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明贼 >

第70章

明贼-第70章

小说: 明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正这一官,对于关内的村子来说没什么,关内的村民们有些事情都要去县衙门解决,县太爷是他们的父母官,所以村正平时只负责一些琐碎小事。可关外不同,关外没有县衙,每个村子的村民无论有什么大事小情,都要去找村正解决,所以在他们心中,村正就是他们的父母官。
那老汉激动的跪在地上,眼中是老泪纵横,纳头便拜。
“青天大老爷阿,我们村子遇到青天大老爷了!”
村民们纷纷跪在地上,有好心人能给他们吃食,他们就感恩戴德了,他们根本没想到,这好心人会是他们的父母官,这可真是青天大老爷阿。
杨休或许不太清楚,一个村子、一个县、或是一个府,能遇到一位清官、好官,对百姓来说是多么的幸事。杨休哪受过如此大礼阿?见这些村民竟然都跪下给自己磕头,连忙上前扶起大家,口中不住的道:“大爷你快起来,乡亲们,快起来,起来,不要这样。”
老汉看着杨休,似乎是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感慨道:“我们猫儿庄能遇到您这位青天大老爷,是我们的福分阿。”
家中又停电、小壬快崩溃了,在网吧中码字真是折磨~晚上要出去吃酒,回来后如果来电了能再码一章,如果依然停电,小壬只能对不住大伙了,先欠下、尽量在明后天慢慢给补上。

第一百二十七章 百废待兴(三)

