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读史做女人 >

第4章

读史做女人-第4章

小说: 读史做女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舐掖哟丝肌庑┒加胨薰亓恕
  也许很多年以后,已经成为贤妻良母的她,坐在晋国臣府的花园里,眯起眼睛,看着徐徐落幕的夕阳,兴许还能记起一点从前的荒唐——
  “振保沉默了一会,并不朝她看,向空中问道:‘怎么样?你好么?’娇蕊也沉默了一会,方道:‘很好。’还是刚才那两句话,可是意思全两样了。振保道:‘那姓朱的,你爱他么?’娇蕊点点头,回答他的时候,却是每隔两个字就顿一顿,道:‘是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样,爱,认真的……爱到底是好的,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爱的……”(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
  ——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样爱。
  

四。南子:那朵有毒的曼陀罗(1)
[人物小传]:南子,春秋时卫国国君夫人,行为*,曾经慕名召见过圣人孔子,为历史上著名的“子见南子”。
  [君子心语]:一个在堕落中的女人,一个道德模范的圣人。她需要他光明的救赎(秩序、道德),可惜他只是个世俗的男人而已,在世俗的冷眼下,他逃之夭夭,剩下她,无奈堕落于黑暗之中。
  1。*的执著
  她是一名真正的*。
  作为宋国美丽的公主,未出阁前便艳名远播,与著名的美男子公子朝——自己同族的弟弟*私通,后来嫁给卫灵公,又跟灵公内宠大臣弥子瑕通奸。灵公为了取悦她,竟把公子朝从宋国接了过来玩四人游戏。她安之若素游离于丈夫与各个帅哥情人之间。
  你很难想象灵公作为一个男人的心态,也很难想象灵公与南子之间的夫妻关系。某种程度上也许要龌龊地揣测两个人某些方面的“不和谐”,使得灵公作为一个男人的本性越发衰落下去,最后连同男人的尊严都不要了,头顶着几只绿油油的大帽子把自己的情敌接到家里来。
  但也有可能灵公属于心胸过度开阔的异类,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举个例子,如果在大宴群臣的时候,你的内宠大臣弥子瑕把桃子吃了一半,然后当着所有大臣的面把另一半塞到你嘴里,你会怎么做?
  如果是秦始皇可能拖出去砍了,齐桓公可能面露不悦,但是我们家的灵公却非常高兴对大家炫耀:“你看子瑕多爱我啊,吃桃子都分给我一半。”——某种程度上,“很傻很天真”真的是需要境界的。
  连渐渐懂事的儿子蒯瞆也无法忍受亲人给予的羞辱,派自己的家臣去刺杀*的母亲。失败以后,灵公把自己的儿子逐出卫国,让其流亡天涯。
  遇到这样一位想得开的老公,*的南子是很自由的。她正当盛年,美貌如花,有帅哥情人相伴,有天真的老公纵容,除了外面的流言蜚语稍微有点心烦以外,她应该是很快乐的。
  如果没有孔子,如果没有著名的“子见南子”之谜,南子在历史上仅仅是一名水性杨花、*私通的*而已,可是她见到了孔子。
  圣人自然不会主动去见一名艳名在外的*,虽然她当时贵为卫国夫人。是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见孔子。
  她自然知道孔子是什么人,最讲礼教道德的圣人。
  一个生性*、视礼法为无物的*(*、通奸),为什么要见一个道德声名远播的圣人呢?
  南子私通的可都是大帅哥,证明这位美女挑眼得很,而孔子那个时候已经是50多岁的老头子,并且圣人长得像阳虎。阳虎是谁呢?是欺负宋国匡人的恶人,也就是说,圣人可不是面如冠玉,长须飘飘,而是像“恶人”。
  南子不仅要见,更要在自己的内堂见,不仅在自己的内堂见,而且要他跟自己一起乘车出游。
  一个是道德败坏的*,一个是礼教楷模的圣人,一个是喜欢帅哥美貌如花的少妇,一个是五六十岁的糟老头,历史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女人。
  2。圣人的暧昧
  想要分析南子见孔子的原因,我们不妨看看《天龙八部》里,马夫人对萧峰说的话:“你难道没生眼珠子么?恁他是多出名的英雄好汉,都要从头至脚向我细细打量。有些德高望重之人,就算不敢向我正视,乘旁人不觉,总还是向我偷偷地瞧上几眼。只有你,只有你……哼,百花会中一千多个男人,就只你自始至终没瞧我。你是丐帮的大头脑,天下闻名的英雄好汉。洛阳百花会中,男子汉以你居首,女子自然以我为第一。你竟不向我好好瞧上几眼,我再自负美貌,又有什么用?那一千多人便再为我神魂颠倒,我心里又怎能舒服?” 。。

