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转身奇才李宁 >

第2章

转身奇才李宁-第2章

小说: 转身奇才李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港上市,也是“李宁”发展史上的分水岭。它标志着在走过14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国内第一体育品牌“李宁”终于成功走进资本市场,完成了跨越式大发展。
  面对国际着名品牌耐克、阿迪达斯的激烈竞争,推动公司经营和品牌的国际化仍然是李宁工作中的重点,实现上市后,李宁的个人色彩逐渐淡出,“李宁”的发展已经走向成熟。
  00而李宁,这位“中国体操第一人”,这位昔日的“体操王子”又重回到人们的视野,此时,尽管已双鬓斑白,但已经是事业有成的商业巨人。
  从初涉商界的门外汉到商界巨人,在商场打拼多年的李宁也终于完成了跨越:昔日的健力宝总经理助理、“李宁”运动品牌创始人,到今日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显然,这在中国体育界和商界中又创造了一项等待打破的新纪录。
  2005年,李宁公司销售额更突破24亿元,净利润突破亿元,连续3年销售额、利润增长30%以上,公司的高成长性得到了资本市场的一致认可。并且由于市场预期“李宁”2007年、2008年的增长速度将达到50%以上,“李宁”的股价已较两年前涨了4倍,达到每股8元港币,总市值82亿港元。李宁所持股份价值超过30亿港元!
  于是,“一切皆有可能”,成了“李宁”最具标志性的广告语。
  是的,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从“体操王子”到“财富明星”,李宁用自己的经历作了最好的注解: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面对媒体,李宁却说:“我是一个有着14年企业经营史的企业家,请不要把我看做一个明星偶像。”他强调,“我现在是一个商人。”
  此言此语,让人不禁感叹:“李宁其实更像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停止梦想的梦想家。”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李宁毅然决定将这一切化归为“零”。
  于是,在2005年的春节年会上,李宁作为董事长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这样的庆功会,在我做运动员时每年都开,几乎每次我都要上台讲话。但当我回到台下,我总要告诉自己:成功只代表过去,未来要从头开始。过去做运动员,我时时告诫自己忘掉过去的荣誉,轻装上阵;现在做企业,我也是这样要求大家:上市只代表过去的业绩,而未来还有更大的挑战。”。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王子到巨人:一个缔造国内体育品牌传奇的王者(5)
如此心态,如此沉着,如此理智!如此李宁,也必定让人无限期待……
  第四节  世界级“点火英雄”:一个
  中国品牌影响世界的象征2008年8月8日晚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奥运圣火在“鸟巢”熊熊燃起,一个名字也随之呼啸升腾!
  那个能够亲手点燃主火炬的人,必定是奥林匹克的宠儿,必定是缔造传奇的王者,必定是民族精神的化身!
  他是中国体育由弱到强的见证者,他是面对人生坎坷的不屈抗争者,他是光明事业从无到有的开创者!
  他,就是李宁!
  被全球媒体聚焦的北京奥运会主场火炬台圣火点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在经过许海峰、高敏、李小双、占旭刚、张军、陈中、孙晋芳的手手相传后,不出众人意料,“体操王子”李宁的出现引爆了全场的最高潮,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中国北京国家体育场,都集中在了李宁的身上。
