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 >

第14章

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第14章

小说: 文武几的散文随笔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只记得当年我看的〈〈青衣〉〉好象是刊载在〈〈花城〉〉第一二三期)的同时阅读毕飞宇的〈〈青衣〉〉,等等。徐誉滕和王杰的音乐固然不及两篇文字,但这两首歌却真的令我感觉到自己实在无法掩饰自己对于这两篇文字的喜欢和爱!我心中感谢两位优秀的文字工作者给予了我这无穷无尽的品味。。。。。。。。

  这种品味的过程的获得有一种水到渠成的顺畅自然。我需要一边阅读一边随之闭上眼睛并一定程度上依赖运用想象的力量来品味文字中所描述的美感.那种美感给我的感觉是种音乐般的无所不能的舒适而流畅的非液体物质朝向无边无尽的方向向大脑的自然渗透和无限伸展。那种美感以文字描述的形式和仅仅一次的阅读就能够被长久品味的方式永恒存在。

  无穷无尽的品味。。。。。。。。

  ……这是汉语言文字的至高境界!

  我知道:汉语言同样是伟大的!

  汉语言甚至具有切割的锋芒!具有无限倍于刀锋的锐利!

  对于优美语言的感受和欲愿并实际上正是以优美的语言进行写作我相信是很多伟大的作家执着于写作的原因;同时也是我个人欣赏并真诚的尊重一些写作者的原因。我非常的;也可以说是最看重的一点;就是语言。那些以优美的语言来进行写作的作者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传扬语言的力量!………在这其中蕴涵了我所欲望的精神动力!

  文字是一座开掘不尽的巨大的金矿,发现和开采黄金的人获得了与所他发现和开采的黄金同等的价值,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大家都可以共同拥有的黄金。越来越多源源不断的后来者像前辈们一样通过创作和阅读获得了文字这一座开掘不尽的巨大的金矿的部分价值,这正是文学在永恒的未来还将存在的根本原由!

  应当要感谢所有为大家拿来了哪怕是一小块真正的黄金与我们共享的优秀的文字工作者!

  应当向所有谦虚勤奋的老师们致敬!学习!只为他们的博大精深实为我辈难及!只为他们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令我辈叹服又惭愧!只为他们对于汉语言文字所做出的贡献与他们的行为中所表露出来的对于汉语言文字的真诚的敬意!  

  其实文字艺术的伟大远远的超越于其他艺术!……这是王小波所告诉我的。而我自己,也正是这样认为的。在这份热爱与敬意之中体现了我个人的偏好与执迷!

  4

  然而,汉语言文学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在那些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作为政治宣传手段或教化手段的人那里,我看不到汉语言文学的未来!

  在那些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作为政治宣传手段或教化手段的人的后继者那里,我看不到汉语言文学的未来!

  我坚信,文章点击率不高往往说明了文章的优秀。我坚信,对待文艺的严肃的态度和对真正文学精神的坚持永远是正确的。

  我甚至认为优秀的文学作者应当是审美价值至上主义的殉道者。我看不起人们对于公众势力的怯懦卑劣的妥协迎合。

  我甚至相信:优秀的文艺作品可以是一种自己喜欢却令公众恼怒得不能容忍的狂乱!

  而随笔所之杂乱无章甚至语焉不详矛盾重重的文字,那实在是一团诱人的*的迷雾!我欲要重读,欲要重读的时候投入创作当初在其中保留的激情、欲望、迷恋、速度和冲动!并让自己迷失在其中!浮躁亦成享受!

