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第78章

位面商人在明末-第78章

小说: 位面商人在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莲教教徒一阵慌乱之后;被白莲教小军官一提醒;顿时向着刘白羽的重装长枪兵之间的缝隙跑过去;反正因为手里武器太长;太重;为了不妨碍对方的武器发挥威力;重装长枪兵之间的缝隙一向很大;而且正是因为手里武器太长;太重。转身都不方便;也让白莲教教徒轻轻松松的冲进了重装长枪兵之间的缝隙;只是____忽然一声声惨叫响起!

    “杀;杀;杀!一二三!”

    每个重装长枪兵之间的缝隙都出现了两根短枪;把冲击重装长枪兵之间的缝隙的白莲教教徒们轻而易举的刺倒。原来刘白羽早就知道枪阵的弱点。把重装长枪兵放在前面;利用他们的全钢铠甲;变相作为盾牌使用;而保护他们侧后的则是穿着锁甲或者皮甲的轻装长枪兵;反正一般的弓箭基本都会被重装长枪兵挡住;后面的长枪兵只需要防止运气极佳才能飞过来的弓箭罢了;毕竟射箭简单;抛射就是技术活;重弓箭手能抛射还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基本就是鳌拜这个级别的满洲巴图鲁了;所以实战中可以忽略不计!

    尤其是前面的重装长枪兵主要的是防守;整个人就是一个铁皮疙瘩;所以动作频率自然也就相当慢;其实基本只能保卫自己;那么他的侧后必然需要身后的长枪手保护;后者其实才是长枪方阵的进攻主力;需要的是高速度;高强度的杀伤;身上自然不能全身钢甲了;甚至锁甲也必须轻便为主才行!

    这才是古罗马枪阵的真谛。要点就是前排重装长枪兵作为整个长枪方阵的盾牌;抵挡对方弓箭的杀伤力。

    当然象纵横一位大神级别的历史作者;愣是以为长枪兵可以靠枪尖抖动就可以破掉对方的弓箭;关键是这要是个人比武当然没问题;两军交战的情况下;枪阵最前面的部队不但要面对对方步兵的冲击;还要面对对方弓箭手的打击;要一心二用……少数精锐这样我信;问题是如果不给枪阵最前面的部队重甲的话;用外行的脑子也会想到这批部队的伤亡一定是最高的____那么问题就来了;古代战场上任何指挥官都要保存自己的精锐作为预备队;拿自己的精锐作为炮灰的;实在是……

    而且如果不给枪阵最前面的部队重甲;那么满清大可以驱赶汉奸军的火枪手轰击给枪阵最前面的部队;别以为满清真的不重视火器;是什么野蛮人。事实上满清出乎意料的礼遇孔有德就是因为孔有德部队的火器犀利!

    就算是当时满清没有孔有德强大的火器部队吧;就是一群野蛮人吧;在马上扔飞斧总会吧?那玩意射程不长;可是威力么;想一想也知道斧头的面杀伤;比弓箭的点杀伤威力更大!而且满洲冲锋的时候;骑马步兵就有专门的重弓箭手下马用自己骑得劣马作掩护;弓箭抛射协助步兵破阵。

    甚至就是满清只会傻乎乎的冲锋;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破解的;在努尔哈赤时代;满清就有批双层甲的骑马步兵;专门下马凭借盔甲;硬冲明军方阵的战绩了;这些双层甲的骑马步兵号称铁头子;不是纯钢打造的长枪;只怕根本无法破铁头子的防御;而如果是纯钢打造的长枪;那么也别指望长枪兵可以靠枪尖抖动就可以破掉对方的弓箭了……重型长枪挥动起来训练有素的壮汉都吃力。用来挡箭

    说了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当时满清的首脑多尔衮,皇太极都是指挥战争的高手,拿破仑时代还是王道的大炮加骑兵战术玩的相当纯熟,虽然因为东方军事思想当时已经落后了,没有战场层次,梯队的概念,但这也是因为作为对手的明军也没有这个概念,穿越者指望拿古罗马的长枪方阵就彻底击败多尔衮,皇太极这样指挥战争的高手——那只能说是这两位智商比历史上相差的太多了……

    【不想和别的书比较,尤其是人家订阅都是你收藏十几倍的大神,只是有一个读者非和我炒的没完没了,所以说了一下,也算是一个剧透,我这本书不会出现很多书那种拿出一点近代军事的常识训练的军队就能横扫满清的情况——我也知道这样写,会让读者觉得不爽,只怕订阅受到很大影响,不过还是那就话,明末的爽文多了去了,不差这一本,我不想浪费你的血汗钱,也不想浪费我打字的体力,就是这样,谢谢!】

