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赵氏孤儿大拯救 >

第4章

赵氏孤儿大拯救-第4章

小说: 赵氏孤儿大拯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贾家,见到卧病在床的贾佗,几个人难过得直想落泪,仅仅一天不见,贾佗已经瘦得脱了形,整个人看上去俨然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了。

  士会握住贾佗的手,伤心地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世上有许多事,都不是人力所可改变的,太师也不用过于操劳了。”

  贾佗望着士会,委屈地说:“贾某历经文公、襄公、主公三世,始终兢兢业业,克尽职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想到一腔热血换来的,竟是这样一种结果……”

  赵婴安慰道:“太师也不用太伤心了,还是安心将养身体要紧,朝廷的事就暂时放在一边,等正卿回来再处置吧。”

  “主公这样恣意胡为,我怎么能安心得了?正卿出征之前,一再嘱托贾某要辅佐好主公,没想到贾某辅来辅去,竟然辅出这样一种局面!他日正卿回来,你叫贾某如何向他交代?”贾佗说着说着,眼泪便顺着眼角悄悄地淌下来。

  公孙杵臼快人快语道:“主公不肯上朝,责任又不在太师,有什么不好交代的?照下官看来,主公不让太师管事,太师倒可以乐得逍遥,趁机在家多休息几天!”

  贾佗苦笑道:“凭空受这么一番窝囊气,哪里能乐得起来?”

  士会劝解道:“公孙大夫虽然心直口快,胸无城府,但其乐观天性倒是太师所缺少的。太师吃亏就吃亏在凡事太执著,有时候退一步,事情说不定又会是一番样子。”

  “常言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太师就是这种性格的人,你让他改,恐怕也比较困难。为今之计,只有眼不见,心不烦,安心在家休养为上。”赵婴说完,将程婴引到贾佗身边,说道,“太师,这是京城有名的神医程大夫,我请他来给您把把脉。”

  贾佗摇摇头:“已经请医生看过了,我得的是心病,心病终须心药除,吃药是没有用的。”

  “服药调理,终归是需要的,太师就让程大夫看看吧。”

  贾佗有气无力地说:“那就有劳程大夫了。”

  程婴给贾佗把了会脉,看过前面医生诊断的药方后,说道:“太师脉象虚弱沉滞,肝火内积,气怒淤滞于心肺而无以散发,故有今日之症。主治应以清火散气为主。药方中已经有了平肝解热之药,小人再给您开剂宁神养肝的药方。只要按时服药,注意调养,要不了多久就会康复的。此症紧要之处,在于绝忧思,去气怒,一旦忧思过甚,气怒交集,千剂良药也没用的。按照中医脉理,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悲伤心胞,恐伤肾,惊伤胆。伤心则气散,伤肝则气出,伤肺则气聚,伤脾则气结,伤心胞则气急,伤肾则气怯,伤胆则气乱。七诊虽各有不同,但归根都在一个‘气’字。太师所谓的心药终须心药除,道理也就在这里。”

  士会跟着劝慰道:“有了程大夫一番诊治,太师也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安心服药和安心休养,至于朝廷政事,太师就暂且随它去吧。”

  贾佗点点头,无奈地说:“贾某就是想不随它去,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昨天归来,贾某情急之中,拟写了一封给正卿的书信,贾某想请赵大夫辛苦一趟,赶往郑国前线,面交给正卿,不知赵大夫可愿屈驾前往?”

  “太师为国是操劳如此,下官敢不从命?待下官回去略事收拾,即便起程。”

  “那就有劳赵大夫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弑君记(9)
公元前607年阴历3月10日,晋、宋、齐、卫、陈、蔡、许七国军队,按照约定时间,齐集郑国制邑郊外,准备对背叛晋国、投靠楚人的可耻叛徒——郑国,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惩逆大战。

  当天下午,宋、齐、卫、陈、蔡、许六国行军主将华元、高固、孔达、孔宁、蔡文侯、许昭公,分别被赵盾派遣的信使请到晋军主将帐营,共同商讨进攻郑国的作战方略。

  经过将近一个时辰的商讨,七国行军主将基本达成共识,决定以整体打围的方式,先攻郑国地势最为险要的制邑,然后再长驱直入,剑指郑国都城新郑。

  根据商讨的内容,赵盾最后总结道:“最后我再把作战方案重复一遍,宋、齐、卫、晋四国,分别从制邑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攻城,攻城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十二座城门上,陈、蔡、许三国负责拦截对方前来救援的部队。明日鸡鸣造饭,平明进兵,以击鼓为号,四方同时举火攻城,陈、蔡、许三国则离营十里下寨……”

