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第253章

位面商人在明末-第253章

小说: 位面商人在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打罢了,如果清兵真的全力攻城,采用这种围点打援的战术,卫辽堡不出城援助。那些堡垒就会被清军一个个攻下,各个击破,毕竟论兵力与装备,那些堡垒都不比卫辽堡那样准备充足与竖固。

    不过领军救援,就不可避免要与清兵野战,毕竟新兵太多固守城池还好,论起野战。卫辽堡上下都有些畏惧,毕竟那些鞑子兵的威名与战果是摆在那里的。

    卫辽军只是成立不久的新军。固守城池还好,如果走出城野战,到时不论是大败还是伤亡惨重。都是祖大乐承受不了的。

    只是,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清兵将境内城堡一个个打下吗?祖家吴家的亲属被清兵获得,祖大乐见死不救,那么祖大乐和祖家吴家的关系,必然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甚至两者彻底决裂。

    祖大强见祖大乐犹豫不决,迟疑地安慰道:“再看看吧,或许鞑子兵在我们城下受挫,就此退兵了也说不定,毕竟鞑子人少,死不起人的。”

    “大人快看,又有一队鞑子的哨骑来了。”

    在靖辽堡的东面迎恩门城楼上。几个军士对着守城军官祖大银惊叫道。

    祖大银脸上的横肉抖动几下,他怒喝道:“不就几个鞑子?仔细防守便是,大惊小怪什么?”

    他对旁边的亲兵道:“看看这些新兵蛋1子,就是没见过世面,几个鞑子就将他们吓得什么似的。”

    那亲兵的脸色其实也有些苍白,他连声道:“就是就是,有祖大银将军这样杀过鞑子的勇将在此,我们靖辽肯定是固若金汤,那些军士确实是大惊小怪了。不过他们没打过鞑子。也怪不得他们如此害怕。”

    他看了看城墙上那些手持火兢仔细瞄准的军士们,心下会安慰了些。那些火铳都是从卫辽堡要来的优良火统,非常精良,决对不会有炸膛的危险,而且威力可破重甲,让军士们爱不释手,将原来的三眼锁尽数抛弃了。

    不过除了这些火统,靖辽拿得出手的防守器械就不多了。两门铜炮,一门当作宝贝的虎蹲炮,还有几捆的飞剑大火箭,滚木擂石倒是不少。将士们身上披的盔甲,也尽是那种简陋的布甲,头上戴着红笠军帽。卫辽堡打制出来的铁甲,连自己堡内的四哨兵都远远装备不足。自然不可能拨下什么盔甲来。

    靖辽城堡周二里零二百二十步。万历年间包砖,东门外建有瓮城。在祖大乐任卫辽堡防守官后,祖大银将靖辽堡内的青壮一扫而空,也练出了两队兵一百余人。火抚兵与长枪兵各占一半,此外还有几个夜不收,十个炮兵。祖大银与杨通平日各领一队的兵,无事时。祖大银统管军士管理堡内外的屯田诸事。
350决意
    眼下二人同样是新军,小队的甲长,原来是靖辽贴队官的心胸只是原上司因病死后,他自然是第一时间靠向了能提供粮饷的祖大银。

    看着城外十余个耀武扬威的清兵哨骑,甲长担忧地道:“昨日卫辽堡统炮响了一日,不知道那边情况如何了,大人可否挡住了鞑子兵的攻击。”

    靖辽离卫辽堡只有几里路,昨日卫辽军与清兵的大战,那枪炮的声音,惊天动地,就是远在靖辽,也是有所耳闻。

    祖大银远远地看着卫辽堡方向。也是忧虑地道:“舜堡内有四哨兵。应该没事吧?”

    在昨日那甲喇的大军自靖辽下经过时,祖大银与祖大通都是脸如土色。自己区区一个小堡,是决对抗不住这么多鞑子兵攻击的,不过好在他们因为另有目标只是喧哗而去,并不在堡下停留,让各人松了口气。

    不过随后他们又担心起来,不知道卫辽堡那么情况怎么样。现在清兵云集,靖辽与卫辽堡的联络己是完全断绝。在清兵哨骑四出的情况下,靖辽虽然有几个夜不收。却是不敢派出,否则他们在野外对上鞑子一队队的精骑时,只有死路一条,白白送命。

    祖大银忽然对祖大通笑道:“大通兄弟。你这样挂念卫辽堡的情况,怕更多是关心你在择堡内婆娘的安危吧?”

