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宫廷电子书 > 家业 >

第98章

家业-第98章

小说: 家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倒是黄狼,居然取代了葛大拿成了这一片的巡栏,官街这一片的商户一个个摇头着,这是驱了虎又迎了狼来了。
    不过,好在,黄狼也知晓之前,他征对葛家的事情受人诟病,接手巡栏之后,倒是笑脸迎人的,除了一些惯例的摊派,倒也不曾增加额外的税额,相较起葛巡栏来,竟是不错的,而人都是善忘的。再加上黄狼如今是巡栏,各商家不免要巴结着一点。因此的,几天下来,对黄狼的赞誉声竟也是不少。
    李家墨庄这边倒是平淡的过着自己的日子,该交的税按时交,至于其他的。倒不会跟别人掺和到一起,贞娘倒也不怕黄狼征对自家,有着开业那一回子事情,没有十足的把握,黄狼不敢朝自家伸手的。
    而田家那边,田本昌忙活的不见人影,田荣华则掌着墨庄的事情,该退的退。或者协商换货什么的,倒也井井有条,田家墨汁风波的影响正逐渐散去,至于田二这几天据说被禁足在家里,过两天要回徽州,总之,他在南京的差事就结束了。
    倒是程家,拿下了朱家墨庄后。趁着田家这段时间的大乱,狠狠的拉了一批顾客过去,竟是硬生生的站稳了一只脚。
    所以说姜是老的辣呀。
    至于义厚生号那边。这段时间,罗九也忙,他在南京,除了开钱庄外,还要收货的,主要是松江布和米粮等。据说是替戚家军买的军资,终归这段时间忙的不见人影,再也不似前段时间那般悠闲的晃当,时不时的冒出来吓人一跳了。
    而至于孙月娟,很少出门,偶尔的路过李氏墨庄门口,倒也会进来跟贞娘打个招呼。但却从不说墨事。自自然然的。
    别说,孙月娟虽然较过去少了一份直率,但却多了一份圆融,这是人生历练的精华。
    总归也是成长了。
    傍晚,贞娘从墨庄里回后院的木楼。
    “唉,你不晓得啊,今年的养蚕根本就没得赚,衙门把各家养蚕户的蚕茧抵了税,你抵了就抵了,总归是抵掉一项了吧,可衙门这些人一个个都是烂了肚肠的货,好好的一级蚕茧硬是归为差等,三文不值两文的,到最后,甚至有的人家还得从家里拿钱来补足不够抵的税,这不是讹人吗?总之,你看着吧,明年不会再有人养蚕了,便是今年最后一季蚕也没人养了。”
    赵氏和黄氏坐在屋里聊天,赵氏说着徽州养蚕户的事情。
    “哎,朝廷这些年来是越来越不象话了,北边鞑子也闹的凶,各地的匪患也此起彼复的,如此下去,百姓的日子难过,我们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啊。”黄氏道。
    “可不是。”赵氏恨恨的应着,说到鞑子,李景福就是死在鞑子的手上,赵氏恨不得生生的吞了这般贼子。
    贞娘正过来把墨线图交比给自家二婶,看到娘亲那样,自是知道娘亲又想到爹死的上头去了,这事情总是伤感的,于是便岔开话题:“大哥这几天在干什么,总也不见人影的。”
    “哦,他还不是在跑桐油?有人介绍他认识一个大的桐油商的,他这段时间就想去求见,可连着吃了几个闭门羹了,你大哥这人认死理的,别人不见,他便天天去求见。”赵氏挥了挥手道。
    “嗯,正良做事有一股子钻劲的。”一边黄氏道。
    “哪里是什么钻劲,我看是愚,死脑筋,这家不行,就不知道换一家啊,这若大的南京城,难不成就只有那一家桐油商?”赵氏没好气的道。
    “娘,大哥这般较死劲,定有他的理由的。”贞娘自也帮着自家大哥说话。
    “你总是护着你大哥。”赵氏没好气的点了一下贞娘的额头。
    贞娘摸了摸额头:“那当然,我以前在家里制墨,大哥看我辛苦,可是专门去山上打野味来给我补身体的。”
    当初家里日子不好过,贞娘一心点烟赚钱,那一段时间人黑瘦黑瘦的,李大郎还专门去打野味来给贞娘补,如今想来,心里总是暖意融融的。
    “臭丫头,倒也是知道好歹的。”赵氏虽是笑骂,但眼里却是欣慰的很。
    贞娘没好气的翻了翻白眼,瞧娘亲说的,难道她是那不识好歹的吗。
    这时,前院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又听得大哥李正良正跟着门房打着招呼的声音。
