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蜗居引发的: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穷"-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不妨想一下,从2001年迄今全球经济的风云变幻,美元和人民币的利率变动是不是“完美演绎”了以上情节?
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各个央行是不是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忙不迭的赶紧将利率降低到接近与零的历史最低水平?
如此一来,哪个国家的钞票数量不快速增加那才是怪事呢!
可惜的是,利率有一个极限,那就是0!
当然,中央银行可以强行将利率规定为负值,不过,倘若中央银行真的这样做了,这就意味着借钱人不用从事生产,只用借钱就行了,杨白劳从黄世仁那里借到钱之后,黄世仁从此必须源源不断的给杨白劳送钱花。
这是什么样的“美好时光”啊?
即便在过去5000年中已经见识过各种各样的利率,但面对今天我们各个中央银行所设定的低利率,估计“历史长河”老先生还是要看得目瞪口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4。6钞票怎么印出来的(2)
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自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挽救世界经济”名义之下,全球央行的老大——美联储在2008年12月17日,将美元的基准利率降低到的历史低位,其他央行纷纷跟进。
欧盟央行,2009年5月7日起,将欧元的基准利率降低到的历史低位,同日,英国央行也将英镑利率降低到的历史低位;
瑞士央行,2009年3月12日将瑞士法郎的利率降低到的历史低位;
日本央行更是主动跟进,在2008年12月19日就将日元利率降低到了;
其余的,诸如加拿大央行,在2009年4月21日,将加元的利率降低到的历史低位,新西兰元,挪威克朗 ,丹麦克朗,瑞典克朗,韩元2%,港币,台币……
随便简单加一下你就知道,以上国家经济总量相加的话,差不多要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
金融危机以来,按照现在世界各国央行所制定的利率情况——如果你手头有100元钱,要想实现翻倍,存在中国的银行,不考虑复利,需要四十年;如果存在美联储,需要四百年;如果存在日本银行那里,那就是“一千年以后”;如果存在香港的汇丰银行那里,那就真是要“等你一万年”了!
无怪乎有人感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让人类一起跨入信用货币时代,本次金融危机,则是让人类携手跨入了“零利率时代”!
世界范围内利率为零,这可是自货币产生5000年来从未出现过的情况!
现在,问题来了,倘若利率已经降低到了零这种水平了,经济依然深陷泥沼怎么办?
当利率等“常规工具”被玩弄到尽头的时候,就只能QE了。
所谓QE,就是央行直接通过大量印钞买入政府、企业债券等市场上无人认购的资产,同时向银行体系注入超额资金,试图为经济体系创造新的流动性,以鼓励开支和借贷。
实际上,对于当前的信用货币体系来说,只要利率不是零,货币当局可以通过把利率降到足够低的地步,扩大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根本用不着QE。
这下你明白了,美联储宁愿被天下人指责也要实施QE,原因正是在于美元的基准利率已经降低到了,接近于资金转移成本,美元利率已降无可降。
用一个中国成语来形容,叫做“黔驴技穷”!
该怎么比喻央行们降低利率和量化宽松的把戏呢?
如果说升降利率的把戏算是华山论剑中的“九阴真经”功夫的话,那么QE可谓是西毒欧阳锋变疯了之后的所练的绝世蛤蟆功——经脉倒行,五脏具废。
不过,不管通过什么招数,印出来钞票在市场上的效果完是一样的。
从1971年开始,全世界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都开始了几千来来不曾有过的上涨步伐,这应该都是利率调控的伟大成果;2008年底开始,从黄金到石油,从小麦到大豆、从棉花到橡胶,全世界的大宗商品都迎风起舞,一天一个价儿,这都应该拜美联储的QE所赐。
实际上,世界范围内的物价全面上涨还远远没有来到,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实体经济活动萎缩,当前美联储QE的那万亿美元钞票,现在绝大部分都还作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企业的现金储备而静静的躺着。
一旦经济活动恢复到和以往一样,这些现金进入到社会流通领域,在刚才讲到的那个货币乘数的影响下,全社会的物价都会出现另外一轮的猛烈上涨。
。。
4。7人民币与美元(1)
2010年3月16日,美国130名国会议员“集体上书”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和商务部长骆家辉,要求奥巴马政府在下月发布有关汇率操纵的报告时,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在政治压力之下,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财长盖特纳在内的多名政府高官连续发表针对人民币汇率的强硬讲话,甚至不惜宣称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汇率操纵国”是个什么名词?汇率又是个什么玩意儿?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后,由于失去了黄金的锚固,当时世界各国纸币兑换汇率陷入一片混乱,为此,由美国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7年4月29日通过了一项旨在避免成员国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体系的决议,这就是所谓的“汇率操纵国”的由来。
可以说,如果不是美国背信弃义的单方面放弃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话,就不可能存在什么所谓的汇率问题——每一个国家的钞票都对应着相应的含金量,含金量的比值就是汇率,有什么操纵不操纵的?
