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始族时代(远古中华第二集) >

第20章

始族时代(远古中华第二集)-第20章

小说: 始族时代(远古中华第二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抽象阶段,公元前三千五百年以后,脱离了具体形象,产生帝崇拜。帝崇拜时期以后的古人实现了全部的思维能力,只差在社会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上面作了一点理性的思考,本文认为,“肠说”符合女娲神话的规律,(请读者考察一下“禹神话”,大致不差)。

  华人与娲

  前文讲述了娲是肠的真实性。下面讲娲神话的创造者,华人。

  肠说起源于蓝田,蓝田是华人地区,我们自然想到了在华人中寻找起源肠说的氏族。但是,说肠的氏族无法找到。华人不说古汉语,华人说华语,后来与伏羲语汇合,叫作华夏语。肠是古汉语,华人的讲述不能在古汉语地区流传。其实,古汉语的“娲”就是华语,翻译成古汉语叫作女娲。华语的娲也是肠的意思。说娲是说华语,说腹和肠已经是古汉语。娲,腹,肠是一个东西。

  再说华,华是华语,翻译到古汉语叫作华胥。华人一定是真实的,如果没有华人,也就不会有华胥这个词语。在古汉语中,找不到华人,华胥就是华人。古汉语的华字是花的意思。华语的华是什么意思呢?华人以华自称。至于华的意思只好猜测。华人对自称很看重,以自称命名秦岭(秦岭古名叫华),命名华山(太华山,少华山)。本文觉得华语的华是一种很常见,很实用亲切的东西,这个东西可能是果实,种子一类,(在古汉语中,只有华字,没有花字)。在华语中,娲是生育人的“肠”,华是维持生命的果实。生育和生命,华人的两件大事。

  我们知道华人崇拜娲,但是,我们知道的娲已经是补天,人祖的娲。华人对女娲的崇拜在古书中没有记载,如果有记载,史记能够收集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西汉淮南子,但是,淮南子说,女娲补天在“冀中”。当然,他们也无法知道华人的讲述。我们能够确定女娲在陕西蓝田是根据“庙祭”的“习俗”:在今天的华山脚下,骊山地区,女娲的神话甚多,而骊山,蓝田,华山相距不过百里,都在一个地区,半坡遗址也在这个地区,华人的时间与女娲的时间,半坡的时间都相符。华人是个大氏族,而华地区的半坡遗址由非华人留下来,这无论如何说不通。

  半坡遗址(仰韶文化)出土了村落,村落有大房,半地下房和地上房三种,有集中的埋葬,有集中的陶窑,有深,宽各五,六米的壕沟。这些出土的遗物能够证实,华人一定有了很高的讲述能力,能够宣讲神话,已经过了“肠说”的时代。可知,肠说的时间不晚于公元前五千年。

  华人的讲述

  上文说华人在蓝田,华人创造了娲崇拜,主要依据于“习俗”。华人说华语,本不指望从古书得到多少华人的资料,意外的,在山海经书中发现了华人的讲述,这可是铁证如山了。

  西山经,华山之首,讲述了三个地区:华山地区是华人的中心,蓝田南面的山地是华人到达渭河边以前的故乡,两个流传马肠的氏族到达过这里。第三个地区在渭河上源,六盘山南端(这么复杂的资料如果没有考古的证实,就很难辨识),可知有西方的始族向东迁徙汇合进华人中来。

  华氏族是真实的,不需要再考察了,这是一支伟大的氏族。华人创造了女娲神话,向西方传播了仰韶文化,向东方起源了叫作后稷的周人,为建树中华社会立下了辉煌的功绩。在多次的长途迁徙中,华人散失了,没有再集合起来,退出了”历史舞台“。华人的后代中某一支氏族保留了这一份”讲述“。在陕西,华人的土著后代流传下来女娲神话群。

  伏羲后代

  中华史上有两颗明星氏族,一颗明星是华胥,另一颗明星是伏羲。因为考古的帮助,能够找到商的祖先“契”和“喾”,周的祖先“稷”,但是,最早的,开发了渭河地区和洛阳平原的两支氏族是华胥和伏羲。伏羲在公元前六千年建立了嵩山中心(裴李岗文化),随着水湿地貌的结束,伏羲人的分支后代逐渐扩散,前文说到的流传马肠的两支氏族都是伏羲人的后代。这两支氏族(不止这两支)到达洛河上源不能晚于公元前五千年,过晚了,就不再有“肠”的传播。