    显然是李大郎回来了。
    “我去看看大哥。”贞娘拍了拍巴掌,便告辞下了楼,到了前院,见到自家大哥正靠在前院走廊的一根柱子上,抓着脑袋,颇有些烦恼的样子。
    “怎么。大哥,还没见着人啊?”贞娘上前问道。
    “今天见着了。不过”李正良说着,又颇似烦恼的皱了皱眉,其实他今天去找那桐油商,没想到在门口就遇上了白家的掌柜,那白家桐油作坊的掌柜好无理。知道他来推销桐油的,在门口就把他好一顿奚落。说他一个乡下土财主,不知天多地多厚的,来南京“献宝”。
    这个“献宝”是乡间哩语,就是丢人现眼的意思。
    总之,他被奚落的面红耳亦的,便也反驳了一句,说是白家的桐油掺了杂质。没有他李家的好。
    云南白家桐油这几天他专门研究过,色泽,清度都是上好的,甚至那清度上比他家的桐油还要清一点,但是有的时候,好看的东西就未必真好啊,他玩了这些年的油,一双眼眼火辣无比。鼻子也甚是灵敏,他分明感到白家的桐油是掺了什么才有这清度。
    所以,在气急之下。才有这么一说。
    可问题是他口拙,却又解释不清楚,结果到最后反而在席老板眼里落得一个无理取闹的印象。
    着实让他有些情绪低落。
    自家大哥是实诚人,贞娘没用两句话就把大哥今天遇到的事情套了出来,听到自家大哥说这些,倒也是明白的。
    这类的手段后世多了去了。比如那枸杞,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易保存就常常先用硫磺一熏,这样,不但保存方便,颜色也会更加鲜艳好看,却是害人的东西。
    所以说,有些东西,专看表面是没有用的。
    不过,说到验桐油的品质,后世,贞娘倒也是查过的,只因为烧油烟都是用桐油,这方面她自也是要知道一点的。其中就有一个桐油品质的检验法,很简单的。
    “大哥,等一下。”贞娘说着,便一溜跑的回到屋里,拿出了一张白纸。然后让大哥把自家的桐油和白家的桐油都拿了出来。
    把那张白纸一裁二,其中一张顺反两面都抹上自家的桐油,另一张则抹上白家的桐油。
    “妹子,你这是干什么?”李大郎好奇的问。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贞娘回道。
    桐油干的很快,几乎是边抹边干的,一会儿,贞娘就拿起两张白纸,先是拿起抹上了自家桐油的白纸,一手握着一头,扯了扯,韧性很大,似乎弹力一般,纸张无丝毫损坏。
    随后又拿起抹上白家桐油的纸,两手扯着,扯了扯,却发出脆响,一些地方就断开了。
    “这这这”李大郎有些发愣。
    说实话,他们师傅传下来,看东西好坏全靠一双眼力,竟不晓得还有这么简单的检验法子。
    李大郎懂油,贞娘这一套做下来,他自然明白其中原由,这桐油都是经熟桐子榨出来的,属于熟桐油,主要用于家具,船板等等的防水防腐增加光泽等保养,其中有一个最主要的就是渗透性,桐油会通过木质表面湛透到里面去,而韧性弹性越好,时效和保质期也就越长,而在这一点上,纯熟桐油自是最好的,而掺了杂质的就要差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抹了白家那掺了杂质的桐油的纸会变脆的原因,是因为杂质减低了桐油的韧性和弹性。
    “我再去找席老板。”李正良跳了起来,一脸兴奋的道。
    “别急,大哥,这天都快要黑了,明天再去吧,到时我跟你一起去瞧瞧。”今天从大哥的态度可以看出大哥叫人奚落的厉害,明天她倒也要去看看那白家掌柜的还有什么话说。
    “嗯,好的。”李正良拍了拍脑袋,他有时做事是一根筋的。
    如此,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李正良吃过早饭,便唤着自家妹子一起出来,一应检验的东西自是要备齐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八宝治红丹

    席姓桐油商的宅子就在三山街西路口,陡门桥附近,紧临着下浮桥口。
