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冰眼看日本 >

第2章

冰眼看日本-第2章

小说: 冰眼看日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大麻,30年后人家吃的是摇头丸罢了。于是这些不良少女更是有恃无恐,抹得三分像妖、七分像鬼,成群结队在马路上流窜,随时随地就在地上一坐,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说也奇怪,在日本时间长了,看着倒也不觉反感,反而由衷感叹一句:“年轻真好!”
  年轻是好,可年轻也有年老的时候,怎么办?不结婚呗。但是社会对这点不宽容,玩玩过了,疯疯过了,该收心过日子了。以管不住嘴著称的前首相森喜朗就说过,“年轻时候不结婚,到年老了要社会照顾,有这么便宜的事吗?”结果遭到女性团体的一致攻击,说他歧视妇女。
  但社会就是这么想的,你怎么办?对于家境好点儿的女孩子还有另外一条路:去美国。想疯的去美国继续发疯,想上进的好女孩也只能去美国上学,找个工作,然后“出口转内销”回日本。这样一来,两头冒了尖的全去了美国,剩下些中不溜儿的在日本,正好维持一个安定、平稳的日本。你说社会的这种平衡妙不妙?
  至于老冰的那位哥儿们,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碰到的肯定不会是日本的好女孩,只能是那些疯女孩。在纽约打天下的豪情,就只能化作一腔柔情了。
  

