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把脉证券市场:股市的逻辑 >

第3章

把脉证券市场:股市的逻辑-第3章

小说: 把脉证券市场:股市的逻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的时候去了我女儿那里,将近两年一直没回来,前两天我回来一看,我的华天酒店都48块多了,赶紧卖了,现在差不多有53万了。”老王自豪地回答。我仔细看了一下老王。这还是老王吗?和记忆中的他判若两人,现在的老王,头发也染黑了,脸上红光满面,简直年轻了十岁。于是我立刻愉快地帮他要了一个中户的位置。
  2007年9月的时候,老王觉得行情要不妙了,清了仓,一算,有差不多70万了。正因为股票清了仓,老王也躲过了2008年的大跌。2008年年底的时候,老王又进场了。前两天我又看到了他,我问他,“你最近做得怎样?”“不错,差不多有100多万了!”他回答道。“哦?你怎么炒的?”我更惊讶了。“还是你当年说的对,谁都不可信,我现在只信自己。”他更加爽朗地答道。老王变了。
  另外还有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老张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自己有一家小公司,入市也很早,2002年就入市了,但因为行情不太好,因此一直很谨慎,只放了1万块钱在股市里做。因此没怎么赔。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宣布正式开始升值。老王觉得时机到了,于是加了5万块钱在股市里,加上原有亏剩下的5000块钱,以55元的价格买了中信证券1万股。1万股中信证券他一直拿着没卖。到了2007年的时候,加上分红的数额一算,他的中信证券差不多有将近150块了,他卖了三千股,剩下的七千股一直没卖,留到了现在。中间中信证券还分了一次红,2008年4月24日,中信证券每10股送5元红利,同时,每10股送10股,他剩下的7000股中信证券变成了14000股。到了2009年12月4日,中信证券的收盘价为3159元,虽然经过了2008年的大跌,但把他第一次卖出股票的钱算上,加上中间送的红利和红股,他的钱仍有将近90万元。当初投入股市的6万变成了如今的90万,投资收益达到了惊人的15倍。
  第二个小故事是关于一个年轻人的。他是一个2005年毕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由于他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拿了一点钱炒股,因此投资经验已经比较丰富。他于是做通了家里人的思想工作后,向家里借了10万块钱开始炒股。2006年2月21日五粮液权证新上市的时候,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始做这个品种,结果到2007年年初的时候挣了将近二十倍。乘着2007年上半年行情好,他卖了五粮液权证后,又买了一些新的股票,又翻了一番,到2007年年底的时候,他拥有了400万现金。他当时意识到股市要开始走坏了,于是只放了一点很少的钱在股市里做,同时买了一套房。到现在,这个年轻人的股票资产加现金加房产已经有了将近600万。
  类似上面这些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或许上面的这些故事都具有不可复制性。但类似这样的故事,股市里确实每天都在发生着。这些故事的主角都是千千万万股民中的一员,他们都不是专家,却都是赢家。
  他们为什么能赢呢?最大原因就在于充分相信自己。他们没有盲目去相信所谓专家,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和实力,获得了胜利。他们用心去练,专心去赢,最终在股市里获得了成功。
  这个市场没有专家,只有赢家。
  或许你就是下一个赢家,因为你就是自己的专家。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谁是庄家(1)
为股民和基民解答疑问是我工作内容的一部分。一次,在给一个老大爷解答基金问题的时候,他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机构?”我答道:“大爷,机构是所有组织机构的泛称。在股票市场里,机构特指进行股票交易的公司或团体。”
  他又问我:“机构是庄家吗?”我听了,一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那么,庄家究竟是贬义词,还是中性词,甚或是褒义词呢?
  究竟,庄家是谁呢?