    这个位置很有意思,如果说三山街一带住的多是富户的话,那么由下浮桥到镇淮桥这一带住的便贵家,多是朝中王子皇孙以及各勋贵的私宅,因为这一带紧临秦淮河,又连凤凰台,风景十分的好。
    席姓桐油商能在这一带建这么个宅子,可见其也是不一般的,一路上跟自家大哥打听,贞娘才知道,自家大哥为什么就认准了他。
    说起来这位席老板算不得是桐油商,按民国时的分类来说,应该算是一个买办,桐油只是他经手的商品之一。
    在这个时代,桐油的用处是很广泛的,木船,木桶,家具这些且不说,便是连平日日常用的油纸伞都是要浸过桐油才能挡雨的,还有平日日常用的油布等等。
    当然,桐油最大的一个去处便是皇宫,皇宫各殿的柱子那也都是要刷上桐油防虫防腐,就连地面上用的青石条砖,那也是用桐油浸泡过的,阳光过处,桐油色泽在阳光的映衬下,发着点点金光,这便是古代皇家建筑上的一个要求“金砖铺地”。
    并不真正是用金子去铺地啊。
    而这位席老板路子很野的,他手上不但掌握着几家木船制造厂,而且跟市舶司关系很好,如此,他可以说是垄断了船业上使用的桐油份额。甚至可以通过这关系把桐油卖进宫里。
    另外,他经手的商品还有木料和条石,因着木料的原因,他手上还有几家大型家具厂桐油的使用份额。
    如此,他手上掌握的桐油份额就相当大了,自家大哥若是能把桐油卖给他,那油坊以后的销路也就不用愁了。
    细想着,兄妹俩便到了席宅的门前。
    李大郎先上前叫门。
    门房开了门,一看到李大郎便一张苦瓜脸:“我说这位兄弟。你可真是块膏药啊,这粘上了怎么就甩不脱了呢,我们东家老爷今儿个可没时间跟你鼓捣呢,我家夫人要生了,东家老爷膝下已经有五名千金了。得不得子就看这回了。东家老爷这会儿可没心思见你。你赶紧走吧,一会儿东家老爷要是怪罪下来,我可吃不起。”
    那门房说着。二话不说,便又缩回头,嘣的一声关上了门,给李家兄妹俩一个闭门羹吃。
    贞娘听着门房的话,这种话显然不会是借口,如此,这时候打搅是不太好,于是冲着自家大哥道:“要不,大哥我们过两天来。”
    李大郎沉吟了一下。却道:“不,妹子你先回去,我再等等,若是席老板一举得子,我正好第一个恭贺,到时。只消给我一刻钟的时间,我把这个检验做给他看一下就成,生意成不成已经无关紧要了。”
    李大郎说着,提着自己带来的桐油等东西,就蹲到一边的屋檐下。打算长期抗战了。
    昨日被人奚落,甚至被人说无理取闹,李大郎一个实诚人,是有些不能承受的,因此,生意成不成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个理说透。不能叫人小看了去。
    贞娘知道自家大哥的性子,再说了这倒真是一个好机会,可不是,若是这位席老板一举得男的话,自家大哥这时候恭贺,怎么着那位席老板也甩不下脸。便点点头。
    再一想,墨坊那边暂时倒没她什么事了,古渝麋墨已经研制成功,墨线图也已经画好,接下来就是雕板这一块,她也不用插手,自有自家二婶去弄,如此,倒也有些闲工夫,于是便也走到自家大哥身边,陪着大哥等等,再顺便闲聊几句。
    如此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那门房开门开了好几次,朝这边望,然后摇摇头,没见过这么拧的人,昨天被人那么奚落,今天还要来自找没趣。
    又过了一会儿日正当中,正是盛夏,尽管贞娘陪着自家大哥都站在阴凉处,但还是挺热的。正有些难奈之际,席府的门又开了。
    这会儿出来的是一个长随打扮的小子,边走出门还转过头冲着那门房道:“哎呀,这刚刚还大喜呢,老爷盼了这些年,终于得了一个儿子了,可没想到一转眼,夫人就血崩了,稳婆止也止不住啊,我得赶紧去官街那边请姚郎中来瞧瞧。”
    “你那快去。”门房推着那小子,这时侧门的马车出来了,那小厮上了马车,一阵尘土扬起,便没影了。
    两人的对话自落在了李家兄妹的耳里,正要上前问个究境,那门房却又一脸的火气:“怎么还在这里,赶紧走赶紧走,真是晦气。”说着,又嘣的一声关上了门。
    “大哥,你在这里等等,我回家一趟就来。”贞娘私下里琢磨了一下便冲着自家大哥道。刚才那小厮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