    祖大通看了祖大银一眼,他张着没有门牙的大嘴也是嘻嘻笑道:“彼此彼此,大银哥,前些时日,你不也是将你的老婆孩子偷偷送往卫辽堡了?大乐大人只是假装不知而以。”

    二人相视而笑,都是心想:“你也是这样啊。”

    在清兵入寇后,留守的祖大乐下令卫辽军内坚壁清野,不过卫辽堡内面积有限,不可能所有境内居民都转移入堡内。特别靖辽与靖边堡,也算是大堡,所以这二堡祖大乐都是严令坚守备战。

    靖边堡还好,不过在靖辽内,还是有一些军官偷偷地将家人送往卫辽堡内,祖大银与祖大通就是如此。祖大乐明白他们的心理,但是都是祖家的人,只要不是太过分,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军官与军士本人如果擅离职守,那抓到决对是当场斩示众。

    二人笑后,祖大银看着城外呼啸的清兵哨骑,狠狠地道:“我祖大银这辈子杀人无数,好人坏人都杀过,老天恩赐,竟然让我祖大银有了后,就算现在战死,祖宗有灵,也不会怪我不孝了!”

    他的话颇有绝然之意。祖大通听着也是沉默下来。同为祖家的成员,自然不会像关宁军对待外来户一样坑人坑死,不过祖大银心里也是清楚,如果小股鞑子,祖大乐十有**回来救援,但是这么多鞑子,关宁军野战完全不是对手,从理智上来讲,祖大乐不去救援自己,防止被满洲人利用野战优势各个击破才是明智的选择,自己如果和祖大乐换位思考也是一样,所以自然就不奢望祖大乐会来送死了。

    靖辽堡外的情况同样在其他边堡外面重演。

    见清兵来临,其他地方的青壮庄丁一片恐慌,不过在靖边堡堡外,那些清兵哨骑却是遇到了大1麻烦。

    整个靖边堡外,布满了坑坑洼洼的大土坑,与卫辽堡的西面一样。让那些清兵哨骑不能逼得很近。不过经过在靖辽外面的侦测,在卫辽堡的那甲喇章京诸人己是心下有底,在上午的辰时初刻。卫辽堡外的清兵便纷纷拔营,红白衣甲旗号一片,只是肃整地离开卫辽堡而去。

    见清兵离去,卫辽堡城头都是一片欢呼,只有祖大乐等人心下凝重,这清兵的离去,不见得是好事。就不知道余者诸堡情况如何了。

    他唤来了夜不收乙小队的上等军士,还有夜不收乙小队的队长二人前来,这二人哨探能力出众,特别是夜不收乙小队队长,给祖大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对夜不收乙小队队长道:“鞑子离开了卫辽堡,只怕另有阴谋,我要知道他们的动向如何,你敢带人前去哨探吗?”祖大乐也是没有办法,毕竟建州对于战场遮蔽的优势看得很紧,一见到明军的夜不收就是如同疯狗一般,十几个打一个都有,让明军的夜不收彻底吓破了胆,其实如果仅仅是单人的格斗能力,精锐的明军夜不收实力不疏于鞑子,甚至还在鞑子之上。

    夜不收乙小队队长一咬牙,他单膝下跪。向祖大乐双手抱拳道:“小的愿为大人效死,只求大人将来能照顾小的家人。”

    祖大乐凝视着他:“好样的,你回来后,便任一个夜不收的小队大队长吧!”

    夜不收乙小队队长眼中喜色一闪而过,他伏身地上,“大人放心,卑职一定会哨探回教子的情报动向!”

    夜不收乙小队队长领了一个小队的夜不收出城而去,不过他们走后,却是迟迟没有回来。

    到了下午的未时初刻,忽然祖大乐等人听到了靖辽方向传来隐隐的锁炮之声,各人都是色变,难道”不过夜不收乙小队队长等人迟迟没有回来。不知道那边情况如何。

    又过了一刻钟,祖大乐焦急起来,正要再派出一队夜不收前往哨探,这时夜不收乙小队队长等人回来了,一队十一人,各人身上都满是伤痕鲜血。他们的马匹还带回了一个人,却是靖辽的一个夜不收。

    那夜不收身上中了几箭,神智己是有些不清,不过他见了祖大乐,忽然清醒过来,他挣扎着拜伏在地,哭叫道:“大人,求您救救靖辽,救救祖大银大人他们吧,奴贼势大,再晚上一步,靖辽堡就要破了!”

