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 >

第16章

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第16章

小说: 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行事逻辑:

  一、倔脾气的人通常有一种逆反心理,不管你跟他们说啥,通通说不。对新生事物,他们尤其不喜欢。他们的格言是“以不变应万变”。

  二、倔脾气的人经常对人不对事。万一他们看不上的人恰好是你,那你就倒霉了。你会发现,不管你的说法如何有说服力,即使他们明白你的立场是对的,他们也绝对不会接受。

  三、倔脾气的人往往伤心人别有怀抱,曾经因为某种事情或某个人的缘故,受到过严重的心理伤害,痛楚至今记忆犹新。在遭遇那些偏离他们通常思路的事情时,他们会感到在做决定判断方面力不从心,然后就会选择消极逃避,拒绝任何新生事物。

  四、倔脾气的人往往愤世嫉俗。这意味着,他们即使是在找你的麻烦,也并不是专门跟你过不去。实际上除了自己他们看不惯世界上的任何人和事物——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惯。如果你的想法人家看不上眼的话,本质上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那是你的想法,而不是他们的。            

  要是你曾经跟这些倔脾气的人交往过的话,你很快就能明白,跟他们争论一定会死得很难看。你说得越有道理,对方的反弹越猛烈。这些人根本就不讲逻辑,无论你怎么说怎么做,对方都给你来个汤水不进,让你气得干瞪眼没辙。当然,除了一种情况,就是在你技巧地跟他们打交道的情况下。

  如果这些倔脾气的家伙,所以不肯接受你的正确意见,是因为上面的一二三等三个原因的话,那你可以使用下面介绍的技巧拿下他们。

  转变倔脾气的人生态度,使之积极地待人处世

  研究表明,在向对方提出一个请求之前,要是你能设法让对方表态,对虚心接受别人意见之类的说法表示首肯,对方最后同意你的看法的可能性就要大大增加。你需要做的事情是,在提出真正的话题之前,说一点讽喻对方广开言路的话,转变他们对接受他人提议这一做法的态度。

  比如说,你希望你的死脑筋的老板接受你提出的一个新计划。没切入正题前,你可以先用话套住他:“有些人思路很狭窄,跟他们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有关,您说是不是?”“有些机关的人可骄傲了,别人跟他们说话,带搭不理的,这么做人其实没必要,您说是不是?”由于这个时候,你并没提出任何具体的问题,老板缺乏警惕性,一般没必要非对你这么一种泛泛而谈的观点痛下杀手,当然只会哼哈地答应。

  过一会儿,你再抽冷子把自己的计划提出来,你多半会发现他忽然有点礼贤下士得恐怖,一反常态地非常合作。一旦你的老板认可了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思路很狭窄,他就会无意识地按照一个思路开阔的人的模式来行事。

  这一技巧所以好使的原因,前面也已经反复说过,那就是人有一种保持言行一致、灵肉统一的心理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一套、做一套的话,他就会陷入心理分裂、心神不宁的状态。一个人公开发表了某种观点,就会在心里认可这一观点,并影响到他自身的行为。

  接下来,我们还要学习的是,运用问问题的方法,利用人们这种保持心理和行为统一的心理需要,进一步把那些倔脾气的家伙调动起来。

  设置逻辑陷阱,诱使倔脾气对你的想法给与肯定的评价

  一个人所以被看成是倔脾气的人,通常不是因为这个人非要做自己做不了的事,就是非不肯做自己能做的事。他们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把做这些事情看成是违背自己的意愿的。人在觉得自己的自由被限制住时,就会下意识地做出逆反的行为,这是一种本能。

  那些倔脾气的人的问题就在于,经常把很多事情判断成是有违自己意愿的。所以应付倔脾气的一种技巧就是,设法使他们把你的想法当成是他们自己的固有想法。

  接下来,让我们再捡起头一个阶段所举的例子说事。你希望老板能同意出血,组织同事们周末去某某风景旅游区潇洒玩一天。但觉得你的这个主意,老板肯定不会同意。但你在前面一个阶段,已经用讽喻提问的方法,初步让倔脾气的老板肯耐心坐下来倾听你的意见。

