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钟宜霖杂文选 >

第3章

钟宜霖杂文选-第3章

小说: 钟宜霖杂文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姨回到厨房炒菜去了,屋子里一股菜香弥漫。我懊恼得要命,因为我的紧张,我又闹了一个误会。

  “这个戏叫什么名字?”我问老师。

  “《眉间尺》。”老师说。

  我一紧张,听成了“没坚持”,这么古怪的名字,我吓了一跳。

  “啊?这么前卫的名字?”我禁不住笑了起来。

  老师有点奇怪,看看我说:“前卫吗?”

  他这一问,我立刻又迟疑了。在老师面前我永远都那么不自信。我开始想到可能是自己听错了。

  “是……叫什么名字?”我只好小心翼翼地又问了一遍。

  “《眉间尺》。”老师一字一字地说,像教一个小学生。

  “啊!”我这才听清楚了。凭直觉立刻感到这会是一出好戏。

  “眉间尺啊,我听成没坚持了。”我笑说。

  聊了没几句,阿姨又端菜上桌了,眼看就要开饭了,我开始强烈地感到不安。

  于是我说:“要不老师您吃饭吧,我去剧场等您。”

  老师显然也被我弄晕了,因为我们的谈话显然还没有开始。

  他说:“哦,那好。”

  我很想和老师再聊一会儿,但是我们的谈话就这样因为吃饭的问题而莫名其妙地结束了。简直就是荒诞。

  我到门口换鞋,老师又问了我一句:

  “你吃饭了吗?”

  我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其实没吃,也想在老师家吃饭,可我想起前面我说自己已经吃过了,所以我只好再次违心地回答:

  “吃了。”

  然后我说:“下次吧。”

  然后我心中沮丧无比。

  
  坐在剧场里等着戏的开演,我反复回想着刚才发生的荒诞哭笑不得。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变得这样愚蠢。本来我是很想和老师一起吃饭,多聊一会儿,毕竟有一年多没见了,有很多话要说,偏偏就这样不尴不尬地退了场。这种微妙的东西如果分析下去,会变得很有意思。生活中无时不刻存在着的荒诞。

  坐在剧场,我还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看的戏:七点半才开演,但从六点半就开始陆陆续续来人占座,十分钟后,所有的座位已经全满了。如果不是我及时赶到,恐怕连最角落的位子都没有了。虽然是内部演出,可还是有很多外面的人闻讯而来,在我的前排有一个很有名的电影导演,专程从很远的地方赶来看这个戏。那么闷热的夏天,在一个小剧场,居然所有的观众都硬生生地从六点四十坐等到七点半。

  还有十分钟开演的时候,小剧场里已经几近暴棚,人山人海。不仅座位已经挤满了人,就连所有非演出区的边边角角都站满了人。还有人爬到了楼上,蹲在音箱旁边。

  真是好久都没看过这么火暴的戏了。

  我跟旁边的人要了一份戏单,在里面找到了老师的名字。黄维若。当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沧海》、《苍原》。我们班是他从德国回来后带的第一个班,被学校誉为是继78级后空前绝后的一个班。黄老师那时候经常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满了我们的作业,他像个疯子似的在学生宿舍楼里楼上楼下地跑,挨个到宿舍找我们谈作业。以致于我们谈作业色变,这种恐惧心理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毕业两年后,我曾想再考他的研究生,但不幸师母去世,老师此后数年都不招生。

  系主任退休以后,系里曾想让他接任,老师适逢中年丧妻之痛,且一生名利淡泊,婉言谢绝,后来推荐一位年轻教师做了系主任。去年我见到老师的时候他说,他正在向学校申请提前退休,一方面是要专心写东西,一方面也想好好抚养小孩。没有母亲以后,孩子变得更加孤单。

  《眉间尺》是老师几年前写的一个戏,用的是戏中戏的套子,写一个剧团在排练《眉间尺》。感觉是在尝试布莱希特的方式。有很多台词,我一听就知道明显地是黄老师风格的台词,谁也写不出来。比如说帮眉间尺复仇的黑衣人杀楚王,只是因为看上了他的脖子。

  
  演出结束以后,所有的人起立鼓掌。强烈的掌声经久不息。无数人跑到台上去送鲜花。当然,送花肯定是早就安排好的,但观众持续的掌声却是真实的。

  散场以后,我已经快要饿死了。一个人跑到外面的饭馆吃东西。点完菜,又想起了微微,就打通她的电话,叫她过来一起吃饭。

  微微是我的同学。毕业以后我工作了,她则考了研究生。现在她已经毕业,留学校当了老师。已经在带98本科班,和黄老师一个教学小组。

  我问她,以前我们都是黄老师的学生,现在你也当老师了,怎么称呼?

