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位面商人在明末 >

第150章

位面商人在明末-第150章

小说: 位面商人在明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是读者代入感的问题,崇祯作为真正的主角又如何能接受?如果不是知道刘白羽手中有数万铁甲军,实力和满洲不相上下,崇祯抓刘白羽的心都有了——自然是一句都听不下去了。
193蓟镇的裁兵和募兵
    就在崇祯大发雷霆的时候;蓟镇此时也是乱成一团;顺天巡抚王元雅和保定总督刘策也是如坐针毡……不过这两位倒还真不是担心皇太极入关的事情;而是担心另一件事情蓟镇兵变!

    蓟镇这地方被称为北京门户;戚继光极为重视蓟镇的防御;同时把蓟镇作为哨兵的门户;蓟镇有专门的直哨营,侦查的方式是轮班跑几百里到敌占区去做生意'没有办法;朝廷给的粮饷七折八扣下来根本会把人饿死;不捞点外快连自己都养不活'顺便也就敌情尽知;说的通俗些就是为国卖命还得自带干粮为主;朝廷发饷为辅……

    但是随着崇祯的裁员令一下;他也不管你是精兵还是弱兵;所有的军镇统统都有下岗指标集中一切力量支援关宁;于是在蓟镇的裁军就酿成了一场小型兵变;乱兵们挟持在遵化的顺天巡抚王应豸,逼退保定都督张凤翼……顺天巡抚王应豸也是一个妙人;先是对着乱兵们客客气气的装孙子;请人家吃饭;然后王应豸竟在饭中下毒,同时埋伏亲兵欲诱而尽杀之,蓟镇诸军更加恐慌;眼看就是一场大乱子!

    可就在这个时候;顺天巡抚王应豸的事情犯了;却是因为他依附魏公公的事情犯了…王应豸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因谄魏忠贤,仅三年就骤至巡抚,加右都御史。于是顺天巡抚王应豸被朝廷带走1632年最后论死……

    王应豸的结局;新任顺天巡抚王元雅和保定总督刘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是崇祯的旨意就是裁军;不裁撤不行;这两人商议了许久;最后一拍脑袋!裁弱军!

    问题啥是弱军呢?这两位觉得;内地里操练的军士是强军;给长官;权贵当伙计的军人;能叫强军么?于是就把纸面上专门经商很久的直哨营给裁了……

    换句话说;顺天巡抚王元雅和保定总督刘策拍脑袋的结果是把蓟镇最有战斗力的直哨营给裁了!

    然后自然而然的;直哨营发现闹事有理;自然也开始闹事;搞得顺天巡抚王元雅和保定总督刘策焦头烂额;只是裁兵的名单已经送上去了;这两位也没有办法;于是东躲西藏;只求不被下岗士兵找到才好……

    毕竟前任顺天巡抚王应豸被带走;只怕要被斩首;虽然有王应豸党附魏忠贤的原因;不过崇祯的性格大家都懂;如果再出兵变;那就是和王应豸一起入狱;然后杀王应豸的时候;崇祯可能顺手就把自己也宰了……

    顺天巡抚王元雅和保定总督刘策商量半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下岗士兵乐意闹就让他们闹;被发现了就凑点钱出来安抚能混一天算一天;时间一长;下岗士兵也就再就业了;至于当土匪啥的;只要不是在自己的辖区内;关我屁事?这年头因为陛下的裁军;下岗士兵当土匪的多了去了;别人那里能闹;我这里就不能闹么?还讲不讲理了!?

    所以当满洲入关的消息传来后;顺天巡抚王元雅和保定总督刘策反而高兴的很;满洲入关;咱就带兵去勤王;直哨营那帮刺头如果在路上散了去当土匪;还一点责任都没有不是?

    当然,顺天巡抚王元雅和保定总督刘策想的是天衣无缝;不过就像明末的文官普遍观点一样,老子砸你饭碗,是皇帝命令的,你吃不上饭是自己没本事,我克扣军饷?这都是惯例好不好,文官们都这样,凭啥就说我一个?!!!什么?你吃不上饭要投降满洲?你这个遗臭万年的汉奸!