杨休和二头几人将村民们纷纷扶起,看看这些衣衫褴褛的百姓,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到刚才老汉说村子里还剩下一二百人,问道:“大爷,村子里……剩下的人呢?”
老汉一想到这个,眼中的忧伤更加重了,颤抖着说道:“都在村子里了,整个村子都被鞑子一把火烧了,剩下的青年都忙着收拾呢。”
“大爷,那我们一同回村子吧,我们这里还有些吃的,先给村民们分了。”杨休扶着老汉,看着这些人中还有几位岁数大的老人,都让他们坐上了马车,而杨休白月如几人则跟着剩下的村民一同朝村子走去。
村子离得并不远,当众人回到村中,杨休见到村子后的第一反应,就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了。
“这……真是百废、待兴阿!”
整个村落此时已经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全都被大火付之一炬,地面上到处是烧焦的木头等物,有些大型的坍塌房屋,到现在还不时的冒出些白烟。
村子中剩下的村民,有些身体不好的就躺在坍塌的木头堆里,上面铺着点稻草。身体壮实的年轻人,则是搬着坍塌的木头,搭建临时房屋。
当初代王和杨休说,此时的猫儿庄是百废待兴,杨休想到的,只是待兴,他以为自己找到了可以发展的空间,可以让这里繁荣昌盛起来,可是杨休却忽略了,百废!
村民们见到村中来了一辆马车,还有几位陌生面孔,都很警惕的围了过来,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他们手中还抱着坍塌的木头。自己的村子中已经经历了一次灾难,要是再有人来欺负自己,那自己就要和他拼命,来保护自己这已经付之一炬的家园。
“乡亲们,快来、我们猫儿庄有希望了!”刚一回到村子,那老汉就颤颤巍巍的下了马车,满面红光的召集着村中村民。
渐渐的,猫儿庄剩下的村民全都围了过来。
“乡亲们,这位是我们猫儿庄的新任村正,是位青天大老爷阿!”老汉对着杨休,告诉村民们杨休的身份。
村民们纷纷惊讶的看向杨休,这个瘦弱的青年……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怀疑之色,这么年轻的一个青年,能当村正?就算当了,又能有什么作为?
老汉看出了大家的不屑,将杨休几人给众人干粮的事情说了一遍,那些和杨休一同回来的村民们也纷纷说着杨休的好话。
村子遭逢大难,剩下的这些幸存者们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他们本是一个村子的同乡,又一起经历了这么多,所以都有着相依为命的感觉。而且看上去那老汉在村中的威望不低,经过一番解说后,这些村民再看向杨休等人,目光中明显有了一丝友善。
杨休让二头几人把剩下还能吃的食物都拿了出来,看看这二百来人的村民,有些头疼了,这回粮食可不够都分给他们的了。
“大爷,村子里现在还有能用的锅和灶台吗?”杨休看看周围一片废墟,带着些期望的问道。
“我家有!”一名青年不知道杨休要做什么,但他还是说了出来。
“太好了!”杨休听后大喜,对二头道:“二头,把剩下这些面饼都撕碎,然后锅中下水烫一遍,看看是否还有盐之类的佐料放里些,我们干粮不够分给所有人的,只能这样做些汤,让每个人都能吃点热乎的。”
杨休也不知道大明朝有没有烩饼这种吃法,所以怕说了他们也不懂,只能把这叫做汤了。
二头虽然不明白,这饼放到水里一泡不就软了,那还能吃吗?可还是听从了杨休的吩咐,开始升火,烧水。
杨休忙着将剩下的所有面饼都撕成了一条一条的,等水开了一股脑的全部扔到大锅中,再放了些从废墟中捡到的盐之类的佐料,用不上一会,烩饼那香气儿就蔓延了开了。
村民们从被鞑子洗劫后,就没吃上过像样的吃食,就连吃树根什么的,也都吃不饱,看到面饼的时候就已经饿的直咽口水了,现在一闻到这股香味儿,一个个不管离得远近,都直勾勾的盯着大锅内看着。
闻到这股子香气,杨休放下心来,来到大明朝后,这可是他第一次掌勺,这大明朝的佐料什么的都不全,只有盐一样是他见过和前世差不多的东西,而且这时候的盐不是磨碎了的,而是大粒的。其他的那两样佐料,杨休一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刚才还着实担心了一把,要是这锅烩饼做出来不好吃,自己就丢人了。
一大锅热乎乎的烩饼,在锅内咕嘟咕嘟的炖着,杨休开始忙乎着让村民们在废墟中寻找碗筷。此时已经快要到正午,杨休几人也都没有吃饭呢,锅内的这些饼,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干粮了,杨休在给所有村民分完后,见还剩下一些,盛出来和白月如、宴卿几人也都跟着一起吃了。
在场的所有人,除了杨休以外都是第一次吃烩饼,二头三人吃的狼吞虎咽,竟然跟那些饿了好几天的村民一般,边吃还边喊好吃。
白月如坐在杨休身旁,手中也捧着一碗烩饼,小口小口的吃着,脸上满是幸福的神色。
“月如真的没想到,公子还会下厨?不都说君子远庖厨吗,公子可是读书人呢。”白月如一边吃着,一边小声的和杨休说着话。
杨休一时有些无言以对,刚才竟想着如何让村民们都吃饱饭了,竟然把这事给忘了,自己一个堂堂秀才,竟然会做饭……
不过下一刻,杨休就想了起来,解释道:“那个、你也知道阿,我从小就是一个人在朔州长大,我要不自己做吃的,那还不得饿死,而且我又没钱,不能去酒楼吃。”
白月如虽然觉得这个解释很牵强,但想想还是接受了,确实是这样。杨休自己一个人生活在朔州,条件又那么艰苦,自己在家中做饭,也说得过去。
见杨休说完后沉默了下来,白月如问道:“公子,你在想什么?”
杨休叹了口气,看看被烧的焦黑一片的村子,再看看那些一个个激动的吃着烩饼的村民,杨休苦恼道:“这是我们最后的干粮了,这顿吃完,我们下一顿要怎么办?”
白月如也沉默了下来,是阿、这里有二百多人,这顿饭吃过了、下顿饭要吃什么呢?

第一百二十八章 百废待兴(四)