  她回答,那他也还是我的老师啊。

  她的回答让我拍手称妙。

  我们班和她一起考研留校的还有一个男生,但他暂时还没有毕业。学校要派他去印度搞研究,一年以后回来。七月份就要走。

  我对他说:最近连续两届世界选美冠军可都是印度美女当选,你去了印度,可以大饱艳福啦。他说那可不行,印度男人会杀了我的。

  我哈哈大笑。

  他已经学了三个多月的印度语和梵文。我和微微都嘲笑他,说他是唐僧,去西天拜佛求经。

  在饭桌上,我向他们倾诉了我为什么这么晚吃饭,以及我在黄老师家因为吃饭与否所带来的尴尬,他俩深表理解。

  “主要是上学那会儿黄老师老找我们谈作业,把我们都吓怕了。已经留下后遗症了。”微微说。

  我笑得几乎喷出茶来。

  
  第二天就是生日。

  事先已经在网络上收到一大摞的生日祝福。网友们纷纷发来贺贴:帕帕,小李肥刀,商略,陈村,深夜听雨,穹高,玫瑰翅膀,杨葵,另类漓江。看着那些热情洋溢的帖子,我在电脑面前笑出了声。

  姐姐给我打来电话,叫我去长富宫的西餐厅,她在那里等我吃饭。

  看看时间,已经是中午。起来梳洗打扮,简单地化了淡妆,穿上一袭曳地的紧身白纱长裙,披着长发,头上戴着从新疆买回来的公主式银冠。

  过去和姐姐吃饭,一层餐厅外面是绿地和喷泉,午后的阳光浅浅地照耀过来,水一般从玻璃外淌到我们身边。

  姐姐说,还记得小时候你在上幼儿园,我已经上小学,有一天偷偷带你去上课,把你藏在课桌下面,你自己在那里翻我的图画书,结果老师正在上课,你突然大叫一声:“大公鸡!”我都要被你吓死掉了。

  我哈哈大笑。姐姐说的情节我已经完全想不起来。我所记得的只是和姐姐偷吃坛子里的泡菜,还有一次姐姐分给了我几颗花生米。

  我说,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幼儿园得了一朵小红花,是老师给我的奖励,结果回来被表哥抢了,我哇哇大哭,奶奶就追着表哥要打他,表哥拔腿就跑,结果奶奶一直追到了楼下。

  我们会心地微笑,回忆着二十年前的事情。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却在我们的记忆里印象深刻。

  姐姐现在已经是女老板,在深圳开着自己买的车,还准备在广州开分公司。二十年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过去。

  吃过午饭,下午已经有朋友开车过来,接我们去燕郊的天子山庄。

  这是一片京郊的别墅酒店。里面有一个很大的湖,绿柳垂烟,差点让我以为是到了江南。后面的这一段应酬的时间过得很快。蒸桑拿,打高尔夫,散步,一下午就那么过去了。晚宴是山庄的老板请我们吃饭。然后是生日歌,烛光和生日蛋糕,华丽的晚宴。

  一切都是别人安排好的。在整个过程中我都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地慵懒。因为繁华与我的###格无关。

  阴天,在不开灯的房间,思绪一点一点沉淀。听着莫文蔚的无聊的白天和夜晚。

  在生日的时候,许三个愿。他们告诉你那就会实现。

  许愿的时候,看着黑暗在烛光中一点一点变浅,我知道我的愿望只有那么一点点。

  也许会实现,也许不会。如果有实现的那一天,我会让整个世界都听见。

  
  晚上本来给我安排住在湖边别墅临水的房间,可以看着窗外的湖水度过这个夜晚,但是我坚持着要回去。因为还和女友术术约好了晚上见面。因为有事,她没能赶来参加我的生日Party,我们便约了晚上另聚。

