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海阔天高 >

第23章

海阔天高-第23章

小说: 海阔天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陪着老太太说话的王氏和胡太太也望了过来,话题就顺势转到莫钟书身上,不外乎就是胡太太夸他聪慧会读书,老太太自谦说他就是个书呆子除了读书什么都不会。莫钟书听得满意,百无一用是书生,书呆子这顶帽子戴得越稳,对他就越有利。

    胡美媛一直用崇拜的目光望着莫钟书。莫钟书也留意到小姑娘亮晶晶的眼神,寻思着有这样眼神的人都不会傻,就想撺掇她去跟她祖父学医,免得老先生再打自己主意。

    “五哥哥,读书辛苦吗?”小姑娘问。(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

    “不辛苦,又好玩又有趣。”这话倒不是骗人,他从上辈子起就觉得书中乐趣无穷。

    “那我哥哥怎么整天叫苦喊累的?是不是因为他太笨了?”小姑娘不理会胡景明丢下棋子朝她瞪眼睛,还在一个劲儿地问。

    “那是因为他还没发现其中的乐趣。”莫钟书十分积极:“不信,我们现在就找本书来……。”他叫来蓝天,让他去书房拿《内经》和《本草》过来,翻开书,给她读了几行,又逐字逐句地给她解释,末了合上书,道:“……?才这一会儿工夫,你就知道了人拉肚子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吃什么药就能治好,要是你天天看书,那你能知道多少学问?又能医治多少病症?”

    拉肚子的原因当然不止他们刚刚读的那一点,真正想要行医治病也不能光看这两本书,不过那些自然有她祖父来传道授业解惑,用不着他一个外人兼外行来闲操心,他只管把小姑娘诱拐上路就万事大吉。

    小姑娘眼睛眨啊眨的,最后点头赞同他说得对。

    这时的胡美媛才刚刚开始跟着家里的女先生学了几个字,回家之后却就嚷嚷着要看医书,倒把她家里人唬了一顿。待到弄清原委,她祖父倒也真的费了心思来教导她,一边教她认字读写,一边开始讲解医书典籍。因为她年近小记性好,又被莫钟书忽悠起满腔热情,学得倒比她几个哥哥都更快更好。她祖父以为她在医学造诣上很有天赋,便对她寄予厚望,从此在她身上倾注更多的心血,对几个孙子的要求倒放松了些。

    从大年初一开始,一连着几日都是阴天,到了初八却下起了细雨,虽然不是很大,被刺骨的寒风卷起,扑在人的脸上,或者从衣领往身子里钻去,马上就能叫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着实是不宜出门的坏天气。连日来络绎不绝的客人终于少了。忙着迎来送往的人们便也松了一口气,享受起年节里难得的清静来。

    老太太和莫钟书正在对弈,老太太落下一子,莫钟书看得真切,也忙要落子去堵她后路,不料他手刚触到棋子,老太太突然道:“我不走这一步了。”边说边伸手想要把才刚放下去的棋子又拿回来。莫钟书哪肯放过这好不容易才逮着的机会,忙按住她要捡棋子的手,一个劲地嚷着:“落子无悔!落子无悔!”老太太也不肯依,一老一少就闹作了一团。

    老太太是故意卖个破绽,假意反悔,逗引一向稳重斯文的莫钟书发急来闹,她好享那天伦之乐。

    莫钟书看出了老太太的用意,他其实并不爱棋,对于输赢也无所谓。只是为了要哄老太太开心一笑,便也配合着作这彩衣娱亲之举。

    这时候门口的丫鬟通报道:“罗姨娘来了。”

    话音刚落,一个妙龄女子就走了进来。她一身素色衣裳,身上少有首饰,却更加显得她弱柳扶风,娟秀可人。

    莫钟书不知道她是莫荣添的第几房妾室了。这几年死了几个,又添了几个,听说太太王氏还卖掉了两三个。说起来莫荣添的口味还真是丰富,莫府后院里燕瘦环肥,什么样的女子都有。

