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情诗活佛的传奇人生: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 >

第5章

情诗活佛的传奇人生: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阵风吹过,吹碎了一湖春水,也吹乱了少女的梦。
  是时候了。她高傲地站起来,看着那深邃的湖水,湖水中,涌动着暗绿色的光芒,隐藏了无尽的欲望和伤悲。
  她朝着湖水深处走去,越走越远,湖水渐渐淹没了她的身体。一个水花溅起,一声挣扎,一阵萌动,老鸦嘎嘎叫了一声,湖面上渐渐恢复了平静。
  我也在这里痴痴地看着,三百年前,在这个碧绿的湖水边,曾经发生过怎样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此时无风,青海湖中也没有滔滔的白浪,可是我还是想伸出手去,想看看,会不会也有那么一滴明洁的泪珠,落在我的手中,也让我为之感叹。
  微风拂过,水波不兴,平静的青海湖中,没有一丝涟漪。
  天渐渐黑了,青海湖上的风逐渐大了起来。我拉紧衣领,慢慢走过仓央嘉措走过的地方,慢慢走过玛吉阿米投水的地方。我仿佛听到,青海湖中又有人吟唱起了古老的歌谣,那声音嘶哑而沧桑,古老而庄严。
  天边,渐渐消逝了最后一抹霞光。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藏·仙鹤
公元1706年,藏历第十二饶迥火狗年,青海湖。
  明朝时,蒙土默特部俺答汗之子丙兔,在青海湖旁建了一座寺院,名阳华寺。俺答汗在这座寺院中,迎请到了西藏黄教领袖索南嘉措。在那时,俺答汗称索南嘉措为“*喇嘛”。
  “*”为蒙语,意为“大海”,这里的大海,指的就是青海湖。在他们看来,青海湖就是孕育万物的生命之海。
  从此以后,*喇嘛的称号就延续了下去,索南嘉措也被人称为三世*喇嘛。
  大海,仓央嘉措,你注定要埋骨在这生命之海中。
  尘烟翻滚,一辆众兵押运的马车,来到了青海湖。
  仓央嘉措看着远方皑皑的雪山,想着曾经与玛吉阿米一起度过的时光,那个时候,天空是多么辽远,湖水是多么湛蓝。如今,玛吉阿米早已不知道去了哪里,她可知道自己此刻正思念着她吗?
  东方,那里是理塘。
  那里有他深爱着的那个姑娘。玛吉阿米。
  辘辘的车轮声停了下来,队伍在青海湖边停了下来,卫兵们破例没有锁门,让他独自一人走了出去。
  仓央嘉措被那湛蓝纯净的青海湖吸引住了,他沿着湖边走了一会,湖水湛蓝,烟波浩淼,几只洁白的仙鹤,悠悠地盘旋在水面上。
  仓央嘉措看着这些白鹤,心中默念道:“白鹤呀,你们是要飞向哪里呢?要是你飞到理塘,看到那个面色憔悴的姑娘,请你代我向她问好。”
  这时,他发现几个士兵鬼鬼祟祟跟在后面,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仓央嘉措笑了,笑得那么宽容,那么深邃。
  我已经独自走了走了那么久,漫漫长路,我也太累了。这里,湛蓝的青海湖底,就让我长眠于此吧。我不怕死,只是有些遗憾,遗憾临终前再也见不到思念的那个人了。
  他痴痴地看着远处,越过那一派庄严的大山,越过那一抹飘逸的闲云,那里就是理塘,自己爱人的方向。
  那一瞬间,他仿佛看见自己化作了一只洁白的仙鹤,翱翔在自由的蓝天上。那才是最自由的自己,也是最真实的自己。
  他捡起一枚石子,划过孤独的水面,用寂寞在水中写诗,如此浪漫,又如此无奈。
  石子在水面上纵横飞舞,才情犹如雪花,在湖面上流溢、绽放。
  他闭上眼,吟唱了一遍,也有一些感慨,可惜,这首诗歌玛吉阿米是不可能看到了。
  这最孤独的一首情诗,注定只有写在这苍茫的水中,留在心中,给自己看了。
  那云间洁白的仙鹤;
  请把你的双翅借我;
  我不远飞;
  只到理塘便回。
  远处,湖水湛蓝,水天一片碧色,天上悠悠地飞过几只白鹤。
  想人生看似波澜,犹如湖水,奔腾、翻滚、咆哮、嘶叫,但是波涛汹涌后终归要归于平静,也是这一派平静的流水。
  犹如死亡。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这只是一个过程。
  虽然这条道路很漫长,也很艰苦,但是我还是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云影下的那一条小路,没有人陪我,那么我就一个人孤独行走。哪怕是无路可走了,哪怕前面就是冰凉的湖水,我也一定要走到尽头,哪怕耗尽了生命也在所不惜。
  他慢慢涉入水中,冰冷的湖水寒冷入骨,仿佛钢锥一般深深刺入骨中。这时,他想起了一直陪伴着他的那些朋友,那些爱人。父亲一样的桑杰嘉措,仙女一般的玛吉阿米,是他们,在他最孤独时一直陪伴着他。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那些熟悉的面庞一个一个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我的朋友,我的爱人,感谢你们陪我走了这么久,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了。正是因为有了你们,我的生命才如此精彩,以后那最后的一条小路,就让我一个人走下去吧!