  回到市区,姐姐回了饭店,我和术术,还有另一位朋友一直玩到凌晨两点。一位早就认识的英俊单身男士。术术说,我把他打成了一个大礼包,送给你做你的生日礼物了。我笑起来,说不会吧?你这是拐卖妇男。术术大笑。

  我们先在茶馆喝茶,后来因为晚上吃了鱼翅吃了蛋糕惟独没吃米饭,我就又饿了,没办法,天生就这个命。然后我们就去东直门吃夜宵。在东直门街边的大排挡我吃得兴致高昂,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我一个人兴高采烈地吃完了一大盘麻辣小龙虾还有羊肉串。

  生日过完了,就25岁了。突然发现已经是不好意思说出口的年龄。

  深夜上网,打开电子邮箱,收到一封英国的来信,告诉我伦敦的天气。六月,雾气弥漫的伦敦,此刻正是潮湿而多雨。

  我给他回信,我说,北京的天空也正在下雨,在大雨的夜里,我想起自己的青春就这样一天天流逝,然后消失。

  
  
  
  2001年6月

  27日23:00……28日02:00

  于北京雨后的凌晨 。 想看书来

2000年写的网络自我介绍
dearzhong

  飞翔于天空中的精灵

  23岁的中国女孩

  在文字中游弋着年轻的梦想

  和未来

  
  大螃蟹星座的小龙女

  B型血

  富于天真的浪漫幻想

  和现实生活的感伤

  
  喜欢一个人

  喜欢在都市里流浪

  喜欢阳光、音乐  和爱情

  不喜欢喝茶 &; coffee  因为害怕失眠

  而且咖啡杯很难洗

  不喜欢吃零食

  喜欢吃辣的菜

  喜欢赚很多的钱  然后旅行

  喜欢上网

  不喜欢孤独

  虽然有时候只能如此

  喜欢有人陪伴的时候

  喜欢和你在一起

  
  喜欢银色  和白色

  不喜欢复杂的东西  包括饰品

  喜欢开心  简单  和纯粹的自然

  喜欢阅读

  喜欢开车  三天被扣5分

  喜欢日本偶像剧  不喜欢插播广告

  喜欢谈恋爱

  但很少有时间  或者缘

  
  喜欢这个季节北京的春天满街飞絮

  喜欢坐在这个地方听柔和的歌曲

  喜欢自己的手机(Nokia8110,虽然很旧)和手机号(自己的生日)

  喜欢被人爱  或记起

  喜欢写字

  
  喜欢乱发脾气

  喜欢任###到底

  喜欢一付被宠坏了的样子

  喜欢笑  大笑  哈、哈、哈、哈…

  不喜欢寂寞

  所以喜欢你

  
  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

  喜欢一个人呆着

  喜欢天空  喜欢大地  喜欢这个世界

  和这个世界中的我和你

  喜欢这无数个新鲜、美丽、悲伤、或者快乐的

  有阳光的日子

  
  
  
  
  
  

  北京春天 。 想看书来

梦里梦外说红楼
钟宜霖

  
  
  
  中国人有很多传统。有农民起义打江山的传统,也有开明君主天下红的传统,有泱泱中华大国大家五代同堂的传统,也有秦淮画船浅唱低吟把酒临风的传统。中国的文人也有很多传统,有“待吾尽节立成功”状元及第的传统,也有“然后相携卧白云”隐士高人的传统,有修身养###的传统,也有著书游说的传统,传传统统了几千年,到最后眼看宏伟的封建帝国就只成了个死而不僵败絮其中的百足之虫,中国人也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传统:做梦。

  
  中国历史的滚滚长河流到伟大的18世纪,已是强弩之末,可怜的老曹生不逢时,赶上了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料想曹公当年青春年少之时,也定是胸怀大志,谈笑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难奈世事觉浮,风云变幻,眨眼间,业未立,鬓先秋,泪空流,拖妻带子的曹先生已人到中年。人生失意,红尘凄凉,落魄的贵族不如鸡,但如若只是这般愤世嫉俗看破红尘,那世间至多也只是多了一个臭和尚,或是多了一部《聊斋志异》而已,可曹雪芹真是伟大,他写出了《红楼梦》。

  中华千年,到最后这个破落不堪的国家里破落不堪的文人们就只剩下了一个做梦的传统。中国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