    这个罗姨娘,听说家里是澄州乡下一个小镇上开小酒楼的,莫荣添偶然去那个镇上办事,遇到了她,几天之后就一乘小轿子抬回了莫府,算是个贵妾。

    莫钟书此前只知道皇帝的小老婆有三六九等之分,现在才知道原来民间财主的**也有贵贱之别。他的生母苏姨娘原是莫府的丫头,做了妾也是贱妾,府中好几个姨娘也是一样,有两个出身青楼的就更卑贱了。可这罗姨娘没有签过卖身契,是莫荣添用轿子抬进来的,身份地位就比别的妾高出许多。不说别的,敢这样闯到老太太房里来的妾室,她就是独一无二的一个。

    “哟,下棋呢,我也来和五少爷对弈一局,可好?”她望着莫钟书言笑晏晏。

    莫钟书望着她温婉和善的笑容,猛地想起了过去生物课上的一个词--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自然界里许多生物就是靠保护色迷惑敌人,在生存竞争当中保存自己的。早年他也给自己上了一层暴戾的保护色,为了几颗小石子就把一个来附馆求学的小孩子打出鼻血,以至于直到今日莫府里的不少下人仍然不敢在他面前放肆。这温婉和善弱不经风就是罗姨娘的保护色?

    他不相信罗姨娘的内在会和她的表面一样柔弱,要知道这时代没有人权保障,做妾就等于是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交到了别人手里,一般过得去的人家都不会这样糟蹋自己的女儿,可她却自己上赶着来了,那她所图必然极大,那是什么呢?

    莫荣添是个纯粹的生意人,除了钱就一无所有了,这女人是为了钱财而来?

    莫钟书心中隐隐生出一点点兴奋和期待。终于要开始了吗?如今莫钟玉已经长大成人,莫钟金完全失了莫荣添的信任,莫钟银最大的依仗张姨娘已经去世,他本来以为这一场大戏已经唱不起来了,没想到上天又派来实力更强的演艺派明星加盟,已经没有悬念了的戏码又将掀起了新的高氵朝。他仿佛听到了好戏开场前的锣鼓声,马上就有好戏看咯。

    罗姨娘的棋风很稳,莫钟书和她连战五局,两输三赢,才慢慢品出味来,这女人的棋艺比他高出太多了,可是她却不动声色地给他让棋,相让的痕迹遮掩得很好,虽然最后的结果是莫钟书赢了,可是中间险象环生,并非一帆风顺的取胜,让人错以为他们旗鼓相当。如果换了别的七岁小孩,恐怕会因此就把她当成知己惺惺相惜了吧?

    莫钟书手里把玩着光滑的棋子,琢磨着罗姨娘刻意讨好究竟是为了哪般。他在莫府里只是一个没有了生母的庶子,除了会读几本书之外就再没别的长处。他可不会幼稚到以为罗姨娘是喜他年幼可爱才格外友善。她是想借自己靠拢老太太?

    她进府也有两三个月了,不可能不知道这府里的局势。老太太和别家府里的老太太不同,早就撒手不管事了,她不是莫荣添的生母,对莫荣添毫无影响力。莫非她也和刘姨娘一样盯上了老太太手中那小金库?

    要是这样,她的对手就是愚蠢的刘姨娘了。莫钟书不关心她们谁能最后胜出,反正又不是他的钱,谁拿去了都一样。

    他转头看向老太太,她头上的白发比去年又多了一些,额上的皱纹似乎也更深了。希望这些女人们的争斗不要妨碍了老太太的晚年安康吧,莫钟书暗暗祈祷。
正文 第33章 佛跳墙
    莫钟书正想着,突然就接收到老太太的目光,当中是难以掩饰的担忧,不由得摇头失笑,自己太杞人忧天了,老太太是谁啊,她不去算计别人就好了,能算计她的人大概还在天上伺候着王母娘娘呢。

    要是罗姨娘和太太或别的几个姨娘斗法,莫钟书很乐意旁观。可是她把目标锁定在自己身上,他没兴趣奉陪。

    看着对面还在温声细语的罗姨娘,他很想直截了当地告诉她:“你找错对手了。”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我莫钟书都不屑于与你相斗。

    真让人郁闷,他觉得自己已经把态度表示得很清楚了,为什么这些人还喜欢找上他?

