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第181章

位面商人在明末-第181章

小说: 位面商人在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奴觉得,这和猫戏老鼠也差不多,不过猫明明可以一下子咬死老鼠,却是为了少费手脚,放任老鼠挣扎来消耗老鼠的体力,甚至老鼠因为害怕,还摆出一副进攻的模样,猫咪反而做出害怕的样子,退后之类……”

    “这……你说的也没错,朕也看见了,这关宁军从早晨一直在追赶,满洲本部的满八旗根本没动,一直在养精蓄锐,被关宁军追的四处跑的都是蒙古流民——这未必不是满洲人的诱敌之计。”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他觉得袁崇焕一再让关宁军进城,只怕就是这个道理。

    “既然如此,那就等到袁崇焕带领关宁军驱赶满洲出南海子,就让关宁军进北京城吧,否则朝臣那里交代不下去啊……”

    崇祯皇帝揉着太阳穴说道,执政这几年来,他意气风发的消灭了魏忠贤之后,曾以为皇帝只要除掉了魏忠贤这样的奸臣,就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但是几年下来,崇祯皇帝才明白,作为一个皇帝,可以除掉任何一个看不顺眼的大臣,但是面对一群大臣,一个个利益集团,如果没有其他利益集团站到自己这一边,自己也就是一个橡皮图章罢了,用法定的程序就可以阳奉阴违,让自己的命令无效化,而自己还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二十四日,皇帝赏赐袁崇焕,褒奖了关宁军最近“屡战屡胜”的功劳,同时暗示袁崇焕,只要袁崇焕率领关宁军驱赶满洲出南海子,就让关宁军进北京城……。

    崇祯天子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北京城看似高大坚固,牢不可破,一般人也以为城墙越高大,越壮观为好,但是实际上,城池太大,守兵太少,北京这么大,上万壮丁铺在这条城墙上就像是把一滴水撒到了沙漠上,转眼就不见了。

    其实守这种兵力不足的大城,还真是在城墙外面有部队策应才坚固,一旦所有军力都被压迫进了城,被人突破一点,那就是土崩瓦解的结局。

    这种事,说穿了就是崇祯皇帝和袁崇焕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苦衷,不过是王朝末年,国家机器彻底腐朽了,即使是很正常的原因,也能造出很奇葩的事情罢了……

    十一月二十九日,袁崇焕率领关宁军向南海子出击……

    “督师,陛下一再催我们快一些,听王洽大人说,因为我们关宁军对满洲屡战屡胜,却还是谨慎小心,已经有无数官员怨声载道了。”周文郁提醒袁崇焕。

    “不能快!官员怎么说是他们的事,周先生你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满洲一人相当于关宁军三人,这次分明是皇太极诱敌,天知道有什么阴谋。”袁崇焕斩钉截铁的说道。

    “但是这样下去,只怕朝野的舆论对督师你越来越不利啊!”周文郁叹了口气,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

    “你说的我何尝不知道,不过一旦冒进,中了皇太极的埋伏,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本来就敌众我寡……”袁崇焕皱紧眉头,下了决心。

    “督师!你这样一心为国,可是陛下已经怀疑你了……”

    “一心为国?我袁崇焕可配不上一心为国……”袁崇焕苦笑着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我袁崇焕急功近利,刚愎自用,为了一心练兵,杀了毛文龙,裁撤了关内诸军的粮饷,导致关内空虚,否则满洲入关怎么会这么容易?”

    “还有就是判断失误,对着蒙古卖粮……唉这次满洲破口,固然是皇太极狗急跳墙,如果不是我的应对一再有失误,何至于此!”

    “只是一错可以,不能再错了!这次满洲破口,关内诸军不堪一击,朝臣胡乱指手画脚,陛下刚愎自用,如果我再不谨慎一些,只怕就又是一次靖康耻啊……”

    “这……督师大人!”周文郁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

    “传我将令,为了防止后金诱敌深入,组成了步兵骑兵炮兵的组合方阵,步步为营,不可冒进!”袁崇焕最后下定了决心……

    因为袁崇焕这次组成了步兵骑兵炮兵的组合方阵,步步为营,虽然是短短的一段路,还是走了一上午才到南海子。

    一眼望去,袁崇焕发现南海子却是成了一个简易的堡垒,显然是驱使汉民连夜造出来的。袁崇焕看了看不由的摇了摇头,满洲武勇固然武勇,还是不脱野蛮人的本色,造出来的这种歪歪扭扭的城楼,满洲依靠这种城池,只怕还不如野战能发挥威力呢。

