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第265章

位面商人在明末-第265章

小说: 位面商人在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代穆斯林是怎么破长枪阵的?说起来吓人一跳,都不用玩蒙古骑兵破坏生产的轻骑流派,也不用骑兵的机动性拉开对方的防线,直接就是正面作战。

    炮兵+骑兵步兵粘住枪阵,海量的精锐骑兵淹死对方骑兵,逼得对方射手不敢出枪阵防御圈。然后野战炮兵万炮齐发都有投掷兵种掩护方阵。步兵粘,轻骑兵绕行牵制,重骑兵冲侧后,炮兵收人头。

    破方阵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用骑兵对方阵进行牵制,迫使方阵停下来摆出反骑兵姿态,然后用大炮打死靶子,基本打中个三五炮方阵就得人死一半,士气基本完蛋。奥斯曼的骑炮配合根本不是西班牙长矛加鸟铳的方阵能破解的

    瑞士方阵步兵能够在15~16世纪前期的欧洲横行一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洲人的指挥太烂。尤其是旧式欧洲骑兵不是无脑猪突流,就是偷鸡抢1劫流,骑炮配合基本没有。

    到西班牙体系的建立的时候,其实方阵、骑兵和炮兵已经是同等重要了,如果不是骑兵更重要的话。

    罗克鲁瓦战役(battleofrocroi)爆发于1643年5月18—19日,法西两**队在罗克鲁瓦(法国阿登省的城市,十六至十九世纪为要塞)附近进行的一次交战当西班牙骑兵被逐出战场之后,方阵步兵就只能摆出乌龟阵死守了。当然,最后的结局就是全喂了孔代的大炮。

    方阵步兵从16~17世纪其实是一个慢慢被淘汰的过程。由于其太过密集,遇炮就是大量伤亡,随着战场上炮兵火力不断增强,很快就变得不那么适应战场了,但是因为一定要用它反骑兵,所以又不得不用,只能逐渐减少其比例,增加火铳兵线列的比例(也就是古斯塔夫体系把火铳兵从方阵里面提出来单独组成线列)。火铳兵线列一般只有二到四排,厚度较小,在炮兵火力下生存力强得多。

    到后来火铳兵装上刺刀,可以凑合着当短矛使的时候,就干脆让火铳兵组方阵来凑合着应付骑兵算了,长矛方阵彻底淘汰。

    其实在纸上画图就能发现,线列步兵展开线列,尤其是是两排线列的时候,炮兵用实心弹很难对其造成多大的杀伤,但是一旦组方阵,基本都是几炮过去就死差不多了,跟打保龄球一样。

    一般认为从16世纪开始,东西方的战斗队列都在逐渐从密集队列向疏开队列发展。在西方就是从方阵发展到线列+散兵,中国因为燧发枪和刺刀被满清阉了没发展出来,于是就用进步连环法+鸳鸯阵近似之,当然,效果远远不如,最多相当于古斯塔夫那个级别。

    瑞士长矛阵被屠杀的例子也有一些的。单纯靠长矛手就算你再重的甲;强不过弓1的穿透力。中国古代弓1弩手一些时代经常超过军队半数。单纯长矛阵遇到这种敌人不被打成渣渣才怪。

    而中国的战争,规模巨大,刘白羽的夏尔马固然正面无敌,但是如果满洲用蒙古马不断骚扰,玩肥的拖瘦瘦的拖死那套,刘白羽的骑兵可比蒙古马骑兵精锐多了,还真是死不起。
366下江南
    有句话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刘白羽本来以为是文人装13的,可是这中国人不说了,对于外国人怎么也这样?冈萨雷斯这货前前后后得了不过几百两银子的好处,人前人后就把刘白羽的慷慨仗义挂在嘴上,把自己的正牌子雇主孙元化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甚至还要搭上自己的妹妹安吉丽娜,把刘白羽吓个半死,就冈萨雷斯那一脸大胡子的尊荣,他妹妹安吉丽娜能长得什么样?吓得不敢再搭理此人,不过冈萨雷斯才不管是不是搭理自己,继续到处吹牛……

    邓肯却是对着刘白羽一张扑克脸,刘白羽的礼物,贵重的一律不收,拜访了多少次,邓肯才无可奈何的表示,自己要忠于合同,等到自己完成了对大明朝廷的合同,一定选择刘白羽作为雇主……