四。南子:那朵有毒的曼陀罗(2)
既然南子自负天下美貌,倾倒众生。孔子人称“圣者”,那么基于女人的好胜心和征服欲,倒想看看他是否能拜倒在自己的石榴裙下——这是一种姑且称为爱情的东西。
  美貌的女人总有这份征服欲。
  也就因此,历史上著名的“子见南子”充满了暧昧的*意味。太史公这样记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天下的人都愿意跟我丈夫卫灵公做兄弟,他们见了我丈夫,也会见我南子夫人的——由此可见南子身份地位之高)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
  春秋战国时期大量技术工匠的掳掠占有和铁工具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各种手工业交流提高。贵族们皆足饰珠玑,腰金佩玉,且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南子见孔子,“环佩玉声璆然”,自是盛装以待。出于尊者讳,太史公没有提及两个人的对话,只是说夫人在帷帐里,孔子一进门就向北行礼,然后夫人再在帷帐里回拜,然后就回来了。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南子费了那么大精力见到了圣人,不可能只看一个老头子朝她行礼,他们必有所交谈。
  那么谈的是什么呢?没人说过,只是在孔子对子路的赌咒里,略微看到一些影子——
  孔子见完南子回去,弟子子路不愿意了:“师傅,你是圣人,怎能见一个名声败坏的女人,然后……”下面的话,子路估计说了,但是没有记录。子路性格粗暴,着急的时候自是口不择言,但孔子是天下第一圣人——谁也不敢写。
  老实人孔子气急败坏地发誓:“如果我真像你说的那样做,连老天爷都会厌弃我的!”
  从这里我们反向推论,他们之间虽然没有严重到像子路意淫的“然后”,但是交谈肯定是交谈过了,而且是很亲密而深入的交谈。
  既然出于征服欲,南子必让孔子看到她的脸,交谈的过程中,她一定揭开了帷帐,一张芙蓉秀脸,风情万种。
  可以想象,孔子坐在南子的内阁里,面对着美丽多情的南子夫人,听着帷帐里“叮叮当当”的环佩声响,闻着对面散发出来的女人的幽香,圣人会说什么呢?
  4。有毒的曼陀罗
  历史上有些有趣的东西需要我们倒着推论。史书再没有记载这次*与圣人之间的交谈内容,却记录了这次交谈的结果——孔子答应跟南子和她的丈夫一起乘车出游。
  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奇妙的信息。大家都知道,从前南子见孔子,多次拜托而孔子固辞,谁知道见了面交谈以后,圣人居然答应跟他们一起出游。老头子是个圣人,读了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礼仪,不是卫灵公那种“很傻很天真”的傻瓜,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可是——他去了。
  他去了,跟着声名狼藉的南子夫妇一起,但却没有架住世人们的讥讽(市人歌曰:同车者色耶?从车者德耶?孔子叹曰:“君之好德不如好色!”乃去卫适宋。《东周列国志?七十九回》),叹息了一声“君子好德不如好色”,逃之夭夭。
  然后,逃离了卫国,同时,逃离了南子。
  史书的结论是,圣人是厌恶了这些淫人——可是他入卫国之前就应该知道,早干吗去了?
  所以最后的结点,还是在那次交谈。
  我们不否认,一开始南子固执地要见孔子,是好胜心与征服欲,她倒要看看这位圣人能不能架住她的无穷魅力。但是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南子是单纯引诱,孔子最后是不会答应跟南子一起乘车的(我们要对圣人的道德水平有些信心)——南子一定还说了别的。
  那么会是什么呢?
  南子应该是个聪明的女人,她有引诱圣人的俏皮,同时还会具有一种常识,那就是引诱的结果是很难成功的,别忘记那是个口口声声道德礼教的圣人,而且是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那么,她还想什么呢?
  我们可以推测,南子的心态——一个堕落中需要救赎的女人,一个希望看到太阳的女人。
  所以在极端的不道德里要见极端的道德,在圣人的交流甚至是呵斥里,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在声名狼藉的压力下,南子更想晒一下太阳。
  因此,才会有这次著名的“子见南子”之谜,才能解释通为什么圣人还会跟南子乘车,是怜悯,是拯救,是理解……或者,什么都是,什么也不是。
  但是这次圣人让她失望了,他在半途中逃之夭夭了,他根本无法跟她一起承担起世人的讥笑与指责,她只能永久沉寂于黑夜了。
  ——曾经见过黑夜里盛开的花,在黑夜映衬下却很像一朵百合,花香清淡幽雅,但是剧毒在身,人们叫它致命的曼陀罗。
  