  再以后,超出了马肠的话题,但是,有必要向读者交待一下:

  女娲神话流传到了洛阳平原,流传到了山西西南角,洛阳平原和山西西南角是伏羲的故乡,伏羲的后代将自己的祖先介绍给了女娲,于是女娲和伏羲便作了一对神话夫妻。

  华胥与伏羲人以洛河为渠道文化交流。

  山海经

  本文使用的资料“鲜为人知”,出乎读者意料,这些资料取自古书山海经。山海经是一座资料宝库,也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山海经在成书前有一个对资料的收集,整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口传和文字)早于商代,山经部分的成书不晚于战国早期。

  公元前四千年,这是一个天然的界限:旧的遗址在这个时间结束,新的遗址从这个时间以后出现。山经的资料全部截止到公元前四千年。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中华社会出现了大变动。

  与山海经书有关的事情是:山经的记载全部是始族(村落,原始氏族)“分支”的情况,从公元前四千年以后,始族村落对分支的记录(祭祀和宣讲)也停止了。今天想来,是因为大变动以后出现了专业的巫祠,村落人到巫祠去“朝拜”,“社会中心”从村落转向巫祠。这些事情用今天的话说,是发生了(社会形态的)变革,而山海经的山经是对以前的社会形态的总结和记录。每个社会形态的晚期出现一次“文化”的汇总:皇帝时期的文化汇总在明,清两代,氏族时期的文化汇总是春秋文化,而母系制的始族文化汇总在山海经书中。

  这是一个奇迹:距今八千年到距今六千年的始族人对自己的讲述原汁原味的保留下来。凡是遗址出土的地区一定有山经的记录,凡是山海经记录的地区一定有出土的遗址。

  说到这里,读者应当明白,山海经的资料多么珍贵。它是中华民族的珍宝,也一定为世界民族珍视。开发这块“处女地”本书是一次尝试,对处女地的耕耘还有待于读者。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仰韶人之七
始族时代(远古中华第二集)

  仰韶文化

  仰韶人之七

  伏羲始族

  距今万年以前,河南全境没有人口。芮城人从黄河北岸向东到了山东丘陵和辽东半岛,但是,受到河淮湿地的阻隔,没有进入河南境。在豫西,是一片山地,叫作豫西山地。蓝田人阻隔在山地的西坡。在河南境内,没有万年以前的遗址,也得不到土著人口的信息。河南境最早的人口是伏羲人,伏羲人是河南的土著。

  伏羲人进入河南不晚于公元前六千年。在三峡以东,伏羲人进入嵩山地区,并且向南,向东,进入河淮平原。在三峡以西,向南是一片冲积平地,叫作“沩汭”。这里又是一块人口稠密地区。著名的渑池仰韶村在这里,三峡遗址群也在这里。从沩汭沿着山地的边缘向南进入洛河的中游和上游。

  伏羲人从山西向河南的迁徙路线大概这样。到了公元前四千年,伏羲人在河南境已经生存了二千多年。河南境的人口都是伏羲后代,伏羲被当作起源祖先。河南境的伏羲人分作河淮和洛河两个部分。

  河淮伏羲

  伏羲人向河淮平原的这一支,古书的名字叫作“太昊(暤,皞)”。太昊的更早的名字是大昊。大昊是商语,太昊是周语。大昊是古汉语化的名字。昊是太行语对西来人口的通称,就像戎,狄,夷,蛮一类名字。河淮的伏羲人在昊前面加一个大字,自称大昊。周以后开始称作太昊。太昊人崇拜伏羲,伏羲的名字流传下来,与太昊巫的宣讲有关。

  公元前四千年,进入太昊人的辉煌时期。太昊人建立起自己的巫祠,宣讲伏羲崇拜,将伏羲塑造为治水的神,斗“黑龙”的首领,制作“八卦”的圣人,等等。在淮阳,有伏羲陵(庙),在淮阳周围数县流传伏羲的神话群。几千年来,没有中断对伏羲的拜祭。

