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 >

第14章

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第14章

小说: 一本书学会人情世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是喜欢烹饪的话,你就会觉得做饭乐在其中、特别方便省事,自己做饭做菜吃比去乱糟糟的饭店吃饭强多了——买回来自己爱吃的东西弄熟了就完事呗。但是,如果你讨厌下厨的话,你就会觉得做饭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简直就快烦人死了——去超市买东西跑断腿不说,弄不好还要排队等了半天结不了帐,做饭时烟熏火燎,吃饭时已经累得半死都没有闲心多吃,好容易吃完了又得洗盘子洗碗,洗碗的时候还得注意防护胳膊手,要不皮肤还容易老话……总之实在太啰嗦麻烦了。

  显然,同样的事情,当理解方法不同时,人们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简单地说,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觉得事情非常简单易行,动力就足;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会觉得事情非常麻烦不好处理,就老想打退堂鼓。  

  根据上述原理,如果你想让某人立即有所行动的话,那么你得让他知道,你请他做的那件事极其简单方便。若是想阻止某人做某件事,那么你只需把做这件事所需的每个步骤都分别展开,让事情显得特别繁琐复杂、充满了艰难险阻就可以了。

  向对方提供额外的好处,博取对方的好感

  你去商场买笔记本电脑,导购员拉住你的手不松开:“去我们家吧,俺家买电脑送电脑包、送杀毒软件、送鼠标、送肯德基快餐免费卷……”,瓜子不饱是人心,礼轻情义重,反正是白拿的,你不由得心里一动,跟上前去。你在大酒店请客,花了好几千块钱,最后老板一高兴,让服务员送上来一盘免费的水果拼盘,十块钱都不值,不过大家吃得还是挺高兴,白送的嘛!半夜起来饿了,想吃碗泡面,等着的时候仔细看看包装,竟然是改进型的包装,量大不加价,附赠了10克的面饼,你觉得挺好,一边吃着面,一边算计下次还买。

  总之,送消费者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礼物,赢得消费者的好感,从而刺激消费,这一套现在几乎所有的商家都学会了。

  根据统计,向消费者赠送小礼物、小好处的营销技巧,可以使回头客的比例增加35%。 商家用微不足道的蝇头小利,换取了更丰厚的商业利润。而实际上他们给与消费者的所谓好处,对于消费者来说,通常都是可有可无的。

  类似地,我们在争取别人的合作时,也可以使用这种给对方点小好处的技巧。不管什么好处,哪怕微不足道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表达一种重视尊重对方的姿态,使对方了解到我们的诚心,这样的小刺激,常常就可以促使对方更迅速地采取行动。比如你可以跟对方说:“利索点啊,整完了有冰激凌吃!”“再坚持一会儿呗,完事了我打车送你回去。”“活干完了我请你吃晚饭。” 

  技巧回放

  ★ 缩小对方决策时的可选择范围,可以避免过分的谨小慎微。选择余地越小,对方做决定越快,事后也省了反复瞎寻思决定是否正确的麻烦。

  ★ 为对方设定行动的最后期限。截止日期限制了行动的自由,意味着获得某件事物的机会很少,并且正在逐渐减少,这会使人们想要获得该事物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越发急于立即采取行动。

  ★ 先向对方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然后在逐步提出更大的要求。“牛顿惯性定律”在人际交往中一样好使,人们一旦向某个方向跨出了一小步,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倾向于沿着同一个方向继续阔步前进。

  ★ 清楚自信地表达出你的愿望,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冲突,人们没理由不做顺水人情的。

  ★ 向对方提出要求的同时,把具体行动简化为简单易行的步骤,这样对方会更乐于立刻配合你。

  ★ 给对方点额外的小好处,可以促使对方迅速开始行动,为你赢来更多的合作机会。

  ★ 还应该牢记的“头号原则”是:一个人肯为你做点什么或者乐意与你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方对你的喜欢和信任程度!

