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第230章

位面商人在明末-第230章

小说: 位面商人在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白羽想了一下,也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其实秦良玉拿走的粮食并不多,也就是值个二、三百两银子,其实四川马作为山地骑兵,在特殊地形也不是百无一用,至少作为运输兵可以让补给线跨过山地,这样算下来,秦良玉占得便宜也没多少。刘白羽觉得不值得为价值这么少的一些东西和秦良玉讨价还价。

    但是,刘白羽的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自己私人的粮食难道就这么白白送给了朝廷吗?刘白羽的心理,就象是现代一个月收入上万元的白领,对公司不给他报销十元钱的车票一样不痛快。

    刘白羽忍不住对秦良玉吐糟道:“你们都是战兵了,按理说都有朝廷发放的军饷。陛下又是特别关照的了,相比是足军饷的,怎么就看的上我这么一点儿的粮食呢?”

    没想到刘白羽的话,倒惹起了秦良玉的心事。她收起笑容,一脸落莫样,说道:“什么战兵啊?什么军饷啊?儿郎们的军饷就从来没有拿到过三成以上的。这几年奢安之乱,儿郎们打生打死的,可他们军功的赏银都拿不足,都是老身给补足的。就是这次勤王,也是老身散尽家产凑的军饷。这还是陛下特别关照的了,否则两层都拿不到——这大明文官的胃口啊!唉——!不说了!不说了!”

    刘白羽看着秦良玉眼角上的皱纹,也为一门忠烈的秦良玉觉得有些心酸。他心一软,说道:“都难!都难!算了,您老要多少粮食就都拿去吧!唉——!”
380董卓进京
    刘白羽觉得秦良玉是愚忠到一定程度了,的确,偷税漏税的文官,举人啥的,确实不是什么好鸟,不过大明的皇帝大多节俭是事实,可是各路藩王啥的,杂七杂八加起来,就算被文官们七折八扣,绝对数字就小了么?

    再退一万步说,明太祖朱元璋在九边放了几十万兵,就算一个兵只发十两银子,小政府也收不上来这么多银子作为军费啊——这还没说西南那些土司一旦造反需要的兵力呢!就算是藩王和文官们都廉洁奉公,一个小政府也收不上这么多银子来不是?

    不过秦良玉不知道的是,刘白羽的粮食可不是那么好吃吃的——或者说秦良玉要求刘白羽支援粮食和银子的时候,就成了刘白羽大棋的一部分,不是那么容易脱身了。

    刘白羽的计划中,这次击败满清是为了自己刷声望的,知道未来发展的他,明白即使在中央当了首辅,也是被困在那里动弹不得,所以根本没想过入朝为官的事!只是没想到自己刷声望刷过头了,东林党居然要联络自己借机架空崇祯皇帝——这让刘白羽简单的答应不是,拒绝也不是!

    刘白羽和卢天生等苦思冥想,最后终于相处了一个脱身之计,那就是虚拟“董卓进京”计划,毕竟刘白羽知道崇祯皇帝是典型的吃硬不吃软,不把他折腾半死,天知道他会不会效法袁崇焕杀毛文龙一样,给自己玩个斩首计划,真这样的话,刘白羽就陷入造反不是,不造反也不是的困境之中了。

    虚拟“董卓进京”计划之中占领北京是大陆攻略的第一步。然而北京是明朝的首都,据估计,即便是在明朝,人口也有两百多万人。如果照这个数据来算,哪怕以足以压制当地人反抗的最低标准,也就是占领军人口与当地人口的比例为百分之三,那么至少要派六万人军队称得上可以彻底占领北京,如果再加上北京外围必须防守的战略要点,那必须就要十几万军队了。

    然而此时的刘白羽如果不倾巢而出,不要说十几万军队,连六万军队都勉强。如果想现在造反的话,依照刘家庄当前的情况,即便只是培养出六万完全属于刘白羽一系的军政人员,那也需要至少五年,所以这次虚拟“董卓进京”计划,无非是为了保证刘白羽人身安全基础上再给自己刷声望罢了。