在当前的纯信用纸币体系下,美元是世界所有纸币的老大,既然是“老大”,美国自然享受着老大的所有特殊“待遇”。
其最重要的特殊待遇,就是美国可以用真正的纸,来购买其他国家(比方说中国)真实的劳务和产品。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像一个老实人,哼哧哼哧每天累得汗流浃背的生产粮食、鞋帽、衣服、电子产品,然后由一个整天无所事事的无赖用白条来购买,就这样,白条不断的累积,就成了巨额的外汇储备。
慢慢的,白条贬值了,但反正这个无赖可以再印刷出来更多的白条来抵债,只要这种白条能够用来完成和中国的交易,无赖永远不会担心白条贬值……
世界就是如此荒谬,当日本、德国或者中国对美国出现贸易顺差的时候,日本和中国的出口商实际上仅仅用出口商品换来了一张张绿色的纸片。
美国海军学院教授Thomas Barnett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只用很少的纸币去交换亚洲地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足够聪明地知道这一切并不公平,当我们送去这些纸币时,我们必须要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美国太平洋舰队”。
是的,实际上美国庞大的武装力量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确保美元纸币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不会被拒收。
最具代表性、最荒谬怪异的莫过于2009年初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华时向中国推销美国国债的那些论调了,更为荒谬的是,许多中国专家乃至政府高层官员还深以为然……
希拉里说,“中国应该购买美国的国债,借给我们美国政府,然后我们把这些钱交给我们的公民,让他们来购买你们生产的产品,与此同时你们的公民可以获得工作。”
“这是双赢(Double Win)的行为”,希拉里说。
归根结底,希拉里在说,“我们得到了东西,而你们得到了工作。”
中国政府用人民的储蓄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政府把这些钱转移到美国消费者手中,美国人就有钱来购买中国的产品和服务,中国人由此得到工作——这是什么理论?
记住,人们真正需要的是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而非工作本身!
如果我不用工作就有人给我大把大把金钱去挥霍享受,我为什么要去工作?
正如欧元太平洋资本投资公司总裁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中国购买美国国债的事情说,“让别人享受产出,让我们的人民工作,这算什么?这不是工作,这是奴役!”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7人民币与美元(2)
真不晓得到底是希拉里无知还是中国的经济专家和高官们无知?
受选民情绪和政治氛围影响,美国政府官员对待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态度变化尚可理解,而作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这样的学术名家,如果也动辄改变自己的观点,发表一些忽略所有经济背景的昏言昏语,就实在让人觉得不可理喻了。
说的正是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2009年5月,借着新晋诺贝尔奖得主的辉煌桂冠,克鲁格曼先生来到中国的北京和广州做“非凡财富”主题的巡回演讲,短短一周时间,据说狂赚人民币500万元!
也许是见识到了中国两个典型的“明星城市”在金融危机后时代的无比奢华和繁荣,也许是邀请他的那些中国人所显露出来的富裕和阔绰实在让自我感觉优越的克鲁格曼太过于震惊,这种奢华、繁荣、富裕和阔绰,在擅长国际贸易理论的他看来,一定是刻意压低人民币汇率换回来的!
在中国发了大财的克鲁格曼对中国却没有一点好感,2009年10月22日,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国式脱钩(The Chinese Disconnect)”一文,称中国的货币政策蛮横残暴而令人憎恨(outrageous),以邻为壑(beggar…thy…neighbor)的中国正在偷窃(stealing)别人的工作,搜刮(siphon)民脂民膏,谩骂得起了劲儿的他,居然说中国的贸易顺差和购买美国国债造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额滴神啊,这是德高望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说出来的话么?
原来,中国通过压迫劳工、耗费资源、污染环境辛辛苦苦为美国人提供便宜的产品,并且把储存的钱用来购买美国国债,居然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
就在这篇文章中,对于2009年美国财政部没有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克鲁格曼认为那是“滑天下之大稽(They’re Kidding)”!
2010年3月14日,克鲁格曼先生再度发飙,在他的专栏中写下“对抗中国(Taking On China)”一文,认为极度扭曲的(distortionary)人民币汇率损害了全世界(damage the rest of the world),呼吁美国政府不要害怕激怒(provoke)中国,假如人民币不大幅升值的话,就甭和中国客气(reason)来客气去了,直接针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就是。
根据克鲁格曼的说法,美国完全不必害怕中国抛售美国国债,因为中国这样外汇储备会“严重损失(large losses)”,而美元贬值反而会促进美国出口;不必担心美元利率暴涨,因为美联储可以将美元利率固定在接近于0的水平上直到美国就业数据改善;至于美国国债销售,更不是问题,实在不行的话,美联储可以直接购买……
不妨按照克鲁格曼先生的思路,先来看看假定人民币升值40%的后果。
美国人现在衣服鞋袜是从中国进口,冰箱彩电空调是从中国进口、玩具礼物是从中国进口……人民币升值之后,相当于美国人的日用消费品现在立马全部提价40%!
对于克鲁格曼这样的精英人士来说,日常消费品涨价40%可能不要紧,但对于那些面临着失去房子、失去工作、失去信用卡并且遭受债务压迫而一无所有的大批美国普通民众来说,他们能够承受这个成本么、愿意承受这个成本么?
一旦这些热爱自由、注重人权的美国民众不能忍受,后果是什么?
4。7人民币与美元(3)
至于增加出口,克鲁格曼先生可以好好想一想,美国出口给中国的产品有哪些可能因为便宜40%而大幅度增加——是高精尖的军事武器还是航天技术、电子技术,或者是像悍马、劳斯莱斯之类的大排量或者超豪华的美国汽车?
前者,美国人恐怕不愿意出口,后者,中国富豪们该买的也早就买了!
到最后,美国恐怕还是只能“出口”他们最擅长的东西——美元纸币,除了折腾一把美国的普通民众和中国的外向型企业之外,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会有什么根本改观!
难道我们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先生不晓得,人民币绑定美元的货币政策,给美国带来了极大利益,表面互惠的“中美国”关系,实质上是美国对中国的变相奴役。
连《华尔街日报》这种右翼报纸都忍受不了克鲁格曼的胡说了,专门发表评论文章,不点名的批判了“那些贩卖凯恩斯主义并将其作为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的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