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第52章

位面商人在明末-第52章

小说: 位面商人在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太多,都写出来会被九千岁杀全家,而且刘白羽将来是自己要做皇帝的人,这么喷皇帝岂不是给自己添堵?于是把其中内容掐头去尾,盗版了顾炎武

    《日知录》的名字。

    总而言之,刘白羽将来就是得到了江山,也绝对不会像很多那样,重用这三位不靠谱的坑爹货色,连讲个故事的也不用,免得教坏了自己的孩子!最好是责令这三位把论语标点符号弄明白了,然后再研究甲骨文去,实在不行,研究回字的几种写法也行……

    当然,刘白羽其实心中清楚,这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名头虽大,其实主张对于明末时代那是百无一用,甚至就是没事添乱!

    黄宗羲的主张是反对君主**制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主张“工商皆本”,提倡发展教育,带有初期的民主思想的色彩。

    听着不错吧,问题是在明末时代,对峙的双方是满人皇帝和汉人皇帝,你丫直接拿皇帝开地图炮,这是各打五十大板么?再说了,现实世界就是在西方,除了那个经过大革命之后,无数动荡的法兰西之外,哪个国家没有皇帝?是一战后帝制才大规模消失的好不好?更有甚至,德国和意大利的统一不正是在强力国王的推动下主导的么?世界第一强国大英帝国也是靠则英国皇帝维持的,否则日不落这么多地方,不靠皇帝的名义怎么维持?

    步子太大,扯到蛋了!刘白羽对黄宗羲就是这个评价!

    如果说黄宗羲是步子太大,那么对于顾炎武,刘白羽只能说他的思想干脆就是书生之见了,甚至百无一用也不为过!

    大名鼎鼎的顾炎武在政治思想方面,激烈地反对君主**,主张限制君权,【很多人都点头称是了吧?别急,下面就让人无语了】扩大地方权力;中国这么大国家,地方权力一大的后果那就是一次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一次轮回!就是在同时代的欧洲,豆子大的地方,还要破除国家内部的地方关卡,在国家内部进行市场的统一呢!在治学方面,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言。就这种脑子不清楚的货色,刘白羽觉得还是和教谕李天才一样,研究标点符号什么的才好,刘白羽甚至阴暗的想,他是不是受了明末地主们不交税的启发,为了这些逃税的家伙们摇旗呐喊,博得大名的……

    就比如抗战时期吧,蒋介石的各种敌人,除了汪先生那边的,那个会强调蒋介石的统治比日本人也差不了多少,甚至还有的方面不如日本人?这是说蒋介石在抗战时期的统治忽然就变好了么?

    日本人大敌当前,必须团结对外啊!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核心!这个道理,我真的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顾炎武是不懂,还是故意不想懂了。

    反正就明末那种汉民族一盘散沙,被满清各个击破的样子,这位推崇扩大地方权力,满人不会理他是肯定的,汉人政权可保不齐被他忽悠了,这样的经世致用,说实在的,还不如空言呢。

    王夫之作为我国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很多观点刘白羽倒是赞同的,他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性的气体构成的,物质世界外不存在另外的精神世界;他强调人的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对象,但客观对象不依赖主观认识而存在,提出“行先知后”唯物主义知行说;他还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还认为历史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总是向前的;他批评了宋明理学家“去人欲,存天理”的道德观,主张满足人生的物质要求,发展自耕农经济。

    但是……还是那句话,这种东西在十七世纪对国家没有半点好处!放眼东西方,日本崛起离不开武士道的精神鼓舞,西方也是靠着基督教作为意识形态凝聚人心,毕竟生产力还没发展到电力革命阶段,知识不普及,民族主义都没有基础呢,更别说现代的爱国主义了,你把理学打烂了,只能造成国家的思想动乱,而火器时代前国家的思想动乱,基本就是蛮族入侵的前奏,更别说中国的蛮族从东北到西北,数都数不清啊!