    根基扎得不稳,一味的求快,也不管内部能不能消化得了,这是李自成犯得错误,刘白羽自然不能重蹈覆辙,如果内部再整合不好,利益扩大反而导致矛盾激化,矛盾的激化甚至可能会导致刘白羽的势力分崩离析。刘白羽和卢天生在经过对“要不要占领北京”“占领之后干什么”“怎么占领”等一系列问题的激烈辩论后,决定从北方官僚士绅勾结鞑子,贪污**,囤积居奇等民愤极大的事情开始下手,采取“尊明反贪”的加强版,武装夺取北京方面的政治核心权利,同时一举吞并北京附近的大量商业,并利用自己对官府和军队的控制将其逐步消化,使得整个北京的经济体系彻底纳入到刘白羽控制下。而这一整系列的行动,被起了个简单的代号——“董卓进京计划”。

    计划中,刘家庄培训的军警政务人员将倾巢出动,届时将会有三万辅兵、两千多政工人员,外加一万的商业人才帮助刘白羽主力进京控制局势——主要由经过筛选和培训的北方难民加上少量刘白羽嫡系构成——作为刘白羽的爪牙进入北京,扼守北京的各个要地和进出北京的关卡官道,将这一地域死死抓住。然后趁北京政治军事陷入瘫痪,出入道路被封死,而明朝庭尚且来不及反应的空当,以北京官府的名义压制地方,并将攻占的地域分割开来,一块一块的逐步清理、消化。

    选择在此时此刻行动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个时候勤王军刚刚被解散,北京军力空虚,根基尚浅的崇祯皇帝因为袁崇焕指挥不力,满清入关一系列的失误,威望降低到最低点,官府和军队都疏于防备,更重要的是,此时农作物都已经收割,正处于农闲,即便是时局有一时的变动也不会影响农耕,造成新的灾难。于是,趁着这个时机,先期出发的陆军第二营首先出击,乘着从通州开往北京的内河运输船秘密进驻北京,然后连夜攻占了北京城以及周边的卫所,并以调查勾结鞑子,贪污**,囤积居奇等民愤极大的事情为借口软禁了城内的大明官员。

    刘白羽进京前一天,先期入京的卢天生把城内的商家代表都请到这里来,就是要借着北京官府被刘白羽控制在手里的机会,借着官府的威严,将城内的大户们拉进刘白羽的“贼船”。

    “综上所述,委员会委员的权利和义务就是这样。”卢天生说完之后,让几个手下分别从经济、政治、税务等方面向那些家主们讲述了委员会的事务和注意事项。总的来说,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就是官府政策要服从,官府做事要跟从,官府说话要记得,官府需钱要舍得这一类的官样话。

    家主们都低着头沉默不语,当初要征讨鞑子时,官府就这么从他们手中征捐过银钱。没想到,现在号称不抢掠的刘白羽来了,也要这么搞一通,如果是以前,北京城水深着呢,别说刘白羽一个外来户,就是崇祯皇帝自己不买面子也就不买面子了,但是昨晚短短一夜,北京城就已经易手,然后就是以勾结鞑子,贪污**,囤积居奇等民愤极大的事情砍了几百个脑袋,再对饥民实行配给,得了人心,而自己以往的后1台们不是被软禁联系不上,就是吓得不敢出身,甚至还有被拉出来砍了的——甚至有谣传说青山居士要造反另立新朝廷——总之就是不小心就容易掉脑袋,小心一点不会错就是。

    “都没意见那就说明都同意了啊。现在就把这委员会成立的公文签了吧。每一张每个人都要签。”边上端过来一摞文件,挨个的给每个人都传了下去。那些家主们苦着脸,哆哆嗦嗦的在这些文件上一个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很好,大家都还蛮配合的嘛,都说皇城根低下的人脾气大,皇上都得商量着来,现在看来都是谣传,谣传。”家主们听到这话,顿时脸色一僵,都不由得斜眼瞥着立在大堂两边那群全副武装的士兵一阵腹诽。

    “既然这样,我们政务商务协调委员会就算是成立了。首先呢,我们要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公文了。请在座的各位把自己的名号签在这公文的最下面吧。”

    这次来的倒是没再那么厚,只有三张,版面却是很大,赶得上平时官府贴的榜文了。大家定睛一看,顿时面色大变,一个个不由得冷汗直冒,颤抖起来。

    只见这纸上当头是三个大字——请愿书。这三张榜文段落工整,言辞锐利,内容是各大家齐名举报有豪门大户贪渎王法,作恶乡里,要求官府严惩不怠。请愿书首上,那被举报的豪门大户的名号赫然就是今日没来的城东张家和城南唐家。

