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资本链条终结论 >

第2章

资本链条终结论-第2章

小说: 资本链条终结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准的方法有加入相同比例相同的面条和汤水以及各种配料(盐的数量上就需要经过精密计算,会增加更多的投入,这里省掉),还要更换更大容量的碗,搅拌均匀后,确认已经达到乙的合格标准,然后把超出的量进行处理,这里增加投入的价值量假设为4B。

  商家在生产一碗合格的杂酱面之后,却因为乙的标准跟商家的不一样,导致合格产品成为了不合格产品,还得投入价值量对其进行销毁,商家在第一碗上总共付出的价值量变成了A+B+2B,获得利益为零,要获得利益还得给乙送去一碗价值量为A+B的杂酱面,整过交易过程就损耗了A+3B的价值量。如果商家自己加工使面条在保证质量下达到乙的标准,损耗的就是4B的价值量。这样的情况下,商家肯定不愿意再进行加工,更不愿意进行回收销毁,就以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合格的为根据,而强迫乙买下。

  如果乙方买下的话,那么他就得在A+B的价值量外再投入一定的价值量处理掉这个商品:再投入克黄金进行处理结果得到的是价值量为0克黄金的废品——在不动用商家的资本的情况下,他得投入资金去买水与面,然后再煮熟,再拌匀,再……或者干脆搬来一个实验室,提取1毫克盐出来,可这个十分钟的期间,面条的温度、面条的韧性等等方面的质量指标已经变坏,对于乙来说,整碗面更不符合他的合格标准了,成为了废品,他就不会再吃——损失的价值量为A+B+;选择直接丢弃,损失为A+B;选择继续用于生产,结果生产出来“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含有的价值量都有可能会降低——这里对资本链条的损伤造成的价值量流失,小可以小到几口开水,大就可能大到引发乙身体机能出现波动,进而引发连锁反应,最后丢掉一人甚至几人的生命。

  这个问题对于甲乙两个人来说,还有其他的情况,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三种情况已经说完了,如果想弄清两个人的每一种情况,那就使用一下数学中的排列组合一下就行啦。

  问题一讨论到这里,有人就要问:“货币,货币的踪影在哪儿?怎么看来看去都没有看到货币作孽的证据?”

  现在我就来分析一下这个事情的原因,一定能看到货币的踪影。在这里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是合格的杂酱面?很多人确认合格是否,采用的标准都是大众要求的平均化:该含有的配料齐全与否?每种配料含量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生产加工工艺是否达到食品卫生标准?是否在保质期内?

  好,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围绕着货币来的。大家可以想想看,如果同一家面馆,做出的同一种杂酱面,价值量都为A+B,在同时端出来的以后,因为客人的标准不一样,在商家自己统一的合格标准上进行了处理,或者依照客人的标准进行了生产,所以出现了有的卖A+B+,有的卖A+B+(一般情况下4B<;)。

  在货币存在的情况下,谁会允许这样的差价存在,立刻就有人向法院起诉,面馆欺诈!本来这两个交易双方在完成交易之后,因买卖的商品达到了自己的合格标准,所以都非常满意,商家赚得了钱,客人享受了一碗满意的杂酱面。可是因为货币的出现,买卖双方都会对比每一次买卖杂酱面的货币流量,结果就是,乙一盘算:“对啊!我吃亏啦!我要去找面馆算账!”面馆一盘算:“对啊!我吃亏啦!我要去找甲要那些少给的钱!”——从此以后,为了平息这些争端,商家与客人都要求国家政府制定统一的标准,买卖双方都以这个标准来检验。结果却是吃这种杂酱面的人,有的虽然觉得在受罪,却还要付那么多的钱,只能有苦往肚子里咽,根本就没人理你!生产杂酱面的人在制作杂酱面的时候,却只能在国家标准里浮动,机械地生产着同种口味的杂酱面,可是结果也令面馆十分恼火,很多人吃了都不怎么满意,还不停地找麻烦,一会儿要加酱,一会儿要多放点汤,一会儿不要蒜,一会儿不要姜……逼得他们只能放弃规模化生产,在生产前,还要仔细询问一下客人的口味,这样才能挽留住客人,勉强维持着店面的生存。