太太最盼丈夫死
如果你问一个日本男人:“你太太最希望的是什么?”如果你和他熟到能开开玩笑,他很可能会对你说:“可能是盼我死吧。”
  别笑,如果人与人之间真的是只有*裸的利益关系的话,对于中年以上的日本妇女来说,死老公可真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
  好到什么程度?首先,老公的生命保险来了,一般日本人都有一亿日元以上的保险,这就是说老公死了,一百多万美元来了。
  一百多万美元归一百多万美元,住房的分期付款怎么办?放心,那也有保险,借款的是老公,老公一死,债权没有了,一幢房子归了老婆。
  光有房子有什么用?养育孩子不也要钱吗?没事,有母子家庭津贴,母亲工作不工作不管,按月发,到小孩成人为止。不仅如此,所得税免了,健康保险也免了。
  小孩成人了,女人不也要老吗?没关系,有“寡妇年金”,老公年金的70%归老婆拿了,加上自己的那一份国民年金,还怕活不下去?
  你说,死老公是不是一件大好事?老公活着,白天不见人,晚上还添乱,每天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不高兴了还要吹胡子瞪眼,猫厌狗嫌的是不是?
  其实在日本退休后离婚的事很多,退休前老公成天不在家,也不知道到底有多讨厌,忍一下也就过去了。这一退休,搁一个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的臭老头在眼前,看着堵心,碰着恶心,倒霉的是这臭老头还自以为是地以主人公自居,对什么都要发表意见。得了吧,拜拜了您哪,离婚喽。
  日本女人不是社会地位很低吗?不是很苦吗?为什么社会对这些寡妇又如此厚爱呢?其实这不是厚爱女性,而是做给男人看的:拼命去吧,死了也不要紧的,老婆、孩子不会饿死的!
  日本社会男尊女卑,女人出去办事,肯定处处受刁难,最常听到的就是:“叫你们家主人来(日语称老公为“主人”,而称老婆为“里面的人”)”。冰太为此受过不少气,老冰就教冰太一个方法:不说日语。冰太的日语其实可以,但现在去办事不说日语,改说英语,东洋鬼子怕西洋鬼子,哪怕只是女西洋鬼子,甚至是假女西洋鬼子,东洋鬼子听见英语绝对不敢再啰嗦,一般情况下不可以的事情这时也全部“哈依”。老冰怎么知道的呢?有一次老冰去淡路岛世界花卉博览会玩时,一时兴起,用英语向小姐问路,结果是不但得到了满意的回答,而且会场派了一个PPMM全程陪同、细心解说,老冰舍不得离开那PPMM,在会场里转了整整一天。
  而在日本家庭里则女尊男卑。很简单,“主人”离开了“里面的人”活不下去,家里还有多少钱?儿子读几年级了?“主人”日理万机,管不了。全是“里面的人”在管,和“里面的人”吵翻了,哼,看你明天穿什么*?有能耐你光着PP去上班!
  那些倒霉男人在家里受了“里面的人”欺负,出去了就更加变本加厉地去欺负别人家的“里面的人”和那些就要成为别人家的“里面的人”的人,同时那些“里面的人”们也把一肚子气撒在自己的“主人”身上,整个一恶性循环。
  日本的老两口,女方先走了,男的很快就会跟着而去;而男的先走了的话,你看着吧,女的顿时年轻了起来,精精神神的,准能再活个几十年。老冰有个客户,老爷子有一手绝活:能在金属上开直径细到、深度达20mm的圆孔,而这是精密设备少不了的。养了两个儿子,全是国立大学毕业,一个进了水产公司,一个进了化学公司,嫌老爷子没出息,一辈子就开那么一个小作坊,要进大公司去发展。老爷子火冒三丈:“八格野郎,老子没出息?你们开的奔驰不都是老子给买的!你们就有出息啦?看你们将来有没有出息给你们的儿子买奔驰?”说着老爷子关门歇伙,退休不干了。
  退休以后不到两年,老头就得了胃癌。两个儿子一个在泰国当厂长,一个在马达加斯加卖章鱼,老爷子半夜3点钟走的,就老太太一人在身边。老太太也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医院的护士叫她打电话给亲戚朋友。这老太太当时可能真是糊涂了,就记起来老冰的电话号码了,半夜3点钟打电话过来。老冰一听电话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说老冰马上就到,医院离我们住的地方开车也就10分钟吧。老冰一边开车一边想,老太太呀老太太,老爷子兄弟八人你不喊,把老冰个老外喊去有屁用啊?到了医院问她,你的电话号码簿呐?老太太这才明白过来,把电话号码簿给了老冰,又继续哭她的“主人”去了。
  说着话,那老爷子也走了三年了,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那老太太,整个越活越年轻了。原来成天在家里,人胖得像个桶,现在天天在外面打义工,帮忙护理残疾人、老年人什么的,累得都出腰身了。一次去看爱知万博,没想到在那儿碰到了她,自己掏钱去那儿帮忙捡垃圾。碰见我就告诉我今年又去了那些国家,“印度的咖喱真难吃”什么的。
  跑到世界哪个犄角旮旯,都能看到成群的日本老太脖子上挂着护照,在一面三角旗的指引下糊里糊涂地走向什么地方(老头也有,但比起老太来少多了)。原来来中国的不少,现在改去印度了,反正她们也不见得分得清中国和印度在哪儿不一样,是外国就行了。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长,日本老太太就更长了,平均85岁(老头岁)。不知道是不是寿命长了,青春期也跟着长?反正有时候日本老太的举动,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变态”,老冰在前面举的老太追星族就是一个例子。有一次老冰在咖啡馆等人,边上一位老太太过来搭讪,拿出一摞照片,说是在韩国拍的,什么《冬季恋歌》的拍摄现场。好在就在此时朋友来了,救了老冰,否则老冰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光是裴勇俊,日本老太说起“贝克汉姆”“姚明”什么的也是情急吼吼,面红耳赤,比18岁的小姑娘有过之而无不及。哦,也不是,有一点肯定不及:18岁小姑娘的机会,怎么说也比60岁的老太要多吧。
  2006年日本高中棒球联赛的冠军是早稻田实业高中,最后取胜的小帅哥投手叫斋藤佑树,因为经常用手帕擦汗而被人称为“手帕王子”,人气冲天。斋藤每次出来比赛,前来助威的小姑娘当然是层层叠叠,但让人发晕的是老太太的数量绝对不会比小丫头们少,要是听听她们接受记者采访时的话就更有意思了:“斋藤君为什么不早生四十年?”
   。。

