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第273章

位面商人在明末-第273章

小说: 位面商人在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排人把威远侯家的小子送回他府上,这院子等下走掉就封门,等镇守大人发话,一个河边的娼家,下九流的玩意,居然没有王法,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了。”

    军官们都是躬身答应了,那边刘白羽进门已经是把所有的手下点验了一遍之后,走了出来,附带着带上了郑家几个人。

    实际上刘白羽走到楼中招呼郑芝凤几个人一同出来的时候,那位开始自以为得计的吴妈妈,惶恐之下,直接就是跪在刘白羽面前,连连的磕头,带着哭腔的说道: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冒犯了老爷您的虎威,可顾姑娘那边不知深浅,小孩脾气,你大人有大量,千万不要为难……”

    这话说地很有水准,先是说自己做错,然后把顾横波那边抬了出来,虽说也是承认她的错误,可言下之意却是让刘白羽看在顾横波的面子上,秦淮第一名女顾横波就算是高官豪门都是让着,这吴妈妈也是相信女孩的魅力。

    不过刘白羽的应对比较简单,理都不理,直接走向郑家人。

    刘白羽这边带着郑家人离开院子,那郑芝凤知道今天地事情应该是圆满地解决了,老脸通红,有些尴尬的说道:

    “今日这麻烦都是老汉这边惹下地,却靠着刘大人才得以脱身,委实是惭愧,不知道要怎么谢您才行?”

    刘白羽点点头,抱拳说道:

    “等这边事情了了,你我再谈,这几日就不叨扰了。“

    郑芝凤庄重的施了一个大礼,身后的几名郑家人都是庄重的行礼,双方这就算是告别,那边镇守太监的兵马已经冲进了院子,把那些被捆起来的冯府家兵都是解开绳子,也有人把被揍的不轻的冯小侯爷搀扶出来。

    昏头胀脑的那名小侯爷,满脸全是血迹,牙也掉了几颗,要不身边同样受伤不轻的家丁在那里搀扶着,恐怕站都站不起来。

    看见刘白羽站在官兵之中,他还以为刘白羽被官兵抓了起来,本就是昏沉沉的脑袋顿时是兴奋起来,大声的喊着,可惜嘴里有些透风,在那边含混不清的嚎道:

    “这人必是谋反的贼人,千刀万剐千刀万剐,灭他九族。“

    就连搀扶他的家人都没有想到这小侯爷会突然喊出这么一句,就连堵嘴也来不及,灭九族,算刚才刘迁和刘白羽的称呼,岂不是要连南京镇守太监都要灭掉,这就是逼着人家下死手了——惹出这天大祸事,小侯爷担当得起,自己成了被殃及的池鱼可怎么办?搀扶着小侯爷的冯府家人脸色变得煞白。

    那小侯爷也不知道那里来的力气,还想要冲到跟前亲自动手,却被身边的家人用力拽住,刘迁骑在马上看着那边叫嚣的冯小侯爷,冷哼了一声说道:

    “威远侯的家教确实是有些问题,你们这些做下人的回去也要和你们侯爷说说,老辈人战场上拼死打下来的功劳,别叫这些不成器的小辈一张破嘴糟蹋了。”

    小侯爷也是觉得有些不对,在那里闭上了嘴,镇守太监的兵马已经是办理完所有的事情,各自在军官的号令下整队。

    对于那边叫嚣的纨绔子弟,刘白羽压根就懒得理会,看到准备启程,也是让自己的手下开动,临走的时候,刘白羽只是耻笑着对那小侯爷说了一句:

    “孟浪!!”直接扬长而去,那几名搀扶着冯小侯爷的家人已经是把场面上的局势说明白了,那小侯爷本来是脸色赤红青紫,听完这番话之后,却渐渐的变白起来。

    按理说,这镇守太监应该是居住在南京皇宫之中,可靖难之役,北军和南军在皇宫内也是激战,破坏了许多,加上之后的迁都京师,所以破败不堪。镇守太监一般都是居住在皇城附近的宅院之中,而且和军营相邻。

    这些带出去的镇守太监的禁卫兵马,也都是在镇守府邸周围的军营开拔出来,刘白羽本想安排自己的手下居住在客栈之中,不过刘迁却是坚持,连声说道“既然是来了自己家,哪有住在外面的道理。”只得是一同带来这边。

