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在阳光下奔跑 >

第2章

在阳光下奔跑-第2章

小说: 在阳光下奔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降淖苁锹杪杵潦煜さ拿婵祝降淖苁锹杪韬白盼业娜槊形移鸫病1岁至2岁,我总是伴着母亲的故事进入梦乡。每晚睡觉时,母亲都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给我听,还不时装扮出老人、孩子、小动物的声音。我随故事的情节忽而恐惧,忽而欢笑着。3岁左右,为了培养我对语言的最初概念,母亲在讲故事时增加了词汇的运用,同一个故事讲过几遍之后,就要求我复述:“来给妈妈讲个故事吧。”母亲在为提高我的记忆力做着早期准备,再长大一点之后,她就让我给各种故事编不同的结尾,或者说一说喻义。“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呀?”记忆里她经常这样问我。
  父母有时也会在对我的教育问题上发生分歧。看到我上学很辛苦,学习任务重,周末还要到各种特长班学习,母亲每天起床时连牙膏都会帮我挤好,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所以我平时几乎没有做过家务。一天父亲提议说:“国外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从小就培养孩子挣钱、理财的能力,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很有帮助,我们给孩子实行有偿做家务的计划吧。”征得我的同意之后,在四年级的一个暑假里,这一计划开始实施。首先,他们教我做了一份假期有偿劳务合同书,什么甲方乙方,工作内容、金额、要求之类的,落款双方签字确认,我第一次了解合同的意义。他们尊重我的意见,工作内容与金额由我来决定,比如做饭、擦地、洗碗、洗袜子、打扫卫生间可以分别定价,我还做了一个有偿家务劳动的价目表。母亲首先每样事情做个示范,边讲边操作;第二遍和我一起做,手把手教我;第三遍我自己独立做,她检查是否合格,不符合要求就重新返工。
  放假的第一天我就开始正式工作了,白天利用暑假作业做完后的时间,把家里的地面擦干净。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每个角落都要擦到,我一会儿就腰酸背痛了。把衣服叠整齐放入衣柜时,我无论如何也叠不了一般大小。晚饭后负责清洗油腻腻的锅碗勺筷,妈妈要求碗洗干净排尽水分后才能放进碗柜,还要将台面、墙面擦干净,因为有合同约束,我不得不按照标准一丝不苟地做好。所有工作父母验收合格才能拿到工钱。刚挣钱时感觉很新奇,每晚我都会坐在灯下一笔笔地记账、算账。我把每天的劳动所得放在一个大钱包里,没事就拿出来数一数,思考着明天如何能挣到更多,挣钱之后如何花得更有意义。虽然自己挣的钱可以任意支配,但我觉得这钱来之不易,反而舍不得花掉。妈妈建议我把它存入银行,这样可以挣利息,我提出了“银行帮我存钱,为什么还给我钱”“利息是从哪儿来的”等等一连串的问题。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父母通过给报酬的方式,对我们做家务进行鼓励和奖励,时间长了,他们达到了锻炼孩子的目的,我们呢,也会因为可以用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报酬购买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而更懂得珍惜。当然,我从不把自己做家务获取报酬当做目标。我知道不能简单地在家务和金钱之间画等号,做家务其实是一种义务,我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应该承担这种义务,而且家庭成员之间需要互相照顾。如果真要算账,母亲每天做饭、洗衣、打扫房间,要向我收取多少费用,恐怕我一辈子也算不清。通过家务劳动,我更体会到家庭、亲情的伟大。
   。 想看书来