18 提建议要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容对方不接受
在古代中国的朝廷里,设有一种专门提意见的官员,叫做谏官,主要的职责就是给皇帝提意见。提意见也可以是一门专业技能,提好了还可以靠着它升官发财!这在现代人看来的确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事实上提意见的确是一门需要仔细研究的学问,许多职场人士,就是因为不会提意见,不注意研究提意见的方法,结果无意中得罪了领导,自己遭受打击挨整不说,同时造成上司的逆反心理,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影响了集体事业的发展,大家都遭罪受损失。

  副总老杨是公司里资格最老的员工,曾经追随王总一起创业,直到后来把企业做大。平时王总跟老杨说话,都不喊他的名字,叫“杨哥”,以示尊重。但老杨却有点居功自傲的意思,看不清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创业时期可比,经常当着其他员工的面,挑王总的毛病,跟王总顶撞。

  虽然老杨业务上的确有一套,所提出的意见往往是正确的,王总从维护自己威信的角度来考虑,还是有点对他不满意。算计了一段时间,就以出国考察为名,派老杨去加拿大公费旅游。利用老杨不在的两个月,王总将公司里老杨的亲信都撤换了下来,换上自己的近卫军团人马。

  老杨归国后,自己的嫡系部队已经被彻底瓦解,主管的业务也被肢解分割给不同的部门经理。此时的老杨,虽然明白过味来了,但是也已经为时太晚,完全丧失了跟王总叫板的资格。痛定思痛,不由得后悔自己以前不该乱跟领导顶牛。

  意见提不好会得罪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说到底,更重要的一点是意见提不好没人听。假设你有个很好的主意,可能给自己给他人给全中国人民乃至地球人类带来莫大的好处,可就是没人听!你说你有多郁闷吧!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像旧中国怀才不遇的穷酸秀才,比如孔乙己之类。人生中最大的失意莫过于此。

  不过一旦掌握了下面介绍的这些社交技巧,你就不用再怕别人对你不“言听计从”了!

  不仅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

  很多研究清楚地证明:向某人进言时,你得动之以情!要是没有唤起对方的情感,不管你的想法多合乎道理、多自圆其说,都是白搭。不能动之以情,就没法晓之以理。

  王总的房地产公司草创时期,有一年赚了很大一笔钱。很多股东就提出要把当年的利润全部用于分红。会计部陈经理却有不同意见,但听说王总也有这个意思,而且多年的老同事,知道王总不喜欢别人说自己不对的脾气,就想出了一个动之以情的激将法。

  算计明白了细节,陈经理就找到王总说自己要辞职,要求返还入股的资金。王总吃了一惊,笑着说:“老陈你不是抽风吧?你这工作干得好好的,而且咱公司年底眼看要大规模分红了,你瞎折腾什么啊?!”

  “我看好了一家更有前途、领导人更有远见卓识的公司,准备去他们那里发展。”陈经理说。

  王总问清了哪家公司,不由得哑然失笑。“你凭什么说他们比咱们更有前途?而且领导人还更有远见卓识?远的不说,他们今年能像咱们这么大碗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银么?”

  陈经理淡淡地笑道:“暂时看,他们公司的确没有咱们公司效益好,不过人家把利润主要都投入了再生产,资本的利用效率要比咱们高得多。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公司一定会越做越大,超过咱们公司的。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他们公司拥有一个英明神武、深谋远虑、志向远大的一把手。加入这样的公司,追随这样的领导,我相信将来一定会更有前途。所以我决定去他们公司发展了。”

  王总听了陈经理的这些话,不由得恍然大悟,也意识到自己支持大规模分红议案的失策。遂一把撕碎了陈经理的辞职报告,笑着把他推出了自己的办公室。

  “你的辞职我不同意,赶紧回去给我好好干活!你放心吧,分红的事儿现在还没定,我会慎重考虑的。”

  陈经理闻言,也会心地一笑说:“好!你不分红,我就好好干活!”