  这就是罪魁祸首隐藏的地方,因为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使货币在交换中起到简化的作用,而反过来对商品的生产、买卖进行的规定!商家与甲乙三方,在这个杂酱面的问题中,到底谁错谁对?一下就清楚啦!围绕着货币的衍生政策直接就可以判定,商家的标准是对的,而甲乙两人的标准都是错的!如果有谁不信的话,就拿着一碗咸了或者淡了的杂酱面去法院起诉一下试试。

  如果是以物换物的话,双方在进行买卖杂酱面的时候,肯定都会先检查对方的商品是否达成自己的标准,而且交易双方肯定会准备一些方法让对方确认自己的商品是不是合适对方。如果对方的商品不适合自己的标准,交易根本就不可能成立!符合自己的标准之后,再根据自己所处的市场的区域、处于人际关系的网络,来确定这个网络中的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一旦谈不拢,双方肯定不会利用商品是否合乎国家的生产标准、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等东西来强制对方:你必须买我的东西,你必须卖给我你的东西!因为在这里每一个商品的生产标准,每个购买者心里对商品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商家想要挣钱,不再是根据什么国家标准去生产,而是开动脑筋,不停地针对每一个客人的口味去生产;每一个客人也就根据自己的合格标准去买,这样的话,客人对符合自己合格标准的杂酱面多给点钱,却是可以的——千里难寻啊!不合自己标准但是急着要使用,勉强能接受商品的时候,少给点钱也是可以的——一句话,在这里,定价的事不再是商家的事,而是买卖双方的单对单的事!不过这里最大的缺点就是交换的过程太过缓慢、繁琐,现代的人应该都不愿意,经常尝试这种以物换物的双方定价方式来进行交换!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这里我们至少可以肯定,货币在衡量商品的价格时,会抹杀每一个商品具有的特殊性。

1。1。1。2  货币伤害商品买卖的成因
大家看了上面的分析,是不是想说,“有货币的情况下,难道就不可以吃上一碗适合自己标准的杂酱面啦?实在不行,就带上一套实验室设备去,或者为了买只值克黄金的杂酱面,用掉1克黄金去要求商家生产符合自己标准的杂酱面,我就不信采用定做的方法,在这个世界上都找不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杂酱面!这不就打破你的结论了吗!”

  对于这种说法,我举双手赞同,因为这种叛逆式的做法,恰恰帮了我的大忙,如果每个人都采取这种方法去购买东西的话,这就完全打破了现今资本流动中的货币体系,进而背叛了现今的金融体系。

  为了解决我这个新的说法,我们先得分析一下为什么在货币的流量越大,人类社会中,商品的数量就会越大,进而推出为什么会货币会伤害商品交易。

  在餐饮业中,某一种食品的生产标准,不知道哪个国家有了真正的国家标准?就像我们可爱的杂酱面,哪个地区有这样的标准?为什么国家还没有制定这样一个标准?或者那些生产企业为什么不组成一个协会,自己制定个生产标准?

  我们先看看,与杂酱面类似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制定了统一了标准的食品吧!我略微想了一想,只想到两种,一种是在制作面条上基本统一的方便面,还有一种就是面包!前面说的是杂酱面,这里我就接着说方便面吧!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生产方便面的企业规模应该比生产面包的企业规模大些!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在方便面的行业里有大量的资金在流动吧!这个行业应该非常符合现今企业越做越大,资本越来越多的资本流动目标!

  可是谁见过方便面统一了口味——他们为什么没有把辣椒、食盐、酱料等几种配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个配料袋里(好像价格最便宜的那种就是这样,我是不是给了自己一耳光)?或者干脆像做好的杂酱面一样,直接在制作面条的过程中统一这些配料的比例,全部混杂在面条里?为什么这些企业花了这么大的功夫,得到的成果,却不能取代大街小巷的面馆?为什么那些大餐厅里不做方便面套餐?为什么那些高级豪华的酒店不把方便面作为唯一推荐的面类食品?为什么国家领导人不能带领大家,吃一辈子的方便面?