五。吕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挪威森林”(1)
[人物小传]:吕后(前241~前180) 名雉,字娥姁,汉高祖刘邦之妻。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刘邦去世后,被封为太后。
  [君子心语]:那个男人辜负了她,所以权力才是世间最值得依赖的东西,但也正是权力,让她逼死了亲生儿子,杀死了很多人,走进了象征人性迷失的“挪威森林”……
  1。狠毒的背后
  她太有名了,在那充满男性话语的历史舞台上,她那“人猪”式的狠毒与历经坎坷的一生,成为父系社会一个令人畏惧的标签。她的名字叫吕雉。
  在中国的政治角斗场上,参与男人厮杀游戏的并不多,而她是正式出场的第一个,说句良心话,干得不错(我们以后就会发现,历史上的那几个都干得不错)。
  可是人们总记得她的狠毒——平定天下,功臣们用不到了,是君王算总账的时候,可是刘邦曾经跟韩信约:“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于是她设计用竹签杀死了老公一直下不了手的韩信;彭越谋反流放,半路跟她求情,她回去让老公夷了人家三族;一直嫉恨的狐狸精戚夫人,在老公死后,把她四肢剁了,挖了眼睛放在厕所里;几次杀戮刘姓子孙,光赵王就换了三次,灭了三次;培植吕氏势力,让自己的本家兄弟封王……史官们都讨厌她,甚至男人们都讨厌她,当然也包括很多女人。在民间,在历史,在言传里,她是一个狠毒的坏女人。
  但是,政治不是道德宣判场,在权力的角逐里是没有好坏的。衡量一个政治家唯一的标准,是张艺谋《英雄》里那两个重重的字眼——“天下”。
  不喜欢她的太史公,这样评价:“孝惠皇帝和吕后在位的时候,百姓得以脱离战国时期的苦难,君臣都想通过无为而治来休养生息,所以惠帝垂衣拱手,安闲无为,吕后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职权,施政不出门户,天下却也安然无事。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百姓专心从事农耕,衣食富足起来了。”
  作为一名政治家,她是合格的。
  大乱之后,拱手而治,休养生息,终成“文景之治”,她做到了;在时机不到国力不是很强大的时候,有礼有节处理外交冲突,她做到了;安定的天下为她证言作为统治者的合格——虽然,她的人品那样可怕。
  而政治无人品。
  权力的斗争,只有利益,没有品格,在一个充满男性的权力角逐场里,一个女人要想出位只能比男性更狠毒、更决绝、更刚毅。前有吕后,后有武则天,她们杀人不计代价是因为她们是女人。她们有先天的弱势,想活着,就要六亲不认。
  但戚夫人呢?如果说*,她是必死的牺牲品,何至于要做成“人彘”?
  那是因为吕后是政治家,但更是个女人。
  一切都是戚夫人的错。
  2。女人的自尊
  史称戚夫人年轻美貌,气质高华,且与刘邦情投意合,刘邦走哪儿都带着她。相比之下,两军阵前项羽威胁刘邦要煮了吕后和刘邦的父亲,刘邦笑嘻嘻地对项羽说:“好啊,你把他们都煮了,到时候也分我一杯羹。”她为他受了那么多苦,他根本不在乎她。
  当年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