  他最后看了一下天空,那几只白鹤依旧在湖面上飞舞着。他淡然一笑,那天空中飞舞的白鹤呀,就让你们最后再陪我一程吧!
  他索性放声歌唱,且歌且笑,一路涉水前进。
  湛蓝冰冷的水渐渐淹没了他的身影,粘稠的湖水渗入到他的鼻孔中,他的眼睛中,耳朵中,让他无法呼吸,无法注视,无法倾听。他的歌声一直伴随着他的影踪,直到最后一刻。
  他早已决心一死,从始至终,一直没有回过头。
  青海湖畔,白鹤悠悠飞舞,在湖面上悲伤地鸣叫着。
  再远处,几个士兵在偷偷哭泣。
  西藏的太阳、西藏的灵魂、西藏的精魂:六世*喇嘛仓央嘉措。
  这一天,西藏的太阳终于陨落了。
  他生于公元1683年,卒于1706年,一共活了24年。在仅有的24年生命中,他做了9年*喇嘛,做了3年情人。
  这是一个不成功的活佛,却是一个伟大的情人和诗人。自他以后,西藏再没有一个诗人有他如此潇洒、如此才华横溢、如此*倜傥、如此诗情泛滥。
  那传奇的活佛诗人,至仓央嘉措,终。
  人虽死,但是他的情歌仍在,仓央嘉措精魂不灭,仓央嘉措不朽。
  在西藏,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没有人不知道这个情歌王子。三百年来,他的情歌流传在西藏各个地方,三百年来广为流传,日夜传唱,生生不息。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那负心人儿去了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又一次从噩梦中醒来,苍茫的双眼看着那无尽的黑夜。不知道多少次了,你又一次在梦中看见她,你永远也忘不了她的眼神,她还是那样噙着泪水,悲伤而绝望地离开你。
  你叹了口气,疲倦地睡下,一闭上眼,你就看见了那一双眼睛,那一双蛊惑的眼睛,充满了向往和蛊惑,那种昂然不顾的神情,那种*裸的大胆和邪恶,那就是你的眼睛。——就像她临走时的眼睛,悲切又凄凉,充满单纯的渴望。
  你无法拒绝,但是你不得不这样做,你告诉自己,你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你们本是萍水相逢,你不得不这样做。
  你知道,你不过是在自欺欺人,这都是你的借口,其实是你对她厌烦了、玩腻了,就随手丢弃,这就是你们男人的本性!
  在那个寒冷的夜晚,那一个孤独的小镇上,你就这样狠心抛弃她!
  是的,你就这样随便抛弃她,在那个不知名的小镇,那个渡口,那个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就这么一松手,她就永远消失在人流中,像一个幻影,又像一个梦。
  可是,你难道就不想她?
  在哪个寒夜,听了雁鸣,看了满月,在哪个异乡的小镇,你多饮了几杯烈酒,三盏两杯之后,你都会不可抑制地想起她。是的,你承认,还想着她,你忘不了她,她的眼神,她的寂寞,她的那份从容,天真,都让你不由自主地想起她。
  她现在在哪里呢?是不是也在哪个遥远的小镇,饮了烈酒,听了雁鸣,会想起他吗?还是独自一人漂泊在荒野中,只等那无望的死亡降临将她带走?或者,她早已经在哪一个夜晚,风吹过孤独的山谷,她就在那个荒凉的山谷中寂寞死去。
  你不知道,你也不肯多想,你不承认自己还爱她,甚至不承认自己是不是爱过她。便是此刻,午夜梦醒后的纠葛,你也认为那也是你一时的良心发现。你也只有受了苦,失了尊严,才会再想起她的好,这也只是你一时的软弱,在你逍遥快乐时,你又可曾再会想到她?