学完《毛选》学《蒋记》的鬼子(1)
老冰跑图书馆一般是周末,先从终端搜出一大堆似是而非的书目,交给管理员,然后就坐在地板上看杂志,等管理员拿出书来,再找个位置全浏览一遍,决定借哪几本回家。因为能借回家三个星期,所以老冰跑图书馆也不是很勤。
  但老冰这段时间几乎每个星期六都去图书馆,说是去图书馆,但还带上全副装备:名片,笔记本,录音机,照相机。冰太在一边疑惑地说,怎么每星期六都要去?
  老冰是去守株待兔,不,待鬼子。这次去待的是正宗的“鬼子”,不是老冰平时拿日本人打趣的时候开口就来的“鬼子”。
  一天老冰坐在地板上正在研究自卫队的F…2飞机,突然听到有人大声说:“我要找的是ou sei ei的自传,就是那个反对蒋介石,成立南京政权和日本提携的ou sei ei的自传,汉字是这样写的。你们这里会没有?”
  嗯?汪精卫?新鲜,日本知道汪精卫的人好像不多诶,怎么会有人来找汪精卫的自传?老冰抬头,见一老头坐在柜台前正和管理员嚷嚷呢,老冰就凑上前去:“对不起,打搅您了,您是不是对战争的历史很熟悉?”
  老头的脸上满是老人斑,看上去上了年纪,老冰注意到他脸颊上有一块伤疤——枪伤,这是位军人,老冰顿时觉得今天运气真好,怎么觅来了这么一块宝,伸手就到兜里去掏名片。但是摸了一个空,老天不太照顾众生,怎么让老冰出门没带名片。
  老头对老冰说:“你说什么?我耳朵不好,大点声。”
  大声没事,但这是图书馆的阅览室诶,老冰只好大起嗓门很尴尬地说:“对不起,今天没带名片,我是记者,您曾经是‘兵队桑’吧?”日语里的“兵队桑”就是“军人”的意思。
  “是啊,我是陆士56期的。”
  好,天上掉下来了个林妹妹:“陆士56期,昭和17年毕业的,那您今年86岁了。”
  “你倒知道的不少啊,有什么事吗?”老头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表情。
  “我想知道您为什么要找汪精卫*。”
  “啊,我在写东西,要找参考资料。”
  “能告诉我您在写什么吗?”
  “我是‘昭和史研究会’的,在写文章批判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都写到22回了。”
  事情好像越来越有趣了:“您写的文章能不能让我看看。”
  “能啊,我写的东西都发表在会报上,我们的会报都捐赠给图书馆的。”老头说着,带着老冰又到了柜台,看他走路的样子,还真不像已经86岁了。
  到了柜台前,老头对管理人员说:“刚刚拿来的会报呢?”
  管理人员拿出了两张A3大小的纸,算是八版。老头很得意地指着第一版对老冰说:“这就是我写的。”
  老冰扫了一眼,哦,这位姓长泽,随即脱口问了一句话,把个长泽老头很可能给问成了短泽:“您是第27师团的?”
  “诶,你怎么知道?”
  “哦,碰巧我知道点日本陆军的事,你这里提到李运昌,当时和李运昌作战的应该就是第27师团,正好我就在找有关第27师团的资料,我想知道第27师团参加攻略武汉作战时期的几件事。您如果是昭和17年才毕业的,当然没参加那次作战,但您总听说过啊,还有您手里应该有第27师团史,能不能借给我看看?”
  “我现在在写东西,要作参考用的,不能借给你,你可以去找公刊战史。”
  “公刊战史太粗了,我想找写的详细点的。”
  “详细到什么程度?”
  “武汉作战中第27师团参加救援第101和第106师团的作战情况,那场作战是在我的老家打的,所以我很关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学完《毛选》学《蒋记》的鬼子(2)
“师团史除了人事记录之外比公刊战史还粗,所以除了本师团出身的人以外不会有人感兴趣的。”长泽说着就往座位上走。
  哼哼,老冰不会放过你。俗话说“雁过拔毛,水过地皮湿”,今天不让你开口,就算老冰白看《红灯记》了,今天就算你长泽是李玉和,老冰就是鸠山队长。“歌乐山下黑铁牢,地狱烈火熊熊烧,美式刑法四十八套,渣滓洞白骨比天高”,哦,不对了,这是《江姐》里的沈养斋。
  老冰跟着他一起到了他座位上。说实话老冰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号年纪的日本人态度居然这么不友好,估计他对中国人有些什么成见。但老冰知道人到了这个年纪最大的弱点:寂寞,只要你在他边上想法子和他胡说八道,就不怕他不开口。
  老冰就问:“您现在在写什么呢?”
  果然,长泽开口了:“在写天津军为什么增兵。”
  “天津军为什么增兵?”
  “你们中国说是日本为了准备侵略中国。”
  “不是这个原因吗?”
  “不是。”
  “知道山西省吗?”
  天哪,这也太不把红薯当干粮了,无论老冰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