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彩色图文经典: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法 >

第16章

彩色图文经典: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法-第16章

小说: 彩色图文经典: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身边跳跃着,看着我,眼里满是高兴,但出于对我怀里小家伙的尊敬并没有碰我。
  孩子们拥着我进了教室。我坐了下来(没有像平时那样坐在孩子们坐的小椅子上,而是坐在了一张大椅子上),并坐得很庄重。孩子们带着关心和高兴的复杂情感看着我怀里的小家伙,没有人出声。
  我对他们说:“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老师。”他们惊讶地看了我一下,并笑了。
  “确实是你们的小老师哦,因为你们没有人能像她一样安静。”听到这儿,孩子们都换了一下他们的姿势,变得安静了。
  “还是没有人的手和脚能像她一样静。”每个人都密切注意着自己手和脚的姿势。
  我笑着看着他们,“你们永远都不能像她一样静。你们动了一点儿,但她一动也不动。”孩子们的表情很严肃。他们明白了小老师的优越性。他们中有些人笑了,眼睛好像在说:是因为她还在襁褓中。
  “你们中没有人能像她一样安静无声。”
  “你们不可能像她一样静,听她的呼吸声多么的细。踮着脚尖到她这儿来。”
  几个孩子站了起来,慢慢踮着脚尖走了过来,弯腰看着那婴儿。非常的静。“没有人的呼吸能像她一样静。”孩子们惊奇地看了看四周,他们从来没有想到就算静静地坐着也会发出声响,也不知道一个婴儿可以比大人更安静。他们几乎要停止呼吸了。
  我站了起来,“静静地走出去,”我说,“踮着你们的脚尖走,不要出声。”我跟着他们走,并说:“我还是听见一些声音了,但这个婴儿跟着我走就没有发出声音。她走得很安静。”孩子们笑了。他们明白这是事实,也明白我话语中玩笑的意味。我走向开着的窗户,把婴儿交给正看着我们的妈妈。
  小家伙仿佛施展了微妙的魔法,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确实,自然界中没有什么比新生儿平静的呼吸更甜美的了。新生儿的生命无比尊贵,它在睡眠和宁静中收集能量,获得新生。
  我们的教育目标总的说来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学方面和社会学方面。从生物学方面来讲,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个体在自然方面进行有效的发展;从社会学观点来看,我们的目标在于使个体适应周围的环境。
  ——马利亚·蒙台梭利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3章 感官教育的一般注意事项(1)
我并不是说我的方法使儿童的感官更完美了,但我相信,作为心理学研究开拓的一个新领域,它是非常有希望结出有价值的硕果的。
  迄今为止,试验心理学一直致力于完善用于测量感觉的仪器,却没有人尝试以个体为对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可除了纯科学的问题外,感官教育应该是最具教学价值的。
  一般来说,我们的教育都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性。从生物性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帮助个体自然发展;从社会性的角度来说,我们的目的是为个体融入环境作准备,技能教育可能占有一定的地位,因为它教会个体利用周围的环境。
  这两点都证明感官教育是最重要的。感官的发育确实先于高等的智力活动,而3岁至7岁的小孩正处于感官成形阶段。
  所有教育都必须遵循这条原则——帮助孩子心理和生理正常发育。
  当最佳发育期过后,教育就应该更多地关注它的另一个目的——让个体适应环境。
  教育的这两个方面总是相互交错的,但某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一些方面总会强于另一方面。3岁至7岁是生理发育很快的时期。与智力相比,这一阶段是更侧重感官形成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感官开始发育,注意力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更多地被外界环境吸引。而那些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刺激物,并不是他们形成感官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感觉,而这种感官训练将会为孩子形成清楚、稳固的智力奠定有序的基础。