    不过袁崇焕觉得满洲兵多,生怕皇太极抄自己后路,所以把两万多人的主力结成步兵骑兵炮兵的组合,防止满洲军和守军里应外合,而以少部分人攻击南海子简易的堡垒

    少兵攻坚城,选择的攻城方法也就这么几样。用云梯爬城墙来“蚁附”,那是肯定不行的。袁崇焕也经受不了自己兵丁这么大的损失。那就只有攻破堡垒的大门,从大门里杀进去这一条路了。

    在祖大寿的号令下,一队队兵丁推着用大车改装的撸车(就是在大车前面装上一块竖起的大木板,以起到盾牌的作用),在撸车后面跟随着火铳手,以及保护火铳手的长枪兵,防止堡垒里有什么满洲人杀出来。

    见到撸车的靠近,堡垒的城墙上的蒙古弓箭手,直射出一排箭枝。可是有撸车前面大木板的保护,没有给兵丁造成任何的伤害。见到射箭没有什么效果,在满洲人头目的号令下,蒙古弓箭手也停止了射箭。

    蒙古弓箭手的射术自然是一等一的,只是这次是作为骑兵来四处掠夺的,自然没有带又大又重的强弓,而带的是短小的骑弓。这种骑弓抛射么,其实威力也不是很小,但是前提是对手没有甲,而这次关宁军前锋早就披了厚重的铁甲,这种骑弓抛射自然屁用都没。

    蒙古弓箭手一见这种骑弓抛射无效,索性停了弓箭,做好了肉搏准备。

    兵丁们把撸车推进到堡垒前面的壕沟边上,这个距离已经离堡垒的城墙只有三十步左右的距离了。火铳手在撸车后面,装填好火药和子弹,在军官的号令下,在盾牌兵的掩护下,一起从大木板后面探出身子,向城墙上露出脑袋和身体的蒙古人射击。

    在几次密集地射击以后,堡垒的城墙上,已经没有蒙古弓箭手蒙古弓箭手敢露出脑袋了。又一次地装填好子弹以后,火铳手都警惕地看着城墙上,防止着满洲人弓箭手的出现。

    没有骑兵的威胁,蒙古弓箭手这种骑弓抛射根本不是关宁军火铳手的对手。

    掌握了战场的绝对主动权之后,这时候,十几位骑着身强力壮的壮马骑兵纵马来到壕沟前,一同扔出了带有粗绳索的钩子。几把钩子勾住了一个吱吱呀呀乱响的吊桥,那几位骑兵就把钩子后面的绳索拖到后面,在几匹马身上扎紧。

    这种壮马骑兵的马速度不快,力量却很大,基本都是用来运输粮草的,取的就是能吃苦耐劳,和战马其实不是一回事。

    等所有的钩子都勾住了吊桥以后,所有的壮马,都在“一,二,三”的口号之下一起使劲,一下子就拉断了堡垒里拉住吊桥的绳索。那吊桥就落在了壕沟上,露出堡垒粗制滥造的大门来。

    见到吊桥倒下,中间的撸车就向两边移动,露出一个大的空档。而早就准备好的十五门火炮,就通过这个大空档,向堡垒大门轰击起来。

    十五门火炮先后开火以后,却只有两门火炮的炮弹打在堡垒的大门上,其它的三发炮弹,都打在堡垒大门边上的石墙上。溅起了星星点点的小石块。虽然堡垒是粗制滥造的没错,但是堡垒的石墙都是南海子的假山拆卸下来,野蛮施工制成的,确实很坚固厚重,因此对这些石墙来说,这些损伤根本是忽略不计。

    袁崇焕见此情况是摇了摇头,自己的炮队大炮被建奴毁了之后,从满桂和京城再度筹集了大炮,这年头大炮的规格都有细微的差异,必须的经过炮手的调整才行,甚至还能因为需要的火药量不对而炸膛,几天时间,虽然都学会了调整火药,只能勉强开炮,可是那打炮的准头可着实够呛。

    而就在这个时候,前面的亲兵却大声地叫道:“这大门没有堵上!接着开炮呀!”

