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赤仙录 >

第194章

赤仙录-第194章

小说: 赤仙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的熊经动作对应的五行是土,对于黎三公子来说那更是驾轻就熟。

    他吸了一口气,右脚轻轻往地面上一踏,在他面前三尺左右的地上出现了一个人头大小的鼓包,“啪”的一下,这地里就好像埋设了地雷一样,鼓包猛地炸裂开来。

    黎子昇没有使用自己御土奇术的神通,而是单纯靠腿部发力,用类似隔山打牛的原理,把离着自己几尺之遥的地面给炸了开来。

    要知道演武场的地面并非一般的田地,而是结结实实的夯土,隔三差五就有仆役推着碾子重新压实的。这里的土壤并不松软,比之石板地不遑多让。

    他这一番动作,旁边的有心人都是暗暗喝彩,就连对他要求一向严格的桑天厚也露出了微笑。

    《五行拳》练到这里也就是了,他已经到了以拳入行的层次,多练其实也没啥效果了。

    除此拳法之外,黎子昇还托桑师范找了几门高明的枪法和剑术,这样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神器和神通的威力。到了现在,他也算是略有小成了吧。在不动用真气的前提下,也能用这些体术和桑天厚走上几十个回合。

    所以他现在在上午的体法课上,主要练得就是兵刃。

    黎子昇走到场地的另一头的兵刃架子前,从上面提起一杆玄铁打制的大枪。

    这杆铁枪足有三只手指头并拢那么粗,七尺多长,比成年人的身高还要高了一个头。只不过未防误伤,枪头换成了木制的。

    黎子昇单手把这杆两百多斤的铁枪随手挥动了几下,接着他就拉开架势练了起来。

    他这一发动可不要紧,只听得在他四周响起了“呼啦呼啦”的声音,那是枪身与空气摩擦产生的风声,这声音如此尖利和刺耳,就是在演武场的另一边都听得清清楚楚。

    再看那练枪的少年,身形已经被枪影笼罩在了里面,在旁人眼中就好像无数条玄蛇狂舞,又彷佛地面上有一朵正在电闪雷鸣的乌云……

    足足有一顿饭的功夫,他才把这套枪术耍完。

    等他枪势一收,再看这位少年,就算花了这么长的时间,脸不红心不跳,只是喘气声急促了一点。

    黎子昇的体术终于有所小成。(未完待续。。)
第十六章 三公子的脑洞
    上完上午的体法课,黎子昇和小伙伴们去餐厅吃了顿午饭之后,就到了“教学楼”里上符箓课。

    其实铁山学院这种学校只是仙门“预备班”而已,学的东西不会过分艰深,特别是四门外功。其实就算真的要教比较深入的课程也不是不行,不过这些孩子还是后天境的修者,那怕是天资聪颖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真的搞懂其中的原理,还是使不出来。

    符阵丹器可不是什么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懂了就是懂了,换张试卷照样能拿高分,这些都要自己动手实验的,而施展者的修为也决定了他四门外功的水平。

    这就是为什么胡开山的手艺比铁万山高明得多,但是他只是个炼器匠,而后者是炼器师。

    就像黎子昇现在把符箓基本都“学会”了,只不过就是元神太弱画不出来而已。

    这是因为他随身有一本电子词典,蚩尤旗上的星槎元灵。

    前文书里提到过,所谓符箓就是古神的文字,咒法是他们的语言。这两者相加所展现的规则就是法术。

    其实就像我们在学生时代学习的“英文”,主要是用来应试的书面语言,相比较书面语,听力和口语更为实用,不过也对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难怪老是有人打电话告诉我们要去练习口语了,真是感谢这些好心人了。

