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第152章

位面商人在明末-第152章

小说: 位面商人在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陛下,这次不是蒙古流民闹事,是咱满人的错!”

    “咱满人的错!?”

    “是啊,阿敏和代善以蒙古流民逃跑为由,直接把蒙古流民都扣下了,还把他们的马和财物都收走了!”蒙古尔泰一口气说道!

    “你!!!!怎么不早说!?”皇太极指着蒙古尔泰气的说不出话来了——以前的蒙古尔泰蛮不讲理让皇太极头疼,不过这种粗人也好控制,半年前蒙古尔泰借着贸易让皇太极出了丑之后,这蒙古尔泰就变得极为阴险,私底下拆台不说,还总引诱皇太极在满洲贝勒们面前出丑,让皇太极几次都着了道儿,在满洲贵人面前,从算无遗策的诸葛亮变成了有点聪明的主儿……

    皇太极也对蒙古尔泰的转变有点受不了,本来他知道蒙古尔泰这人脑子有点问题——他的生母富察氏衮代,因和代善有着不正常男女关系,还图谋嗣子之位而获罪。东窗事发后,衮代被努尔哈赤逐出宫门,休回娘家,莽古尔泰为讨父汗的宠爱,把生母杀死;蒙古尔泰又差点被努尔哈赤盛怒之下赐死,“手刃生母”来讨好生父,这位爷的脑子真的不同常人。

    莽撞,一根筋,好占小便宜……。在皇太极眼里,蒙古尔泰无非就是一个浑人的形象,虽然蒙古尔泰也是四大贝勒之一,和皇太极共坐。在皇太极眼里,也不过是一条贪婪的狗,只要喂得足,让他咬谁就咬谁!可是现在倒好,变得豪爽仗义起来,在兄弟们中的人缘都快赶得上代善了,好主意也多了起来,让诸多满洲贝勒们都几乎忘记蒙古尔泰“手刃生母”的破事了!

    虽然皇太极最近一直想修理蒙古尔泰,不过蒙古尔泰最近智商卡充值不少,皇太极也一致找不到他的把柄,反而被蒙古尔泰坑了几回,吃了几个暗亏!

    只是现在不是修理蒙古尔泰的时候,毕竟表面上蒙古尔泰热心回报,又是张嘴闭嘴陛下长短的,皇太极自然不好发作,还得对蒙古尔泰笑着说声谢谢,就急忙去处理蒙古流民的屁事了。

    这个时代满洲虽然号称帝国,实际上由于皇太极得国不正,不得不和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一起分享权力,四大贝勒共坐,分享权力,有点贵族共和的味道,实际上皇太极的权力,尤其是早期和皇帝差得远了,所以也没什么严格的规矩,皇太极一走,闲得无聊的满洲贝勒们就一起聊天了。

    跟着皇太极的是满洲的四小贝勒【四小贝勒是清朝时是实权仅次于四大贝勒的另外四位皇亲。大贝勒阿济格(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二贝勒多尔衮(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三贝勒多铎(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四贝勒济尔哈朗(??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第六子)为了制衡其他三个大贝勒,皇太极有故意抬出四小贝勒制衡,当然对应的就是四小贝勒也不是很拿皇太极的皇帝称号当真,自然就不拘小节了】

    “什么世道,咱满洲顾名思义就是满人第一!现在倒好,蒙古流民倒是爬到满洲人头上去了!咱满洲不是强盗窝,有军法的,抢了东西就走!这就是满洲人也得杀头,咱贝勒也得罚银子!换了蒙古流民了?嘿,还得安抚!”

    阿济格早就对蒙古流民的待遇不满了,只是当着主张厚待蒙古流民的皇太极面前不敢说出来而已,皇太极一走,对着“豪爽仗义”的蒙古尔泰,阿济格自然是开始吐糟了!

    “凭什么啊!咱满洲都是我们刀枪里拼出来的!不怕大家笑话,这天一要下雨,我的伤口都疼!还得让着这些蒙古流民!我操他……”

    能整出扬州十日的多铎脾气自然不好,就差骂街了,只是忽然想起自己和皇太极是一个爹,草人家祖宗也是自己祖宗,才算闭嘴了。

    “凭什么?就凭人家当初和咱满洲人拼死拼活,还帮明朝割满洲人人头领赏呗!这年头我是看清了,早入旗的不如晚入旗的……”济尔哈朗也吐糟说。

    “晚入旗的不如反八旗的!”阿济格接了一嘴!