    禁卫的将校们此时都是知道刘白羽乃是镇守大人的侄儿,纷纷在那里笑脸的拉拉近乎,这些丘八依靠的就是克扣军饷过活,也没有什么实在是好处能拿出来,最近手头宽裕了些,也是靠着刘老太监和刘白羽作代1理生意,如今见了自家的财神爷,除了把态度放得亲热些,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

    虽说是在南京城中行军,但百姓看到大军行进,都是早早的避让开来,道路倒是毫不阻塞,可步卒们跟着马队跑,还是有些散乱。

    禁卫的军官对这样的场面显然是司空见惯,根本不稀奇,依旧是在前面骑马行进,不过走着走着,却发现了一件事。

    刘白羽带着的二百人,三十匹马,剩下的一百七十人在后面列队跟着,队形始终是方方整整,压根不乱,始终跟着整齐的跑步,而且那步伐声近乎整齐一致“”“”,居然掩盖将近十倍于他们南京禁卫士兵。

    带兵的人都知道这到底是意味着什么,看到刘白羽那些从人的模样。大家都知道这些人是军人,可却没有想到镇守大人的侄子,居然练得如此好兵。

    不多时到了镇守太监的宅第,一帮人又是客气了一番之后,各自领兵回营,大家都是很羡慕那位万百户,心想今天这件事情过后,将来肯定是加官进爵了。

    偌大的营房,装下两百人还是足够。刘白羽则是被那刘迁直接领着进入府中,刘白羽没有去过京师,可也听送信送礼地人回来说过,京师刘太监的府邸不过是个几进的院落,很是寒酸。

    但今天所见真是开了眼界,刘白羽在胶州时候真是见识不多,每次出来都是开眼界的机会,明代的豪奢富贵,在现代游览经典的时候,是看不出什么的。只有看实物才能体会到。

    比如说这镇守太监的府邸,以刘白羽的语文水平也只能是用“气派非凡”和“金碧辉煌”这等俗气地词语来形容了。随着刘白羽进府,那刘迁直接就是开口说道:

    “这是侄少爷来看老爷了。”

    这句话说出来,完全是自家人的口气,刘白羽的那身平民打扮众人自然是忽略了,匆匆往来的那些从人们都是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安。

    宅第确实是广大,还真是走了一会才走到内宅的所在。这边种了许多的竹子,显得环境很是清雅,那边刘迁开口冲着里面高声通传说道:

    “老爷,侄少爷到了……”

    话音刚落,院子里面就一叠声的说道:

    “快请进来,快请进来。”

    刘白羽倒是能听出来刘太监的语气之中充满了高兴和喜意,竹林掩映的宅院之中,木门吱呀地打开,几名小宦官笑着跑出来,殷勤的招呼道:

    “侄少爷快请。镇守大人可是等着着急了。”

    这身份地位确实是不一样了,居然是有小宦官来伺候,从前在京师司礼监,虽说是也有小宦官伺候,可只是在宫中支应,不能这般随身伺候——这玩意说穿了就是一个是官场的潜规则,一个是官场的待遇,两者可能事实上都一样,在官场却是判若云泥。
375地头蛇
    实话说,刘白羽也不过是和刘太监的哥哥见过一面而已,那次河边救了刘太监的哥哥之后,双方也不过是书信上往来罢了,间隔了这么久。刘太监的位置已经算是内官的顶峰之流了,可自己和人家就是纸面之交而已,刘白羽都不敢联系这位亲戚,唯恐号称对皇帝忠心耿耿的公公们大义灭亲把自己咔嚓了。

    走到门口,刘迁在身后跟小宦官说了几句,笑着对刘白羽说道:

    “侄少爷这边进去便是,老爷在正厅等候着。小人去看看厨房准备的怎么样了。“

    边说边笑着推开了木门。自己却不进去,刘白羽说了声谢谢。举步走了进去。他一进门,身后的刘迁就带上了门,镇守太监地府邸之中虽然是热闹,可这内宅却是十分的安静,想来那些人都已经是出去了。

    朝前走几步,却看到那刘太监从门内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笑容,

    ,和刘白羽在济宁运河边上见到的那个落魄的哥哥长得类似,神色却是大不相同,举手投足之间已经是颇具上位者的气势。

    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南京城的镇守太监,都是手握重权,天下中枢人物之一,身份地位的不同,自然人的气质也是改变许多。

