这当然了,是不可取的。”

  老四说:“第二种方法是,切割。”

  老二说:“但是切割也会伤害到里面内容,而且也无法复原。”

  老四说:“所以最后一种是,机关。在这尊金佛上,肯定藏有前人设计的巧妙机关,他们既然是为了将兵法传与后世,那么必定有他设计的破解方法,而且会使里面的内容完好无损的展现于世。”

  唐八爷说:“这话是有道理的,如果开始将兵法浇铸其中时,就没有打算将它完好流传下来,那还做这个金佛有什么意义呢?”

  老四说:“对。”

  唐八爷说:“老四你是读书人,你现在看看,这个破解之法是什么?这里面也许牵扯到了无数的理数。”

  老四说:“对极,所谓‘数中有术,术中有数’,就是这个道理。”

  老二说:“那么这个‘术’和‘数’又在哪里呢?”

  老四说:“依我之见,这个隐秘的‘术’和‘数’就在那本《陀罗尼经》之中。”

  唐八爷说:“何以见得?”

  老四说:“猜测。”

  唐八爷说:“不能猜测,我们需要的是机理。”

  老四说:“这也是机理。”

  唐八爷说:“你的机理何在?”

  老四说:“大哥,根据我对《陀罗尼经》的了解,它其实是一个故事,而佛教的‘千手观音’便是产生于其中。”

  唐八爷说:“这些是你读书人的事,你必须通过慎密的查考、严谨的实证来打开‘千手观音’。”

  老四说:“我知道,大哥,我会好好研读《陀罗尼经》,根据其中理数,找出打开金佛的捷径。”

  唐八爷说:“记住,老四,你是打开金佛的关键一角,‘千手观音’已经到手,这是太平会的兄弟们在老二的带领下奋血浴战的成果,现在你如果将它的内容完美现世,我们兵伐永州的实力已经齐备了一半。”

  老四说:“我一定谨记,大哥。”

  唐八爷在桌前的碟子里拿起来一抓花生米塞进嘴里,边嚼边说:“刚才说到实力,老四你这次出行的情况怎么样?村民是否意愿入我教会?”

  老四说:“不好对付。”

  唐八爷停住咀嚼,想了想说:“这在我的意料之中,他们肯定还说,和我太平会并肩作战不是不可,但是作战指挥由他们自主,对吗?”

  老四说:“正是,大哥,你说的非常正确,他们的头儿罗天光就是这样答复我的。”

  唐八爷拿起一只坛子,将里面的酒一饮而尽,哈了一口气说:“自主就自主,只要能够协我铲除妖孽,不会成为敌人就好。”

第二十八章 拨开迷雾一
中秋。

  月明之夜。

  在黄荒岭之上,没有一点灯烛。唐八爷和众兄弟们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过他们特有的中秋节。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中秋节,因为在这个非常时期。不管是从整个中华来讲,还是从太平会来讲。

  而对于太平会来说,这个中秋是一个攸关的节点。

  照例是在老二山洞洞口的草场上。

  唐八爷和老二、老三、老四、老七聚齐在一起,没有老五和老六。他们围坐在洞口一块较高的宽大岩石上,岩石下面是手下的人众,岩石上的人低头就可以看见下面的人在尽情欢乐。

  唐八爷低头看看下面的人说:“这当中有的弟兄,也许就是最后一个中秋节了。”

  几个兄弟的心为之微微一震。

  唐八爷说:“战争是无情的,有些东西需要杀戮去获得。”

  老四说:“比如说太平,和安宁。”

  唐八爷说:“是的,当有人因为自己的私利制造不太平时,那么只能拿起武器,去争取太平。”

  老二喝了一口酒说:“大哥,你今天晚上喝得有点多了。”

  唐八爷愣了一下,说:“谁讲我喝多了?我讲的都是平时就想跟你们讲的话。”

  老二说:“可是大哥,今天是团圆节,你怎么突然想到把这个讲出来呢?”

  唐八爷说:“老三老四你们来讲讲,大哥我说的对不对?”