    刘白羽的护庄队拿出了古罗马的长枪方阵,对付满清只能让对方吃个小亏罢了,可是对付白莲教教徒这些乌合之众,却是足够用了,刘白羽的护庄队新兵很多,如果要他们自由发挥,只怕真的不行,但是和平时演练的一样,甚至节奏都不变的情况下就能应对的话,那么即使是一群新兵菜鸟,也没什么大问题。

    仅仅一个小时过去,面对刘白羽的护庄队拿出的古罗马长枪方阵,白莲教教徒就死上了进五千人——甚至有近两千的训练有素的白莲教护教神军,实际上从战斗力来看,白莲教算是彻底垮了!

    白莲教圣女觉得还是己方人多,认为刘白羽的护庄队精力耗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还要继续冲锋,魏大刀却是知道大事不好了,小声对着白莲教圣女说道:

    “圣女大人!咱们的精锐已经死的差不多了,甚至护教神军去掉死伤的也没有两千了,撤吧,这教徒只要有点粮食,要多少有多少,可是护教神军那是辛辛苦苦练出来的,还得用银子喂饱,是咱们正真的底牌啊!”

    “什么!!!护教神军没有两千了?你怎么不早说,快撤,快撤啊!”

    白莲教圣女自然心里有数,别看白莲教说什么凡是白莲教教徒都是兄弟姐妹,实际上一般的白莲教教徒在顺利的时候就是炮灰,失利的时候就是累赘加挡箭牌了。只有护教神军才是自己真正力量,不但经过训练,而且忠诚可靠——反过来说如果护教神军损失太多,收获了大批金银的他们,不说会被大批的绿林好汉,流民武装作为肥羊,就是白莲教的其他分支,也可能上门来索取大量“援助”更为要命的是,如果护教神军数量太少,那么口口声声圣女,刀爷,仿佛绵羊一般温顺的白莲教教徒也可能转眼间化身暴徒,杀人灭口之后抢了财宝分掉——这年头官兵都经常闹病变,杀死官员,索要饷银,更别说这些大多在粮食的诱惑,和白莲教护教神军武力压迫下,才皈依了不到半个月的几万白莲教教徒了。

    只是本来白莲教教徒最为勇悍嗜血的那部分都在刘白羽护庄队的古罗马长枪方阵之下快死光了,早就出于溃退的边缘,魏大刀和白莲教圣女又贪生怕死的最先逃跑,不去指挥部队有序撤退,遇上这样强大的敌人和不靠谱的指挥官,就是九边的明军也只能崩溃,跟别说这些吓破胆的白莲教教徒了,一时间就撤退转眼就成了溃散!

    白莲教教徒溃散之后,刘白羽派出的骑兵和伏牛山骑兵以及刘泽清的骑兵分三路从白莲教教徒后背,左翼,右翼三面杀来,仿佛三把尖刀,反复切割,彻底把白莲教教徒从有组织的暴力团伙变成了逃难的流民,建制彻底消失。有的人索性坐在地上等死!这个时候刘白羽又让骑兵高喊投降不杀,顿时让没力气逃跑的白莲教教徒们成片成片的投降,甚至出现了几十人结伙,向刘白羽一个护庄队队员投降的事情!

    “给我出精锐追击魏大刀和白莲教圣女,否则跑了只怕又是祸害!同时其他骑兵按照操典出击,不能蛮干!”刘白羽下令说!黄大力急忙抽调精兵追击,同时让骑兵们注意节奏,不要一味的狂追!

    这电影,电视剧里骑兵追击,基本都是最快速度的拼命狂追,看上去颇为让人兴奋,但是——遗憾的是如果哪个指挥官现实中真这么做,那么这位直接就可以送精神病院去了;基本的军事常识都不懂么!

    这是因为一般来说,骑兵因为马贵,相对于被追击的步兵,人数总是相对少的,追的太急了,步兵困兽犹斗的话,会给骑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少数骑兵追击多数步兵,最怕的就是步兵在基层小军官的指挥下恢复建制——毕竟战争中最惬意的就是追杀对方无组织的溃兵,对方部分恢复建制,就能打断追杀的节奏,变打败为小败——甚至在农民军和大明官军的战斗中,后者因为一味追杀,被恢复建制的农民军反击,反败为胜的事情也是比比皆是。

    正确的办法是骑兵轮流出击,互相替换,保持最佳状态,反正被追杀的步兵们逃命都来不及,听到马蹄声,也不可能回头看看自己的追兵到底有多少,即使看了,没有上帝视角的步兵也很难判断追兵到底多少。而且对于建制被打散的一方来说,永远是被建制完整的一方作为一个整体追杀的,作为个人来说,即使判断出追兵的真是数目也是于事无补的!