    外国人这个德行,中国人也差不多,孙元化老师是徐光启,这科技狂人和刘白羽这位伪科学家称兄道弟,如果不是隔着太远,估计就是换帖兄弟了,结果因为刘白羽在北京玩了一次兵谏,孙元化干脆不看刘白羽,即使自己所在的登州和刘白羽的刘家庄近在咫尺……

    而刘白羽的那位义兄孔有德,也是一个模样,像躲避瘟神一样躲着刘白羽,无非是自己还想当大明忠臣那套,根本想不到几年后自己会被活活逼成反贼,刘白羽也不好勉强他,历史上登州叛乱的另一位主角李九成,仗着自己同样是毛文龙旧部的身份却是主动靠上来,不过李九成也知道刘白羽不待见自己和儿子吃喝嫖赌,五毒俱全的样子,可不敢和刘白羽称兄道弟,而是自居家奴,刘白羽虽然不齿此人的为人,不过自己麾下的人道德水准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送了一些财物和承诺,无非是作为一颗暗子,反正布置下来的代价也不大……

    刘白羽的盐票利于天下,却不利于盐商,大明朝自从盐业被盐商控制之后,两淮的盐商就是巨富,用钱编制了一张巨大的权利网,自然对刘白羽的盐票极为反感,东林党的水太凉钱谦益交游广阔,表示愿意做个中人,调节双方矛盾,刘白羽要整合江南商业利益,却是非自己去不可。

    被称为当时巨儒的刘白羽虽然实际上看书不多,可白龙鱼服的道理也是懂得,毕竟看电影和主角没事找事冒险装13是很爽,但是轮到自己外面处处杀机,自己这个人实际上成了崇祯的眼中钉,想起电影小说中仿佛万能的锦衣卫,刘白羽觉得自己在外面少有不慎就是杀头的危险,但为了整合江南的经济利益却又不能不去。

    而今的刘家庄除去他自己之外,根本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黄大力只能管军事,孔灵文只能管政治。而且经济控制这种东西,让杜光久之类的所谓经济人才去办,十有**曲解自己的意思呢,只能自己去交涉办理了,当然刘白羽也没想着经济问题经济解决,自己的船队也是顺便到了盐商们的淮河盐场附近,文的不行就直接掀桌子。

    至于刘白羽自己,没有走海路,毕竟这年头海船的性能刘白羽可不放心,于是刘白羽决定走运河,刘白羽这一路急行准备,在十月底之前就离开了山东运河的起点胶州,带着手下和金银顺着水路去往南京。

    从北京回到胶州,再从胶州出发,刘白羽都是急忙的准备,没有耽误什么时间,那些邸报是来不及看了,更不要说在他离开半月后,有封信送了过来。

    顺着漕运和济宁附近的水系去往被鞑子蹂躏的北京和去往南直隶完全是不同的体验,前者是看着人间的凄惨景象,后者则是看这个时代整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区域。差不多从嘉靖年间开始,不管是税监,倭寇,海盗,还有别的什么,都无法阻碍江南地区一步步的繁荣起来,南直隶和浙江还有江西的东部构成了这个区域。

    苏州,常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的手工业和商业极度的发达,他们出产的各种物品通过海上商路销往世界各地,日本的金银矿,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南美洲和东南亚搜刮的金银都是从这里流入大明,换成一船船的瓷器,丝绸,文具以及各种商品,运回本国后再赚到更加高额的利润。

    这种纯粹的入超,让江南之地变成了极度富庶的地区,而作为大明南方中心的南京城,更是这些繁华的集大成者。

    顺着运河自江都入长江,走水路到南京,这一路上给刘白羽的感觉,简直是换个了人间,邸报上说河南那边人相食,在山东几个府行军,路边饿殍不稀罕,脸有菜色算寻常,可江南这边人都是显得气色好许多,就算是路上行人的姿态也是悠闲自得。

    无处不在显示这边的繁华和富庶,平民也都是跟着安乐许多,这一路上经过淮安,镇江,扬州都是名城大府,不过刘白羽却没有当日在河南的那种兴趣了,一来是事情紧急,耽误不得时间,二来是越是看到这种繁华,刘白羽就越是想到这些繁华被毁灭之后的惨象,自己应该无法去改变什么了,刘白羽在这个时代每多一天就觉得自己只是被投入历史长河中的石子,甚至不会引起波澜,而不是所谓拍动翅膀引动飓风的蝴蝶。

