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 >

第7章

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第7章

小说: 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

  万一人家就是不喜欢我可咋办?你也许会问。不喜欢你,你就慢慢跟对方泡着玩呗。学者发现一个很吊诡的事实:那些开始不喜欢你的人,一旦后来喜欢上你,会比那些一开始就喜欢你的人更喜欢你。

  如果你本来和一个人关系不太密切,千万不要忽然来个180°的急转弯,对人家过于热情,这除了有可能吓坏人家,使人怀疑你别有用心,另外也没有必要。

  研究表明,渐进培养起来的好感总是比突然产生的友谊更加稳固牢靠。不要想一下子就成为对方的知心好友,只要根据“爱产生爱,喜欢产生喜欢”的规律,不断地使用适当的方式,让对方知道你很喜欢对方就足够了。

  同类相求,让对*得自己跟你是同一种人,对方就会喜欢上你

  两块磁铁放在一起,那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不过并不是所有相同的东西都互相排斥、相异的东西都互相吸引的。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实际上更喜欢那些跟自己臭味相投的人。相似的个性、体貌特征或生活背景,往往引起信任和亲密感。跟那些与我们类似的人说话时,我们可以有很多话说,双方会有很多共同喜欢、关注的问题可以讨论。

  有的人和我们不一样,我们也有可能觉得对方挺有意思的,不过那不意味着我们喜欢对方,因为不能完全了解对方,我们会因此产生对彼此关系的不信任感和不确定感。

  这种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同类相求”或“臭味相投”。那些一起患难、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的人们,往往会建立一种非同一般的密切关系,经过很多年都难以断绝。比如,那些曾经在一起打过仗的老战友往往有极深的感情,多少年以后见面仍然交情不减当年。

  类似地,那些并没有一起生活过,但是曾经有过类似生活经验的人们中间,也有一种比较强烈的情感纽带。就算两个人以前从来没见过面,但是有类似的生活经验——也许是得过同样的病,也许是做过同一种工作——他们也会更容易套上关系,甚至进一步发展成哥们儿、姐们儿。

  对那些跟自己有类似生活经验的人,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原因在于我们觉得对方会更懂自己。人人都渴望被别人所理解,这一渴望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模式影响实在不小。

  用赞扬给对方自信,让对方感觉自己不错

  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如果别人都肯定、尊重、欣赏自己,人们就会觉得洋洋得意,觉得自己挺不错的。当他们觉得自己挺不错的时候,也会对那些使他们产生这种挺不错的感觉的人产生好感。

  和那些热情开朗、喜欢说好话的人在一起,我们通常会觉得非常开心。尽管有时候明知道对方的马屁经有点不着边际,但还是喜欢和他们一起鬼混,因为对方肯定了我们的价值。

  相反地,和那些老喜欢挑别人毛病、什么都看不顺眼的人在一起,呆两分钟都会觉得难受。这些讨厌鬼会让我们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生活了无生趣,就算他们有时候也一知半解地说两句真理出来。那些肯让别人舒服的人,别人才会喜欢他们。

  与对方保持言行风格一致,不是一种人,也可以求形似

  如果你跟对方明显不是同一种人,假装得太过分、或者硬往上套,反而有可能坏事。采用与对方保持言行风格一致的技巧,同样可以在彼此之间产生信任感,这样对方就有可能喜欢上你。两个人在言行风格上保持一致的时候,在谈话时往往更容易唠叨一块去,越说越投机。就像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和我们趣味相投的人一样,我们也会无意识地喜欢上一个和我们做派一样的人。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会更容易喜欢上那些姿态动作、遣词造句跟我们类似的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这本书里将会陆续做深入的讨论,在这里主要提一下两个如何与对方保持言行风格一致的小技巧:

  A、模仿对方的姿态和动作。比如说,要是对方把手放进口袋里,你就也把手放进口袋里。要是对方挥动了一下手臂,稍微隔一会儿,你就装作无意识地也同样地挥动一下手臂。对方如果喜欢抱拳,你也假装无意识地偶尔抱一下拳。