    而且这位的发展自耕农经济根本就是和未来资本主义的大庄园背道而驰的主张,这位真是不说现实则以,一说现实就是不靠谱啊。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甚至他们的前辈东林党和复社之类,最大的问题就是反皇帝,不反对封建——是的,老朱家是吃相难看了点,朱家藩王占得土地之多,历朝历代都是相当罕见的。但是真的什么破事都能赖到皇帝身上么?别的不说,明末乱世不可收拾的原因就是三饷加派,而这些巨额的赋税落到只剩一口吃的的农民身上,而不是落到江南的大富商,大地主身上——这种事情,作为受益者的江南的大富商,大地主不是主导,而是事后被流民四起弄的焦头烂额的崇祯的本意,你信么?

    说的更难听点,即使是现在,北上广埋怨自家做了财政的牛,输血老少边穷,老少边穷则是嫉妒北上广户籍的种种优惠,现在尚且如此,你指望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把皇帝拿走,就能把方方面面的地域矛盾摆平?这可能么?
86顿河大马!
    刘白羽真正想推行天下的,是现代的科学思想和组织制度的知识,他已经决定用位面商人系统把培根一生写过《学术的进步》《新工具》《科学价值的增长》三本书改头换面,作为自己“新理学”的根基——《新天理》写出来。

    还有就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卢梭《社会契约论》,刘白羽尤其推崇其中提出的“公意”概念,“公意”是集道德与政治于一体的公共利益意志。“公意”是法律与主权的来源,“公意”的公共利益性是建立社会的基础。而且卢梭要求均衡贫富,保护小生产者的利益这套到现在都没有过时,毕竟对于一般的老百姓来说,一夜暴富那是做梦,可是努力达到中产还是有指望的,如果一个社会中产都不断减少消失,那么这个社会的梦想也就基本消失了,至于中产阶级的其他意义简单说一下估计都得几万字,这本书毕竟是小说,所以就不能再说了。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即立法权、行政执法权、司法权,限制王权这一套刘白羽也准备偷窃过来,毕竟这皇帝权力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自己有金手指不代表后代也有,而对于靠血缘传递的皇位来说,选上一个不靠谱的皇帝实在是很难免的。

    当然,完全的民主也不行,中国太大了,完全的民主会被地方豪强势力绑架的,这就和明朝本质上差别不大了。

    刘白羽的想法是第一议员分为上下两院,前者是勋贵和皇室分支为主,后者则是平民为主,任何法案都必须两者同时通过才有效。这样的话,皇帝稍微有脑子,在两者之间左右逢源是不难的,除非真出来一个傻乎乎的皇帝子孙。

    不过真出来一个傻乎乎的皇帝子孙其实也不要紧,刘白羽还给未来的议会罢免皇帝的权限,上下两院如果都以80%以上通过,是可以废皇帝的,当然,如果废除了家天下,刘白羽也不是太在意,毕竟世界的潮流终究是共和,自己的子孙如果不能做好国家象征,那么能平平安安的退下来比血雨腥风的杀全家总是好很多了。

    当然;这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不是那么好拿的;毕竟没有淘汰机制的话;贵族几代就烂了;所以刘白羽以尚武和科学两个近代国家崛起的支点;规定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必须是当过军人的人才能拥有;当然;有钱人可以自己招募部队;作为辅助部队去殖民地扫荡土著'总而言之就是培养尚武和扩张的精神'。和日本明治维新类似,皇帝本人兼任三军总司令,一方面提高军人的荣誉感,保持尚武精神,一方面也能巩固皇权,对抗汉族政权文官过度压制军队的弊端。

    被选举权要求的就更严格了;刘白羽参照近代的公务员体系;凡是想当正式官吏的;必须首先是退役军人;然后作为退役军人才有资格在各地皇家高校深造!

