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

第269章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第269章

小说: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 不愿意就算了, 27师一部与第9师继续完成对皖系参战军的收编工作, 你率第7师驻天津, 刘询暂时就钉在固安。 另外你直接跟曹锟发电, 让他把溃入直隶的参战军逃兵交给中央处理。”秦宇说道。



  “大帅这是打算对直隶动手了?” 杨兴脸上闪过一丝兴奋, 要说此时秦宇放开一点。 不顾忌什么的话, 啃下直隶的难度虽然大一些, 但真要是咬下牙, 直隶也是拿得下的。 届时直隶。 河南, 山东数省归于秦宇治下, 以东北的模式, 数年之内统一民国也或未可知。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真要是把曹锟逼到了绝境。 曹锟也是要反的, 五六万直军问题不大, 但要是曹锟站出来, 湖北, 江苏势必同气连枝, 皖系新败, 但段合肥影响犹在, 届时若直皖联手于江南, 对于民国才真正是心腹大患, 步子不宜迈得太大。” 秦宇摇头说道, 再说山西的阎锡山现在也态度未明, 晋军此时还不强, 也算是个威胁。 真把曹锟逼急了, 届时才是一场真正的大混乱, 只有在曹锟不插手的情况下, 秦宇才能平稳的获得河南与山东, 并且保持中央的权威。 有了中央的支持, 实力大增的东北跟古代的曹操相差得也不多了。



  “大帅此举是要逼迫曹锟东北为首?”杨兴似懂非懂地道。



  “算是吧。” 秦宇呵然一笑, 这个手下的头号大将在军事上的才能是数一数二的, 可在政治上反应却比寻常人要慢上一拍, 不过也无所谓, 只要能用兵, 便有用武之地。



  “大帅, 湖北局势有变。”王玉海说道,“另外关于此次皖奉战争的战果也出来了。”



  “湖北那边怎么了? 王占元有什么动作。” 秦宇问道。



  “王占元扣押了吴光新, 收编了吴光新的三个混成旅, 另王汝贤的第八师也被王占元收编了。” 王玉海说道。



  “这个王占元,动作倒是不慢, 也好, 借他的手去掉一个师, 三个混成旅, 也算解决了中央一些开支, 又节约了一笔军费, 拍电报给王占元, 就说中央已同意其收编行为, 但请他代为扣押张敬尧团伙,交由中央处置。 我答应了熊希龄, 总不能失信于人。”



  中央养军队的标准比起东北要低得多, 普通的一个师一年军费节省得很,大概在一百二十万左右, 真正能领到手的也就八九十万的样子。 有些地方督军的直属部队要高一些, 也不会高得太离谱, 一个师, 三个混成旅,从帐成上又给中央省下了两百几十万。 谁都知道裁撤军队能节省大笔开支,不过军队不是谁说裁就能裁的, 老段要靠着军队保持话语权, 中央如徐世昌之流对于军队根本插不上话, 只能看着军队越来越多,军费也越来越高。



  其实东北军一个师一年差不多两百万的军费也是有些高的, 军械, 军需从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采买,比市价略低。 但仍然有不少赚头在里面,如果按成本价算, 其实也只有一百几十万, 毕竟军火, 军衣,军鞋都有不少利润在里面。 对于秦宇来说也就是一个口袋进, 一个口袋出。 而关内的军队由于工业底子太差,很多东西都靠买, 仅管军队欠企业债是常有的事。 可从帐面上就是那么多, 根本就是个恶性循环。



  “是, 大帅, 这是东西两路人马统计出来的战果汇总。” 王玉海又将另外一份文件递了上来。



  “是吗, 我看看。” 秦宇将文件取了过来。



  “击毙敌军1021人。解除65730余人武装,15师刘询部投诚8千人,还有接近三万人因为战败, 向直隶以南, 山西, 绥远一带溃逃。 此次缴获75MM火炮计397门,炮弹2万余发, 105MM野炮18门,炮弹2000余发, 150MM榴弹炮12门。 炮弹1800余发。 缴获大正三年式重机枪173挺,日式三八式步枪57400余杆, 战马1300余匹, 驮马, 曳马5700余匹。 缴获 雷诺FT17机械型坦克31辆, 37MM火炮型坦克17辆, 福克IV型战机17架, 日式轰炸机14架。粮食将12万余担, 足够十万大军两月所需……”