  5

  我一直相信,原著的文字永远会比译著更棒。我总是觉得真正好的文学作品,是无法翻译的,而且能认识到这一点的读者才是好的读者,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的作家才是好的作家。而且我常常怀疑译者的真诚与文字水平;因此很少去看译著。

  但是后来却发现,译著中也有很多好的文字,很多翻译家的劳动成果是值得珍惜的,他们甚至于像原著作者一样伟大,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着同样伟大的文学精神!我记得自己看过上海文艺版王道乾先生所译的〈〈情人〉〉和另一本普鲁斯特的书;那是可以媲美于汉语言著作中有过的一切优异文字的文字。王道乾先生的文字水平之高令人讶异!仅仅只是文字功底高还不足以拿出如此令人迷恋陶醉赞叹不已的优美作品。

  在一群蹩脚的英语迷中忽然出现了一个人;说出一口熟练流利地道的英语。让人感觉无比的清爽和舒畅!又羡慕又佩服!但像这样的翻译家实在少之又少!往往译著本身并不直接贡献于汉语言文艺的未来!

  我忘记自己是何时发现汉语言文学的伟大的,虽然我曾经竟认为汉语言文艺是毫无出路的,认为中国的文艺家们应当彻底的抛弃传统,抛弃自己国家的语言。但从许多优秀的写作者和从一些杰出的翻译家的作品中,我已深知汉语言文艺的伟大!

  
  二

  
  1

  我想的最多的还是小说。

  现实主义缺乏文字与语言叙述的个性魅力与艺术感染力。文学应当是一种艺术;而艺术应当是对于日常的庸俗和无聊的反抗、突破和超越;它应当要创造出一个异于现实世界的非现实的、令人感觉非常清新、非常惊讶、无比爱慕的艺术境界;应当是一种反抗、突破和超越的方式。创新应当成为艺术的本质。

  在我看来,小说这一类型的文学创作不但要使用优美的语言,还应当要使读者进入一个奇妙的精神世界;一个不同寻常的纯粹的想象世界。在这个纯粹的想象世界中;世界的完整于作者所叙述的事件并非十分重要;十分重要的是对于这个世界的局部的细节的描绘与勾勒是来自或相关于这个世界的。在这个纯粹的想象世界中;情节的发生发展并不可贵,可贵的是简洁的叙述所叙述的内容由某种类似于韵律一般的东西使其自成系统,就像音乐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每部音乐作品只是本质上相关于音乐。

  每个文字所组成的文字部分所叙述的故事只是归属相关于语言系统本身这个完整的巨大的系统。每个故事的一个片段本身都是发生于一个完整的世界中的一个完整的事件。

  发生于整个大的语言世界的语言事件之于整个语言世界就象生存于某个时间空间的我们的命运之于整个宇宙这个大系统;是一种私密的连结与归属,或是一种带有一叶知秋的象征性质的溯源与派生。

  小说是人类牵强附会的一个例子。小说是一种自我辩护,是一种自圆其说。小说甚至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系统性的歪曲。而这一种系统性的歪曲甚至是令人迷恋的!

  小说本身就是一种虚无主义与宿命主义,还是一种享乐主义!

  小说是对智力的挑战,是思考的表达方式。

  或许,生存的智慧是未来小说的唯一主题。

  情节是小说的骨架;语言是灵魂和血肉;形式是面容和皮肤。

  
  2

  其次是哲学。

  哲学实质是文艺的一部分。东西方哲学都是通往终极真理的桥梁;同时也是终极真理的一部分。维特根斯坦作为数理逻辑的先驱;其著作并不随着后来这一学术分支的巨大进展而被遗忘。直到维特根斯坦之后;人们才发现了哲学之作为运用人类语言作为表达工具的思维艺术的实质。

  真正的好作品都应当带有某种意识形态的痕迹而又超越了它;并从审美意义上来表现它所应当被表现出来的普遍的抽象的内涵;同时对于思考性的一切只是令人难以发现的不留痕迹的忽视与省略。

  3

  然后才是诗歌。

  诗歌,是在虚妄的激情中沉沦。诗歌与爱情都是一种虚幻的激情。

  4

  曾几何时;我不知道文学的意义何在?

  太多的自我厌恶和彻底的绝望一直存在于我的心中。

  肖伊绯说:著文为心!

  说的真好!

  这正是写作的缘故所在!

  为心正是文章的意义所在!

  而文章本身就已经实现了文章最大的意义!

