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六合诀 >

第34章

六合诀-第34章

小说: 六合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公请毋伤心,有道是人死不能复生。”

“伤心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庆绪也是和父亲想法一样,就是杀入京城,诛除杨贼,为东平郡王府死去的一百多口报仇雪恨。”

“妾虽妇道人家,但自古以来起兵者无非想夺天下,如果你们父子破了潼关,进军长安城,恐怕到时候父帅会有‘司马昭之心’,到时候并非只有除贼之意。”因为公孙大娘看过轧荤雨送来的密函,知道安禄山早有谋反之心,只是公孙大娘不便直接告诉安庆绪而已。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如果父帅想乘此机会夺天下,我安庆绪便不答应,食朝廷俸禄怎能有叛逆之心,我只会帮父帅除贼而不会帮他夺天下。”安庆绪信誓旦旦道。

“相公此话当真?”

“句句实言。”

“如果你们父子破了潼关,进入长安城,诛除杨贼后。相公能否退出朝堂随妾隐居山野或者浪迹江湖?”

“当然可以。”

“那位国师轧荤雨和父帅是什么关系?”

“轧荤雨是父帅的师伯。他原只是突厥天师后经父帅荐举做了大唐的护国大法师,这次父帅在范阳发动兵变,轧荤雨怕连累他竟然逃回了突厥之地。父帅对此等贪生怕死之辈恨之入骨。不知今日夫人为何对军中之事如此关心?”

“妾有一位义弟名叫段木子,还有一位朋友叫多情子,不知相公是否想见他们,也许他们可以帮你们父子破潼关。”公孙大娘话锋一转道。

“段木子是不是司马承祯前辈的爱徒?江湖传闻,轧荤雨为了得到承祯道长的六转丹和《六合诀》而不择手段,他逼死承祯道长。在玉真观他想趁机除掉段木子也未得逞,而被玉真公主舍身相救。原来这位被玉真公主如此欣赏的段木子竟是夫人的义弟真是一件大好事。多情子更不必说,此人风liu倜傥,行走江湖好打抱不平。因此多情子在江湖上赫赫有名,虽我未见过此人但他的名气早有耳闻。夫人,他们在哪?我们先去见他们。”安庆绪迫不及待的说道。

“看来相公对江湖之事还了解不少啊!”公孙大娘笑道。

“夫人,请问这俩位大侠现在何处?能否带我去见他们?”

“妾还是当心父帅进了京城有不臣之心。”公孙大娘还是当心道。

“我们父子对圣上的忠心苍天可鉴。”安庆绪再次信誓旦旦的说道。

“好吧!妾相信相公之言。他们二人现在就在云来客栈。”

“怎么不直接把他们俩位大侠带到府上?”

“妾怕婆婆不高兴乃未领他们进府。另外,义弟还带着他的师弟、师妹。”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人多岂不更好。”

“那倒也是。”

“既然如此,夫人能否现在就带我去云来客栈拜会四位侠士如何?”

“相公如此心急呀!依妾之见此事明日再说。”

“那也成,就明天吧。”安庆绪说话间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第四十一章 相聚云来

公孙大娘这几天未到云来客栈,段木子、多情子等人,正在考虑去留的问题。正在他们琢磨不定时,公孙大娘来了,而且是俩人来的。难道这人是安庆绪?众人都这样猜想。公孙大娘见了大家笑容满面的向大家介绍道:

“他便是在下的相公安庆绪。”

然后公孙大娘有向安庆绪介绍了大家,义弟段木子;义士多情子;还有玄月、福儿大家一一见过。

“久闻俩位大侠之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幸会!幸会!”安庆绪拱手言欢道。

“我等皆为草莽,安将军驰骋沙场倒是威名远扬啊!”多情子态度并不太热情道。

“多情兄过奖了,有些事情也是情非得已。”安庆绪知道多情子暗指他们父子范阳起兵之事。

“安将军大军在外怎么还有心思和我等闲聊呢?”段木子也不冷不热道。

“段兄弟、多情兄这里不便多说,不如到在下府上一叙如何?”安庆绪听他们冷嘲热讽也不生气,依然诚邀道。

“我等乃江湖中人,不善官场与战场之事,孰我等难以从命。”多情子断然拒绝道。

“多情兄,也许你可以拒绝而这位段兄弟一定不会让在下失望。”安庆绪自信的说道。

“安将军你说这话是何用意?难道我段某人就会听你的吗?”段木子不悦道。

“段大侠,你知道我们父子为什么会起兵吗?我们起兵的目的还不是为天下苍生着想‘诛杨贼,清君侧’。然段兄之恩师和令堂是谁所害?是轧荤雨对不对?如果光凭段兄一己之力恐怕永远都进不了皇宫找轧荤雨报仇。因此段兄只有和我们安家军合作才有可能报此大仇,所以段兄没有更好的选择。”安庆绪微笑道。他的微笑实际是笑里藏刀,可惜段木子感觉不出来。