  现在你可以继续问话套你的老板说:“有人说员工士气跟企业的业绩之间是有很大关系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如果老板说,那当然是很重要的了。接下来,你就可以切入正题,向他提出组织一次旅游、联络同事感情的想法,请他批一点钱给大家快活一下。

  认同员工的士气跟企业的业绩是挂钩的,就是认可同事们有一起出去玩玩耍耍的必要。老板开始已经肯定过你的逻辑了,这一次按照同一逻辑再一次肯定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以对方为本位,增强说服力的六个细节

  到现在为止,你已经学习了如何改变一个倔脾气的人的固执态度,以及诱导他对你的想法给与肯定的技巧。接下来,我们再研究一下同时还得注意的、能帮助你达到最好的接受效果的六个细节技巧。

  ● 调动对方,改变体态

  要想让倔脾气改变其固执的立场,釜底抽薪的路子是影响对方的心态。人的身体状态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对于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影响力。不信的话你自己可以做一下实验。要是你佝偻着腰坐在椅子上、蜷曲起双腿、再皱个眉头、耷拉个脑袋呆那么几分钟,一会儿你就会变得心烦意乱。要是你赶紧站起来四处遛跶,一边走一边摇头、甩胳膊、活动身体,情绪很快就会发生改变。在人不断伸展活动自身的身体的时候,心理结构也变得相应地富于灵活性,对于不同思路有更大的兼容性。类似地,比起年轻人,老年人一般来说要更不容易接受新生的事物,这和老年人的身体变得更加僵硬和缺乏弹性是大有关系的。

  如果对方认准了死理——就是不同意或者不承认,你就诱使其移动身体,身子一动,心态就有可能发生微妙的变化。如果对方一直坐着,你就想法子使对方站起来,在屋子里走两圈。要是对方一直站着,你就设法让对方坐下。当人的身体固定不变时,心智也会变得相对静止、封闭起来。大量研究表明,迅速改变某人思维定势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使对方的身体活动起来。

  ● 不断提供新信息

  要求人家再一次考虑你的想法时,你必须提供一些新信息出来。没有人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一个没什么主见的人。你不拿出新的理由来,人家就轻易改变了意见,那不是自相矛盾么,这算什么事情嘛?

  每一次跟倔脾气交流时,都要整出点新东西来,或者提醒对方一些比较容易遗忘的细节,这样对方就有可能在新认识的基础上做出新决定,而不是单纯地改变自己的观点——这个对于倔脾气的人来说,常常比拉自己的肉还疼呢。

  ● 让对方看清自己

  研究表明,人越是能看清自己、确定自己的位置,越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原因是人在这个时候往往比较有安全感。看清自己,在字面上来说还是很简单的,也不过就是看清自己的影像而已。根据这个原理,在跟倔脾气谈话时,尽量选择在前面有穿衣镜或者至少汽车后视镜一类的地方,对方被你说服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 先接受对方的意见

  研究者发现,要是你在劝说对方前,对方曾经刚刚对你指手画脚、提出意见并影响了你的想法,对方此时此刻接受你的意见的可能性就更大。类似地,假如你曾经抵制过对方的诱惑、没有改变固有看法,对方就会用拒绝你来回报一箭之“仇”。

  根据这个原理,你不妨在试图劝说一个脾气倔强的人前,没话找话地找点话题,给对方创造一个教训你的机会,然后你再无条件承认对方所说的一切,全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玉良言,予以全盘接受。

  ● 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你的想法

  研究者还发现,如果你想说服的人明显持不同意见,你最好从正反两面说明自己的想法,优点缺点都说点。这样你的意见两头堵,就会出现至少在局部上与对方的意见相同的情况。

  对方就会觉得很有面子,觉得你毕竟还是考虑了自己的观点,在接受你的意见方面就会比较有弹性。当然了,在提出两方面的看法时,应该先提你自己的正面意见,后说反面的意见,并有所侧重。要是顺序、重点弄反了,搞成支持人家的看法,那就弄巧成拙了。

