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贵女谋略 >

第20章

贵女谋略-第20章

小说: 贵女谋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分功劳了,那日何太太说骂就骂,一点情分都不留,分明是没把姑母当成儿媳妇,既如此,我们也不去受这个窝囊气,别说是我这个晚辈,就是祖父还在,也是这句话。”

  何承嗣面对这个外甥,竟有几分心虚,闻言陪着笑道:“景焕你虽然读过的书多,可到底年轻,又没成亲,这人情世故的学问你还是没摸透,旁人你不给面子,我是你姑父,你难道也不信我?她是你姑母,却也是我的结发妻子,又生了秉书,你亲自问问她,她嫁入何家十几年,我可曾让她受过什么委屈?今日也是事情赶到一起了,太太的脾气是有几分暴躁,又护短,见你音妹妹哭成那样,这才不分青红皂白冤枉了你姑母,也是无心之失,如今正悔的什么似的,家里上下都是你姑母操持,如今她一丢开手,家里都乱套了,就是不看在我的面子,也要看着秉书的面子,事情闹大了,将来秉书也不好娶媳妇不是?”

  徐景焕冷笑:“姑父这么说,我姑母我妹妹受的委屈竟因为一句无心之失就揭过去了?我为人侄,为人兄,都咽不下这口气,今日还是我在,我若不在呢?还不知会受到怎样的折辱,姑父您设身处地的想想,若是何太太在外头受了委屈,您心不心疼?您要不要替她出一口气?”

  何承嗣额角滴汗,笑容僵在了脸上,何秉书上前扑通一声跪下了,道:“表哥,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我替祖母给您给表妹给娘赔礼道歉,万望你大人有大量,祖母毕竟是长辈,又上了年纪,一味疼爱孙女也是有的,您要是心里还气,打我骂我,我绝无怨言,唯有一样,我可不能没娘啊。”

  说着竟滴下几滴泪来,徐景焕见何秉书的确把姿态放得很低,忖思着也不能太过火,便上前扶起了何秉书:“表弟言重了,按说我是晚辈,不该说这些话,可祖父父亲早逝,伯父又远在杭州,家中只有我一个撑着,若是眼见着姑母受委屈我不理会,那还是个人吗?又怎么对得起祖父父亲?”

  何秉书连连点头:“表哥说得对,表哥说的对。”

  徐景焕亲手给何承嗣和何秉书斟了茶,这才慢悠悠道:“今日这事,若是换了旁人,我非得叫她磕头认错才能出这一口气。”


  第二十九章 真相


  见何承嗣何秉书俱是一凛,又含笑道:“可咱们两家到底是姻亲,闹得狠了,何家没面子,我徐家也面上无光不是?”

  何承嗣笑道:“景焕到底明白事理,这事到底是何家的错,该怎么样你只管说便是。”

  徐景焕微微一笑:“要说何太太为了正经事管教儿媳妇,我绝不敢有二话,可我听说,怎么事情的起因竟是因为何姑娘的哭闹?她没入得了沉烟楼先生的眼,难道是我姑母的不是?何太太劈头盖脸把姑母妹妹一顿骂,又是吃里扒外,又是丧门星,又是克父克母的不安生,我倒想知道,到底有什么根据?难道竟为了她一个姑娘家的不顺心,就能随意责骂何家的宗妇不成?”

  何承嗣心中一滞,光顾着筹谋如何把何大奶奶接回来,竟忘了这一桩事,他迟疑道:“你的意思是?”

  徐景焕哼道:“何家的人还是该何家管教,若是何家管教不利,我就出手帮着管教一二,到时候何家可别说我僭越!”

  何秉书忙道:“音妹妹脾气是有些骄纵,也是委屈极了才生气的,表哥放心,回去我一定转告祖母,好好管教她,让她收敛着脾气。”

  徐景焕不紧不慢道:“一样米养百样人,何姑娘究竟什么脾气也不是我该操心的,我担心的不过是姑母的地位,一个小小的姑娘都能随意折辱她,可见我姑母在何家过的什么日子!”

  何秉书这才明白徐景焕的意思,有些为难,何音可是三房的女儿,若是越过三叔三婶直接叫过来赔礼道歉也不像话,便看向了何承嗣。

  何承嗣脸色涨得通红,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徐景焕的意思很明显,何太太是长辈,不好动她,可总得有人站出来扛着个责任,既然不是何太太,那就得是何音,总要有人跪下来做何大奶奶风光回何家的台阶。

  送走何承嗣和何秉书,徐景焕去后宅见何大奶奶和徐妙筠,两个人正说话,见徐景焕来了,何大奶奶明显沉不住气,道:“都说了什么?”