“安将军果然是聪明人,‘诛杨贼,清君侧。’这种口号不错。让天下人都知道你们安家军只在诛贼,而保大唐江山其它别无所求。你们父子的这种理由骗这位段兄弟也许骗得了,但是要骗我多情子恐怕就有些困难了。我们一旦帮你们父子攻入长安城,恐怕你们的号召马上就会变成‘杀忠臣,夺君位。’了。这种例子自古以来就不少。”多情子冷笑道。

多情子这番话一出,他们谈话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安庆绪也确实被多情子的这番话说得脸色刷白,不过安庆绪也不是碌碌之辈,他马上平静了下来而且脸上仍然保持着微笑。段木子本是无心之人,但是听多情子这么一说觉得也确实有道理,也就不想再说什么。倒是公孙大娘见他们三个男人如此尴尬,真是后悔不该带安庆绪来见义弟和多情子,说实在的她自己也不能确定安禄山父子有没有反心,何况她亲眼见到过轧荤雨给安禄山的密函和地图,她甚至怀疑安庆绪说的帮段木子报仇之事,因为轧荤雨就是他父帅的师伯,也是他的长辈,他怎么可能同意段木子杀他的长辈呢?安庆绪是怎么想的呢?她一直相信的相公难道也会变得如此虚伪吗?公孙大娘她甚至不明白她自己在做什么,她只好打圆场道:

“我们暂不说这样;相公,不要再说你们打战的事了。”

“夫人明鉴,不过在下还是要说一下多情兄说得对,也许怀疑我父帅想夺天下的人不只是你多情子一人,但是我安庆绪可以保证我们父子决无此心。”安庆绪仍然信誓旦旦的说道。

“恐怕你父帅想得天下,你安庆绪到时候也不得不服从。”多情子依然是怀疑的态度。

安庆绪深思片刻,然后道:

“如果两位仁兄有除贼之心不防到我安庆绪的帐下,尚若我父帅有夺天下之心,我安庆绪必以大义为重不与其为伍。”

“此话当真?”多情子故作吃惊道。

“决无虚言。”安庆绪显得万分严肃道。

大家许久没有说话,还是安庆绪打破了平静对段木子道:

“段兄弟以为如何?”

“保大唐而除贼,木子当然赞同。”段木子大义道。

“我多情子也同意段兄弟的看法。只是不想做被天下人唾骂的反贼。”

“我看你们谈得如此投机不防到我们府上细谈如何?这客栈说话也不太方便。”公孙大娘道。

“是啊!俩位兄弟万勿客气,到在下府上一聚,希望四位赏光。”安庆绪趁热打铁道

“师、、、、、、师兄,是、、、、、、是不是、、、、、、要、、、、、、要打仗、、、、、啊!、、、、、、福儿最、、、、、、最喜欢、、、、、、打战、、、、、、了、、、、、、”

“去谈谈也行。”段木子道。

“师兄,都说安禄山明说是除贼实际是要造反,师兄我们帮安将军要小心上当。”玄月小声对段木子道。

“你们不要多说了。”段木子何尝不是这样想的,但是要报大仇只有借助安禄山父子的力量才有机会成功,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况且杨跃都那么坏,他的父亲杨国忠肯定也好不到那里去。

“看来我多情子是撇不开这趟浑水了。”多情子无奈道。

他们在安庆绪夫妇的邀请下进了安府。段木子终于被安庆绪的如簧巧舌说动了同意帮安家军破潼关,而多情子同意这件事很明显是站在公孙大娘这边考虑,他希望早点结束战争,让公孙大娘母子早点过上平静日子,男人有时候就是奇怪,为自己喜欢的女人付出,理由可以很简单,任凭这个男人多么明智,想多情子今天就犯了这个错误。公孙大娘当然明白多情子的心事,但是又不好明说,其实她现在倒希望他们没有同意帮安禄山父子攻打潼关,然而一切已成定局,她只能后悔自己不该把相公带到云来客栈。