  随即,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高擎着手中被点燃的火炬,徐徐升到空中,并做出跑步姿势,在国家体育场上空环绕。随着他的步伐前进,一幅“祥云”卷轴徐徐展开。
  刹那间,全场沸腾,气氛达到了最高潮,焰火、欢呼融成了“鸟巢”最强音。
  此时的李宁,已经不再是个人的符号,而成为中国品牌影响世界的象征。
  1988年到2008年,整整20年间,奥运会,始终萦绕在李宁的脑海。
  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也是一种使命的延续。
  “20年来,无论挫折还是成功,无论在商海还是干其他的事,我都在自己心灵中悄悄保持一块最纯洁的圣土,这就是非常单纯的从运动员开始建立的为国争光的朴素信念。每次走上赛场,胸前的五星红旗都是我的骄傲,这不是口号,这确实是延续到今天的一种最淳朴的想法。”熊熊的烈火时刻在李宁的心中燃烧。
  因此,当2004年,北京奥组委宣布开始奥运赞助商招标工作时,当时少有公司创始人亲自去奥组委递送标书,而李宁就是其中一个。
  虽然,最后的结果是阿迪达斯凭借雄厚的财力胜出,但这次挫折并不意味着李宁的奥运战略走进了死局,事实上,他在后来使出的一系列组合拳充满了中国式的智慧。
  其实,早在2006年,李宁便与中央电视台奥运频道签约,为所有主持人、记者量身打造专业服装。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这种合作便已出现。因此,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李宁牌”的Logo再一次通过奥运频道出现在了亿万电视屏幕中。
  这是一个精彩的擦边球……
  又一次,李宁打破了中国纪录,成为了进入哈佛商学院课堂的第一家国内体育用品公司。
  激情仍在继续。2008年3月20日,一辆黑色奔驰拉动着一个足有600平米的黑色车厢从北京朝阳公园出发,开始了穿越中国版图的奥运旅行。这个庞然大物的名字叫“李宁大篷车”,它是李宁奥运营销创意的一部分,在沿途90多个城市中,人们可以看到体操运动员上场前用的绑带,可以知道足球项目是在哪一年才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甚至还可以亲自走上平衡木。
  这辆承载着李宁“运动文化”的大篷车在中国的土地上穿越了4万公里,正如李宁和他的品牌一直所信奉的“一切皆有可能”。这4万公里的里程更像是李宁所走过的24年漫长而又短暂的岁月。
  而这些努力的完美结果,是一串让人备感欣慰的记录:
  点火后一周内,“英雄”李宁个人财富在股价上涨后飙升了逾1亿元;
  在北京奥运会闭幕一个月后,市场调研公司胜三(R3)公布了全球品牌北京奥运营销排行,“李宁”位列前5强……是其中惟一一个“非官方赞助商”,更是惟一的运动品牌;
  另一家调研公司盖索普的调查则显示,认为“李宁”是奥运赞助商的消费者,与知道阿迪达斯是奥运赞助商的消费者,数量在伯仲之间;
  2009年1月1日,“李宁”品牌更是入选“2008年度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排行榜”;
  ……
  李宁,再次给了全世界一个机会,一个能看到充满智慧的“点火英雄”征服世界的机会!
  

人生腾飞:发迹体坛,纵横全球(1)
第二章  人生腾飞:发迹体坛,纵横全球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的一句话:“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一定有颗热忱的心。”李宁的人生腾飞来源于一种对体操的梦想与热爱。
  发迹体坛,这位广西壮族小伙子的故事连同那个时代的躁动、激情与理想一并成为不朽的传奇。
  纵横全球,106块金牌的闪耀,更是让他足以在上世纪的最后一天,被世界最权威的体育新闻组织送上“20世纪最伟大的运动员”的宝座!
  这一切,来得是那样的意料之外,又是那么的意料之中……
  第一节  壮乡童年:一路歌声一路梦
  壮乡的儿子,忆童年,难忘故园情。故园忆,最忆是那歌声与梦想!
  歌声传递梦想,梦想执着体操。
  于是,一路歌声一路梦,李宁飞向了人生一个新的起点。
  1。小顽童,天生天养
  说李宁,广西人最骄傲。他们会翘起大拇指大声告诉你:李宁是我们广西人!在他们心中,无论李宁走多远,永远都是壮乡的儿子!