  人总是这样,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可是得到了又怎么样?最后还不是一样厌倦、一样抛弃、一样狠心地离去。这是一个轮回、一个魔障、一个怪圈,你永远也避不开,躲不过去。
  你又想起那则古老的寓言,寓言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了一个故事。老和尚讲的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了一个故事。老和尚讲的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小和尚……
  这个故事没有尽头。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尽头,没有尽头的尽头,就是故事的尽头。有尽头的故事是故事,没有尽头的故事就是寓言。
  但是你已经不再去想这个寓言,甚至不愿意再去猜那尽头的尽头,那故事背后的故事。
  人生就是一场盛大的远行,你且行且止,不知疲倦,看不到前方的路,也没有回头的路,只是这么一味走着,你也不管前方有什么尽头,尽头的尽头又有什么。
  你只是走,这样就足够了,是的,你累了,你太累了。你疲于编造,厌倦了思考,只一味讲述。你当然知道,这些都是无病呻吟,没话找话,和你的那些所谓的人生道理一样,都没有丝毫意义。
  现在也没有人再愿意听你讲述,从始至终一直追随你的,只有她,她只是要听你的声音,只要是你的,不管是什么。
  

藏·转世(1)
那是一个神话。
  在仓央嘉措消失在青海湖16年后,清朝册封格桑嘉措为*喇嘛。这一年,是1720年,格桑嘉措13岁,因为年幼,所以一切事务都由其父罗桑达吉处理。
  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个罗桑达吉。
  罗桑达吉也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原本是一个穷苦僧人,某一天醒来,突然就成了七世*喇嘛的佛父。
  这与两个地方相关:一个是他出生的地方,一个是他成家的地方。这两个地方,分别叫:琼结,理塘。
  是的,这个琼结就是仓央嘉措爱上的那个姑娘——玛吉阿米所在的地方,那个让仓央嘉措魂牵梦绕的琼结。
  理塘,便是仓央嘉措最后欲借了翅膀飞往的地方,也是他的爱人玛吉阿米最后去的地方。
  “那洁白的仙鹤,请将你的双翅借我,我不远飞,只到理塘便回。”
  罗桑达吉是在琼结长大的,他从小在琼结日乌德寺当喇嘛,后来去了拉萨,进了一个很著名的寺院。
  这个很著名的寺院,就是哲蚌寺,仓央嘉措曾经修行过的寺院,也是当初为了抢救仓央嘉措不惜用动用武力的一个寺院。
  后来,罗桑达吉在旅行中路过理塘,在一条大河中救了一个失足跌落水中的姑娘,两人因救生爱,情投意合,遂定情理塘,结为夫妻。
  不久后,两人有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七世*格桑嘉措。
  这一切,都恍惚与仓央嘉措有关。
  这段姻缘很美,也很传奇。一个是匆匆路过的旅人,一个是在流水中洗涤的女子,萍水相逢,相识于微末,却能定情于斯,这真是一段莫大的姻缘。
  这段姻缘之后,便产生了一个七世*喇嘛。
  这样的浪漫,这样的煽情,也只有仓央嘉措才能寄托。
  只可惜,仓央嘉措永远也看不到如此美妙的神仙眷侣了,他和他的爱人,也是这般相识于微末,却是天各一方,永远逃不脱命运的纠葛。
  也许,这便是那段未尽的姻缘吧,今生不能相爱,那么,就在来世相聚。就像他的诗,在极遥远的地方,仓央嘉措终于找到了双全法,可以不负如来不负卿了。
  这段传奇还没有完。
  仓央嘉措于青海湖圆寂后,根据他的遗嘱,格鲁派的僧人至理塘寻访灵童。
  仓央嘉措临别前的那首诗,寄托了他最后的愿望:他愿化为一只洁白的仙鹤,飞往理塘。
  据此,僧人认为,仓央嘉措的转世一定就在理塘。在寻找了好多个白天和黑夜之后,他们认定,格桑嘉措就是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那个琼结来的穷喇嘛罗桑达吉吓呆了,他在那边傻呼呼地站着,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就是真的。
  他,一个穷酸可怜的小喇嘛,难道突然之间就成了伟大的仓央嘉措转世灵童的父亲了吗?
  仓央嘉措,那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