    历史上明朝花费很多钱粮养的精锐直哨营,因为衣食无着最后被皇太极蛊惑,最后投降了后金,反而成了攻击明朝的急先锋——这事是怪一刀切的崇祯,还是怪把天下钱粮集中于关宁的袁崇焕,还是怪顺天巡抚王元雅和保定总督刘策处事不当,那就不晓得了……

    不过因为刘白羽的穿越,很多事情被改变,蓟镇的直哨营也是其中之一……

    “小六子,今天都中午了,那些丘八不来闹了?”保定总督刘策问着自己身边的一个家丁兼亲兵的远房亲戚。

    “回大人,我听家丁们说,关宁军的祖大寿将军派人来我们蓟镇招兵,那些闹事的丘八都去应募了,听说一个月二两银子月钱,还包吃包住呢,这关宁军财大气粗的,不能比呢!”

    小六子有些愤愤然,自己是保定总督刘策远房亲戚,还挂着一个游击的军衔,七折八扣之下,每月也就一个月十两银子月钱,还不包吃包住——这些丘八凭啥啊,你丫也没有一个好亲戚啊!

    “你听募兵的胡吹,你又不是没募兵过,这募兵说一个月二两银子月钱都是虚的,实际上到手能一半儿就谢天谢地了……”

    刘策只把这事当笑话看,顺天巡抚王元雅却是插嘴道:

    “也不见得!这关宁军的家丁都是开双饷的,祖大寿,吴襄的亲兵都是一个月四两银子月钱”

    你这不是抬杠么?刘策心里不爽:“问题是亲兵又不是募集的,都是有保人甚至远房亲戚才行,都得是贴心人不是?除非……”

    忽然之间,一个除非点醒了刘策和王元雅,除非是亲兵伤亡太重;才不得不依赖不可靠的外人!

    再联想到祖大乐两月前带着精锐关宁军近万人去山东剿匪——刘策和王元雅都是官场老油子,哪有不明白的!?

    “难道是被山东那位击败了,全军覆没?”

    刘白羽和崇祯的微妙关系早就不是官场秘密了,只是刘白羽的力量太强,崇祯也不敢撕破脸,一切只能偷偷摸摸的做,结果弄得大明的官员也把刘白羽的名字当成了忌讳,以山东那位作为刘白羽的代号——这已经是官场的黑话之一了。

    “大概差不多,否则关宁军的亲兵怎么可能从外人里大规模的招?”

    “这……我们该怎么办?”

    刘策和王元雅冷汗直流,老子招谁惹谁了?内地的一个太平官,先是因为皇帝折腾,裁兵弄的近乎哗变,然后是建奴风传要入关,最新的形式是关宁军攻击刘白羽失败,不得不撒钱募兵再战……

    “山东那位也是饱读诗书的,这次实在是上面太不像话,偷偷摸摸的派人打老师,这就是山里的土豪都干不出来……也难怪,和尚的后人么,哪里知道礼敬读书人——剥皮都干得出来,读书人德尔体面都没了!”

    刘策指桑骂槐的说道,反正早在万历时期,骂皇帝就成了明朝时尚,这些话其实也不算什么!

    “刘大人所言极是!和尚的后人时代王爵还不降等,对自己亲人大方的很,对读书人却是尖酸刻薄,俸禄【官员工资】低不说,还经常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顶账,逼得咱们捞钱,被老百姓骂贪官……”

    王元雅也被崇祯登基后的拍脑袋主意弄得是一肚子气,自己一个堂堂顺天巡抚,被闹饷的丘八弄的仿佛像小偷一样东躲西藏——这叫什么事啊!

    只是吐糟归吐糟,别殃及池鱼才好,刘策和王元雅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该亲自看看关宁军卖的什么药,才好找个借口——毕竟官场混的,谁都知道撒泼打滚,祸水东引之类的招数,但是玩的好不好,那才是人的水平不是。

    刘策和王元雅换上小官的打扮,找了一个附近的茶楼,要了一个视线好的二楼单间,因为募兵的和被募兵的都是丘八,声音很大,所以还真是和身临其境差不多了,而且也不会被最近老来闹饷的下岗士兵认出来。

    “蓟镇的诸位弟兄!我们是关宁军祖大乐将军麾下的小旗!要招能打的,自带坐骑的一个月三两银子月钱,马料钱上面全包!步兵一个月二两银子月钱!”

    “这可不算少啊!四哥咱们去试验下?”