  除此之外,通过感官教育还可能发现在学校中没有作过检查的孩子的缺陷,并可以最终纠正这些缺陷。当有缺陷的孩子表现出明显无法利用身边的资源时,就说明其需要进行感官教育了,如耳聋和近视等。因此,感官教育是生理性的,它为智力教育奠定了基础,完善了神经反射和神经关联通路。
  但教育的另一目的——帮助个体适应环境——是间接进行的。
  我们用自己的方法使婴儿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现代文明社会里的人们是环境的主要观察者,因为他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资源。
  当今的艺术与希腊时期的艺术一样,是建立在对现实的观察之上的。科学的进步以观察为基础,它的发现和应用(这种应用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都遵循同样的路线,那就是观察。因此我们必须让新一代的人养成观察的习惯,这种习惯在现代文明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人类如果还想继续保持高效的进步,就必须保有这样一种态度。
  我们都知道X射线的发现来自于观察;电磁波和镭的放射性发现同样也应归功于观察;我们期待无线电报机能带给我们美好的事物。可以说在应用观察法的同时,我们找到了通向精神发展的道路。
  感官教育使人学会观察,它不仅使人将其应用到现阶段的文明中去,还为现实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总是先有想法,再有行动。比如,教育的方法总是先教,然后再让孩子们依照所教的原则做。
  一般来说,当我们教授了那些能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让学生明白后,他们就能利用某些物体来完成某种工作。但通常情况下,已经理解了所教内容的学生会发现很难完成我们给他的任务,因为我们忽略了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感官的完善。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我们让厨师只买“鲜鱼”,他明白意思,买的时候也尽量找鲜鱼,但如果没有人教过厨师如何用眼睛和鼻子来辨别鱼是否新鲜,他就无法完成我们给他的任务。

第13章 感官教育的一般注意事项(2)
缺乏这样的感官教育在做菜中会表现得更为明显。厨师可能接受过书面材料培训,可能清楚地知道烹饪书中所说的食料和烹饪所需的时间,他也完全可能做出一道外表如我们所希望的菜。但如果要他从菜的气味,或者说用眼睛看,根据菜的味道来判断菜什么时候煮好了,什么时候该放调料,感官发育不够好的他就会犯错。
  只有通过长期的练习才能获得那样的能力,而那种练习对于厨师来说就是迟到的感官教育——成人一般很难获得感官教育。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找一个好厨师那么难的原因了。
  对于医生来说,有些情况是一样的。一个学过脉搏特点的医学生坐在病人床头,怀着世界上最美好的愿望要摸病人的脉搏,但如果他的手指不知道如何触摸,那他所学都变成无用的了。在成为医生之前,他必须有辨别不同感官刺激物的能力。
  听心跳也是一样的,学生学的是理论,但耳朵只有通过练习才懂得听。
  可以说对于任何细微的颤动和运动都是一样的,在识别这些动作时,医生的手往往是不够用的。医生的触觉训练得不够,他就不能感受温度刺激,温度计对他来说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了。
  我们都很明白,一个医师可能很有学问,很聪明,但并不一定是个好医生,要成为一个好医生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但如果这种实践是迟到的或者不足够的,那在消化吸收了伟大理论知识之后,他若想从理论中获得实效就必须进行令人讨厌的症状记录,也就是记录他在观察病人和病人身上的试验时所出现的症状。
  还有一个例子,一个初学医者能用古老的触诊、叩诊及听诊来识别脉搏、振动、音质及呼吸,因为这些不同的声音不论是单独的哪一种都可以让他作出诊断。可更多年轻的医生却不能,他们让我们感到不满,他们是在浪费时间、虚度年华。