  文件后面便是一些军衣,被褥一类杂七杂八的东西。秦宇没兴趣再看下去。



  “好家伙, 单是粮食便是十二万担, 刚好我答应先给熊希龄两万担粮食, 倒是不用到别的地方去找了。” 秦宇呵然一笑。 “这些东西,怪不得那么多人手要点个一两天才点完。 俗话说什么样的将带什么样的兵, 这六七万人里面, 都是受过一定军事训练的, 身强体健者不少, 从中优中选优。 回头你用我的名义通知一下奉天那边, 霁云, 江潮勇几人还算不错, 另外让军政务再列举一些表现不错的, 到这边来完成重整 中央陆军9师, 13师的工作, 15师也要重新填进去一些人, 一个师的编制, 比起一个混成旅还要差一点, 怎么也说不过去, 至于军械, 暂时就用这些日械, 以后有时候了再换成德械。”



  这么大一批八九成新的日械放军火库里生锈太可惜了, 足可装备出一支大军用上一段时间。 秦宇可没这么浪费。



  “话说这用敌人的装具给自己装备出一支军队的感觉可真不错, 有句话叫马无夜草不肥, 人无横财不富, 原本以为今年扩充两个师已经到头了, 没想到到了北京, 用中央的财政又扩充了三个师, 装具, 兵员, 马匹, 军衣,军被一应俱全, 这段合肥也算是做了一笔好事。”



  如此轻易的替东北军增加了三个师的编制, 秦宇心情自然是不错的, 这支军队来得也太容易了。本来这支军队就有底子在, 把战斗力拉升起来也快。 皖系参战军之所以在战争中表现得这么菜, 除了是一群新兵, 与带兵主将有着决定性的关系。



  “大帅不妨多扩充一两个师, 以中央的财政, 养五六个师,应该问题不大吧。” 杨兴说道,“ 这次咱们东北军有6个师入关, 控制全局尚且不足, 如果能扩张到十二个师, 控制整个长江以北, 当无问题。”



  “你没在中央呆, 是不知道现在中央财政已经窘迫到了什么地步, 几年内战打下来, 中央对于地方各省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 现在段祺瑞一走, 几怕还要差上一些, 还是先等等看, 等局势好一些了, 再行决断。 再说九个师, 也足以办些大事了。”



  之前钱能训回复说中央每月稳定收入尚且不足1200万元, 除去中央直接控制的各铁路收入, 其中段祺瑞主导中央政权时, 皖系各省解往中央的税款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现在跟皖系打了一仗,最起码还不知道各省态度如何, 真要折算下来, 一月能有六七百万便不错了。每个月行政经费就有将近两百万, 还有北京, 天津一带的其他开去, 中央欠下的债务等等。 适当缩减中央军编制, 然后将东北军逐步转变为中央军才是秦宇后面应该做的。 新编六个师, 那不跟重新编出一支参战军差不多了。更何况还有一个巩县兵工厂要继续保持其投入, 民国不应该只有一个长春兵工厂。



  “嗯, 玉海, 你再跟陈友仁拍份电报, 让他速来北京, 与现在的外交总长一起主持外交事务。还有, 约见一下美国公使。 ”



  “是, 大帅。”



  。。。。。。。。。。。。。



  “抱歉, 巡阅使阁下,芮恩施最近身体不太好, 特地派我来见你, 很高兴第一次见到你。”来见秦宇的是芮恩施的副手克莱恩, 同秦宇握手说道。



  “我也很高兴见到你, 在奉天, 我和贵国驻奉天领事关系很不错, 同时我希望和美国的良好关系也能一直延续下去。”秦宇微微一笑, 客气地说道,“咱们坐下谈吧, 这次要谈的事情比较重要, 你要茶还是咖啡?”