学习快乐
孩子变好的最佳方法是给予他们快乐。—王尔德
  进入小学,我便进入了人生的又一个阶段。新环境、新面孔,很快我便适应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教育本来应该是轻松快乐而不是备受煎熬的话题。学习并不代表我们的自主空间被剥夺,不代表我们会失掉完美生活的权利。每个人只要高兴,学东西总是好事。文化底蕴的积累使我们学会与人为善的交往;举手投足的绅士风度使我们举止优雅大方;音乐美术画画,艺术殿堂的步入,使我们拥有高雅的情操,多些美的享受。快乐地学习,这是妈妈对我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她从不提倡我死读书、读死书,而是经常带我到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去参观。我总是兴致勃勃地东摸摸西看看,声情并茂地接触未知事物,最直观地感受外面的世界,在我幼小心灵的深处,萌动着求知的热情、探索的欲望。
  学自己喜爱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学习的立足之本。举个例子:有位家长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做医生,但孩子完全不能接受指挥棒下被安排的命运。直到有一天,他亲眼见到或者意识到,救死扶伤的医生可以用精湛的医术,使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获得新生,这让他深感敬佩。从此,这位身穿白大褂医生的身影,就像知识海洋中的航标灯一样,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这种内在的动力任何人也无法改变。妈妈让我学东西都是寓教于乐之中,她自幼注重对我进行启发式培养,让我成为自我学习的主人。在她看来,只有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拥有任何人都难以阻止的原动力。
  在紧张的学习之后,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和机会,亲临大自然,看看奇妙的大千世界,领略如诗如画的风景,是最好的放松和消遣。每到十一、五一和寒暑假,我们一家人总习惯外出旅行。上小学时,我去过中国的许多地方,领略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及风格各异的人文环境。
  我们来到牧场:湛蓝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草原像厚重的毛毯。充满异域风情的蒙古包自由随意地散落在草原上,肥壮的牛羊伴着琴声悠闲地吃草。我大胆地跨上一匹温顺的骏马,在风中奔跑;坐在蒙古包里吃着烤全羊,喝着清香的奶茶。
  我们来到层峦叠嶂的大山里,花草树木枝繁叶茂竞相生长,泉水小溪在山谷中缠绵回荡,峡谷幽潭飞瀑直下深不可测,飞禽走兽守候着繁衍生息的家园。
  我们来到海边:长长的海岸线留下我深深的脚印,金黄的沙滩上我捡拾着有趣的贝壳和晶莹剔透的石子。浩瀚无际的大海,平静中更显深奥,澎湃中更显壮阔。看过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我依然眺望远方,等我长大了,我要去海的那边探寻那未知的世界。
  请更多的父母放开手中的孩子,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机会,让孩子拥抱自然吧。哪怕是允许孩子偶然玩一下泥土、给流浪的小鸟做个窝。我认为:越与大自然亲近,我们的情感会越丰富,心胸会越开阔。
  学校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而我的父母并不太注重分数,他们也了解我的在校情况,但只是引导而不指责。考得不好,让我分析一下原因,把错题抄在错题本上;考得好,送上几本我喜欢的书以资鼓励。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长大,学习不会施加人为压力,考试不会造成太大负担,我得以轻松面对考试,反而能够超常发挥。
  幼时的爱好是不稳定的,父母在发现和挖掘我的兴趣、潜能上费了很多心思,总想在我有兴趣的方面打个突破口,着重培养一个强项。妈妈说过:“我可以暂时放弃我的家务不做,但我一刻不能放弃我孩子的教育。”他们觉得,只有尽可能地把我的特点和兴趣展示出来,因材施教,才能使我发展得快、成长得好。
  我在班里学习成绩优异,特别是数学,我很善于解答难题。偶然听说八中有个少儿班将在四年内完成普通学生八年的学习内容。这个班只招收学习兴趣非常高、自学能力和自理能力较强的学生,而不要成绩优异是靠家长训练、威逼利诱得来的学生。我非常向往接受超常教育,跃跃欲试地报了名。正当我摩拳擦掌准备考试时,却听到一些反对的声音,什么“神童”性格偏执、心理不健全啦,人际交往能力差啦,即使学成之后也难以融入社会啦,等等。当然也有更多成功的范例表明:少儿班的毕业生,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在学习、研究或工作上,仍然表现出较大的潜力或能取得突出业绩,有些已在科研、管理领域崭露头角。当时我想,尝试一下吧,考不上就算开开眼界。于是,我在四年级时参加了八中少儿班超常儿童的招生考试,经过初试,进入了复试。虽然未被最终录取,但这次经历却成为我一段难忘的回忆。
  