    “大家都入了这个门,就算得上自家人了。”台案上的卢天生依然是不紧不慢,“既然是自家人就得守自家的规矩。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就得记得。要是有自家人不守规矩,那可别怪事先没说过……”

    看大家还在迟疑,一个身着戎装的士兵有些不耐烦了,语气冰冷的大喝道:“如果有谁不愿意签下面,那我们就帮你签在上面好了。”

    东林党背1景的被特意安排进来的内应虽然事先就被嘱咐过,并在刚才有效的带动了别人,但这要旗帜鲜明的站在刘白羽这边对昔日的同僚下狠手却也是一时的犹豫不决。听台案上的卢天生下了狠话,也知道这是站队的时候了,只好心一横,出了决断。他伸手拿过文件,在下面签上自己的名号,盖上印记,然后往后传了下去。后面几家内应也如法炮制,签名盖章,继续传递。有人带头,一切就都好办多了。那些大户的家主们虽然也是各种不情愿,不过现在形势比人强,后面一排排的新军士兵正盯着自己的所作所为,那一支支长枪上黝黑的枪尖仿佛只等一声令下就要捅上来。

    由不得自己选择了。家主们默默的哀叹一声,只好在那请愿书上签字画押,入了这个伙。

    “恕小人冒昧,不知大人要如何处置那两家。”文件被收上去后,刚才曾为那两家开脱的家主颤颤巍巍的起身问到。

    “这是公事。”那个穿着戎装的军人指尖轻轻敲了敲案台上的文件,冷笑道,“如何处置,自然要由官府来决断。”

    “不过话说回来了,商业上的事情,还得商人来办,查抄商品的估价,债务的处理,土地的发买——这些事还得拜托大家了。”卢天生口气平稳的说道!

    好大一块肥肉!家主们一个个眼睛闪亮,这些都是可以上下起手的事情,尤其是北京城身为京城,周围土地价格不但高,而且很难得手,要是拿在手里,想不发都难。
371崇祯遗言
    刘白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北京之后,崇祯震惊之余,不得不一边派出自己心腹太监曹化淳给刘白羽及其部下加官进爵,试探刘白羽的口风,想知道刘白羽究竟想干什么,是简单的兵谏,废立还是改朝换代。一边又派王承恩让小太监化装联络勋贵,文官,集思广益想出一个对付刘白羽的办法来。

    只是刘白羽控制了北京之后,以反腐为名隔绝中外,诸多大臣都害怕引火烧身,满朝文武,肯冒着天大风险见崇祯的,不过是文官杨嗣昌,温体仁两人化装进宫,周庭儒因为有东林背1景,崇祯心里怀疑,没敢召见此人。

    “两位爱卿!现在反贼刘白羽以反腐为名隔绝中外,诸多大臣都明哲保身,朕的人出宫就被软禁,诸位以为叫哪位将军入京勤王靠谱点?”崇祯皇帝是彻底慌了,他本来就是胡乱决定,真遇到困难就手忙脚乱的人——再说大明朝快三百年了,兵谏这事还没遇到过——明成祖的事不算,地球人都知道那是写做兵谏,实际上是造反两字。

    杨嗣昌官职小,平时也没近距离见过崇祯皇帝,被崇祯皇帝的心情感染了,熟知兵事的他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最后在崇祯皇帝关切的目光之中,面红耳赤的说道:

    “陛下,其实叫哪一只都不行!反贼刘白羽进京之后,先就是控制了四门,而后派人围困京营,以裁汰老弱为名,却是把京营彻底解散了!”

    “反贼刘白羽把京营彻底解散了?!”崇祯皇帝仿佛五雷轰顶一般,僵着身子坐在那里,半天也不说话。

    众所周知,大明朝大的京营里面文官,太监,勋贵一起捞油水,士兵能不能有定额的三成都难说,而且就是剩下的三成士兵,除了老弱病残之外,只怕不少都是添乱的。为京营还负责治安,查经走私之类的油水,所以很多黑帮之流,也费尽心机披上京营的皮,这些人遇上大事,一贯是浑水摸鱼,根本不能指望他们守城。

    不过话有说回来了,无论京营再怎么混账,他们也是依附在大明王朝这个老弱肌体上的,最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