    莫钟书一下子就兴味索然,观火须得隔岸,如果大火烧在家门口,那就不好玩了。刚才的兴奋瞬间消失殆尽,开始琢磨对方接下来可能采取的手段了。

    上辈子的父母有个好朋友,政治系的教授,他经常来家里和父母一边喝茶一边天南地北地闲聊。他们聊的内容很多很杂,不管是一条新闻,还是一个电视情节,只要有争斗,他们都可以联系到《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上去,上纲上线地分析一番取乐。他有时也会在一旁静听,听了就跟着傻笑,可是笑完了回味起来却又觉得很有道理。

    人类历史发展了几千年,可是不论古今中外,不论世界大战还是地区冲突或者商战情战等等,所有的争斗归结起来不外乎就那几种,用到的谋略计策都可以用三十六计来概括。

    这些年来他冷眼旁观,莫府里的情形亦是如此,想来罗姨娘再高明也超不出这个范畴。

    她们之间那些明争暗斗大小动作他都看得明白,稍加思考也能想得出对策,只是他自认为是条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整天挖空心思地算计别人在他看来就是浪费生命。他珍惜生命,苏姨娘拼尽全力把他生下来不是让他与这种人周旋的,才懒得为这些人浪费脑细胞。

    总而言之,他的办法就是一如既往地以不变应万变,退避三舍,瞅着机会就戏弄她们一下。

    这天罗姨娘又来了。她一进门,莫钟书便跟老太太谈起了书画。他以为罗姨娘家里是小镇上开酒楼的,顶多算个小家碧玉,对这些所谓高雅艺术应该接触不多,找个她不能插嘴的话题,晾她半天,也许她就不来自讨没趣了。(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

    哪知道罗姨娘谈起这些来头头是道,提到当世名家的画法流派更是如数家珍,显然是下过一番苦功的。她口中说着,手上还不停,殷勤地给老太太捏肩捶腿。

    莫钟书瞟了她一眼,话风一转,开始说起了南北美食。罗姨娘真是家学渊源,虽然十指纤纤不沾阳春水一般,厨房里的十八般武艺也是样样精通。莫钟书会做的菜式不多,但过去走南闯北,吃过的特色美食不少,还曾经是几个美食论坛的常客,看过的帖子林林总总数不清,虽然动手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却是丰富之极,此时便随口道些出来。

    罗姨娘很是诧异:“五少爷怎么懂得这么多?”君子远庖厨,富贵人家的少爷本该连厨房里的家什都不认识几样,且他满打满算也才七岁。

    莫钟书一脸谦虚:“我是从曾祖父留下的藏书里看来的。”

    罗姨娘马上就夸赞他聪明好学,小小年纪就满腹经纶。

    莫钟书前面花了那么多力气来铺垫,可不给她歪楼的机会,马上又把话题扭了回来,开始大谈特谈“佛跳墙”的美味。

    罗姨娘茫然:“佛跳墙?我没听说过。”

    莫钟书淡淡一笑。天下事你没听说过的多了。

    “据说,某高僧外出远游,夜宿旅店,正好隔墙人家以此菜宴奉宾客,高僧嗅之垂涎三尺,顿弃佛门多年修行,乃跳墙而入要求同享。‘佛跳墙’即因此而得名。这菜有诗赞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莫钟书煞有介事地念了两句,又摇头叹道:“可惜呀,咱们府里几个厨子厨娘都不会做。别说是我,就连见多识广的老太太都没能尝上一口。”

    罗姨娘果然上钩,以为是个拍马屁的好机会:“老太太也想尝么?那你给我说说做法,我明天试着做做。”

    “这菜可不简单,要用到几十种原料,花费许多工夫才能做好,我可不敢劳烦姨娘。”这就叫欲擒故纵。

    “不劳烦,不劳烦,我正想愁不能孝敬老太太呢。”

    哼哼,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莫钟书等到了这一句,便不再卖关子。他先说做“佛跳墙”要用到的原料:“鸡鸭、羊肘、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鸡鸭肫、鱼唇、鱼翅、海参、鲍鱼、干贝、鸽蛋、香菇、冬笋。”还有几样他实在记不起来了,不过又不是他自己要做,如果做出来的味道不好只能怨罗姨娘厨艺不精,怪不到他一个七岁小男孩头上。

    罗姨娘一一记下了这许多材料。莫府有的是钱,找全这些材料也就一句话的事。

    莫钟书接着说“佛跳墙”的做法。

    罗姨娘听得前面几步又煎又炸的,不知不觉就皱了眉头,旋即又赶忙松开。油炸过程中操作者稍不小心就会被溅起的油星伤着,产生的油烟更是美容大忌。可是刚才已经说下大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