  河淮平原是一块四方聚会的土地。东方的山东土著,北方的太行人,西方的伏羲人,南方的荆楚人,都曾经到这里。不晚于公元前三千年,西方渭河出了著名的崇拜,叫作“少昊”。昊,前面说过,是对西来人口的通称。伏羲是大昊,后来的就称作少昊。

  少昊是个巫祠崇拜。太昊和少昊不是一回事。少昊晚了太昊千年。从位置看,太昊在山东丘陵的西南,少昊在山东丘陵的西北,在曲阜地区。少昊存在了几百年,以后为黄帝崇拜代替。

  下面是一份考古资料,从资料能够看出河淮地区的特点:

  河南驻马店位于河淮平原的西南部,以冲积平原为主。文化堆积以二里头文化最为丰厚,其次为河南龙山,个别探方下面是石家河文化。遗址是石家河文化的最北地点。

  驻马店地处河淮伏羲的南部,石家河文化来自长江边,是荆楚人的祖先。河南龙山就是伏羲人,二里头是商遗址,这份资料告诉我们,伏羲人到达了河南南部。公元前二千年以后,河淮地区进入了二里头(商)的范围。

  洛河伏羲

  关于洛河伏羲这一部分,山海经记载了几支始族。

  薄人

  薄人的记录从山西的西南角开始,一个分支沿着中条山的南坡和东坡向北,最远处到达了今天的阴山。这一支人在汾河流域生存下来。

  薄人的又一个分支向南,这个时期的沩汭还是一片水域。薄人绕过水域,到了水域西面的山地边缘。随着水域的消失,薄人向东进入平地。在这块地方,出现“成侯”和“朝歌”两个名字。这两个名字在沩汭的西岸,是地广人稀的地方。从朝歌再向东,进入沩汭平地,薄人在这里生存下来。二千年以后,这里是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朝歌是著名的商纣王的“都”,但是,位置不对。朝歌的位置应该在洛阳东或安阳南。朝歌是伏羲语,始族时期迁徙频繁。而始族的名字往往又是所在地区的地名。这样看,薄人后来继续向东迁徙将朝歌名字也带向东方。)

  济人,厘人

  济人在伊水,伊水就是洛河,在洛河流域的始族语言不统一,留下来伊水和洛水两个名字。薄人在沩汭停下来,没有再向南。济人继续向南,到达了洛河的中游和上游,从中游河段向西直到洛河的源头。洛河发源在蓝田南面的山地,属于蓝田地区。在蓝田地区生存着华人,华人的文化经由济人流传进了河南和山西。

  记载说,“伊水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大水。”

  又一处记载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

  (华人的传说是,“有蛇焉,名曰肥遗,六足四翼。”比鸣蛇和化蛇多了六条腿。)

  “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这一段记载更耐人寻味。马腹就是娲肠,马是音译,腹是意译。娲肠,女娲之肠,是女娲神话的起源传说。在女娲的史诗没有记载,因为公元前四千年以前,女娲补天和造人的神话还没有演化出来。女娲之肠的肠实际上是“脐带”,连接母亲和婴儿。“其音如婴儿”,保留了痕迹。

  在记录中,出现了“昆吾”。昆吾是济人的一个分支。史记记载说,昆吾作乱,遭到了“汤”的伐灭。汤的时代不早于公元前三千年,可知,昆吾这个分支向东迁徙。

  厘人和济人在相同地区,济人的分支向东迁徙,遭到了汤的伐灭。厘人的分支有虢。周时,虢是周的诸侯国。从陕西到河南,有两条通道。在豫西山地北(淆山)的通道经过著名的函谷,是在秦时开通。更早的时候是通过洛河。

  对于女娲之肠,济人叫作马腹,厘人叫作“马肠之物”。可知济人和厘人各有自己的方言。

  苦

  苦分支在洛河的下游,北岸。记载中出现“少室山”和“泰室山”,是苦地区准确的标识。洛河的下游地区人口极其稠密,是伏羲人巫祠的中心,也是古汉语巫祠的中心。苦人的史诗被古汉语巫祠增加了“帝”的内容:

  “帝台之棋”,“帝台之石”,“鼓钟之山,帝台所以觞百神也”,“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有木曰,“帝屋”。

  苦人自己崇拜的神叫作“天愚,是多怪风雨”。

  “太山”,这是古汉语巫祠从山东带过来的名字。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知道,苦人已经融进了古汉语氏族。

  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