  庄家,其实是一个标准的赌场用语,意为控制盘面输赢的赌客。赌场中与庄家对赌的玩家,称为闲家。股市里庄家这个词,是从赌场中借用过来的,意指掌握一部分乃至大部分筹码(即股票),控制股价涨跌的人或机构。
  1土豆永远是土豆,不可能卖出金子的价格
  既然股市从赌场里借用了庄家、筹码等赌博术语,那么是否意味着炒股和赌博有相似性,或者说股市就是赌场呢?这样的争论由来已久,中国内地最早提出该看法的经济学家是吴敬琏。
  2001年1月12日,吴敬琏去上海开会,在旅馆里接受了追踪而至的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记者的采访,就记者提出的有关庄家操纵股市问题作了回答。吴敬琏说,股价畸型的高,所以,相当一部分股票没有了投资价值。中国的股市很像一个赌场。
  那么,股市究竟是不是赌场?当然不是。理由有两个:第一,股市中的筹码是“活”的。股市里的筹码,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些股票随着公司的成长,业绩的增加,自己会升值,是“活”筹码。赌场里的筹码却是不会升值的“死”筹码。赌场中的对赌的双方,如果一方输,必然会有一方赢,不可能两者都赢。但股市中的庄家和闲家,却有可能随着股票的升值而实现双赢。第二,股票价格短期控制容易,长期控制难。短时间内,庄家通过大量金钱的堆砌,可以实现对股票价格的控制,炒出天价来,而且还不断地有人博傻,觉得自己不是最后一个傻子,这有点像赌场;但长期来看,股票的价格不可能离开其真正的价值太远,土豆永远是土豆,不太可能卖出金子的价格,庄家想长期控制价格,为所欲为很难。中国的股市,过去股市规模偏小容易*控的时候,或者某些股票被短时间操控的时候,可能是赌场,但长期来看不是赌场。依靠赌博式思维去炒股,注定会失败。
  股市中的庄家,只是对赌场中庄家一词的借用,貌似而神不似,股市不是赌场。
  2机构都是庄家?
  在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泛指所有参与股票交易的公司或团体。
  做庄的大部分是机构。
  在股市,谁的钱多谁就有可能成为庄家。庄家要想达到操纵股市的目的,就必须要控制大量的股票,要想控制大量的股票就必须有大量的钱。在股市上做庄,少则数千万元、上亿元,多则十几亿、甚至几十亿。散户们做的是小本买卖,不可能有这么多钱。财力雄厚是做庄的基本条件,谁的钱多呢?机构!机构的钱多!
  机构不全是庄家。
  既然有坐庄的人,就会有跟庄的人。股市下跌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唯恐避之不及;而股市上涨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唯恐抢夺不到。避害趋利,人之天性。机构是人控制的,避害趋利的本性也是一样。当一波行情开始走好的时候,机构也会抢着去坐庄,好东西是有限的,手快有,手慢无。有的机构可能抢慢了,或者觉悟得晚,等发现行情开始了准备入市的时候,庄已经被觉悟早的机构抢走了。怎么办呢?别人吃肉,也想吃,但又抢不着,那么喝点汤也是可以的。虽然做不了庄,但跟着庄走,也是可以的。抢得着的机构坐庄,抢不着的机构跟庄。。 最好的txt下载网

谁是庄家(2)
3庄家的性质
  2009年12月10日,全国上映张艺谋新作《三枪拍案惊奇》。全剧围绕一把枪展开。当枪在波斯商人手里的时候,它成了一个杂耍的玩具;当枪在张三手里的时候,它变成了一个杀害店老板麻子的工具;当枪在老板娘手里的时候,它又成了一个击毙张三,伸张正义、惩恶扬善的利器。枪有好坏吗?当波斯商人拿着枪的时候,可以说这把枪是无害的枪吗?当张三拿着枪的时候,可以说这把枪是恶枪吗?而当老板娘拿着这把枪的时候,是不是又可以说这把枪是善枪呢?其实,枪并无善恶之分,关键是看拿枪的人想干什么。
  庄家也是一样,庄家是好是坏,关键是看坐庄的人想干什么。如果坐庄之人,蓄意扰乱市场,哄抬股票价格,操纵股票涨跌,非法牟取暴利,那这样的庄就是恶庄。如果庄家眼光独到,从投资的角度出发,大量吸货,等待升值,战略持有,待价而沽,那这样的庄家虽谈不上善,也不能说就是恶。这样的庄家是精明的商人。股票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工具,对善于投资的庄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
  可见,庄家并非贬义词,当然也谈不上是褒义词,充其量是个中性词。
  4庄家的国际普遍现象