  赵盾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一路高报着急匆匆闯进来的信使打断了:“报——,元帅,楚国军队由令尹斗越椒率领,已经过了长葛,正一路北上而来……”

  ※    ※    ※    ※    ※    ※    ※    ※    ※    ※

  夜幕笼罩下的晋军大营。

  稀稀落落的灯火中,一队队将士手持火把,在军营周围往来巡逻着。

  灯火辉煌的主将帐营内,赵盾正向三军将领传达作战方略。

  突然,一名防守营门的甲士急匆匆闯进来,禀报道:“元帅,朝廷派来的宣谕使已经进了营门,正向主将帐营而来……”

  守门甲士话音甫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便在门外戛然而止。

  赵盾未及搭言,宣谕使奚贤已经带着随从进了主将帐营。

  奚贤手捧诏书,高声宣谕道:“主公有旨,宣三军主帅赵盾听旨——”

  赵盾怔怔地看着奚贤,半天没有反应。

  奚贤提高声音,再次宣谕道:“主公有旨,宣三军主帅赵盾听旨——”

  赵盾阴沉着脸,弓身答道:“臣听旨……”

  奚贤展开诏书,大声宣读道:“……寡人列兵于郑,实出于郑人之叛晋归楚,今郑人已慑于大晋兵威,派遣使节通好于大晋,大晋出兵目的业已实现,鉴于郑人已内怀幡然悔悟之心,外行弃暗投明之举,寡人也不宜过为己甚,特着三军统帅赵盾率领三军即刻班师,与盟诸侯也各归本国……”

  赵盾不等奚贤读完,一把夺过诏书,掷于席上,愤然骂道:“竖子不足与谋!大晋霸业,只怕早晚要毁在这小子手上!”

  奚贤和与会将领突然愣住了。他们惊讶地瞪着赵盾,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虽然自十四年前,太子夷皋被赵盾扶立为君后,晋国的军政大权便一直控制在赵盾手中,但像今天这样公然对国君表示大不敬的,在赵盾还是第一次。

  赵盾余怒未息,责问奚贤道:“奚总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出征之前,主公不是一再向本帅保证,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怎么现在又有这样的事了?”

  奚贤不无委屈地说:“主公收了郑国的金帛和美女,他要这样做,小人能有什么办法?”

  “太师呢,太师怎么不出面阻止?”

  “阻止了,主公根本不听他的。”

  “那你回去告诉主公,这次我也不听他的,如果任由他这么胡作非为下去,晋国早晚得玩完!”

  奚贤答应一声,拱手向赵盾和诸位将领告辞。

  ※    ※    ※    ※    ※    ※    ※    ※    ※    ※

  主将帐营外,一排甲士分守帐门两侧,持戈而立。

  奚贤走出主将帐营,对送行出来的韩厥无可奈何地说:“司马,烦请上复元帅,下官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奚大人请放心,丞相虽然外表十分刚厉,内心其实再宽厚不过的。”

  奚贤停住脚步,望着星罗棋布的军营,面含忧戚地说:“常言道:上下同心,其利断金。现今主公和元帅意见相左,元帅再勉为其难,恐怕也难有作为。为今之计,司马还是多劝劝丞相撤兵吧……”

  “奚大人的美意,韩某一定尽力转达。”

  奚贤和韩厥拱手告辞后,登上马车,带着属从很快消失在无边的夜幕中。 txt小说上传分享

弑君记(10)
韩厥走进主将帐营,只听赵盾说道:“刚才本帅对奚总管说的,只是气话,虽然郑国该打,可是主公的谕旨也不能不考虑。打,还是不打,诸位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赵盾的堂弟、中军大夫赵穿长身而起,率先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元帅既然已经回绝了主公,那就打吧!”

  赵盾不满地瞪了赵穿一眼,斥责道:“打与不打,都不是本帅一个人的事,赵将军还是安心听听其他将领的意见吧!”