  是心不平方鸣!有愧有恨有悔有愤。。。。。。

  还有爱与生命同在!有对亲人的爱;对生命的爱;对他人的爱;对祖国的爱;对汉语言文字的敬爱!

  
  三

  
  我的一个保持了五年以上的习惯是对于读有所感的好的和坏的文字;会予以摘录评述;对于文艺本身,会注意日常思考的记录和积累!并以此作为向创作它们的他们致敬与投泄鄙夷的方式!以此作为对于文艺本身表达自我思想的方式!

  1

  丢弃部分的他人推荐必读的传统文化著作或是一种好事!我对于《论语》就几乎没怎样的读过,只是看过几个句子而已。对于许多博大精深备受推崇的古籍名著也多半是一种不能接受的叛逆的态度,在阅读的时候多半采用断章取义的片面的理解方式,并常常有着调侃歪曲戏耍一把的冲动。

  子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话的意思是:当官的可以指使老百姓做这做那,但却不可以让老百姓知道为什么要做这做那,以及自己在这其中捞了多少好处。这是一种必要的政治谋略,孔老夫子作为一个在鲁国的官场上混迹多年的老政治家,自然是深知其中奥妙。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我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爱亲吻,小人爱*。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将它改为:誓者如斯夫,不舍咒耶!并觉得后者是一个比前者更受用的句子。

  《增广贤文》: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千金也是钱财,而且是一大堆的钱财,既然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意思显然就是仁义是很有价值的,价值就象是一大堆粪土。

  2

  我对于许多当代作家一直很认同欣赏。

  
  小时候看三毛,我老想着早点长大,去撒哈拉,并且要娶三毛做老婆。

  用儿童的心和话来写作是我喜爱一些作家的根本原因。

  郑春华:冬天,很冷很冷,风像一百根针,吹在脸上特别疼。别看都是字的书  我大便大好了  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跑跑觉得很奇怪:两个孩子就应该有两个妈妈?怎么只有一个妈妈?他嘴角动动,没有笑出声音……

  这是我所喜欢的文字!

  执迷于用这样的文字去写作的作者,还有顾城和许多的儿童文学家。

  
  余华,也是一个值得我尊重的作家!

  我写过一篇有关于他的评述文章,总是觉得言之而未尽心中那分意味和感动。

  每次读到《活着》中的许多片段和文字:

  那天晚上我抱着有庆往家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抱累了就把儿子放到背脊上,放到背脊上,心理就发慌,又把他重新抱到了前面,我不能不看着儿子……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感觉就像往伤口上撒盐!是一种真实、实在的疼痛!

  非典时期的献血总是打着“为非典疫区补*源”的标语,而我那时常常看到这句标语,想到的却总是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我总觉得并相信余华的很多小说都是在真实的心理体验和严格的自我要求之下创作的产物。

  他的《西北风呼啸的中午》讲述的是个人生存境遇的荒诞和对生命的厌倦:一个人糊里糊涂的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又糊里糊涂的活着。其中蕴藏着作家本人对生存的看法和态度。

  他的简洁的文字叙述的要点之一在于抓住了人物至关重要的细节性的个人特征和叙述与这些细节的完美结合。余华非常完备准确的认定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会留下印象的那些事物和细节的内在特征;并以一种有意思的方式将这些特征呈现出来。那是对生活有着深刻而细致的体察并经过一番聪慧的思索的成果。

  
  海子是我所敬重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有着无可比拟的锋芒和想象的力度!并有着穿透人心的深刻的悲剧感!

  《亚洲铜》

  亚洲铜,亚洲铜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

  ………这是多好的诗句!有种欲要以头抢地的悲怆!

  我曾经作过一个戏仿,并非表示对于他的诗歌的不尊,相反却是出于心中的敬意:

  某某人,某某人

  从前我爱的是你,现在我爱的是你,将来我爱的还是你

  你是我的唯一!

  
  我是如此的崇尚王小波,以至于每每欲要以努力习取和刻意模仿的方式来表达言述心中无比的敬爱与仰慕!王小波的艺术作品体现的是一种悲剧美。这要从他精神的根源上去追寻把握。其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