  ● 让对方相信你的想法就是自己的想法

  要设法让对*得你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方的意见、或者至少是受到对方启发的结果。这里面有很多好处,最主要的就是增强倔脾气的人对你的想法的认同感,他为了维持身心的协调统一,会有一种接受你的意见的需要。反对的话,那就是反对他自己。

  搞定愤世嫉俗型的倔脾气,关键在给人家无法拒绝的理由

  好了,应付倔脾气所以犯牛劲的头三方面因素的技巧,终于白话完了。现在开讨论对付第四类型的倔脾气的方法。

  第四种倔脾气的人,也就是愤世嫉俗型的倔脾气。这种人在心理上,总是把自己放在社会的对立面,把自己当成与一般社会、一般人相异质的存在,而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要想说服因为愤世嫉俗而犯病的倔脾气,必须采取跟对付前三种症状的人不同的技巧。

  原因在于,对人来说,世界观是最深层次的价值观,人对于自己、他人和社会上的种种事物的看法,都是建立在世界观的基础上的。当一个人的怪脾气是建立在愤世嫉俗、也即是反社会的基础上的时候,你要改变他的意见,就是在改变他的世界观。这属于连根拔的大工程,当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比如,你们单位要涨工资,你觉得自己的业绩最近不错而且家庭也困难,就找到关系不错的上司,希望他能考虑一下自己的情况,给自己多涨点钱。在此假设你的老板脾气很倔,你老板当然会义正词严地加以拒绝,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公正廉明的人,怎么可以徇私枉法、违背原则,跟一个*分子似的搞暗箱操作呢。同意你的要求,意味着把他对社会、对自己的看法全盘推倒。不管你实际上多有理由,他都不会同意,因为这根本就不是你的事儿,而是他如何看待自己看待社会的问题。

  除非一开始就使用一个技巧,你根本就没办法说服老板。这个技巧的关键不在于让对方心理分裂,成为一个说一套做一套的人——人们通常采用这种做法——而是要促使对方的心理和行为得到更高层次的统一。

  我们还是照旧拿你和你老板之间的情况说事儿。你想让你的老板帮帮你,可是老板不肯破坏论资排辈的老规矩。那你该怎么办呢?举例来说,一般人都把自己看成是好人,在定义上最主要的就是不会杀害别人的人。在什么情况可以例外呢?如果你和你的家人的生命受到一个拿枪的疯子的威胁,那你该怎么办?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杀死对方,但仍就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也就是说,条件不同,你就可以使那些违背一贯信仰的做法,变成可以接受的甚至必须的行为。想要让你的老板改变意见,根据的是一样的道理。

  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真理,也就是说任何真理都是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真理;类似地,只要条件充分,任何真理又都可以被推翻掉。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让你超越论资排辈的老规矩,优先获得涨工资的权力呢?要是你能充分证明,你将因为涨不了工资,承受某种严重的后果,比如妻离子散之类,你的老板就会同意你的要求。为了挽救你的家庭和孩子,这个更高尚的目标,超越了论资排辈的老规矩。虽然同意你的要求违背了老规矩,但并未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老板正派人的崇高伟大形象,所以他就可以答应你的要求。

  好了,现在我们搞清楚了一个事实:编织任何应该和必要的理由其实都是忽悠人的,你想别人帮你做事,真正的理由就是你需要。如果你的需要紧迫到一定程度,对方就会认可你的需要是合理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采取恰当的表述方式,使你的要求跟对方的道德观和自我意识之间不产生任何矛盾。这样你就可以成功地使对方摆脱愤世嫉俗的立场了。

  当然了,遇上这么难啃的硬骨头的机会也不多,不过你得明白万一遇上的时候应该咋对付。

  提议玩一个你肯定输的游戏,以判断对方能否被说服

  不过,慢着,你也许会说,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