在企业管理的熏陶中长大
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林格伦
  我的父亲曾经经营着自己的公司,而母亲在公司里主管着财务,所以我是跟着公司员工念着公司训导长大的。
  那时,父母每天工作都很忙,有时只好把我先从幼儿园或学校接到单位,我就在妈妈的办公室里写字画画看书,等着妈妈下班后一起回家。
  每当公司开销售例会时,大家都要先背上一段修身励志的公司训导。这是爸爸自己创作的,听起来佷押韵很振奋人心,大声地朗读之后可以提高员工士气,帮他们解除烦恼疲惫,增加企业凝聚力。我常听员工这样群起激昂的声音,很快也学会了。一天,爸爸叫我到大家面前,让我当众背公司训导给大家听。他不满意地大声说:“连我3岁的女儿都会背,你们个别人岂有不会之理。”公司训导的内容现在记不太清了,大意是:做人光明磊落,做事脚踏实地,业务精益求精,公司传统发扬光大等等。我背着小手,在众人面前,用稚嫩的童音认真背诵了公司训导,这是我第一次在几十位大人面前开口,但有爸爸在身边我感到很安全,一点都不害怕。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儿童成长的主要场所。而我除了在幼儿园生活、学习之外,更多的时间是在爸爸的公司中度过的。在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除了父母对我循循善诱的启发教育之外,我常听到他们之间谈论着诸如库房管理、产品质量、部门协调、市场营销之类的关于如何将公司做大做强的话题。到了周末,爸爸和妈妈常借着带我去商场、超市买玩具的机会,看看公司的专柜。商品的销售情况、产品是否摆放专业、员工风貌是否整洁等都在他们的严格管理之列。
  看着爸爸不厌其烦地给员工做各种培训、谈笑风生地接待各方来访的客人,看着公司的货物大量进出、妈妈保险箱里的支票现金频繁地收支,我认识了货币的面额,知道了哪种面额的钱可买到哪种东西。但我从不自己想要什么就随心所欲地买什么,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学校里,我从不与同学攀比名牌消费,我摒弃那种奴颜婢膝的钱权至上的奴性。妈妈说我是一个有情趣赚钱,没情趣花钱的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猛烈的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个企业很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深受父母生活方式的影响,我从不奢求那种保持安稳、趋于平庸的生活状态,我喜欢冒险,喜欢新奇刺激的事物,喜欢开创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我理解“以客户为中心”必须是企业永
  恒不变的生存主题;我懂得团队协作、技术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直到现在,我对公司训导依然情有独钟。一次我看到日本一家公司的训导口号:“如果你有智慧,请你拿出智慧;如果你缺少智慧,请你拿出汗水;如果你缺少智慧也不愿流汗,就请你离开本单位。”感觉很有创意。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生存的环境,每个孩子都有来自不同家庭的成长背景。不同的教育观点与方法、家庭的生活习惯与品德修养以及父母的处世方式、个性特点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一生。我童年的成长历程,融入了一个家族企业成长兴衰、泪水欢笑的深度体验,自然而然地使我占据了得天独厚的经济教育优势,这对我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帮助,对我未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奥数说几句公平话
真正的教育是登上童年微妙的真相之巅。——苏霍姆林斯基
  最近一段时间,文人墨客专家学者在媒体上关于奥数的去留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说,奥数泛滥成灾,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完全违反正常的教育规律。有人说,奥数是一个让大部分孩子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的课程……我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讲讲自己“傻瓜的奥数经历”。
  上小学三年级时,学校进行了一次数学考试;从每个班挑选了五名成绩突出的学生参加区里的选拔赛。从入学开始;我就是班上数学学得最好的学生,我和同学花费同样的精力学数学,但成绩更突出。老师告诉我,其实这次推荐考试我的成绩并不理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