    这等身份的人出门在台阶上相应,这面子已经是给到了极处,刘白羽脑中急速转念,脸上却堆出恭谨的笑容,快走几步到了跟前,缓缓的叩拜下去,口中开口说道:

    “侄儿见过伯父大人,伯父大人身体可安康,一切可好。”

    刘白羽的这番恭谨举动,让站在台阶上地刘福来脸上的笑意,从开始的矜持变成了惶恐,刘福来连忙的走下台阶,到跟前把刘白羽搀扶起来,连声开口说道:

    “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客气多礼,外面天寒,快里面去。”

    等到刘白羽起身,南京镇守太监刘福来打量了刘白羽几眼,又是开口笑着说道:

    “比我想象中的青山居士初可是壮实不少啊,果然是修先秦古儒,儒学正宗,六艺俱全,顶天立地的汉子。”

    “伯父过奖了,刘白羽来到南京,本来是想拜见您老人家的,没想到晚辈礼节不到,长者的照顾就到了,惭愧,惭愧。”

    而且双方毕竟是一面没见过,先把双方的关系定在亲戚关系那里,下面的话也是好说地多。

    双方一同进入屋中,茶水和点心都已经是预备出来,落座之后,刘白羽先是给刘太监倒上了茶水,这举动更是让刘太监满意,坐下之后,刘太监笑着说道:

    “先前咱家听说青山居士出击满洲,心就悬了起来,满洲吗,满人万不可敌,没想到青山居士果然是提笔教化众生,马上击溃蛮夷的古儒,大获全胜!只是这次满洲大败,可是伤了元气?”

    刘白羽笑笑,淡淡的说道:

    “也是小侄有些冒进,和朝中的奸佞互相破了脸,最后清君侧负气回了山东,辞官不做,没准在陛下那里还会有些麻烦。”

    “其实也没什么大1麻烦,毕竟朝廷各军都是草包,实不相瞒,咱家在中枢地时候,各地的督抚总兵文书奏折里面,斩首几十那就是大捷,你这边轻松地几千,真是威风,咱家来南京,手下这些二郎也算是精锐,私下问过,要做到你那般固然是不能,十之一二或许够吧。”

    “清君侧其实也没什么,阉党余孽再能蛊惑皇上,你就继续清君侧呗,清君侧这东西多清几次就习惯了……。”刘太监身为太监却是毫不在乎的说出了阉党余孽四个字,话里话外暗示刘白羽胆子不要太小,步子大一点也是可以的……

    刘太监和刘白羽认了亲,如果刘白羽真的建立新潮,宗族几乎没有的他,无论如何少不了要给刘太监个荣华富贵做个新潮的勋贵,勋贵可是世袭罔替的,比刘太监现在靠着皇帝的权威狐假虎威好处太多,刘太监自然知道自己该一屁股坐在哪边。

    刘白羽不知道的是,刘太监能做到南京留守这个位置,最初是天启为了表示和刘白羽合作的诚意,后来崇祯则是因为刘白羽对刘太监投鼠忌器,实际上刘太监在朝野上是刻了字的刘派,甚至刘太监自己都这么认为,只是刘白羽不这么认为罢了,毕竟刘白羽此人就是习惯一步一脚印的发展,对于古代的依赖名声的暴发户式的发展,心里是相当不认同的。

    刘白羽笑笑,谦逊了几句,心中却也猜出了这件事发展到现在就是刘太监的属下如何认出了自己,后来才被刘太监接应。

    双方都不说破,只是在那里客气了几句,刘太监脸上全是笑意,话里话外都是站队的意思,暗示一切好商量,刘白羽表面上应付,对此人的信任还是相当的保留。

    话说的多,不免有些口干舌燥,茶碗的茶喝净,这边因为两人私下谈话,把伺候的人都是遣散了出去,刘白羽看到刘太监喝完了茶,连忙站起拿着茶壶倒茶,刘太监笑着点点头,看似无谓的问道:

    “这次来南京可有什么公私事情?陛下日理万机,朝中又有奸臣作梗,一般的事,走南京朝廷就可以了。”

    这才是算是正题,刘白羽心里面早有准备,何况本来的目标就是要找人办事,刘白羽以为刘福来根基在京师,不会卖自己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