  上军将郤缺急忙起身为赵穿辩护道:“赵将军的性子虽然急了点,但却说出了在座各位的心声。郑国向来为缺信少义之国,行事惯于首鼠两端,今日晋来便向晋,明日楚来便归楚。对于这样的小人之国,你不狠狠揍它一顿,它是不会改变本性的。”

  上军佐先縠也不满地附和道:“是啊,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空劳鞍马了。第一次是晋、宋、卫、蔡、陈、郑、曹、许八国诸侯*齐国,第二次是晋、卫、陈、郑四国诸侯*宋国,两次都因为主公接受对方财帛而半途而废,现在又来了第三次,如果不加以阻止,以后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

  下军将栾盾接着说:“如果长此以往,大晋的霸业恐怕要付之东流了。”

  “末将也认为打比不打好,一来可以给郑国一次惩戒,二来也可以给主公一个教训,否则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事的。”

  赵盾赞许地点点头,目光从下军佐胥克的身上,移到中军佐荀林父的身上:“中军佐的看法呢?”

  “既然众将都主张打,那就打吧,不打也无法向六国交代。”

  “诸位还有什么意见没有?”赵盾看着未及发言的部分将领,问道,“如果没有意见,暂时就这样定了。”

  司马韩厥突然站起来,说道:“末将虽然人微言轻,见识浅陋,想法却跟诸将有所不同。诸将都主张打,这种心情末将能够理解,因为末将心里也一直盼望能够给予郑国一次惩戒。可是,打了之后呢,又能怎么样?主公还不是照样会言而无信,郑国还不是照样会朝秦暮楚?其实为今之计,打对大家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如果打胜了还好,仅仅是无功而已,可一旦打败了,那可是杀头的罪名。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但在国君明令要求撤军的情况下,再抗旨进兵,这就只能加深元帅与主公之间的矛盾了。其实让末将忧虑的,主要倒不是这个方面,而是大晋未来的霸业。主公心无敬畏,视兵事如儿戏,三次联合诸侯*不义之国,结果三次都因接受敌方的财帛而半途而废,其造成的后果末将不说大家也知道。第一次伐齐,大晋失去了鲁国,第二次伐宋,大晋失去了郑国,第三次伐郑,大晋失去的,恐怕就不会是一两个国家,而是所有的诸侯了。现在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打不打的问题,无论打还是不打,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问题的根源不是出在郑国和楚国,也不是出在诸侯和大晋的三军将士身上,而是出在主公身上。大晋的内部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即使诸位再在前线浴血奋战,换来的也只是无谓的流血和牺牲……”

  诸将看着韩厥,一时陷于沉默之中。

  韩厥继续说道:“郑国之所以会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不是因为郑国生性如此,而是因为受到楚国的逼迫,如果晋国能够勤修内政,君臣同心,国力强盛到令楚人莫敢仰视,则今日之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赵穿见诸将都不说话,生怕他们受到韩厥的影响,便起身说道:“司马说的道理,末将也知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无法改变主公的态度,而只能改变郑国的态度。既然三军将士和六国兵马都已经到了这里,还不如打过郑国后再回去。”

  韩厥:“即使郑国的态度改变了,也只是暂时的。如果为了郑国一时态度之改变,而让大晋付出君臣矛盾激化之代价,末将认为就太不值得了。”

  魏绛看了看赵盾和众将,说道:“末将同意司马的看法,与其做无谓的牺牲,还不如撤兵回国……”

  郤缺皱着眉头沉吟道:“撤兵有撤兵的道理,进攻也有进攻的道理。撤兵有可能会导致诸侯背盟,六国离心,进攻则有可能会激化君臣矛盾。两方面的问题都比较大,哪方面都不容忽视。诸位将领都冷静下来好好考虑考虑,到底该怎么办,到时候拿一个妥善的方案出来。”

  韩厥:“与其激化君臣矛盾,不如暂时先让六国分心,六国分心了,还有重新回来的机会,可君臣矛盾一旦激化,则很可能会动摇国家的统治根基。”

  赵穿:“要是六国不回来呢,大晋的霸业岂非就此毁于一旦?”

  韩厥:“只要晋国能够逐步强大起来,到时候你不让它们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