第四十二章 潼关之变

由于前线军事紧急,安庆绪说通了段木子、多情子、玄月、福儿为其参战,便为他们四人每人备了一匹战马,安庆绪领着众人和他的随从一起向潼关进发。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守将封常清也是大唐著名将领,有不俗的军事才能。

当安禄山谋反的消息一传到京城,唐玄宗便召集群臣研究对策,毫无疑问;群臣的对策是----打。因为谁都对安禄山的行为极为不满。一是安禄山在朝时目中无人群臣都对他很反感;二是安禄山受圣上恩宠拿朝廷厚禄而起兵造反此乃不仁不义不孝之罪;三是另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对安禄山的嫉妒,像杨国忠就是这部分人的代表。可是派谁去镇压安禄山的叛乱呢?这时封常清请缨出战,而且封常清向唐玄宗启奏道:“安贼谋反,人神共愤,我军出师平反必受百姓拥护,末将以为不出数日安贼必败无疑。”封常清脚有些跛,但是,他的那番话说到唐明皇心坎里去了,明皇唐玄宗觉得封常清的话里满是自信,这是打胜仗的内在信心。所以唐玄宗二话没说便同意了封常清领兵出征。但是封常清那里知道安禄山早有野心,他的军队并非乌合之众,相反安禄山的军队兵强马壮,所向披靡。而唐军虽多,由于开元至天宝年间长期处于休战状态,唐军的实际战斗力不强。

封常清出身低微而后被高仙芝启用为将,封常清一上任便显露了他超凡的军事才能。这次出兵仍然是高仙芝为统帅,封常清为先锋。封常清领兵六万与安军交锋,这一交锋封常清才知道自己判断的错误,唐军根本没办法和安军对抗,第一战便六万人死伤大半。封常清收拾残兵再次迎战,这次死得只剩几十人,封常清无奈,便带着仅剩的几十人往潼关方向逃去,安军如潮水般的向潼关追来。恰好封常清在逃往潼关的路上遇上了统帅高仙芝。高仙芝听封常清汇报知道安军势不可挡,于是二人决定从长计议,死守潼关。这种以逸待劳的军事策略可以说是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明智之举。但是,到安庆绪领段木子、多情子、玄月、福儿一行人到潼关的时候,潼关唐军的统帅已经变成了哥舒翰。

原来奸贼杨国忠听封常清说安军易破,而他又不在前线更不知敌情。心想:“如果封常清破了安军那不是他的功劳盖过我杨国忠,那我右相之位也较封常清而次之,不如找他一点错,让他也知道知道我杨国忠的厉害。”刚好封常清的先头部队惨败,现在正和统帅高仙芝合二为一死守潼关。这样唐军和安军在潼关相持数日,胜败不见分晓,于是杨国忠有点着急,便启奏万岁建议派宦官边令诚为监军到潼关看看前线的情势,唐玄宗准奏。宦官边令诚到了潼关后,不是先查看军务,而是向高仙芝索要贿赂,高仙芝没有理他。边令诚回京后便在圣上面前大说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坏话,说封常清把军事当成儿戏,造成六万将士几乎全军覆没。而高仙芝无故退军十几里使贼军围困潼关。按说杨国忠应该保持沉默,等事情弄明白了再来定夺。可是,杨国忠却火上加油启奏道:“启奏圣上,封常清出征时曾在陛下面前信誓旦旦言不出几日必大败贼军,而今高仙芝、封常清等人死守潼关不战,不知是何用意?”

唐玄宗不以为然道:

“封常清曾得高仙芝器重,说明封常清有过人之处,而高仙芝自己更不用说是我大唐名帅,尔等就不必多虑了。”

杨国忠没想到唐玄宗会搪塞了事,于是他再次进言道:

“臣以为,封常清死守潼关是小,但是,就怕多日不战低了我军士气。再者封常清言贼军易破,而他们领军到潼关与贼军对垒时,竟不出战。圣上不觉得有点奇怪吗?臣倒是怕他们和贼军有狼狈之举。”

“哦!杨爱卿言之有理。朕怎么没有想到呢!”唐玄宗一听杨国忠的这番话也大吃一惊。接着道:“依杨爱卿之见呢?”

“高仙芝、封常清等人言过其实,像他们这样懦弱之辈不可大用。再者;说不定他们有投敌之心也未可知。”

“嗯!还是杨爱卿想得周全。”唐玄宗道。

由于唐玄宗听信宦官边令诚和奸贼杨国忠之言,毫不犹豫的革除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军权。其实唐玄宗老来是比较昏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