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六耳猕猴之前生后世 >

第22章

六耳猕猴之前生后世-第22章

小说: 六耳猕猴之前生后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来继续:“你本是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共有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你这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你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后来恰遇悟空出世。看到悟空逍遥四方,随幻化为六耳猕猴,出来兴风作怪。如今,你还是回去吧!继续到大荒山无稽崖边,再次幻化为赤瑕宫神瑛侍者,陪伴绛珠仙子。待时机成熟,去享受那人间的世俗生活。这人间生活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那时你的青纯和自由天性依然保留,其余的野性和野心统统抛弃,与这个世俗的花花世界格外不入,免不了一场游戏一场梦。陪伴你的还有绛珠草一株,而你是赤瑕宫神瑛侍者。在大荒山上,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到时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你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你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你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历来几个*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到时我佛辈自然回去解脱你们,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六耳猕猴大喜,急切地问:“那要多长时间啊?”

  而悟空和众佛徒却暗自想,这佛祖今天是怎么了,凡心大发,说了这么多的人间情话,让人好不肉麻。

  如来缓慢地说:“悟空被压了五百年才出来,这次你要等待的时间比他更长一点,罪加一等,双倍计算,一千年!”

  “啊!”六耳猕猴大叫一声,绝望地把整个身子瘫软在地上。

  “不过你的命运比他要好得多了,那里是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六耳猕猴;你意下如何?”

  “多谢佛祖不杀之恩!多谢大圣不杀之恩!以后我年年给你烧香磕头!”六耳猕猴听说有如此好处,急忙磕头谢恩!也不管将来多可多难。

  “六耳猕猴,烧香磕头就免了吧!你难道忘了吗,现在这世界,烧香的不一定是和尚,还可能是熊猫呢!”佛祖没好气地说。吓得六耳猕猴大气不敢出,不知道为什么熊猫也开始烧香了,只能默默地等待佛祖的判决。

  “六耳猕猴,我最后想说你一句,你太有才了!把模仿模仿的惟妙惟肖,连我们大慈大悲的南海观世音菩萨都辨认不出,更不要说那些天庭的玉帝、地府的阎王,还有肉眼凡胎的唐三藏。可惜呀,现在没有‘模仿秀’这个节目,否则,你就是全天下第一了。再说了,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呀!。不说了,不说了!六耳猕猴,你还有什么本事,说来我听听。”如来说道。

  六耳猕猴以为佛祖有意考察自己的功力,于是面带诚恳而又得意地说道:“我走过南、闯过北,厕所后面喝过水;火车道上压过腿,还和傻子亲过嘴;上过山、打过虎,少林寺上练过武;左青龙、右*,常拿克林顿当二百五;金字塔上跳过舞;耶稣头上打过鼓;还拿释迦摩尼喂老虎!”

  “哇呀呀,悟空;送他上路吧!”如来急急说道,该死的猴子,竟然在我佛祖面前说大话,拿我喂老虎,可惜刚才话已出口,不能收回了,否则的话,真的要了这猴子的身家性命。

  悟空忍不住说到:“六耳猕猴,连佛祖都说你无耻,不过你无耻的样子很有我当年的神韵。还是佛祖说的好,人不能无耻到这个地步!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你知道吗?佛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虽然我只想揍你个性生活不能自理!可惜呀,天不容你!”

  六耳猕猴昂起头,大声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哪个拉屎不用纸!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悟空咬牙切齿地说:“你还蛮有骨气的啊!那好,我就为你放歌一首!”

  也不管如来佛祖同意不同意,高声唱到: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我不爱冰冷的床沿,不要逼我想念不要逼我流泪,我会翻脸。

  我不做大哥好多年,我只想好好爱一回,时光不能倒退人生不能后悔,爱你在明天。”

  六耳猕猴大声说到:“这才是我的好兄弟!我也回敬您一首!”

  大声附和:

  注定一生与天争,注定一生假假真真,成功的门谁是输赢,我逃不开名利缠身。

  情有几分爱有几分,情爱一生只不过是贪恋痴嗔;

  怨有几分恨有几分,恩怨一生只不过是互相矛盾。

  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大江南北什么都不怕;

  天大地大留下什么话,好名照青史人走天涯。

  … …

  如来不等六耳猕猴唱完,禁不住双手合一:“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悟空知道这是在提示自己,不要再所谓的惺惺惜惺惺,否则可就翻脸不认人了。无奈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元行尽失;至今绝此一种。而元神则在谛听的指引下,回到了大荒山无稽崖。

  观音自始至终没有言语,有如来在,众神是谁也不去插嘴,无论任何事情,任由他处分,绝对不会出现差错,也不会出差错的,功德无良的佛祖怎么可能会出差错呢?一定要相信佛祖的力量和心念,那是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不之中,无上的大慈大悲。这件事的处分上,也真是分豪不差,既为悟空的名誉平了反,又惩罚了罪恶多端的六耳猕猴,还没有破坏当初自己默许的把所有猴类的生死一笔勾销的金口,真是一箭三雕啊!

  此后,人们在崖边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传来:

  人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如来见悟空一棒打当面死六耳元行,不忍,道声:“善哉!善哉!”