    而各地的皇家学院名义上的正校长都是皇帝本人;也就是说;原则上所有的公务员都是天子门生;而且都有象中央秘密举报'信访还是纪委?'的权力,最大程度的加强中央集权。

    皇帝本人也不是简单的所谓嫡长子继承;而是诸多皇子也要和官员们条件一样;服兵役;在皇家高校深造过;才有最基本的皇位继承资格。而且皇子继承皇位之前;要和宋代的地方官一样;从县官干起;然后到一省总督;最后还要在中央任职各部的副部长。

    其实就是说穿了;把后世立皇帝的权利从皇帝个人手中剥离开来;不要玩儒家以孝治天下那套;让一个年迈糊涂的皇帝;甚至是没啥见识的天后个人的好感来决定皇位的归属。而是把皇位继承顺序制度化;甚至刘白羽还想把监督皇位继承顺序制度的权力交给贵族们的上议院;而不是交给皇族;毕竟皇族压制皇帝本人;往往是大乱的前奏。

    至于未来记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神书《国富论》刘白羽自然更是要盗版了,毕竟那里面的理念在明末写出来就类似神棍了,真要是自己成了开国太祖,这本书作为未来的政治正确,可是会让中国人避免未来的许多弯路的!当然,为了适合明末的中国国国情,书的引子就换成批判老朱家滥发爆炒吧!

    总而言之;刘白羽想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走现代的外资曾经走过的路线;倚仗资本优势;用海量的广告确定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只不过和明末这个时代具体国情结合;变成了依靠现代知识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儒罢了……

    只是计划再好,因为细节不周而彻底失败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而且刘白羽的计划又不是一个人才行的,还需要刘紫琼这个丫头配合,一颦一笑都要推演,比现在胡吹乱侃的抗日神剧难度大多了,因为未来的表演必须一气呵成,不能ng作弊的!刘白羽自己就更难了,还要根据对方不同的反应,做出种种的预案——谁让刘白羽本质就是一个现代小市民呢,没有随机应变的天才呢!

    反正这事和拍戏是越来越差不多了,更糟糕的是,期限只有五天,最后刘白羽也只能弄个大概框架,其他的只能随机应变了……

    要出发的前一天,刘白羽不得不做了一些礼仪性而且还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要叮嘱刘善不要过于谨小慎微,要有大管家的决断,田地夫妻注意好疾病的流行情况,黄大力提高警惕防范各路毛贼,尤其是伏牛山的过天龙,狗儿娘夫妻安抚好下人的人心……最让刘白羽受不了的是,明明自己也是没啥信心,还要在下人面前装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因为毕竟自己是主心骨,自己要是乱了,别人就更乱了。

    总而言之,以前做屁民的时候,觉得领导们到处视察,很风光,很有派头,轮到自己才知道累死活人!都是一些琐碎事情,可是自己这些半路出家的管事们不叮嘱的细一些,能行么?还因为名义上都是主仆,刘白羽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语气之类——刘白羽心中隐约觉得,诸葛孔明,郭嘉之类的鬼才不肯自立,非要给别人打工,其实说不定是不想做这些必须做的琐碎事情——高智商的人,不都有这个特点么……

    终于到了要出发的日子了,刘白羽带着刘熊,大牛二牛等十几个护卫,刘紫琼这个丫头离开了庄子,出了本县之后,又秘密和杜光久这个破靴党汇合,奔着临清府城而去。

    离开了这个偏僻小县城之后,刘白羽忽然有了惊人的一个发现,原来这路上消耗的时间,和路程关系不是很大,尤其是他这种骑马的人,毕竟乡下碎石遍地的道路和府城平整的官道根本没法比!

    为了在几个大佬面前不**份,刘白羽从位面商人系统兑换出了几头在这个时代的中国仿佛怪物下凡的顿河马!尤其是自己挑了一头浑身金毛,卖相极佳的顿河马帅哥,身高近于两米,和这个时代矮小的蒙古马一比,那就是贵族和难民的区别,就是蒙古马中优选的所谓良马也是如此。

    顿河马是刘白羽未来骑兵的主力马匹,第一它高大健壮,体型对东亚的蒙古马有压倒性优势,重骑兵对冲的时候,蒙古马根本就是被欺实马的货色。

    第二顿河马某种意义上是改良的蒙古马,甚至比现在的蒙古马更吃苦耐劳,可不是欧洲现在那种离开精料就掉膘的娇气战马,更没有同时代欧洲马那种冲阵无敌霸气,赶路还没有人快的少爷脾气,耐力甚至也好于蒙古马。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顿河马相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