    书面语加上后两者,三者结合才是真正的“英语”。

    符箓级别的高低就是其中蕴含的大道规则的繁简。而更加繁复的原理就必须要有更强大的元神。

    一般来说,中洲修者界的符法被分为低中高三阶,每阶还有上中下三品。

    比如说,黎子昇学习的第一种符法,清风符。就是低阶下品。

    这种符法,只不过是聊聊几笔,几条s形的线段,代表的含义是,气流方动,动乃有风。

    其实所有风系符法都有这个含义在里面,不过越往上走就变得越为复杂。

    有一种风矢符这样的中阶中品符法,它发动之后能施放出威力不弱于迅雷铳发射的子弹,如果画符的符匠手法高明、元神强大的话,一次性能施放出复数的风矢。传说中有符箓大师能画出一次能发射百道风矢的的法符。

    清风符比起这种符法来说。那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除了“气流”这个含义之外,这道法符还必须了解这“气流”是如何被加速成高速气流,从而获得巨大的威力。

    再把这种理解用符法的形式,用元神之力,其实就是精神力以风矢符的形式保存下来。别的修者不需要理解这么复杂的含义。只要用真气激发就可以了。

    作为有着异界记忆和知识的黎子昇能理解这样的原理,但是他没有这个力量把这个原理“刻录”到符纸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符箓靠的就是悟性。懂总比不懂要好。

    懂了的话,至少知道怎么去做,不懂的话,连符箓其中的原理也搞不清,根本就画不出来。

    再加上,黎三公子的元神确实要比一般人强大了那么一些。所以他在符箓课上的表现十分惊艳。不但早就把家学渊源的柳无瑕比了下去,现在就连柳大苍柳大真人也觉得这孩子对符法的理解十分“深刻”,甚至不弱于自己。

    这也难怪大家认为他是符箓奇才了。

    低阶符法对他没有什么难度,下品和中品基本上都是一蹴而就。成品率很高。比如说黎子昇父亲黎昭昌在未发迹前常用的“甲马符”,如果让他老人家亲手描绘的话,基本三次中成功一次。

    而这儿子现在画这种低阶上品的“甲马符”大概是五次中成功三次。

    黎三公子是天才不假,但是还没到妖孽级别。落笔的手法固然重要,更为关键的是在笔画中灌注进去的元神之力。

    对于黎子昇这样的后天修者来说,还不能如臂使指般指挥自己的三魂七魄。他画符就好比带着一双厚厚的手套,拿毛笔在字帖上描红。

    简单的横竖撇捺还能中规中矩,字形一旦复杂这笔触自然就控制不住了。像甲马符这样比较复杂的符法,五次中能成功三次,已经颇为难能可贵了。

    柳大苍师范之所以愿意引见他去东海青阳宗,也是不想辜负了他那份“才华”。

    这两年,也是多亏了少年开的音乐工作室,柳师范通过留音符和留音玉佩赚了不少元石。其实他就是黎子昇的独家供应商,黎子昇现在灌制的“唱片”都是从他那里采购的。

    他现在都不用自己画符,只要联络此道高手定时收购就能坐地收钱,这日子眼看着过得挺逍遥,连带着他的修为都突飞猛进,现在已然是先天大圆满,只差一线就能晋入炼气。

    黎三公子捣鼓出来的唱片业竟然在铁山城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产业链。

    硬体自然就是柳大苍提供的,歌曲制作是由音乐工作室完成,这个工作室现在全都由柳无瑕来负责。因为血脉的关系,这位无瑕歌姬确实在音乐上有些天分,不但自己能唱,还能当制作人,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演绎黎子昇写的歌谣。

    接下去的留音符发行销售自然也由其他人来负责。对于黎三公子这位忙人来说,真还没工夫去管理自己生产的音像制品的发行,所以全权委托给了萧家书坊。

    他只要时不时地写一些新歌,交给柳无瑕就行了,接下来的录制由柳无瑕负责,然后把成品交给萧家书坊销往各地。

    其实除了红歌和异界流行歌曲,黎子昇不是没有尝试过新的风格,不过中洲这里对音乐的品味还相对保守,不太能接受“西方化”的音乐,比如摇滚,说唱。还是那些“中国风”的歌曲最受欢迎。