    其实袁崇焕临时拉来的这五门火炮的威力都很小。就是打中堡垒大门的那两发炮弹,也只是把堡垒的大门打了两个小洞,根本没有对堡垒的大门造成什么致命的伤害。

    可是就是这么两个小洞中透过来的光线,却让前面的兵丁发现,对守城战外行的满洲人居然毫无常识的在堡垒的大门后面并没有什么堵门的石块和沙石。

    这也其实是满洲人守城的能力不行,还真不是什么疏忽。而且南海子也是皇太极诱敌的地方,他根本就没有好好防守的心思,甚至连指挥官都是一个蒙八旗的纨绔子弟,这家伙虽然号称成吉思汗的子孙,实际上马都骑不利索,更别说攻城战了,一路上扫杀掠夺,早就认为汉人都是羔羊,盲目自大,不知道袁崇焕攻打自己堡垒的决心,也根本不了解袁崇焕有着火炮这种利器,所以根本就没有费什么气力来堵门。

    要知道,如果按照守城的规矩用石块和沙石把堡垒大门堵上的话,凭着袁崇焕那五门比火铳威力大不了多少的火炮,是绝对攻破不了堡垒的大门的。袁崇焕也只能够老老实把大炮大队拉出来万炮齐轰这个堡垒了。

    可现在,袁崇焕发现了这种情况,也兴奋了起来。毕竟如果能够早些打下堡垒,自己不但物资的耗费和所花费的气力要少很多,而且也能够给予朝廷里愤怒的官员们一个交代。

    而这次轰击堡垒大门,袁崇焕的五门火炮就总共射射击出了二十几发炮弹。这些炮弹,把堡垒大门打得象个麻子的脸一样。可那堡垒大门却愣没有被打倒。可见袁崇焕那些火炮的威力也确实太小了——这也没有办法,虽然账本上京城的这些火炮和关宁军的是一种规格,实际上京城很久没有打战,为了捞钱,很多火炮都是偷工减料,不炸膛,能打响就不错了——至于规格小一点,这都是末节,末节……

    不过好在这些炮弹对堡垒大门的伤害已经足够了。后面的关宁军辅兵早就把附近砍伐的小树捆扎在一起,固定在大车上,前面拿着刀,把捆扎起来的树削砍成尖端,做成了简易的攻城槌。

    十几个人推着大车缓缓的走到堡垒大门前的那条路上,众人齐声的吆喝一声,推动向前,其他兵丁们都是列队跟在后面。

    这些推着大车的兵丁越跑越快,很快就是上了吊桥,齐声的大喊,捆扎起来的树木重重地撞在了木门之上。“咣当”一声,已经是弱不禁风的堡垒大门干脆利索的就被撞开了。
220一个不留
    推车的那些兵丁,都是关宁军中的辅兵;也就是炮灰一般的存在;磨磨唧唧的不想冲锋;被祖大寿从关宁带出的亲兵一口气砍到了几个,祖大寿的亲兵都是不逊于满洲战兵的存在;身为预备役军官的他们也都在和蒙古人的战斗见过血的。所以,他们是毫不犹豫地从车上抽出了刀斧,斩杀犹豫的辅兵;辅兵没办法;不得不硬着头皮;冒着蒙古人的弓箭冲进堡垒;抢占堡垒的大门。

    骑弓这玩意和火枪对射那是根本不靠谱的;好不容射中了几个关宁军的辅兵;却被关宁军火枪打倒了一小片;不得不任凭关宁军辅兵冲击堡垒的大门;结果因为蒙古人守城经验少;堡垒的大门附近缺乏守城设施;结果没死几个人;半刻钟就打开了堡垒的大门;

    应该是说这里的蒙古人确实有一些悍勇的蒙古勇士。见到堡垒的大门被打破,几个蒙古人头目领着几十个蒙古勇士,向着堡垒大门口冲过来,想把堡垒大门重新抢夺回来。

    关宁军辅兵本来是作为炮灰冲击堡垒大门的;看到传说中比战兵还厉害的蒙古勇士;本来是很胆怯的;只是摄于关宁军督战队的厉害;不敢撤退;只好列阵自保。

    但是交战的结果却是大吃一惊;面对关宁军辅兵列阵自保的枪阵;传说中神乎其神的蒙古勇士虽然拼命;付出了十几个人死亡的代价也只是砍伤了十几个关宁军辅兵罢了;顿时让关宁军辅兵胆气壮了起来;仗着自己这方面人数近百;后援又是源源不绝的人数优势;甚至对着蒙古勇士反逼过来。

    其实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蒙古勇士么;都是善于骑射的纯骑兵;很多人除了吃饭睡觉都在马上;马上的功夫的确远远超出汉人;可是马上功夫和步兵的功夫是两回事;这一点和和评书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说一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