  “咖啡吧, 多加点糖, 谢谢。”克莱恩点头道,“梅纳德是我的好友, 从他那里,我经常听说巡阅使阁下在东北的事迹, 在贵国, 巡阅使阁下的所为是让人值得尊敬的一位统治者。”



  北京离奉天并不远, 这个时代洋人在民国的外交官时间是非常充裕的, 克莱恩就十分喜欢奉天那边的氛围, 自从东北工业稍有基础后,发展势头已经盖过了关内, 再加上东北地广人稀, 物产丰富, 一些关内没有的商品总是能先在东北流通起来, 克莱恩一年总会乘火车去奉天度几次假,相对关内, 奉天那边的治安情况也要好上很多。



  “领事先生现在说我的好话, 呆会只怕就要暗地里骂我了。” 秦宇先给克莱恩打了一剂预防针说道。



  “哦?不知巡阅使阁下要说的是什么事?” 克莱恩问道。



  “第一件事是我准备着手裁撤民国的厘金制度。”厘金始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清政府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开去设立的税种, 发展到现在, 几乎到了无物不厘的地步, 已经成为阻碍民国实业发展的最大壁障。国内似扬州一些稍为富庶的地方, 几乎出现十余里一个厘卡的荒唐程度。发展到现在,厘金已经成为民国最大的税种之一, 各省厘金累计起来差不多有一亿两千万左右。 收这么多钱上来, 势必要养着一批庞大的人员, 养这么多的人,对于资金也是一笔庞大的消耗。



  “是吗?这真是太好了,如果巡阅使阁下有推运裁撤厘金, 对于贵国实业的发展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克莱恩大喜说道,美国向来对民国的厘金制度百般诟病,不过从清朝一直到现在, 民国对于这项收入的依赖太过重要, 也一直无法取消。 皖奉一战后, 整个长江以北再没有能与奉军匹敌的力量, 如果由秦宇来推动此事, 无疑是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未完待续。)
346章 海关与山东
  相对来说, 美国这个资本主义新兴国家对于商业输出的需求更加强烈, 若是民国能解决厘金问题, 对美国来说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而相对于民国其他执政者, 秦宇不仅是最有实力的, 而且在这种民政问题上, 也是最有信用的。 东北已经裁撤厘金的事实便能告诉这这些洋人, 秦宇在这种问题上绝不是口头说说这么简单。



  “ 不过你也知道我国财政窘迫到了什么地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我国财政已经破产了, 厘金对于我国来说, 已经是为数不多, 最重要的收入之一。 如果少了这项收入,国家政权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维护, 甚至陷入崩溃的局面。” 秦宇不紧不慢地说道,这话绝不是在危言悚听,不过现在中央对地方几乎已经完全失去控制的能力, 地方的厘金很少能真正归于国有, 这个恶果从民国五年袁世凯倒台便已经埋下了。



  “既然如此, 那巡阅使阁下叫我来的意思是?”克莱恩皱起了眉, 提出要裁撤厘金的是秦宇,说不可能裁撤的也是他, 克莱恩都不知道秦宇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便是我要跟你说的第二点了, 关于我国海关自主的问题, 我希望能提高海关的税点, 这些年我国的进口税一直维持在5%, 对于我国新发展起来, 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工业是非常不公平的, 我们的政府也没能起到维护我国企业成长的义务, 在这点上, 我很惭愧。 所以入主北京后, 我需要调高进口税费, 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国微小企业的成长, 繁荣我国经济的同时。 海关收入也会大幅度增加, 可以填补我国厘金被裁撤的损失。”



  秦宇道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自从清朝以来, 政府对于洋货输入国内的税收便一直维持在5%。 海关的控制权也被英国人一直握在手里, 英国人赫德一手打造出了清朝最为廉洁的行政机构, 海关总税务司。



  赫德聘用洋人作为高管, 直到现在,民国海关数千人里面, 超过五百洋人牢牢把握着民国海关的控制权。 两千多华人没有一个能真正进入管理层。值得一提的是, 此时的海关, 却也是民国最为廉洁的一个部门。



  海关税收被清朝那些自认为天朝上国的人称为洋税,到1885年,清朝帐面上的税收只有六千万两左右, 洋税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万两, 达到近四分之一。



  自从清朝以来, 清政府依靠海关收入偿还了北京条约所欠的1600万两巨款。



  到了1866年之后, 清政府对外赔款已付清, 六成洋税便被清政府分拨各省, 用于地方自强事业。如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及船政学堂,天津机器局,长江口至南京下关九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