  我想大家心里已经有底儿了吧?这就是还没有完全统一生产标准的方便面,如果真的是完全统一,毫不照顾个人口味的话,我想方便面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时间,也就一两年吧!

  我们还可以看到,方便面的生产企业,生产出来的方便面也不只有一种方便面,很多企业都是有多种方便面的:“麻辣”、“红烧牛肉”、“泡椒”等等,他们为什么不把这些方便面统一成综合了这些独特配料的单一商品呢?难道是生产企业不想吗?我们推算一下!统一生产标准的好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1。2。1
经济*统治的诞生

  一个国家,所有企业生产的方便面,就一种,无论是哪个企业生产出来的,无论企业的生产力如何,他们都是按照国家统一的口味标准进行生产。在方便面的销量、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企业肯定就能少投入很多资本:

  配料固定,可以撤掉什么研究新型方便面的科研机构;生产工艺完全一样,可以减少生产设备、生产职工、生产工序等等的投资;由于方便面的标准一样,至少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不会变动,各个生产企业产生的废料又完全相同,可以由各个企业联合起来,对废料的重新利用进行科研,一旦取得成果,产生了新的经济效益,继续科研下去,用不了多久时间,方便面生产企业就不再有任何废料的排放,那将是世界上最最绿色的企业,口碑与效益双赢;由于标准统一,所以在培养新一代的职工身上,完全可以印制一本操作手册,让职工研究上一两天,老职工带领一两天,马上就可以上岗,根本不用进行任何的人才储备,企业可以少花很多投资;由于标准统一,销售方面,因为做什么营销、广告等等根本就不能给企业带来什么竞争力,不用再去做,又节约了很多投资。

  这样一来,生产力先进一点的企业,自然就能赚取大把大把的钱财——一旦再进行货币运作,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把自己建成一个垄断型企业,这个企业不赚死才怪。

  生产力先进的生产企业,效益是明摆着的事,银行不大把大把地往这个企业扔钱,那才是怪事!有了银行的钱,然后再跑到股市里,大笔大笔地融资!用不了多久,生产力先进的企业就能把分厂建遍天南地北!因为“WTO”等国际贸易的组织的作用,整个世界都采用统一的生产标准,非常可能!那个时候,这个企业就能把分厂建到各个国家,各个城市,抢占那里的方便面的市场,因为生产力先进的原因,很容易稳稳地扎下根!一个超级的,垄断全球方便面的生产企业就此产生!这个效益有多大?还用说吗?

  国家进行反垄断,那就拆分成生产寡头!还不行,各个分厂,全部独立,各个股东占有的股份比列按照垄断企业的比例直接下放到这些独立出来的分厂里!让这些分厂垄断其所能覆盖的区域就行啦!——就是把每个分支拆分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企业,可是由于这个统一标准、先进生产力的原因,就算把他们拆分到只能在一个城市里,一个乡镇上,甚至小到在一个村生产销售,还是能形成他们的垄断地位!他们之间的竞争又根本不可能谁打赢谁!最后,只好组成一个方便面协会,对全球的方便面市场进行间接垄断!我就不信!哪个国家会跑到一个商品只覆盖了一个小村子的企业中去,进行反垄断调查!

  方便面市场一垄断,好了!这里面的大股东,肯定就是轻轻松松儿地赚钱啦!然后按照这个模式拓宽到其他领域……持续下去,这个大股东很可能成为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你说,想赚钱的人会不愿意吗?

  现在,肯定有人就要说:“方便面多几个品种,在交易中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繁琐的问题,用得着,统一成一个商品吗?这样的话,这么一个怪胎的帝国就不会出现啦!”

  现在,我们就假设,上面的方便面企业可以在五种方便面的生产标准中任意选取一种或者几种进行生产——这样的话,还有有很多人的口味没有照顾到,对吧!生产力先进的某一个生产企业,他先做的一种方便面,然后因为他的生产力先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