    “就是这样!咱手下的满洲勇士心都冷了!”济尔哈朗深有同感的接了一句。

    “这……诸位兄长,皇上说的也有道理,蒙古流民可以做我们的炮灰,减少八旗的伤亡……”年岁最小的多尔衮发觉气氛不对,急忙出来给皇太极背书。

    “屁个道理,炮灰哪都有,汉人里面吃不上饭,给口饭就卖命的苦哈哈多了去了!被说这几次攻城都是一鼓而下,没死几个人,就是死的也是汉人,和蒙古流民有屁个关系!”济尔哈朗继续说道。
195满洲的内斗暗流
    “至于说野战做炮灰,这些蒙古流民胆小如鼠,远远的放箭,追杀还凑合,指望他们和明军精锐对拼?不添乱就不错了!”

    “要我说,这蒙古流民也有用,虽然胆气不足,可是骑马射箭都是一等一的不是?关键就是领头的,如果是我们八旗领着……”阿济格终于图穷匕见!

    这回连多尔衮也不吭声了,毕竟说穿了,对于八旗贵族来说骑马射箭都是一等一的蒙古流民可是难得的财富,皇太极想把蒙古流民编入自己控制的蒙八旗,实际上大家都是不满的,多尔衮可不傻,不会去做这个坏人——再说了,大家好自己也跟着好不是,于是多尔衮对着多铎眨了眨眼睛,多铎立刻心领神会的和济尔哈朗,阿济格讨论起了如何瓜分蒙古流民来了……毕竟他们都是一个心思,趁着皇太极不在,造成既成事实,为了笼络自己这四小贝勒对抗四大贝勒,很多事皇太极也只能差不多点——反正蒙古流民大家分,肯定是皇太极本人得到的最多最好,四大贝勒其次,四小贝勒最后的惯例不是?

    再四小贝勒高高兴兴的筹划瓜分蒙古流民的时候,皇太极却是心里对着蒙古尔泰草泥马不已,这货说的是事实不假,却是一部分事实,真相是阿敏觉得蒙古流民实在太不像话,又发现蒙古流民再度酝酿逃跑,不得已把蒙古流民都扣了下来,手段粗暴了些,刚被杀了一百多人的蒙古流民成了惊弓之鸟,代善不得不带人出来调节。

    当然,人家蒙古尔泰说的是代善和阿敏扣下了蒙古流民,你皇太极非脑补成代善和阿敏想把蒙古流民强迫入旗,那是皇太极你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智商不够好吧!

    草泥马!这次被蒙古尔泰这货算计了!皇太极心里马上就猜出了蒙古尔泰的手法,无外乎用误导的办法让自己以为代善和阿敏要把蒙古流民强迫入旗,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后,又在四小贝勒那里煽风点火,怂恿几个弟弟把蒙古流民吞了而已——逼着自己满足鼠目寸光的兄弟们的胃口,甚至不惜以满洲大局为代价!

    只是你知道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蒙古流民刚被杀了血淋淋的一百多颗人头,又不知道为啥代善的包衣把他们团团围住,几乎都要炸营了,皇太极不得不不停的安抚,才没出大乱子,结果过了午饭,皇太极无奈之下给蒙古流民提供了上好的酒肉,才让蒙古流民勉强稳定下来……

    回到满洲贝勒们那里,果不其然是逼宫的戏码,四小贝勒提出八旗把骑马射箭都是一等一的蒙古流民分了充作旗丁,弄的皇太极左右为难,答应不是,不答应也不是!

    “陛下;我以为这些蒙古流民人数太多;还是分而治之为好;毕竟蒙古人么;是喂不饱的;给他们壮大力量之后;只怕又会反咬一口!”阿济格热心的提议到。

    “对;依我看还是得咱满洲人出面管起来打输了跑了还有情可原;打赢了也跑的话;这要是和关宁军对战的时候也这样;再把咱满洲人的阵型冲乱;那可是”济尔哈朗给阿济格敲边鼓。

    “要出大乱子的啊!陛下;我知道你要联络这些蒙古流民;不过这帮人从裤子都没有;到现在人模狗样的;不是天大的好处么;尼堪'满洲对汉族人的蔑称'虽然多屁话;不过有句话是没错的;斗米恩升米仇啊!”