  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

  如来道:““你自快去保护唐僧来此求经罢。”

  大圣叩头谢道:“上告如来得知,那师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却不又劳一番神思!望如来方便,把松箍儿咒念一念,褪下这个金箍,交还如来,现在全世界黄金价格这么高,还能多换几斗米呢?也好师傅路上化斋吃。放我还俗去罢。”

  如来道:“你休乱想,切莫放刁。我教观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护他去,那时功成归极乐,汝亦坐莲台。”

  南海观世音菩萨看到佛祖这种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心理,心想,佛祖是既想做好人,又不想落人口碑。但转念以一想,不对,佛祖今天还没有把话说明白,肯定还有许多不能当面说破的话来。于是在说和唐僧师徒和好后迅速返回大雷音寺。

  如来见南海观世音菩萨回来,开口:“南海观世音菩萨,我知道你会回来的。刚才当着悟空的面,有些话可是难以说出来。以他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知道结果后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再说了,六耳猕猴如果知道了后世的归宿,天下可真就大乱了。”

  南海观世音菩萨静静的聆听佛祖的训词。众仙家也都不言语,想知道这六耳猕猴的前生后世到底如何?为什么竟有这么大的神力,能和悟空打个平手。

  如来看穿了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尼、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诸大圣众的心思,接着说:“你们一定想知道这个六耳猕猴的来历。这家伙的前生乃是人类的始祖之一女娲娘娘补天之时练就的五彩石。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一只来历不明的小猴子,竟然能和偷仙丹、盗御酒、吃蟠桃、老君炼丹炉内练就甚至还吃了人参果的孙悟空交手而不分高下呢?大家想啊,悟空乃是后天练就的本领,而这六耳猕猴乃是先天在女王娘娘的炼炉内练就的。无论是玉帝那里的仙丹啊、御酒啊、蟠桃啊、老君的炼丹炉和还有人参果,哪能和女娲娘娘的炉子相提并论呢?那可是人类的始祖啊。她的功力和我辈自然不能相提并论,遑论那玉帝案前的诸位仙家呢?”

  诸大圣众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只小猴子竟然能和悟空天上地下人间争斗,果然来历非凡。南海观世音菩萨似有如无的说:“我佛慈悲,既然这猴子作恶多端,为什么又要放他一条生路呢?”

  佛祖笑呵呵地说:“还是南海观世音菩萨想的周到啊!大家想一想,这理由有三。其一,简单一点,就是刚才所说,悟空已经把猴类的生死薄全都勾销了,人家玉帝都没说话,我们干嘛要指手画脚呢?其二呢,以悟空的性格,要是知道这世上还有一只比自己能耐还大的猴子,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收拾了呢?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雄和一雌。其三,这厮乃补天之才,只因早年被抛弃,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鬼迷心窍,误入歧途,所以才导致今日的结果。但是再次经历千年的湮没和磨练,以及看破人间的繁华芜乱、尔虞我诈、灰飞湮灭,终于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的成功。我不能扫了女娲娘娘的兴啊!毕竟,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啊!”

  诸大圣众这才明白佛祖的慈悲。

  佛祖接着说:“大家关心的还有六耳猕猴的那根铁棒。其实那也是女娲娘娘当初炼五彩石的时候练就的一块黑玄铁石,本来就不比悟空的金箍棒差,再加上经过北芦具洲的冰川的浸润,成了冰川玄铁,威力无比。只不过悟空的一生本领乃是我天界亲传嫡授,再怎么说也是根正苗红、师出有名。而这六耳猕猴乃是自学成才,不免有不入我天界之处,游离于仙家之外,所以才难成正果。”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一七回 幻化宝玉补天裂
话说六耳猕猴的元神幻化成一块宝玉,被仍在青埂峰下,整整经历上千年。

  “凄风冷雨中多少繁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随风吹落,

  蓦然回首中欢爱宛如烟云,似水年华流走不留影踪。

  我看见水中的花朵,强要留住一抹红,

  奈何辗转在风尘,不再有往日颜色。

  我看见泪光中的我,无力留住些什么,

  只在恍惚醉意中,还有些旧梦。

  这纷纷飞花已坠落,往日深情早已成空;

  这流水悠悠匆匆过,谁能将它片刻挽留。

  感怀飘零的花朵,尘世中无从寄托,

  任那雨打风吹也沉默,仿佛是我…… 

  我看见水中的花朵,强要留住一抹红,

  奈何辗转在风尘,不再有往日颜色。

  我看见泪光中的我,无力留住些什么,

  只在恍惚醉意中,还有些旧梦。

  这纷纷飞花已坠落,往日深情早已成空;

  这流水悠悠匆匆过,谁能将它片刻挽留。

  感怀飘零的花朵,尘世中无从寄托,

  任那雨打风吹也沉默,仿佛是我,

  嗯…嗯…嗯…

  一日,这块石头被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带到花花世界,疯疯癫癫的走了一趟,发现人间更是龌龊遍地,还不如原来做个兽类或者是石头清净。可已经难以回到动物的种类,结果只好仍旧化作石头,回到青埂峰下,任那风吹雨打,也算作修炼了。那僧道仍携了石头到青埂峰下,将石头安放在女娲炼石补天之处,各自云游而去。

  这一日空空道人又从青埂峰前经过,见那补天未用之石仍在那里。但上面多了一些字迹,从头的细细看了一遍,见后面偈文后又历叙了多少收缘结果的话头,便点头叹道:“我从前见石兄这段奇文,原说可以闻世传奇,所以曾经抄录,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