    而且有些歌曲就连黎子昇也认为现在推出的话,过于激进,不利于“团结”。所以也只能暂时作罢,留待与将来再说。

    这种小挫折对于脑洞大开的解放者军团战士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还有另一样大杀器,那就是……相声。(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逗你玩的相声
    话说有一日黎子昇和家人去茶馆喝茶,他坐在那里总觉得周围有点违和。左思右想之下,他最后明白过来了。

    这茶馆里只有唱曲的,没有评书也没有相声,这哪是茶馆啊,分明是音乐茶座吗。

    黎三公子的脑洞已经很大了,所以也不在乎这一桩了。他这个时候心里感叹啊,那些穿越者真是白瞎了这个名额了,老是那么苦大仇深,整天不是退婚就是吃人,偶尔还可以当当给异界人民带来欢声笑语的相声演员的吗。

    想到此处,他是说干就干,和旁边家人说了一声之后,直奔萧家书坊的音乐工作室。

    这一路上他就在琢磨到底是“创作”什么段子好呢……

    好了,就那个吧,都不用改动,直接拿来就能用。

    于是,大九洲世界的第一段单口相声《逗你玩》就此出炉。

    当时柳无瑕正在里面录制歌曲呢,听说自家黎师兄要来一段什么相声那也是相当之好奇,于是就和乐队留在屋里旁听了起来……

    母亲:“谁啊?”

    宝宝:“逗你玩。”

    黎三公子这个段子刚说完,就引发了好一阵的哄堂大笑,这些旁听者听了之后忍不住大笑了起来,还毁掉了一批留音符。

    可怜这赤县中洲的劳动人民,这笑点实在是太低了,低到黎子昇都不忍心赚他们元石。他这一段《逗你玩》那是卖疯了啊。

    有一段时间,铁山城里的商铺不放歌曲,就放这段相声。不光铁山城如此,中洲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黎三公子是有点奇怪,中洲人民是那么地热爱相声,可以说是百听不厌。

    不过这也正常。有的异界那里的人民智商低了一点,为了一本小说或者一部电影疯魔成那样,这里的人民就是笑点低了一点。

    这种事真还不能较真。

    元石那是不赚白不赚,黎子昇这也是丰富中洲人民的业余生活来着。

    自此以后,他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开始投身于相声的“创作”之中。不过他自己倒是不太适合说相声,主要是他的身份再去干这活的话难免就有点轻浮,偶一为之也就算了,真的成了相声演员,对他以后的革命事业也不利啊。

    试想一下。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要发表重要讲话的黎子昇同志一脸严肃,双目炯炯,意气风发的走上讲台,他一手叉腰。一手扬起,开口说道:“同志们……”

    就听底下响起了一阵“聿……”。

    这样的场面黎三公子想想就不寒而栗。

    创作还是要创作的。不过不能由自己亲自去表演。还是的发掘人才啊。

    幸亏黎大队长现在是少先队的首脑,这手底下也有上千号的人,还真的给他挖掘出不少人才。

    比如现在最当红的相声演员就是他从自己的义学中发现的。

    有一天,大队长阁下去视察义学,进了学校之后迎面就来了一个孩子。

    黎子昇这么一瞧,登时就大吃一惊。

    只见来人那是圆头圆脑。身材也是圆滚滚的,一双小细眼,两只招风耳,这看上去就很喜庆。

    黎大队长不由自主地开口问道:“你姓郭?!”

    那孩子听了这话。顿时感激涕零地说道:“三公子……不,大队长阁下,想不到您还记得我啊。对我就姓郭,叫……”

    黎子昇倒吸一口冷气,心想这家伙怎么也穿到这里来了,不能啊。所以他急不可待地问道:“不会叫徳纲吧?”

    “不不不,大队长阁下,您记错了,我不叫徳纲。”

    还好,黎大队长松了一口气,挥手打断他道:“这位同学,你以后的艺名就叫徳纲了。”

    “艺名?!那是什么?”新鲜出炉的郭德纲摸着圆脑袋不解地问道。

    黎子昇拔出腰间短刀,大踏步地走了过去,开口说道:“先不管艺名是什么,来来来,我先把你这头发给剃了!”

    就这么着,他找到了德云社的台柱子。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