    多铎本来因为年纪小的原因对皇太极十分敬畏;不过有人出头;复合一下也是敢的。

    “几位哥哥说的有道理啊;我觉得还是八旗分治最可靠。”多尔衮最后收尾;把逼宫大计完美收官。

    “这些事还要从长计议!毕竟蒙古流民是蒙古人;蒙八旗要分一点丁口出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皇太极心中草泥马一只一只的跑过;只是众怒难犯;不得不使出了拖字诀。

    想得倒美;到那个时候这个多分一点蒙古流民;那个少分一点蒙古流民;让你施恩立威?蒙古尔泰心里冷笑一声却是火上浇油的说道:

    “诸位兄弟不要吵了,陛下英明神武,定然能管束好蒙古流民!我们都把蒙古流民先交给陛下最好!”

    尼玛!皇太极气了个半死——满洲的制度比较奇葩,皇太极身为皇帝,其实只是奴隶主的头头,有着两重身份,一是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地位超然,二是和其他奴隶主一样,不过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罢了。

    假如蒙古尔泰说,分不分蒙古流民以后再说【和皇太极说的一样】,皇太极就是以公共事物的管理者出头,一旦蒙古流民出了大规模逃亡之类的事情,皇太极也没有很大责任,甚至大可以把蒙古流民的管辖权下方给其他的小贝勒,自己落得一身轻松。

    但问题是蒙古尔泰的意思是皇太极以和大家平等的奴隶主身份代管——责任也就全归了皇太极一个人,这和皇太极说的完全是两个意思好不好!

    “五哥说的有道理,满洲人的事情还得皇上拿主意!”阿济格也想通了,反正现在只是刚刚入关,满洲武士虽然武勇,但是人数不过汉人的百分之一,这胜败如何,还不晓得了与其现在分了蒙古流民,还不如让皇太极担着责任为好。

    阿济格想通了,其他四小贝勒自然也想通了,都纷纷附和阿济格和蒙古尔泰,表示皇太极办事,我们大家都放心,一起把责任抛给皇太极。

    只是这帮人的小心眼加在一起也没有皇太极聪明——皇太极虽然觉得把蒙古流民分出一半给蒙八旗,收买蒙古的人心才是最符合满洲利益的,不过现在明显是满八旗的贝勒们一起逼宫,还是先确保自己的利益为上才是!

    “既然如此;诸位弟弟说的也有道理,这才刚刚入关,还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蒙古流民抽出三分之一,看蒙八旗谁卖力补给谁,三分之二就给我们满洲人分了就是!”

    皇太极微笑着点了点头,一副从善若流的模样。

    “依我看就按照四大贝勒,四小贝勒的惯例来分吧!”代善虽然害怕皇太极,不敢出头,不过既然皇太极都已经答应了,自己自然也要大捞一笔,反正按照四大贝勒,四小贝勒的惯例来分,皇太极身为满洲皇帝,惯例是得到最多的,自己说这话自然也不得罪人。

    “大贝勒说的甚好!我赞同!”阿敏也出声了,反正自己也是四大贝勒之一,按照四大贝勒占大头,四小贝勒占小头的惯例来分,自己也不吃亏,自然乐得响应。

    皇太极点了点头,毕竟按照四大贝勒,四小贝勒的惯例来分虽然不是最佳的方案,也算一个次优的方案了,能把蒙古尔泰无中生有的坏点子弄成这样,也算是不错了。

    想到这里,皇太极用阴冷的眼神扫了扫蒙古尔泰:你这厮偷偷走私,还拉着四大贝勒,四小贝勒一起来——这种事我不是不知道,你要是老给我挖坑,就别怪八弟我不客气了!

    看到皇太极用阴冷的眼神扫了自己,蒙古尔泰却是回了个灿烂的微笑,然后继续给皇太极挖了一个大坑:

    “这次我就不参与了,毕竟四大贝勒丁口已经不少了,倒是几个弟弟丁口不足,需要补一补!”豪爽的蒙古尔泰大方的说道,于是在四小贝勒被点了一个赞,在皇太极心里则是被送了一只草泥马。

    蒙古尔泰看似高风亮节,实际上却是让皇太极进退两难!这是怎么回事了?就要把满洲四大贝勒的事说一说了。

    满洲四大贝勒的来源是努尔哈赤时代,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喇登基为汗时,就设了四个贝勒,即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后金国的建立者努尔哈赤死时,皇太极继承大汗位置。但与其他三位亲王一同主持朝政,被称为四大贝勒时期。他们称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各置官属”。

    在四人中,皇太极排在最后,当然这并不表示他的地位低。天命六年(1621)二月,努尔哈赤“命四大贝勒按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