    “说的好听!我们原来还说一个月三两银子月钱的,到咱们手里不过一两半,还是用发黄的大米付账的,卖到粮店才一两!当官的说话能算数,母猪会上树!”那个四哥一副看透世间的样子,冷眼旁观。

    “这……可是我们只会打打杀杀的,不当兵干什么去呢?”一个老实汉子说道。

    “手里握着刀把子,到哪里不能吃香喝辣!?”这是一个刀疤脸的人,面目狰狞,眼中凶光四射。

    “可是黑道也有黑道规矩,不是能舞刀弄枪就行的,再说现在到处都是响马,也是很难,不少人穿的和叫花子也差不多了……”

    “黑道也有黑道规矩?屁!刀把子才是最大的规矩!听我说,只要咱们一心,那些装神弄鬼的黑道屁也不是……”刀疤脸继续煽动……

    那个自称关宁军小旗的军官长着一副狗脸,属于相当丑的那种,不过察言观色能力出众不说,说的话也是极有亲和力:

    “当然,咱的兵也不是想当就能当的!得看看本事,不过我看诸位都饿了吧?来人!上红烧肉!”

    狗脸军官一声令下,背后的车上就打开了几个铁缸上面的盖子,一股诱人的香味立刻让所有人都闭嘴了,只剩下吞咽吐沫的声音!

    足足一大缸的红烧肉啊!这在平时都是过年才能吃的东西,现在……关宁军不愧是财大气粗啊!这大手笔……因为红烧肉的手笔实在太大,配着红烧肉的精米就被下岗士兵忽略了,虽然因为灾害造成的粮价上涨和军饷被层层盘剥,大多数下岗士兵也是半年没吃到精米了!不过东西虽好,显然也是不那么容易吃到的。

    “大人,我们也是老当兵的,知道行伍上的规矩,您先考较我们一下,就是了,我们虽然不是边军,胆气上要差一些,不过我们都是世世代代马背上的,论起马上功夫不比蒙古鞑子差!”

    “不急不急!人是铁饭是钢,还是请大家先吃饭才是!”,狗脸军官笑眯眯的说道,给了募兵们一人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的是一号到五十号——五十人一组先吃,同时让手下的军人来维持秩序……

    这位是先考究大家的秩序?蓟镇的下岗士兵觉得有点奇怪,毕竟明末事情,除了满洲对纪律近乎苛刻之外,其他的军队都是武勇第一,个人英雄那一套——关宁军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大家想了想,也就想明白了——毕竟自己都是外人,没有亲戚,同乡的关系作保,想加入关宁军当亲兵,人家自然不放心,把纪律放在第一位也是可以理解的。

    也就是说,虽然狗脸军官笑眯眯的说是请大家白吃白喝,实际上却是第一关考试已经开始了!

    这年头军伍吃饭讲究的迅速,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战场,一个个吃的飞快——当然也不是意味着狼吞虎咽,那样胃受不了,所以讲究的是吃得快同时细嚼,这点可以二狗开了眼,他还以为军队吃饭快就是不细嚼直接吞呢,原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啊!

    二狗试着学了学,发现差点没咬到舌头,只好暂时记下,日后慢慢练了……

    第二关考试更是让下岗士兵们摸不透了,居然是队列这种考校组织纪律性的东西——拜托,我们是斥候,应该考校的是马术什么的吧?

    不过这考试也很自由,饿急眼了把马卖的就只能步行,有马的直接用马列队——而且还特地给马上了黄豆这样的精料,让这些饿的骨瘦如柴的马匹都撒了欢,副作用就是骑兵们的难度更大了些……

    总而言之,这次关宁军招兵,待遇好,标准低,基本就是人傻钱多速来的明末版本,一个上午就招了几百人,狗脸军官甚至当场任命了几个十长,伍长来加快征兵速度……当然类似刀疤脸这样的刺头被种种理由刷了下来,不过也给了半两银子的赏钱,这些刺头们自然也不好意思再闹了……

    只是福利太好就让人觉得不对了,保定总督刘策和顺天巡抚王元雅越来越觉得这次关宁军招兵是大有文章的……

    过了考试的,狗脸军官就命人在背后的大车上拿出了一整套东西,说是生活用品,其中一个带着香味半透明的黄1色东西,就是现在流行的所谓肥皂了——这东西被奸商们炒作到十两银子一个,还有价无市,大头兵们听过倒是听过,却是根本没想到能用过,而且狗脸军官还说了,敞开了用,每月发一个……

    这当官的又吹牛了,蓟镇的下岗士兵们都在心里吐糟——不过人家就是吹牛也拿出东西了不是?所以给人家一个笑脸,表示一下也无妨!于是嘻嘻哈哈的表示相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