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飘落的羽毛 >

第1章

飘落的羽毛-第1章

小说: 飘落的羽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魂牵哈尔滨
夜静了;路灯下依旧走着行人;白雪搭着青松仿佛也在欣赏;这座灯光笼罩下的冰城。悄悄的;公交车停了;远处再也传不来小贩的叫卖声;夜深了。 

  从未感受过真正的冰清;迎面拂来的是凉爽的冬风;没有严冬的刺痛;只有心神的轻松。忽然间;灯熄了;那是学校的催促;可是再暗的黑洞;也掩不住心中的激情!满城的灯光;看不到一颗星星;偶尔的流星划过;便勾起儿时不尽的梦。

  微微的;我闭上了双眼;依旧是冰城的夜景。只是心情变得更加放松;不再留意身旁的动静;仿佛天地之间;只有我自己;在观看这美妙的风景。于是我飘了起来;不去理会世俗的杂情;惟有清旷充盈在心中。人们都睡下了;灯光下也没了动静;呼呼的;只听到窗外的风声。

  哈尔滨并不比北京的繁华;但我却总会爱上这里夜的幽静。也许是心的感应;又或是梦的憧憬。平淡之中;蕴涵的往往是脉脉的温情;浮华的生活;却总给人带来一种无形的压迫。客居哈尔滨;我依旧故我;仿佛这里的一切都未曾雕琢;物是那样的真实;人是如此的豪爽;而情;我从中找到了真诚。                                                                    总梦想着有个地方;能让我自己去开创。但尘世之中永远没有安乐的乌托邦。喜欢她;是她的温情;追求的是心的宁静。大海中没有一方不动的水面;生命之中也没有哪时会有安情。只有在心的深处;才能找到那份真情;才能发现那片静静的水面哲学家说惟有死亡才能摆脱生的苦痛;惟有愚昧方可还原本初的宁静。可是我们谁也不甘去死;谁也不屑去痴;只有自己在试着;试着让时间去淡去不免的苦楚。

  来到这里;没有思乡的急切;只是增加了对生命的思索。既没有豪情的火热;也没有冰沉的冷漠。好象突然去了古代;学透了中庸;然而这种无形的矛盾;却总使自己压抑着心情。这时;我便会走出门外;去感受寒冬的豪爽气清。旷天野地之中;心也变得分外的清明。莫名其妙的;便来了激情;心潮澎湃的;总想大呼一声。

  清真意切的感觉让我放开了自己;多少年的顾忌在一瞬间挣脱。环境真能塑造人;真情真能感化心。柔情般;天上的小雪使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冰莹。白总能给人以清淡与静谧;所以我总喜欢在雪景中留影。人心若能象雪一样纯净;置身其中便成了一种安全;一种幸福的情境。在与静的对话中;声音轻轻;那里只有心灵的感应;虽然没有火的激情;但也不失光的素雅。

  来往的人中;总能找到一个和善的面孔;彼此的心灵在一秒间沟通。看着他的神情;你会感到一股温暖和真诚。这是我对人生最大的欣慰与满足;对梦想最大的乘秉与追求!

  在哈尔滨;我第一次自立了起来;所有的一切都似乎很新鲜;却又是那样的得心应手。其实;耳濡目染中;我们早已学会了自立。时光不停;结交的人越来越多;彼此间淡去了隔膜;以至于我已融入这座北国的明珠。生命确实很离奇。不觉中;仿佛初识的东西早已不再陌生;所有都是那样的亲切与温和。早先认定的不可能;却依旧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从不相信世间有真的我;却也变成其中的痴童。

  在这;内心的激情得以燃烧;灵魂也开始真正的萌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逝去的哈尔滨
曾几何时,一场战争,留下了一个把柄;

  又是何时,一条铁路,架起了欧亚的路程;

  千里迢迢而来的人们,一个个满怀着生活的激情;

  那松花江畔的渔村,终于成为众人的寓港。

  惯看哈尔滨的历史,她没有北京的悠久历史,没有上海繁华的出身。她是战争和铁路的产儿,却又有着浓厚的西洋血统。在这个举世闻名的国际移民城市里,一度并不是华夏儿女的欢乐港,而是西方移民的避难所。在这个新兴的东方城市里,俄国人有意的要把他们的传统带过来,带到中国,倒不如说是带到了东方。哈尔滨的军事目的在于对付日本,而日俄战争中,沙俄却还是没能摆脱战败的命运。可是俄国人,这个受着拜占庭东正教影响的国家,把哈尔滨也建成了东正教的城市。当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从哈尔滨站出来仰头向前的时候,看到的只会是那“十字架”中心的圣&;#8226;尼古拉教堂。那座精美的木质教堂是俄国人有意让每个到哈尔滨的人都知道,哈尔滨是在俄国的笼罩之下。

