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意大利不面 >

第64章

意大利不面-第64章

小说: 意大利不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水下性能,英国的R级是世界上第一级真正意义上的潜艇。但是在1922年3月的英国海军会议上,囊中羞涩而又鼠目寸光的英国海军决定放弃R级潜艇,最先服役的8条R级潜艇在1922年开始6续被出售给船厂作为废钢铁拆除。(有关R级潜艇,详见

    现在,芒果就是要以这款看似老旧的一战古董潜艇为原型,打造意大利人的xxI潜艇。在芒果的指示下,一些意大利潜艇设计师被派往英国,这那里他们将寻找机会与R级潜艇“亲密接触”。这些意大利人走访了当年设计、建造R级潜艇的厂家、公司。他们甚至用相当低廉的价格从肯特郡的查塔姆船厂(chathamdockyard)满是灰尘的资料室里买到了R级潜艇的一部分设计和施工图纸。

    1937年的8月,这些意大利人怀揣着这些泛黄的图纸回到了意大利,开始了紧张地设计、修改工作。意大利人的新型潜艇水上排水量650吨,水下排水量850吨,所以仍旧称为“600型”潜艇。按照伟大的领袖墨索里尼的意见,这款新潜艇除了增加了尺寸外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R级潜艇流线型外壳。然后意大利工程师们用先进30年的新型设备代替了原来的老家伙。为了加快建造进度;在墨索里尼的提醒下,新型潜艇将采用了分段建造合并总装的方式,力争在半年之内完成批6条的建造计划。

    意大利工程师们为这款新型潜艇换上了动力充沛的菲亚特两冲程1250马力柴油机(这也是历史上600型潜艇的原配主机)代替了原来只有240马力的主机。主电动机功率也从原来两台的600马力提高到了现在750马力。这使得虽然排水量有所增加,但是新艇的水面航增加到了13节,而水下航达到了16节。

    在海军的坚持下,意大利的工程师们给600型潜艇装上了一门4寸甲板炮和2挺127mm高射机枪。当然600型潜艇的主要武器是鱼雷。该艇装有6具艇艏鱼雷射管,加上备用的6枚鱼雷,600型潜艇总共拥有12枚鱼雷。意大利潜艇所使用的533毫米270鱼雷装药量为270公斤,可以用50节的度航行4000米或是用30节的度航行12000米。

    另外虽然意大利的鱼雷工业历史悠久,早在1866年就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条白头鱼雷。而且,与德国、美国不同,二战中的意大利鱼雷表现稳定,没有出现这样那样的技术故障。但是,在二战中的意大利海军却被鱼雷数量不足所困扰。1940年6月10日年意大利对法宣战之时,其海军一共拥有各种鱼雷射设置1450具,却只有3650条鱼雷可供使用,也是就平均每具射器只有25条鱼雷可用(史实)。好在鱼雷产量不足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海军高层的重视。在充裕经费支持下,一个新的鱼雷工厂将在利沃诺(Livorno)新建。新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月产鱼雷70…100条。

    现在,批量建造的划时代新型潜艇再加上充足的优质鱼雷,意大利潜艇部队正在进行华丽的变身,“地中海之蛟”即将登场。

    本书泡书吧。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以上帝的名义 第52节、北地枪响(上)
    西班牙东北部的阿拉贡地区,因为1035年建立的阿拉贡王国而得名。30年代的阿拉贡地区工业已经比较达,主要集中在萨拉戈萨地区而阿拉贡地区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埃布罗河沿岸谷地一带。在1937年的西班牙内战中,国民军方面占领了萨拉戈萨地区,共和国方面占据着埃布罗河沿岸谷地。双方都像占领对方的地盘,以扩充自己的实力。但是从1936年夏天开始一直到1937年的秋天之前;阿拉贡地区的局势一向比较平静。除了嘉泰罗尼亚的民兵和国民军在内战刚刚爆时曾一度大打出手外,双方一直都保持着对峙的状态,小规模的渗透和突袭是这里主要的战争方式。当然,并不是说内战的双方将这里遗忘,阿拉贡地区特殊的地形是限制双方起大规模攻势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英国文学家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向嘉泰罗尼亚致敬》中他这样描述那里的地形:这一带的山脉很差奇怪,形状颇像马蹄铁,顶部比较平坦,四周非常陡峭,山下则是很深的峡谷。对于,这样的描写让芒果想起了穿越之前去过的张家界,那里的山也是顶平坡陡。