  徐景焕笑道:“姑母别问了,一定能叫您风风光光回何家便是。”

  何大奶奶低下了头,心里有些灰心丧气:“既出来了,我就没打算回去,我嫁入何家这么多年,辛辛苦苦,不过是图个问心无愧,可何家却从没把我当成自家人,徐家没倒的时候对我殷勤备至,徐家倒了,就对我冷若冰霜,我的心早就死了,在那个家里熬着,也是为了秉书。”

  说着,竟落下泪来,徐妙筠忙安慰道:“姑母别难过,都说先苦后甜,如今哥哥中了会元,自会替您撑腰,秉书表哥又长大了,该娶亲了,等您娶了儿媳妇,好日子不就来了?您熬了这么些年,可不能在这个时候为了我功亏一篑啊,那我真是要内疚死了。”

  何大奶奶破涕为笑,指着徐妙筠对徐景焕道:“瞧这张小嘴,巴巴的,亏得是个没出阁的姑娘家呢,也不怕人笑话。”

  徐妙筠撒娇似的扑到了何大奶奶怀里:“在姑母面前我才不怕笑话呢,有什么就说什么,您就听哥哥的,该摆架子的时候摆架子,等架子摆足了,您就风风光光的回去,谁也不敢小瞧了您。”

  何大奶奶点了点徐妙筠的鼻头,心里只觉得欣慰。

  自打那次来,何家人就没再登门,却络绎不绝的有人找上门来,有的是叙旧,说是徐家的故交,有的来攀亲,说曾经在徐家伺候过,有的是拉拢,源源不断的下帖子宴请。

  徐景焕一概推了,专心准备殿试,大家见他不出门,不免奇怪,省不了一番打听,再加上唐翼然说话间露出的端倪,都知道了何家把徐景焕赶出来的事情,一时间都嗤笑何家有眼不识金镶玉,把个正经的有前程的少年赶出家门,同时也有人攻讦何家人蛮不讲理,心眼小,连徐景焕这样的人都容不下。

  张飒和唐翼然却是找上门来替徐景焕和董子澄贺喜,同时张飒给徐景焕带来一个消息:“你可知道冯逸荃为什么巴结你?”

  徐景焕摇头,张飒语出惊人:“早在你中解元的时候,冯逸荃便把你的名字报给了皇上知道,康王爷便说你是名门子弟,忠臣之后,应该大力提拔,皇上那时候偏心康王爷,也就顺势答应了,还下了旨意要给徐家平反,追封你故去的祖父,可圣旨送到内阁,几位阁老都不同意,说你会试名次未出,万一名落孙山岂不成了笑话,便将圣旨封回,可皇上还是允诺,只要你会试榜上有名,旨意照样有效。”

  这还是张飒头一次在徐景焕面前说起朝堂上的事,说起康王爷,徐家。

  徐景焕摸不准他的意思,淡淡一笑。

  董子澄笑道:“既如此,景焕哥中了会元,徐家平反岂不指日可待?”

  张飒道:“原该如此的,可端王爷却说当年徐家一事经了他的手,若为徐家平反,总得有个由头,那不就是他冤枉了好人?非得自请削爵,你们也知道,皇上最是疼爱端王,便把那圣旨作废,还授意冯逸荃不要给景焕太高的名次。”

  董子澄满脸气愤,可想起徐景焕如今是会元,便知道中间还有一番曲折,便催促张飒讲下去。

  张飒笑道:“这回可多亏了翰林院那帮老学究,冯逸荃搬出了皇上,他们还是不买账,非说景焕文才第一,应该是会元,你也知道冯逸荃在翰林院的地位,虽有实权,却无民意,他气得去找皇上抱怨,皇上也发愁呢,因为康王的长子安成郡王上折子请将景焕赐给他做伴读,皇上不忍心拒绝安成郡王,又不能看着端王爷自请削爵,正左右为难呢,冯逸荃便出了个馊主意,说照样给徐家平反,把罪过都推到白阁老身上,反正白阁老已经掉进了黄河,也不怕多了这一盆脏水,安成郡王那边也有了交代,皇上已经下了旨意,不管景焕殿试如何,都要进康王府做安成郡王的伴读。”