  在哈尔滨所谓龙脊的十字架两侧,林立的教堂数不胜数。诸多的文化在此碰撞,在此交融。而只有道外和老香坊才是华人的居住地。如此的一个寓港,如此的一个城市,承载着世界不同文化的交融,好似北方的一颗明珠,璀璨的映射着世界。每一个去欧洲的东方人,都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城市,第一印象便是那浓郁的信仰。无论是异端还是正派,无论是基督教还是###教,在哈尔滨都发展的如此的迅速。这个城市俨然不仅仅是中国人的,也不仅仅是俄国人的,她是世界的城市。于是,她始终吸引着世界知名的艺术家、学者、教父来到这里,除了领略到美丽的自然风光外,更加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种心灵的支持与向往,因为在这里,传承着诸神的明光。

  谁能说现在的哈尔滨比不如过去更加繁荣了呢?可是谁又敢说现在的哈尔滨赶得上过去了呢?文化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战争的璀璨,娇媚的姑娘,变成了粗闷的妇人。我们再也看不到当日的哈尔滨了。就像那松花江的水不再清亮了一样。

  幽幽的清晨,已不再有索菲亚教堂响彻城市的钟响;静谧的夜晚,已不再现神秘的镜像。唯有那片土地,依然是那样的在彷徨。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南京的韵味
谁曾想过,那弥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的南京城,如今仍旧是那样的妩媚动人了呢?谁有曾想过,这座六朝帝王居住的都城,却早已变为了现代化的大都市了呢?历史的足迹漫过沙沙的长河,就像那只孤雁飞过辽远的草原;就像那朵兰花,呈过美好的春天。南京,这座美妙而丰满的历史古城,亦是历尽了沧桑与悲怆。回想那漫漫的历史,“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的情调已然变为曾经的向往,然而这座新生的城市,如今确已经走出历史的迷茫,正像一出水芙蓉一般,再次清灵的浮现在世人面前。

  在我掌握的知识里,对于南京城真正有一个完整的印象,那便是在三国时期了。作为一个对于历史格外感兴趣的人来说,我更喜欢去找寻这个城市的过去。可是过去的光点无一不成为今日的辉煌。从长江南岸的军事要地,到荣有九五之尊的华夏都城,从“石头城”到今天的南京,这座城市仿佛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华夏文化的缩影。漫步在南京城里,你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省会城市的繁华,更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南方城市的婉美,而是一种丰盈,一种敬畏,一种对于她深厚内涵的崇敬和向往。

  “地古既资携酒兴,务闲偏长看山情。松轩待月僧同坐,药圃寻花鹤伴行。”唐诗的优雅怎会偏开这座高贵的城市呢,就像才子风流一般,那些充满着壮志和才华的凤毛麟角,当然要偏爱这城市中的绝美佳人。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美丽,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出身,而更在于她脱骨而带的那份优雅的神韵。让世人垂涎而不敢妄言,让骚人欣颜而不敢怠慢。自然造就了这座美丽的城市,历史成就了这位绝色的佳人,她朝着她的向往,迈着轻盈的步子,好似浮过的一朵烟云,好似淡过的一片梅花。清清的,不觉妖艳;淡淡的,不觉空洞。唯有这样的一份高贵,就足以迷倒所有的世人。

  我们知道,悲怆的近代史自鸦片战争,就那样痛苦了到来了。就像一声巨雷劈开了我们的房屋,让熟睡的我们躺倒了漫漫的历史泥泞当中。而南京,这座美妙的城市,这为绝代的佳人,却第一个承受了这民族的耻辱。好比一位贞女遭到了流氓糟蹋了一般,南京忍受了百年的耻辱与痛苦,却从来没有一次言输。那种让天下为之敬畏的贞操与民族的刚毅,使得她的风韵不仅没有丝毫的减弱,反而变得更加的充裕了。然而历史的灾难并未因此而止,一次次的蹂躏降临在这个早已伤痕累累的城市上。震惊世界的大屠杀,夺取了多少华夏儿女的生命,那满江的鲜血,恰似我们不尽的决心,坚定了信念的南京,永远记住了那一年的悲怆;坚定了信念的中国,永远守住了自强。