    每日坐在船头看看两岸,对刘白羽也是足够了,越是繁华美景,心情就越凝重,不看也罢。

    执掌刘白羽南京产业的郑掌柜在南京城附近的渡口迎接,这边的舟船云集,人来人往,所谓都市景胜就在如此,不知道为何,在这里刘白羽想起了自己在现代去往上海和北京,走下火车的时候,这里若不是看人们身上穿着的衣服。完全是现代大都市的模样了,气息如此的类似。

    不过在南京的这长江渡口,刘白羽这样的队伍虽说不多见,可也不是太稀罕,常有大腹便便之辈,被众多从人簇拥着下船等车上马,大摇大摆的进城去了。

    果然是大明帝国在南方的中心,刘白羽记得自己在河南看到开封和洛阳的震撼,在南京城下方知对这个时代的估计还是过于浅薄了,不知道京师是不是会更加夸张。

    刘白羽唯一的反应就是屏住了呼吸,勒住马匹仰头看着这城墙,十几米的高度,人在城下,显得如此的渺小,城墙应该是很久没有修缮了,可还是看不出什么缝隙,整个表面很是平整光滑。

    那郑掌柜看着刘白羽如此的反应,倒也是司空见惯,想必他刚才此处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觉得实在是不可思议。

    这次出城迎接的人中,郑家地位最高的就是这位郑掌柜,看着刘白羽愣神的样子,他在那开口笑着说道:

    “刘大人,这南京城可是太祖爷爷定都所在,自然是非同凡响,您一路行来想必很是辛苦,不若先去客栈歇息下,晚上再给你接风洗尘如何,等明天再由小人领着您好好的游览下。”

    听到这郑掌柜说话,刘白羽干咳了几声,也有些不好意思。在对方领路下一同进城,城门洞的士兵倒是衣甲鲜明地模样。只是刘白羽也看见郑掌柜的从人笑着塞了些银钱到他们手中,这才是无精打采地放了过去。

    这个见闻倒是让刘白羽明白自己还是在大明,本质的一些东西没有变化。

    虽说是光天化日,可这城门洞居然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刘白羽大概了盘算了下,差不多是七八米的长度,这城墙的高度和厚度确实是让人惊叹。

    两百多人马货物的住宿安顿根本不是难题,郑家在城内包下来家大客栈,轻轻松松的容纳了刘白羽这一行人。

    不过看郑家如此的殷勤,也就说明对方多么想把这件事办成。搞不好比刘白羽也要热切许多。

    正是如此,在客栈门口,郑芝凤正在那边等候,这郑芝凤五十多岁的年纪,和那郑掌柜差不多的模样,身材高大许多,身上虽然是锦袍丝绸。可粗手大脚,满脸黝黑,一看就是被海风吹过多年。

    和郑掌柜地小心翼翼不同,这郑芝凤站在那边就有一种凌厉之气,也许是在海上杀人多了,才养成这样的气势。

    看见刘白羽过来,郑芝凤和郑掌柜交换个眼神,确定之后,郑芝凤向前一步,抱拳大声说道:

    “郑芝凤拜见刘大人。礼数不周,还请大人不要见怪!”

    这嗓门真是不小,简直就像是喊出来一般,刘白羽早就是下马,听到对方问候,也是笑着答话:

    “客气客气,这次南京之事,还要仰仗郑家多多帮忙。”

    郑芝凤站在门口抱拳致意,主人的礼节做了十足,看着刘白羽对面下马大步走过来。走的越近,这郑芝凤的动作就越发的恭敬,腰身越来越弯,本来是站在台阶上,现下却直接走了下去。

    这位郑家在南方的主事人身上有一股凌厉之气。刘白羽也有自己地气质。那是来到这个时代以来,不断练兵。杀伐决断养成的气质,说白了是一种纯粹的将领模样,加上现代从军服役起来,解放军的军人军姿,自然而然就有一种顾盼自雄的威武威压。

    那郑芝凤也是几十岁的年纪,见惯了风雨世情,也是见过大小市面,能看出来刘白羽这做派纯粹并非做作,但这做派,往日间也就是在总兵参将这一级别的人物上才能见到一二,虽然刘家军号称战无不胜,就是鞑子也不是对手,名满天下,不过在郑芝凤看来,刘白羽不过是个所谓运筹帷幄,实际上贪了武将功劳的文官,何来如此的气度。

    这个时代看人都是很讲究这种“气质”和第一印象,刘白羽给这郑芝凤的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