  B、模仿对方的语言。设法跟对方保持相同的说话节奏。要是对方说话时缓慢、轻松,你也说得缓慢点、轻松点。要是对方叽里咕噜地说得很快,你就也得加快说话的速度。要是对方喜欢用大白话,或者文绉绉地掉书包、甩词儿,你也紧紧跟随,亦步亦趋。

  向对方求助,让对方在你面前有成就感

  武侠小说家古龙曾说:世界上你最不喜欢的人是那个你最对不起的人!研究表明人类的确具有类似的特性,就是更倾向于不喜欢那些曾经被自己伤害过的人。自然,我们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当然就会比较倾向于心狠手辣地伤害那个人。不过这里说的并不是那种情况,而是当我们伤害了某一个人时,不管原先是不是喜欢这个人,这时就会无意识地倾向于不喜欢那个被祸害的倒霉蛋。

  这种无意识心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弱内心的矛盾冲突。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自我形象,而且往往是正面的,要是我们的所作所为和这个自我形象是不符合的,我们就会觉得很不舒服。为了减弱这种内心中的心理冲突,我们就会设法合理化自身的行为,竭力把自己打造成正义超人奥特曼之类的形象,以同正面的自我形象保持一致。而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合理化自身行为的一个方法,就是否定对方、挑对方的毛病。

  要是你伤害了某个人,不管是啥原因吧,反正你心里就会忍不住泛起一个小波浪来质问自己说:“我为啥这么对待人家呢?”接着你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那是必须的!我不喜欢这家伙!他是罪有应得!做错了事情的人,必须给他一个教训,让他知道倒正,以后再不犯同样的错误。”

  这个原理的相反的情况也是成立的。要是我们给了某某人某种好处、或者帮助了对方,我们就会找人家值得我们这么照顾的理由,结果造成更喜欢某某人。否则的话,人家非常令人讨厌,你还神经病似地不断资助人家,这叫什么逻辑嘛?!

  同时,通过帮助对方,我们也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获得了做人的满足感和尊严,当然会捎带着对造成这种结果的人产生好感了。

  根据这个原理,要是你能让对方帮你一个小忙,对方就会不由自主地对你的产生正面的评价和情感。人们常常误以为,我们越是给对方好处,对方越是会喜欢我们,而事实并非如此。对方可能会因此觉得我们是一个好人,欣赏我们的古道热肠,但是却不会因此更喜欢我们。人家可能会觉得我们是值得喜欢的人,但是值得喜欢和发自内心的喜欢根本是两个概念。

  搞对象时就经常会有这种情况,某姑娘明知道对方是个唐僧一样的好人,但就是喜欢不起来。喜欢你和认为你是一个好人是两回事。

  生活中对我们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常常是别人喜欢我们,而不是对*得我们是好人。要想让对方喜欢你,你得适当地设法让人家给你做事,而不是你光给人家瞎忙活。

  经常自我解嘲,人们喜欢不自以为是的人

  与人们的一般想法相反,完美、自信的人格并不会导致亲爱和喜欢一类情感的产生,卓越的品质并不能让对方更喜欢你。反倒是愚蠢或笨拙的言谈举止更能激发别人的好感。要是你想让某人喜欢上你,你可以在对方面前做点傻事,然后再自我解嘲一番。不要在做了傻事后一脸严肃地假装啥也没发生,其实,自嘲在赢得他人好感方面的力度是非常巨大的。

  当你表现出不怎么把自己当一回事的时候,别人就会对你产生一种亲近感,愿意进一步接近你。喜欢卖弄小聪明或者极其自恋的人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完美者,这其实并不招人稀罕。我们其实更容易被那些不那么自恋、不那么自我为中心的人所吸引、并喜欢上他们。自嘲会使你显得更平易近人、招人喜欢。