  经过陈经理这一番“劝说”,王总转到了反对分红的一方,大规模分红的动议就渐渐不了了之了。

  陈经理用激将法提出反对分红的意见,妙就妙在将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王总想不接受都为难。

  我们的决定,有90%是以情感为基础做出的。决定了然后才用逻辑加以证明,以说明我们自己的行为多有道理。如果你只用严格的逻辑大道理忽悠人,那说服对方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所以,你得让自己的说法丰富起来,为它们添油加醋,改造成从情感逻辑出发的观点,用清楚具体的好处,把人们的情绪调动起来!

  从可以避免哪些消极后果方面,阐释你的建议

  一些学者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你的建议能从避免了哪些消极不良后果方面有所阐发,最终说服对方的可能性将更大。澳门有一家彩券公司,过去常常使用这样的宣传语:“你可能会成为大奖得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效果也挺好。

  不过后来——估计多半是咨询了专家的意见——他们把宣传语改成:“你是不是已经中奖了?!”结果导致公司的营业额倍增!什么原因呢?因为改了说法以后,人们在街上、报纸或网上看到宣传语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害怕、害怕自己可能会失去“到手”的东西。放弃已经煮熟了的鸭子?没门儿!谁会嫌钱多了咬手呢?!这彩票还就非买不可啦。

  事实上,新旧两种宣传语所暗示的内容是不同的。旧的宣传语只是暗示你买彩票的话有可能赢大钱;而新的则暗示了要是你不买彩票的话,就有错失大笔钞票的危险!这种说法给人的震撼力可就大了。

  在给人家提建议时,别一个劲地大谈只要听你的摆布,人家就可能怎么的怎么的之类的话,你得把焦点集中到对方的利益将因此不受伤害,不再会伤心、劳神、破财等等方面上来!

  提出明确具体的行动计划,展示行动可行性

  研究显示,除了唤起对方的强烈情感之外,要是能进一步提出具体的行动技巧、行动进程,对方会更乐于接受你的建议。热情驱使我们采取行动,驱使我们不断前进,这时,了解行动的方向与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如果我们知道行动方案已经设计妥当,如果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行动的具体程序,那么,我们就会觉得很有安全感。

  如果你希望人家纳你的“谏”,别指个让人垂涎的目的地就完事了,你还得给人家一张地图,让人家知道怎样才能走到地方!

  照顾别人的自尊心,并保持建议时的激情

  在促使别人接受你的意见方面,还有四个细节需要请你考虑注意:

  第一、人都不喜欢被别人支配,喜欢自己拿主意,要是你能设法使对方相信你所提出的建议是出自对方的手笔、或至少是受到对方启发的结果,人家就会更容易接受你提出的意见。

  第二、告诉对方你提出的这个新建议,和对方为人处世的一贯套路是一致的。提醒对方:对方此前做过哪些事情,跟你现在的建议所提出的做法没啥大的区别。在上一节,我们研究过人行为的惯性原则,这里的情况也照样适用。对方一旦意识到你的建议和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并没啥矛盾冲突,那你的主意被接纳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第三、样样通,样样松。万事通其实是个有点取笑意味的贬义词,人们实际上很少相信所谓的万事通这一类人物的意见。给人提建议时,千万不要摆出自己啥都明白的架势,否则你就会被当成不太严肃可信的人。给人家出主意时可以摆出谦虚点的姿态说:“有些事我是自以为明白,一般就不敢给人乱开药方;有些事是我真明白,然后才适当地给人出点主意。不过你这个事儿吧,我恰好是真明白!”

  第四、在上面提到的所有技巧上头,还有一个凌驾于所有技巧的总技巧,那就是保持游说时的激情。你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越是激情澎湃,你越能影响对方的情绪和思想。

  避免给对方造成强迫的印象,规避反建议的逆反心理

  上述技巧,在策动别人接受你的意见方面,绝对是非常有效的,不过在具体实行以前,你也得注意一个人在给别人提建议时最容易的毛病。人类在本性中有一种“倔”脾气,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自由被限制了以后,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故意与限制自己的人或事物对着干。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