  走过沧桑的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南京,真的更加的美丽了。她不再仅仅是那个深在闺房的大家闺秀,更是一个历经磨难,饱有经验的时代先锋。在那一座座古城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她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在那一片片美丽的园林里,我们领略到了她的妩媚与芬芳;在那一座座战争纪念馆里,我们感受着她曾经的伤痛,敬畏着她那坚韧的禀性;而在耸立的这一座座新时代的高楼大厦里,我们想到的是未来美好的蓝天。

  我那崇高的共和国父啊,您的都城已然变得愈加的让人仰敬;我那伟大的开国毛主席啊,您的工业化基地已经充满了昂扬的激情;我那改革开放的明智设计师啊,您的现代化构想已然在这里成为了现实。我可爱可亲的华夏同胞们,南京的韵味真的愈发的诱人了。这曾容纳六朝真龙的地方,这曾吸引千百才俊的殿堂,这曾历尽苦难的城邦,如今的繁荣与丰满,正焕发了诱人的芳香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叶飘零
近些日子里,去了一趟长春,这个北方的汽车城市。早就听说了长春的城很旧,然而并没有自己想象的不堪。在东北三省的省会城市中,长春确实逊色了一些,然而这里居民的生活水平却并不比别处的低。这座城市拥有着一种朴素之气,总会让人感到清新旷达。

  五月份,春终于光顾了东北的这个城市。一夜之间,满街的树木全都绿了,到处开满了烂漫的花,真的很美。可是人们换上的却是夏装,东北没有确切意义上的春天,虽然这座城市名曰:“春城”,然而我认为叫她“车城”应该更准确一些。一汽公司在整个城市中到处都能找到,还有那些旧式建筑,几乎布满了整条大街。

  这也许就是人们说长春这个城市旧的原因吧。老城老建筑始终代表着先辈奋斗的历史与文化,这不是说拆就能随便拆掉的。在这些老式建筑里,居住的大多是一些老辈的人们,他们不愿意看到这些建筑被拆毁,其中还包括一些很有威望的文化人。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城市在翻修扩建,这些老建筑始终是长春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们承载的是长春汽车工业的历史文化。

  昔日的汽车城确实失去了她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春的发展逐渐落在其他城市后面。然而汽车产业仍然是长春的特色,仍然是长春人为之自豪的产业。这里始终是中国北方的汽车城。整个城市都布满了那个一汽的标志,从街道工人的服饰到高大建筑的招牌,一汽的影子随处可见。长春,在长春人的心中永远是中国的第一汽车城。

  在这几天中,我顺便拜访了一个老亲属,那是我们家族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东北发展的。前几年,他们发展的很好,每次他们回老家省亲都是很风光的样子。人一旦富足了就容易淡化一些东西,过去和他们是很难接近的,因为他们一直都很傲慢。可是现在他们没落了,仅仅几年的时间,他们已不是过去的阔老,也变得容易接近了。

  家境的没落使得他们变得谦和,这大概就是金钱之于人的影响。财大气粗的年代过去了,让我们也变的不再那么拘谨。他们失落是必然的,然而已无济于事,面对着这些比我辈分大很多的长辈们,我始终没有太多的言语。只能发一些淡淡的感慨罢了。

  春的气息尚没有在东北留下,夏就在瞬间到来了,新叶的萌发推落了旧叶的枝丫,簌簌的,叶飘零。

大爱无声
那一夜,雪盖了一地。

  冰冷的路上,好似死亡一般的寂静,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寥寥的几个行人。这似乎是一个危险的夜晚,在这样的路上行走,难免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安。

  是恐惧吗?还是孤独?所有的一切一旦都静寂下来,心就自然来了莫名的空虚。不知是为什么,仿佛世界竟在一瞬间变得冷漠,人群竟在眨眼间消失。万物皆空,荡荡的只有夜的暗静,心里不觉的有了一点恐惧,身子无意间竟打了一阵寒颤。

  象这样的夜晚,无论是在山村还是在深夜的城市都是有的,出行的人很少,也难免会使气氛变得死寂。其实夜静并不是什么问题,那是一种自然,不是有很多高雅之士就追求这种情境吗。也许上天给了人情感就是让人们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