    根据这样的地形,双方的前线通常是一连串山顶的阵地岗哨构成。而敌对双方之间的山顶阵地之间往往隔着一个深谷,有时深谷里还有溪流。双方想给对方造成伤害的唯一办法是用枪炮对射。大规模的攻击很容易被对面山顶阵地上倾泻而下的火力瓦解。

    但是就在这样易守难攻的地形上,国民军准备起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目标就是占领整个阿拉贡地区。共和国方面的苏联顾问们认为一年多的对峙已经麻痹了弗朗哥的神经,在他眼里人民军是绝对不会在阿拉贡起大规模进攻的,所以这里的防守是整个国民军防线上最薄弱的一环。而这就是人民军取胜的第一步。

    而人民军取胜的另外的一个关键是强大的兵力。这次人民军集结了5个师正规军,再加上配合作战的嘉泰罗尼亚民兵,总兵力高达7万余人的兵力,就兵力的规模而言是仅次于布鲁内特战役。不过在部队的质量上,就无法与布鲁内特战役时的三大主力军相提并论了。布鲁内特战役时的主力人民军第五军(下辖第11、35、46三个师)虽然也将参与此次攻势,但是因为布鲁内特战役中巨大的消耗,这个军的战斗力要比那时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以第五军中的35师为例,该师由第11、12、13、15四个国际纵队的旅组成。此时国际纵队中外籍志愿者已经在前面的战斗大量的伤亡,所以他们留下的空位由应征入伍西班牙人来填补。现在这些西班牙人已经占到35师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显然这样应征入伍西班牙人在面对敌人时的意志不如那些外籍志愿者。这使得现在的国际纵队已经很难再做到像以前那样的勇敢顽强。

    1937年8月24日,在200多架飞机和100多辆苏联坦克的支援下,人民军起了总攻。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也许是轻敌,这次人民军居然在八个地点同时起了攻击(史实)。这在芒果看来,使得看上去雄厚的兵力被大大地分散了,是犯了兵家大忌。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

    正如共和国高层所预料的那样,国民军在这里的防守的确相当的薄弱。前两天的战果让人相当的满意,人民军不但突破了国民军的防线,而且损失可以用“轻微”来形容。那些被弗朗哥即以厚望,视野开阔、位置极佳的山顶阵地并没有挥出应有的作用。大部分的守军在遭到轰炸和炮击时就开始动摇,而当苏联坦克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时,他们就会选择逃跑。相比在哈拉马战役和布鲁内特战役中国民军的顽强防守,这次阿拉贡的防守对于人民军而言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这也许就是主力部队与地方守备部队的区别吧。

    在经历了两天的顺利攻击后,人民军开始遇到第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小城贝尔奇特。说到贝尔奇特就能不提到一个人,拿破仑。当年西班牙人就是在这里挡住了拿破仑大军的铁蹄。整个贝尔奇特城具有完善的要塞和城墙防御体系,城池外还有护城河的保护,在城墙外是大片的开阔地。国民军的指挥官显然知道如何利用这样一座城池去拖着人民军的攻势,为国民军后援部队的到达争取时间。

    人民军方面由国际纵队第15旅负责攻占该城。15旅的第一次进攻派出了该旅战斗力最强的“林肯营”。不过,进攻一开始这些精锐部队马上就遭到了国民军的迎头痛击。

    国民军在城里的楼房上建立了炮兵观察哨来指挥他们的迫击炮精确轰击林肯营的步兵队列。而不知道藏身何处的国民军狙击手将林肯营军官和机枪手一一点名。很快在迫击炮和狙击手的打击下,林肯营损失惨重。所有的连长和副连长全部阵亡。有一排22人参与进攻,最后只有2人生还。那些活着的人不得不依靠躲藏在弹坑里才支持到晚上能够溜到自己人的防线。这对于负责指挥攻城的旅参谋长莫拉曼少校而言可不是个好兆头。看来贝尔奇特城将再一次铸就它“牢不可破”的威名。