  有些人拼命扮酷、“装蒜”,其实只会给别人留下自己过于自恋的印象。这种脱离群众的“自信”对我们来说,是没啥好处的。

  有人可能会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人本质上喜欢自信的人,更容易被自信的人吸引,也更容易喜欢上自信的人。不过事实是,真正自信的人并不喜欢吹嘘炫耀,他们只是让世界发现自己的价值。吹牛家、狂妄的家伙在内心中其实并不自信,这样的人根本不会真正引起真正有眼光的人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真正自信而有安全感的人,并不惮于自我解嘲自己的错误,也不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人、不是神。

  总之呢,人们更喜欢偶尔会出点小洋相、懂得自嘲的人,这和他们也喜欢真正自信的人是并不矛盾的。不那么把自己当一回事,承认自己也是凡夫俗子、也会偶尔出错,实际上是在向世人表明:我才是真正自信的人。正所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

  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消极的言行会使人沮丧不快

  我们在前面已经研究过,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跟我们类似的人。不过这个原理并不涵盖一种情况。

  不管自己悲观还是乐观,实际上所有的人,都不喜欢性情阴郁、压抑悲观的人,而更愿意接近那些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地面对人生的人。

  为什么呢?事实是,乐观开朗的人,且不论做人的其它方面如何,往往待人主动热情、倾向于积极地评价生活,这些特质几乎总是可以使他们身边的人为之振奋,感到开心高兴。另外,人大多数都是希望自己能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的。当发现他人的个性中具有这种自己内心渴望的品质时,自然会因肯定对方而更加喜欢对方。

  就算你是一个悲观者吧,对于阴郁悲观的同类,你也许会有很多设身处地的理解,但还是会不乐意跟对方经常呆在一起。对方会永不停歇地抱怨万事万物——其中包括你自己,会没理由地生别人和自己的闲气,会到处挑刺、找毛病……想到这些,人人都会对这种人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的。

  你也许会问:“不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吗?难道性格阴郁悲观的人会不喜欢跟自己一个类型的人?”当然喜欢了。阴郁悲观的人喜欢和那些和自己一样脾气乖戾的人呆在一起,不过仅此而已,共同的性格特质不会让他们之间产生更深的感情。

  悲观的人同情跟自己一样悲观的人,会陶醉于对对方人格问题的批判中(尽管自己也有同样的问题),可一旦自己境遇、心情转好了,就会毫不留情地抛弃那些旧相好。状态低迷的时候,悲观的人在同类身上寻求温暖,但当自己不再阴郁悲观时,就会立即选择脱离过去的关系。

  这是因为悲观的人其实并不喜欢自己的阴郁悲观,也不喜欢别人的阴郁悲观,就算是有点对同类的好感,也只是因为跟对方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的相同。而这一点点对臭味相投的爱好,是很难跟他们对于悲观品性的嫌弃相提并论的。

  技巧回放

  ★ 尽可能地多往对方身边转悠,熟悉绝不会带来反感,而只会带来好感。

  ★ 跟对方说话的时机,尽可能选择对方心情好的时候。话题以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为妙,尽量让对方多说,少谈论自己。

  ★ 喜欢产生喜欢,爱产生爱。想方设法也要把自己的喜欢、爱慕、崇拜之情告诉对方。

  ★ 求对方帮你一个小忙,但注意不要强人所难,结果对方会莫名其妙地喜欢上你。

  ★ 通过模仿对方的动作姿态、说话的节奏风格,与对方保持言行风格一致,你们的心灵之间就会建立起一种微妙隐蔽的联系。

  ★ 自信的人最有魅力。通过自我解嘲和随和的态度证明自己的自信。

  ★ 待人热情主动、与人为善,经常赞美别人优点,让人对自己有良好的感觉。

  ★ 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们喜欢和那些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 最好的txt下载网

11 让对方接受正面的信息,给对方造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的朋友瑞敏去一家健身俱乐部应聘教练。冷不丁看清楚靠边的角落坐着一位考官,眼挺熟,竟然是一个在路上曾跟自己和出租车司机发生口角的车主!

  原来瑞敏过来时,路上遇到堵车,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死活没办法,眼看就要迟到。好容易路通了,自己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