  医学是以感官教育为基础的,而学校却是通过课堂学习来培育医生。每个人都能学得很好,但只要感觉能力不足,医生出色的智力发育也会黯然失色,就会显得不称职。
  一天,我听见一位外科医生教一群可怜的妈妈如何鉴别孩子是否得佝偻病,他希望这些妈妈们能在她们孩子刚得佝偻病的时候就带孩子到他那儿去看病,因为这个时期的治疗可能会更有效。妈妈们明白他的意思,但缺乏这样的感官教育,她们并不知道如何识别畸形出现的第一个特征。
  只有通过感官教育,她们才可能区别与正常特征有些许差异的异样症状。所以说,他那时候讲的都是无用的废话。
  仔细想想我们就会发现,如果食物中掺杂的东西太多太杂,那我们的感官就会逐渐麻木(大部分人都存在这种现象);假货工业之所以存在也是因为大众缺乏感官教育,因为那些欺骗行为全都是建立在受害者的无知之上的。他们自身没有鉴别能力,无法用自己的感官区别不同产品的不同质量,所以只能依赖商人、信任公司或通过盒子上的标签来辨别真伪。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没有经验光有智商也是没用的,而这种经验几乎都是感官教育。每个人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准确地区别不同的刺激物是一种基本需要。
  感官教育对于成人来说是困难的,如果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来完善感官发育,则有必要在它的成形阶段开始进行。从婴儿时期开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也应该继续。
  审美教育及道德教育与感官教育是紧密联系的,它使我们增强了鉴别刺激物间细微差别的能力,使我们完善了识别力并增添了乐趣。
  美存在于和谐,而和谐就是细致,因此我们若要体会和谐就必须有灵敏的感官。如果一个人的感觉是粗糙的,那么他是无法体会到自然界中美妙和谐的乐章的,世界对于他而言也是狭窄空洞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无穷无尽美的享受,在这些美的享受面前,人就像动物一样毫无知觉地和它们擦肩而过,唯一可利用的只有粗劣的感觉,只能在粗劣的感觉中去寻找快乐。
  巨大的快乐冲击只会逐渐让人产生恶习。因为太过强烈的刺激物感觉起来并不准确,人的反应逐渐变得迟钝,这时感官就必须借助更强烈更显著的刺激物了。
  手淫(常见于社会底层正常的孩子身上)、酗酒、看成人性行为……都说明这些不幸的人们几乎没有什么智力消遣,他们的感觉也总是迟钝模糊的。而这样的消遣却只能逐渐泯灭他们的思想意志,使他们生活得如禽兽一般。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通过观察弧线图形(这个弧线图形表示的是神经系统的功能)能表明感官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上,随输入神经传到中枢神经,然后从输出神经传到运动器官,引起反应。
  虽然这个弧线只是以图形的形式说明了脊髓活动的流程,但它还可以解释比较复杂的神经机理现象的基本要素。人类通过周围感觉系统从环境中接收各种各样的刺激,与环境有着直接的交流。精神生活的发展与神经系统中枢是相连的,以社会活动为主的人类活动,通过意识运动器官表现个体的行为——手工劳动、写作、说话等。
  当我们进行智力教育时,我们以为我们接受了完整的教育。但我所培育的只是思想家,他们的生活很容易脱离这个世界,我们并没有培育出实事求是的人。从另一面来说,我们希望通过教育为实际生活作准备,可我们只限于训练心理运动感觉而忽视了教育的主要目的——让人与外界环境进行直接的交流。
  职业劳动需要的是人利用环境,因此为了提供普遍紧缺的人才,职业学校就无须回到教育的最初阶段——感官训练。
  感觉的练习当中包含着一种自我教育,如果练习重复多次的话,这种自我教育会使孩子的心理感觉过程更加完善。在孩子从感觉转移到观念的过程中——也就是从具体到抽象,到观念的联想——教师必须参与其中。
  ——马利亚·蒙台梭利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4章 智力教育(1)
感官训练其实是一种自主教育,开始的时候,这个训练可能得不断地重复,指导员也需要通过干预才能使孩子的感觉过渡到一个有形的概念,也就是从具体到抽象使孩子自己将感觉与概念联系起来。
  要做到这个,指导员们所用的方法就必须能达到让孩子的内在注意力集中在感觉上。第一节课,孩子的客观注意力往往是通过某个刺激物控制的。换句话说,老师讲课时要努力让孩子的意识集中在那堂课所讲的对象上。
  做到这点需要懂得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