    祖大乐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犹豫起来,毕竟祖家的诸多亲眷还在靖辽堡,自己就是装模作样也是要救得,自己之所以能大胜鞑子,主要是占据了战略主动权,在城堡里以逸待劳,才让新兵为主的部队在局部以少打多大胜,但是新兵就是新兵,守城,以及防守或许还可以,但是野战,进攻这种东西,包不好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但是……假如自己能再次击败鞑子,那么鞑子说不定就要抽调大凌河的守军来攻击自己,能极大地减轻大凌河主战场方面的压力……

    不过出击救援千好万好,唯独对祖大乐自己来说,却是半点也不好了,自己和鞑子野战,那是凶险莫测……

    只是祖大乐又想到,鞑子远道而来,粮草不足是最大的弱点,但是如果自己对鞑子攻打这些小城堡置之不理,按照关宁军的尿性,他们绝对不会血战到底,而是会当建州的包衣,献出粮草,争取活命——毕竟适者生存,有血性的都被关宁军淘汰了不是?

    而建州如果一个一个城堡打下去,凑出足够的粮草可真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祖大乐思前想后,发现自己还真是别无选择。

    当知道祖大乐最终决定领军前往救援靖辽堡,祖大强在旁低声道:“大人请三思,我方新兵太多,虽然勇气可嘉,实际上经验不足,守城尚可,出城野战,变数太大。”

    卫辽军要出城救援,就不可避免要与清兵野战,不光是祖大强几个将领也对此表示忧虑。

    祖大乐可以看出他们内心的疑虑,只是很多事也不能明说,他郑重地道:“韩兄弟,诸位大人!如果我们不敢与鞑子在野地堂堂对阵。那我们练这些兵就没有大用,不敢野战,我们对鞑子的畏惧就会始终刻在心头,如此,就算我们的城池修得再坚固高大,也会被鞑子用围而不攻的办法一一打破。”

    “今日我们不敢出城救援我们的兄弟,他日,他们也不敢出城救援我们的城堡,我们苦心练出来的兵。最终会沦为散沙一块。大丈夫死,则死矣,我就是要让那些鞑子看看,我们大明也是有敢和鞑子堂堂正正战斗的好汉!”

    祖大乐说道这里大声喝道:“我意已决,诸将皆随我出城死战!”

    其余的亲兵也是跳起来:“死就死吧,老是缩在城池内看着兄弟们被鞑子活活杀了,作为一个爷们也是窝囊,就跟那些鞑子拼了!”

    祖大强等人见祖大乐决定下来,便又劝阻道:“大人尊贵之躯,身系一堡之安危,不可轻涉险地,不若留在堡内主掌大局,就让属下等领兵前往吧!”

    祖大乐叹道:“此战关乎我们卫辽堡的生死存亡,让我留在堡内怎么安心?我亲自领军出。”

    他主意己定,雷厉风行地布了一系列的命令,

    众人皆是凛然遵命,很快的,整个卫辽堡就紧急动员起来。一队队的战兵出城到校场上集合,等待出。

    为了让出城野战军士行动更加灵活简便,祖大乐决定此战不带一个辅兵与扎营器械,三哨兵七百余人尽数战兵。每人身上只带数日的炒米干粮。那炒米为大明军中通用的干粮,每军士米二升,炒黄包裹,一升研为细末,一升另包,每出兵行军都要随身携带。

    祖大乐本境作战。粮草的补给极有优势,带上这些干粮,也是为防万一

    不过在装备上,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己方军士的伤亡,祖大乐搜罗了堡内所有的盾牌一百多面,给一部分的长枪兵配上盾牌,让他们成为枪盾兵,一部分的夜不收哨探也配上盾牌,让他们防护清兵哨骑射来的利箭。

    在盔甲方面,卫辽堡原有盔甲四百三十多副,其中铁甲为两百五十多副。昨日的战斗中,卫辽军缴获了清军诸多的盔甲,大部分清兵都是身披双层重甲,将那些盔甲依无铁棉甲,镶铁棉甲,柳叶铁甲,锁子甲一一分开,共得盔甲二百二十四副。

    这些缴获的清兵盔甲,在昨晚卫辽堡诸工匠连夜开工后。己经修复了约一百七十三副盔甲,尽在盔甲被打烂的洞口上补上一些厚实的铁叶,虽然有些盔甲修补后看上去不伦不类,不过能用就好。好不好看倒在其次。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