  董子澄愣住了,唐翼然也是满脸惋惜,徐景焕虽然不动声色,可眼底却闪过一丝了然,难怪冯大奶奶突然上门,原来是冯逸荃心中有愧,想变着法的抬举妹妹,来个曲线救国。

  张飒见徐景焕面色平静,心里暗暗敬佩,毕竟做郡王的伴读,官职只是从九品,可若是殿试进了一甲,那就能进翰林院,可是正六品的修撰或者编修,又清贵起点又高,比起做伴读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徐景焕大有可能进一甲,如今明朗朗的前程被人家截了胡,还能如此镇定,这可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董子澄已经气愤道:“难怪冯逸荃突然这么殷勤,原来是赎罪来的,真是岂有此理。”

  张飒笑着摆手:“冯逸荃也不容易,因为这事,白阁老是死定了,他又得罪了端王爷,端王爷可不是好惹得,如今旨意未定也就罢了,等旨意下来,端王爷不把冯逸荃生吞活剥了才怪。”

  徐景焕敏感的注意到端王爷的态度,道:“白阁老对于端王爷来说很重要么?”

  这次是唐翼然接嘴:“可不是,白阁老在户部,掌管国库,那可是个肥差事,端王爷需要银子都是从他那儿提,白阁老一倒台,银子没了不说,端王爷也怕私下提银子的事被揭发出来,所以才没敢明面上求情,而是托了杨敏之私下里营救,把罪名都安在沈知府头上。”

  徐景焕一怔:“杨敏之是端王爷的人?”

  张飒笑道:“杨家是,可杨敏之不是,他是杨家的私生子,不怎么受宠,全是凭了皇上的恩宠和信任,这才在杨家有了立足之地,说起来,他之所以帮端王爷,也是揣度出皇上疼爱端王,不想得罪的缘故。”

  所以他在杭州才会一边对徐家示好,一边把张老爷抓起来做替罪羔羊!

  徐景焕暗暗心惊,觉得以前的很多猜测都被推翻了,刚刚明朗的局面又成了混沌一片,而他更惊讶的是,张飒和唐翼然怎么突然间说了这么多隐秘的事,难道……

  徐景焕不动声色,和董子澄交换了一个眼神,董子澄亲自起身把喝酒所在的花厅门窗都关严实了,徐景焕这才问出了自己的问题:“你们告诉我这些,想要从我这儿得到些什么?”

  张飒和唐翼然同样交换了个眼神,张飒笑道:“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爽快,说起来,我倒要谢谢冯逸荃,康王爷正愁怎么和徐家搭上线,冯逸荃就把你送过去了,以后你成了安成郡王的伴读,可就能名正言顺的为康王爷出谋划策了。”

  徐景焕波澜不惊:“我可没说一定会为康王爷效力。”


  第三十章 定局


  唐翼然笑道:“为了替徐家报仇,你只能投靠康王爷!这是你,也是徐家唯一的出路,一旦端王继位,等待徐家的就是灭顶之灾,你是个聪明人,我们把话都说这么明白了,你也别装糊涂了,旁的不说,过两日我们便引荐安成郡王给你认识,他是皇上的嫡长孙,做他的伴读,虽然暂时受委屈,将来可是前程远大呢。”

  董子澄原先只闷头吃菜,闻言抬头道:“说好了,我只听景焕哥的,不听你们的,我可不是你们的一员。”

  张飒大笑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徐景焕却是微微一笑,看向张飒的眼神也多了一份坚定:“既如此,我可要一睹皇长孙的风采了。”

  四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说话,竟到深夜才散去,徐景焕喝了醒酒汤,去了内宅,徐妙筠已经睡下了,甜美的睡颜宁静无忧,徐景焕凝视着妹妹,在心里发下了誓言,即便前途再坎坷,他也绝不会退缩,因为他背后还有妹妹,他是妹妹的唯一的依靠!

  很快便过了殿试,徐景焕不出意料的被点为状元,结果一出来,举朝哗然,徐景焕可是立国一来头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又年纪轻轻的,一时间,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才华横溢年轻俊朗的徐景焕,以及隐晦的被人提起的徐家的往事。

  皇上也很快颁布了旨意,一改状元进翰林院做修撰的先例,把徐景焕拨给了安成郡王做伴读,这在翰林院又是一场风波,翰林院的老学究都觉得是皇上在故意打压徐景焕,毕竟做伴读哪有做翰林清贵。

  他们又不能埋怨皇上,便嘀咕是不是冯逸荃在皇上跟前上了眼药,冯逸荃这次还真没觉得自己冤枉,可在翰林院受冷眼着实不好受,索性躲在了家里称病。

  同时皇上也命大理寺重新审理徐家的案子,按着皇上的授意,也就是走个过场,把罪名都安在白阁老身上,恢复了徐义臣的清名和徐家的地位,徐大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