等众人都吃过了饭,杨休叫来那老汉和村子中比较有威望的人,围坐在一起商讨村子接下来的发展。
杨休见到,在村外那个身材壮实的青年汉子竟然也跟着老汉一同过来,顿时对他多注意了一下。
“大人,青子是我们村里乡勇伍长,这次我们这些人能活下来,也多亏了这些孩子,把我们拽上了山。”张老汉拉着青子到杨休身前,眼中满是感慨的介绍道。
和几人围坐成一圈,杨休对乡亲们问道:“乡亲们,我把你们找来,是想商讨下接下来,要如何重建我们的村子。”
几位村民听了,纷纷大惊失色,连连摆手道:“大人,我们就是一些草民,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招呼就是。”
杨休跟他们讲了一些人多力量大阿之类的道理,让他们一起跟着出主意,可不管怎么说,这些个朴实的村民都不敢发表什么意见,这让杨休很苦恼。
杨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跟他们的很多观念都不一样,宴卿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也知道自己家这位大人,总是会有些独特的见解。
“乡亲们,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唯一所剩的干粮都已经没有了,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你们对猫儿庄附近的情况一定比我了解,是否有什么办法?”杨休实在是想不出要如何解决晚饭了,只能看看众人是否有什么主意。
张老汉神情有些凄惨的道:“大人,我们要是有办法,也不至于到外面挖树根吃了阿,我们村子确实有田地,山上也有些猎物可打,不过鞑子洗劫后,粮食都没有了,田地现在也无法播种,至于山上的猎物,我们剩下的人中还真没人会打。”
杨休想想也是,要不是被逼的没辙,这些村民也不会去吃树根阿。
宴卿低头想了想,略有迟疑的开口道:“大人,卿到是有缓兵之计。”
“哦?快快说来。”杨休见宴卿竟是有主意,心下顿时大喜,宴卿这一路上出了很多好主意,让杨休度过很多难关,只要是宴卿的主意,现在杨休都会认为是有用的。
宴卿神色有些犹豫,好似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想通似的,说道:“我们身上还有不少银两,刚才我们来时的官道上偶尔会有出关的商队路过,卿想、现在去那等等,兴许还能遇到,用银子跟他们买些吃的回来,到也能坚持个一阵子。我们可以趁这个时间,让二头几人组织村中青年,到山上摘些野菜、打些猎物,维持到开春,开始播种。”
杨休点点头,这主意确实不错,现在他需要的就是时间,只要能熬过这几天,想必元彪等人也快到这里了,他走时在大同城给元彪留了消息,他自会找来,到时有了人手,就不愁接下来要如何发展了。
杨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村民们也是如此,不过看宴卿的神色,好似在担心着什么,问道:“宴先生,你还在担心什么?”
宴卿左思右想,把自己的疑虑说了出来。
“大人,村子周围的土地,之前是要养活两千多人的,而现在……就只剩下这些村民了,等到丰收时到是可以多出很多粮食,可地里的活不是几个人就能做的了的,我们只有这些人手,要种那么大一片地,几乎是不可能。”
杨休见他是说这个,心里面想了想,以前在部队的时候,每当南方遇到些旱涝灾情,部队就会组织人手,分派到各地去帮助村民解决难题。
所以杨休对地里的活还是很了解的,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有个一两个人,就能管理好一大片的地了。不过在明朝似乎真的不行,因为在明朝,从春天翻地、播种开始,都是要用人力,一点一点完成的,不像二十一世纪可以有机械。
杨休想着这个问题,无意间见到不远处几个青年正在搭建房屋,看他们建起房子的熟练样应该不是新手,心里灵机一动,对张老汉问道:“大爷,村里的青年都会木匠活吗?”
老汉顺着杨休指的方向看去,见到那几个青年,点点头道:“回大人,那几个娃子之前跟着人到关里学过些手艺。”
杨休一听这话,心里才有点底,对宴卿道:“先生放心,只要熬过了这一阵,我有办法能让村民把所有的田地都种满。”
听了这话宴卿一副吃惊的神色,他虽然不是农户,但也对这方面了解一些,知道种地是非常辛苦的活。两百人,要去中两千人的地,这怎么可能呢?不过他看杨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就没有继续问,他知道以杨休的性格,没把握的事情,他是不会如此自信的。
商量好这些事情后,杨休几人把身上的所有银两都取了出来,然后让稍微比较稳重、激灵一些的蛙子,带着几个青年村民,驾马车到村外的官道上等待客商去了。而留下的人,则是忙着整理村庄,把一些稍微完整的房屋修善出来,好让大家住进去。
大同、代王府。
“父王,你为什么要让杨休去那么远、那么危险的地方当村正?”小郡主一副气势汹汹的模样,质问着代王。
对于这个自己从小就特别疼爱的女儿,代王也是没有办法。可总不能告诉她,你父王被杨休那小子戏弄了一顿,心里不好受,要故意刁难他吧?于是乎,代王语重心长的道:“小敏阿,官场不是儿戏,总不能说我想给他杨休个知县,他就能做一任知县吧?他毕竟还年轻,而且功名也不够,父王这样也是为他好,那猫儿庄虽然艰苦些,可只要在那做上几年,做出一点功绩,这样才能提拔阿。”
小郡主似乎也觉得自己父王说的在理,可她就是不想让杨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