  庄家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国际现象。古来有之,中外有之,不足为奇。现在,庄家这个词在中国大陆已渐渐很少用了,慢慢地以主力或机构取而代之,但这只是换汤不换药的说法。换个名字,你就不是你了吗?笑话。只要存在股票市场,对价格的操纵行为就会永远存在,想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除非取缔这个市场,但这也是不可能的。既要打击,却又无法根除,世事本来就是如此矛盾。
  有史可查的最早的庄家事件,发生在200多年前的法国。一个叫约翰?劳的人,利用自己独创的货币发行权理论,取得了法国王室的信任,成立了专门开发密西西比河的公司,发行了20万股股票,每股500法郎。股票发行后,世人并不捧场,价格下跌至300法郎。为摆脱危机,约翰变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魔术。首先,约翰宣布半年后将以500法郎/股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该消息立刻引起巨大轰动,人们争相入货。随后约翰又使出一招,借15亿法郎给政府还债,这大大提高了公司在公众心中的信心,股票价格开始扶摇直上。最后,约翰又宣布购买公司的股票可以分期付款,这下如火上加油,股价最终涨到18万法郎一股。约翰从*取了巨额的暴利。股价不可能永远上涨,是泡沫就总会破灭。1720年5月,密西西比的美妙神话开始崩塌,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约翰?劳遭到了巴黎人的唾弃,被迫离开了法国。1729年,58岁的他客死于威尼斯,死时已身无分文。玩火者必*,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虽然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高度赞扬约翰?劳说:“他的货币理论使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跻身于第一流货币理论家的行列之中。”但约翰?劳所制造的密西西比泡沫却带给了人们永久的伤痛。他或许是第一个恶意操纵价格的股市庄家,却绝不是最后一个。约翰?劳开创了庄家操纵价格,牟取暴利的纪元,或许从这个角度看,他也值得“纪念”吧。
  西方证券市场中,与中文庄家一词对应的英文词汇花样繁多,仅法规中出现的就有:Banker,MarketMaker,Manipulator。此外还有Bookmaker,dealer,等等。词汇的丰富,显示出西方对庄家现象研究的广泛和深入。美国早在1933年的证券法中,对操纵市场行为就已有了严格的规定。美国和西方股票市场把庄家称为专业券商或做市商。今日美国纽约的股票市场中,每一只股票都有一家专业券商做市。而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每只股票平均有10个做市商为其做市,像微软、爱立信等大公司,为之做市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在美国称为投资银行)多达40—50家。国外的做市商制度是一种明庄,存在严格的监管,是一种合法的投机行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谁是庄家(3)
5三种层面的坐庄
  股票市场上的庄家分为大市庄家、板块庄家、个股庄家三个层面。
  炒大市的庄家,是以整个股市作为炒作对象,把股票指数当作“个股”那样去炒作,运用各种方法去影响,控制其涨跌的庄家。这种庄家实力最为雄厚,动用的资金往往在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以上,其操纵的对象往往是对股市有重要影响的指标股如中国石化、中国联通等。2007年10月15日,超级主力横扫俗称“四大金刚”的老指标股中国石化、长江电力、中国联通和宝钢股份,使这些股票低开高走,集体涨停,成交金额分别为中国石化6812亿元、长江电力2686亿元、中国联通5819亿元、宝钢股份4977亿元,大盘指数顺利突破6000点,当日收盘603009点。指标股的集体涨停,引发了市场的做多热情,各种媒体又开始鼓吹10000点不是梦。结果仅仅隔了一天,2007年10月16日大盘在创出612404点的高位后,就开始了直线的下坠,熊市一直延续到2008年的10月底,而至今大盘还未回到当初的高点。超级主力通过2007年10月15日对大盘股的横扫,达到了掩护大资金拉高出货的目的,实现了“胜利”大逃亡。
  炒板块的庄家,是把整个板块股如钢铁板块、房地产板块等作为为炒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