    在浪费了一天时间后,15旅等来他们的援兵,4辆T…26坦克和3门1927年式团属野战炮。在坦克和大炮的支援下,15旅24营的步兵们起了进攻。城里的守军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坦克武器,子弹打在T…26坦克的装甲上只能无奈出“铛铛”的声音。而想用迫击炮击中运动中的坦克,更是白日做梦。很快这四辆坦克就冲到了护城河边,现在阻挡他们的就只有这条几米宽的护城河了。

    本书泡书吧。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以上帝的名义 第53节、北地枪响(下)
    贝尔奇特的护城河不同于中式城防体系,这条护城河是在远离城墙几百米开外设置。当初的设计者在这里布置一条护城河是为了阻止攻城大炮对城墙的近距离射击,而不是像中国城池的护城河那样为了阻挡步兵靠近城池。

    现在,人民军的坦克只能想当年拿破仑的大炮一样隔着护城河远远地向贝尔奇特城射击。在这个距离上,坦克无法攻击对步兵危险最大的迫击炮和狙击手,但是却可以将城墙上的一个个机枪火力点摧毁。在消灭了这些火力点后,步兵们明显感到压力减小了。他们马上使用随时携带的工兵铲将一个个弹坑改造成散兵坑。在完成了散兵坑的挖掘后,国际纵队的步兵们躺在工事里面大口大口的喝水,八月末的西班牙北部依然酷热难当。

    看到步兵们已经在护城河边站稳脚跟,炮兵们将三门76…27野战炮推到护城河边,开始提供最直接的炮火支援。1927年式762mm团属野战炮,这种火炮除了正面的护盾,侧面的炮轮也是钢制,所以可以为炮手们提供较为全面的防护。在这个弹片和子弹横飞的地方,这一点对炮手们而言非常重要。五名炮手在护盾和炮轮的保护下从容射击,以g的炮弹倾泻在贝尔奇特的城墙上。一会功夫,厚重的城墙上被砸开了几个缺口。

    这时,工兵冲了上来,他们将在护城河架起一座便桥,让步兵和坦克通过。显然对面的国民军是不会让他们轻易完成这个行为。飞舞的子弹和炮弹向蝗虫般涌向这里。一个又一个国际纵队的士兵倒下了,不过马上就会有人顶上他的位置,使得架桥工作不被延误。在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代价后,便桥终于完成。T…26坦克一辆接着一辆驶过了晃晃悠悠的小桥。

    在坦克和野炮的支援下,15旅24营的步兵们冲进了贝尔奇特城内。与原先预想的不同,守军并没有放弃,残酷的巷战开始了。

    巷战是狙击手的天堂。这句话一方面说明狙击手可以在巷战中挥巨大的作用,也说明了巷战是狙击手的葬身之地。华莱士伯顿(a11anet),来自美国的水手、一战时法国外籍军团的老兵,15旅乃至整个国际纵队最好的狙击手,就在贝尔奇特城内与国民军的狙击手一对一的较量中阵亡(史实)。

    15旅的三门76…27野战炮在巷战中挥了巨大的作用。它们封锁了贝尔奇特城内的主干道,使得各处的守军无法相互支援。整个巷战中,三门野战炮打出了2300炮弹,有一门炮由于频繁射击,炮管过热而炸膛。

    激烈的巷战中,国际纵队志愿者用刺刀和手榴弹与守军展开了近身肉搏。战斗在每一条街道、每一栋房屋、每一片废墟中进行着。战斗中,15旅的官兵根本没有时间吃饭。好在旅里的西班牙人随身带了不少橘子,又能充饥又能解渴的橘子成为了24营的步兵们在贝尔奇特吃得第一顿饭(史实)。

    下午,15旅的其他部队赶来助战,换下了伤亡重大、疲劳不堪的24营。后续部队开始对贝尔奇特城内国民军最后的据点教堂起了攻击。贝尔奇特教堂是坚固的石质建筑,又是城内的制高点,所以后续部队花了不小的代价才拿下。

    此时,距离人民军起总攻的那一天已经有四天的时间了。这四天对于弗朗哥而言,已经足够他从其他的地区抽调兵力以应对人民军的攻势了。接下去的时间里,战线被国民军稳住了。虽然不甘心的人民军又起了几次攻势,但是在准备充分的国民军面前这些进攻都是徒劳。除了伤亡数字,人民军什么也没得到。

    双方的军队开始据壕对峙,直到有一天大家都打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