    而且因为急于逃命,步兵往往尽力逃走【基本就是冲刺的速度】面对走走停停,掌握节奏的追兵,很快就可能失去体力,任人宰割,所以真没什么必要一窝蜂似的追击,逼着敌人的步兵和你拼命。
125圣女之死
    回复liovaqu书友;我不太相信他不懂这些基本的常识;其实我觉得他写的书本来就是爽文而不是军文;而爽文最重要的是简单;比如唐砖就把朝廷斗争极大的简化了;这是很多大神的做法;毕竟绝大多数人是来休闲而非阅读古代军事文献的。无外乎我这本书写的是军文而不是爽文;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回复翠竹院书友;我说过;我写的是军事文而非爽文;以抗战为例;无论是国共两党都是以空间换时间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如果冲冲冲就能取得军事胜利;那要指挥官干嘛?实际上明末如果李自成冲入江南,只要沉稳几年下来,就不会有神州陆沉的悲剧了,清军腐化的速度极为惊人,李定国一省之力都几乎翻盘!大战略之下,人的生命只是一个数字罢了,虽然很残酷,但这是事实。

    回复卡门特书友;古罗马是没有玩过枪阵,因为造枪的材料不过关,不过主角玩的简易方阵就是脱胎于古罗马的方阵。甚至把古罗马方阵呆板的毛病都学来了。

    刘泽清支援部队的首领是他的弟弟刘泽涛,他来的目本来是护送辽民来和刘白羽交易来的,没想到忽然白莲教在半个月之内爆发,本来按照他的意思,就干脆把辽民扔下,自己想办法用精锐把刘白羽个人救出来,也就算是完成任务了。不过正在寻找时机的他赫然发现刘白羽的近百骑兵和伏牛山山贼的骑兵合流,击溃了白莲教的精锐主力,又想到据说这只白莲教武装破了几个大地主的土围子,也有些油水,于是上来装声势,在后面捡点便宜。

    当然,虽然刘泽涛的部队其实没杀几个白莲教教徒,基本就是武装游行来着了。,不过刘白羽的部队太少,再精锐也无法彻底击溃白莲教。可是刘泽涛的部队装备都是刘白羽提供的,虽然质量差了几个档次,战斗力更是差的太多,外表却是几乎一致的——白莲教教徒慌乱之中,哪里分得清李逵和李鬼?以为刘泽涛的部队其实刘白羽的援军呢,顿时士气降低到了极点,彻底溃散。

    然后就是白莲教的本队也溃散,刘泽涛于是冲出来捡了大便宜!刘泽涛身为职业军官,自然也懂得骑兵追击步兵,不能因为追击步兵而让建制溃散,同时要轮流出击的要领——不过这东西知道是一回事,知道之后还能照做是另外一回事,刘泽涛的部队追击的时候,还是不自觉的奔向那些衣服体面,有盔甲的白莲教高层——毕竟根据这个时代的潜规则,俘虏的随身财物是要赏赐给抓他的士兵的,而且明军饷银不多,靠首级带来的赏赐诱惑不是一般的大……

    这也是明军的通病了,其实别说刘泽清这些内地的二流部队了,李自成和明朝的精锐边军作战,也常玩扔银子诱敌这招,这种和偷狗着给狗喂迷药包子类似的下三滥手段居然能屡屡成功——那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而白莲教教徒已经彻底溃散的现在,刘泽涛更是约束不了自己的部队了……

    要是只有自家部队这样,刘泽涛也不会吹毛求疵,毕竟这个年代能打胜仗就不错了,有些事情没必要深究,不过俗话说货比货得扔,和刘白羽的部队一比较,差距就大了!

    刘白羽的骑兵部队追击白莲教教徒的时候,不但轮次出击,五人一组保持了相当严密的队形,甚至还翻过了逃向大陆两边,走不动的敌人,只是对着还有行动能力和白莲教首脑一起逃散的教徒出击,效力比刘泽涛的部队何止高出一倍!顿时让刘泽涛嫉妒之余,也决定套一套刘白羽练兵的秘密!

    “这位将——兄弟,刘老爷的骑兵实在是厉害,就是集中咬着敌人的首脑不放,真是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