  老三说:“大哥讲的极是,在这个乱世,利益总是靠大刀长矛来赢得的。”

  老四对着老三吹了一口气,说:“闭嘴,煽风点火。”

  老三乜斜了老四一眼,不再说话,继续喝他的酒。

  唐八爷说:“老三讲的对,但是只对了一半。”又喝了一口酒,说:“如果不靠老四这样的读书人,那我们怎么打开千手观音呢?老三的脑子太简单。”

  老三说:“老四是酸臭读书人,呵呵。”

  老二说:“好了好了,今天过节,不说这些,老三你快打住吧。”

  老四说:“我给大家吟一首诗。”

  老二说:“好极,就来那首什么把酒问青天。”

  老四说:“那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老二说:“好好,就水调歌头。”

  老四在桌上拿过一只杯子,端起酒坛来,将杯子里倒满酒,然后端起杯子,对着圆月,便开始吟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吟诵完后,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哈出一口气来,不再言语。

  大家都寂静了下来,半天,唐八爷将手中的酒坛砸在桌上,说:“老四,你他娘的吟得真不错,搞得老子眼泪差点没掉下来,哈哈哈哈!”

  老二拍了两掌,说:“真的不错。”

  老三哼了一下鼻子,说:“不错?我怎么没有听出来,我只听见吱溜声和闻见酸臭味。”

  唐八爷说:“那是你他娘的没学问,木棒子一条,哈哈哈哈!”

  老三不说话,低下头去喝他的酒。

  老四这时说:“既然大哥乐意听,我这里还有一首。”

  唐八爷“哦”了一声,放下手中的酒坛,说:“老三,倒酒。”

  老三抬起头来,说:“给你倒还是给二哥倒?”

  唐八爷瞪大眼睛道:“废话,当然是给老四倒了,你没见他在给兄弟们助兴吗?”

  老三站起身来,拿着自己的酒坛,走到老四的面前,边往里面倒酒边说:“弟弟,你学问可真高哇。”

  老四端起老三倒满的酒杯,这下没有对着月亮,而是对着遥远的群山,说:“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花林……大哥你看。”

  随着老四的叫喊,众人沿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只见在岩石下的草场不远处,有一盏马灯飞奔而来。

  唐八爷放下手中的酒坛,定睛看了看,说:“出事了!”

  老二立马站起来说:“大哥,我已经命令下去了,今天晚上不准点灯的,这是怎么回事?”

  唐八爷竖起手制止了他的讲话,说:“不要惊慌,看看再说。”

  那一盏马灯慢慢地靠近了草场,到草场时,马上的人翻滚下来,马灯砸在路边的岩石上,发出哐啷的一声。

  在月光里只见那个黑影向草场的中央跑来,大叫着:“重要情况!”

  四个卫兵将他带到大哥所在的岩石上,老二在模糊的月光下一看,这人是侦察营一队副队长杨洪亮,前不久老二清点队伍,由他带领寻找老五的下落,出山已经数日,但是这个时候怎么出现在这里呢?而且是单独一人, 没有带着他的队伍返回。

  老二正独自纳闷时,那人气喘吁吁地说:“大爷二爷,大事不好了,他们真正要出兵了。”

  老四将手中的酒递给杨洪亮,说:“先喝点酒,慢慢将事情原委给大爷道来。”

  杨洪亮接过老四手中的酒,一下子喝了下去,拍了拍胸口,等胸口的气停住了,然后说:“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带着二十个人去寻找五爷的下落,一共分了两组,我带一组……”

  “挑要紧的讲。”老二打断他的话说。

  “当我们的人沿着粪箕河搜寻到潇水河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

  “什么事?讲。”老二有些不耐烦了。

  杨洪亮咽下一口口水道:“我们发现刘师爷的人正在登船,好像是在训练。”

  老三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们的人也不是天天在训练吗。”

  杨洪亮接着说:“奇怪的更在后面,在这些训练的人当中,大部分是水师。”

  “你说什么?”

  众人吃了一惊,老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