  广西柳州,又称龙城。1963年3月10日晚间,李宁就诞生在这里的一户普通人家。家中兄妹3人,李宁排行老二,上有哥,下有妹。父母都是柳州太东小学的老师。在李宁不满周岁的时候,由于父母工作忙,家中孩子多,照顾不过来,父母决定把小李宁送回乡下来宾县南泗村,让爷爷奶奶照看。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柳州相比,来宾县南泗村是不折不扣的穷乡僻壤。然而,“乡下虽穷,但空气新鲜,瓜果新鲜。在那里,还可以让孩子自幼磨炼,对培养他的意志品德也有好处。”不舍的父母在心中默默地说服着自己。
  来宾的10月,本来是盛产柑橘和梨子的季节。但是在3年经济困难时期,果树大部分被毁,李宁来到南泗村的那个10月,更是萧条。
  初来乍到的李宁,好奇地打量着那间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屋。邻居的婶婶按照壮族的习惯,已为小李宁烧好一大锅用青艾和柚子叶合煮的清汤。爷爷奶奶把李宁放在香汤里沐浴一番,算是为这位小客人接风洗尘,然后大家欢笑着围坐到大八仙桌旁吃晚饭。
  俗话说,天生天养。从柳州带来的一罐奶粉和两瓶白糖很快就被李宁吃完了。乡下日子清苦,实在没办法,周围的邻居叔伯就不时找一挂香蕉,几个柿饼喂他。一段时间后,李宁已经不用吃米糊了,爷爷奶奶就在他碗里放玉米、南瓜和蔬菜。出人意料的是,粗杂食物让李宁吸收了丰富的营养,李宁长得非常健壮,胳膊腿儿像小棒槌一样结实。
  李宁曾说:“在南泗村的那几年里,现在回想起来,还是那么亲切。你可以用心去亲近自然,感知自然,体验真实活泼健康的生活。”在李宁心中,那段快乐的时光已成为永恒的美好回忆。
  时间眨眼过去,李宁已经长成小顽童。爷爷给李宁剃了个小光头,奶奶给他缝了条牛头短裤衩。小李宁每天满村子跑跳,浑身上下晒得像炭一样黑。
  整天活蹦乱跳的小李宁和奶奶满院子追大公鸡,拔毛做毽子踢;和爷爷挖青蛙洞,做小皮鼓敲;拿根竹竿到凉棚底下,敲打上面没熟透的木瓜。
  一到夏天,李宁最喜欢的就是打壁虎。打落的壁虎,李宁把它们放到了一个小玻璃瓶里。等晚上爷爷在院子里点起竹筒灯,小李宁便将玻璃瓶拿到灯旁,用丝线绑一只小虫儿,吊玩瓶里钓壁虎。
  爷爷奶奶家所在的村边,蜿蜒盘旋着一条清澈的小河,这儿是孩子们天然的游泳乐园。看到在小河里撒欢儿扑腾的小朋友,在爸爸有空来南泗村看自己的日子里,小李宁便会吵着要学游泳。父亲拗不过,便带他来到村边的小河,使劲抱着他,怕他淹着。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人生腾飞:发迹体坛,纵横全球(2)
在父亲的保护下,小李宁学会了“狗爬式”,前扒后蹬,水花四溅,很快就能浮在水面上了。然而,小小的成就并没让好胜的小李宁感到满足,他便想挣脱父亲的双手,单独去游。父亲担心他太小,有危险,就使劲抓住他。
  一个疏忽,小李宁挣脱了出去,抡起胳膊,“哗啦哗啦”地向前游去,没游几尺,便沉了下去。紧张的父亲还没来得及张开怀抱,小李宁呛了几口水,又浮了出来,“哗啦哗啦”又开始向前游。几个反复,光着小屁股的李宁从水中站起来,欢呼雀跃地喊道:“我学会游泳了,我学会游泳了!”
  其实,游泳只是李宁童年的一个小插曲,但却已经显示出了他那执着的劲头。就这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经过乡下艰苦生活的磨炼,小李宁养成了吃苦耐劳、淳朴善良的性格,也炼就了一颗宽容、欣悦的心。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李宁快乐地成长着。
  时间一晃而过,小李宁6岁了,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于是,他告别了南泗村,回到了柳州。
  2。好苗子,歌声传递梦想
  柳州,那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嘿……什么水面打跟斗?嘿了了啰……
  什么水面起高楼?嘿了了啰……
  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嘿……
  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哎……
  嘿……鸭子水面打跟斗……嘿了了啰……
  大船水面起高楼……嘿了了啰……
  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
  嘿……
  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
  脍炙人口的刘三姐山歌在柳州传唱百年,见证了柳州山歌的历史,也让从小就受山歌熏陶的李宁,对唱歌有着特殊的天赋。
  在乡下,小李宁躺在奶奶为他编的竹筐摇篮里睡。奶奶用壮语唱着一支又一支欢快的儿歌。李宁从小就习惯了奶奶的歌声,慢慢地他也会说壮语,会唱壮歌了。
  南泗不仅是壮族聚居之乡,也是壮歌盛行之乡,李宁的父亲李世波也受家乡气氛的熏陶,自幼喜爱弹琴吟唱。15岁时报考音乐专科学校名列前茅,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