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成吉思汗私密生活全记录 >

第52章

成吉思汗私密生活全记录-第52章

小说: 成吉思汗私密生活全记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令人吃惊的,他还在城内配备了二十头躯干健全、貌似凶神的大象。这些战象能扭弯圆柱,和蛇作耍,浑身披着五颜六色的铁甲,让它们充当前锋,作为骑兵在战场上的防护神。
  城中的守将是谟罕默德的舅父,是他母后的弟弟塔海汗,据说他胆大心细,有勇有谋,是个难得的军事指挥员。
  一向用兵谨慎的成吉思汗,早就听说关于撒马耳干守军纵多,城堡不可攻破的消息了,于是,他派出侦探人员,认真搜集有关撒马耳干的情报,找出了撒马耳干防守的薄弱之处,决定采取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策略。
  谟罕默德听到蒙古人进入河中的消息后,慌忙逃离撒马耳干,退到阿姆河以南了。
  公元一二二○年的五月,成吉思汗率领大军直奔花剌子模国都——撒马耳干,选择离城十里的阔克萨莱作为蒙古军队的大本营。通过实地侦察,他发现撒马耳干三面环山,只有城西是平原,便决定将厮杀的战场放在这空旷的西门外,以利于善长野战的蒙古骑兵。
  在侦察当中,虽然他看到了撒马耳干那坚固的城墙,深深的壕沟,铁制的城门,也在心中不断地赞叹此城确是坚固得名不虚传,可是他更看重人的因素。
  在巡视中间,大汗反复向他的部下说:“城的强大,只有赖于防御者的勇敢才行!”
  换句话说:固若金汤的坚城,在怯懦的将士手中也是守不住的,而终为英勇无畏的军队所破。
  为了迷惑城里敌人,成吉思汗聪明地实施了“借兵于敌”的策略,让各地的俘虏穿上蒙古人的服装,组成十人一队,打着一面蒙古人的旗帜,命令他们一队一队地从城下走过,故意向城上的守军示威。
  这一招还真灵验哩!城上的守军看到城外一队队的蒙古军队耀武扬威地从城下经过,只见那鲜艳的战旗铺天盖地,人马如潮似海,慌忙去向守将报告说:“蒙古的兵马真多啊,其人数超过沙粒和雨滴,他们把我们的撒马耳干团团包围,水泄不通,水泄不通啊!”
  这个“借兵于敌”的计策,确使守军中计,他们认为蒙古军队人多马壮,未战之前,已经起到了一个先声夺人的威慑作用。虽然攻城的准备已经做好,但是成吉思汗并不急于下达攻城的命令,又派出智勇双全的者别、速不台两员大将,以及脱忽察儿等,命令他们各带领一万骑兵,去迅速地追歼谟罕默德。
  为了防止谟罕默德的长子札兰丁从南方带兵来援助撒马耳干,成吉思汗又派大将葛答里、矛撒兀儿等带领一万人马,前往铁门关、护沙以及塔里塞,以狙击可能来的援军。
  在进攻撒马耳干的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成吉思汗向广大将士说道:“你们已经在阔克萨莱休息了整整三天,现在,向敌人讨还血债的时刻到了!而敌人就在撒马耳干城里,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吧!”大汗的话一说完,蒙古大军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呐喊着,冲向前去,把撒马耳干包围得水泄不通。
  此时,城里的西门守将阿勒巴儿汗(其名为“一个勇敢的人”的意思),不顾主将塔海汗的劝阻,坚持带领一万人马出城,要与蒙古人决一死战。
  双方兵马在西门外的平原摆开阵式,先是用弓箭对射,箭矢如雨似地落在对方士兵中间,各自伤亡都很重。
  一向以爱才闻名于蒙古草原的这位蒙古大汗,他站在高坡上亲眼看到阿勒巴儿汗的勇猛拼杀的身影,又见他在拼杀中指挥兵马的卓越才能,不由得在内心深处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愿望,心想能捉住这位大将,该有多好!
  第二天,成吉思汗亲自上马,指挥兵马攻城,并命令各营将领,抢占有利地形,狙击城内兵马出城,谁若放敌人出城,将以军法处之。
  这时他意识到花剌子模的骑兵,其战斗力并不弱于蒙古的骑兵,不放它出城,把它困在城内,慢慢消损它的战斗意志,然后再伺机歼灭之。
  这一天的攻城打得也很激烈。虽然塔海汗主将决心不大,但是在阿勒巴儿汗的说服带动下,巴力失马思汗、撒儿昔黑汗、兀剌黑汗等,各守一门,负责指挥守军反击。
  城上城下,矢石横飞,弓弩齐发,人喊马叫,炮声隆隆。震得山鸣谷应,百里之内鸟儿不敢停飞。
  成吉思汗亲自指挥攻城的战斗,先以射石机、火焰喷射机、火箭投射器、弩炮等进行猛烈袭击,怎奈城墙坚固,又高又厚,加上城头守军抵抗顽强,他们用弓箭,用滚木、礌石进行反击,一次次地打退蒙古人的进攻。
  西门守将阿勒巴儿汗一边指挥城上守军反击,一面领兵出城,想把城外攻城的蒙古兵马杀退,进而冲开一条血路。可是,蒙古兵马在城外顽强狙击,一批接一批冲上去,宁愿战死也不肯退后一步。
  阿勒巴儿汗的军队高声喊道:“冲出城去,杀退蒙古人!”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发起冲锋,使蒙古军队死伤惨重。由于花剌子模国的战马身材高大,冲击力更强,使那些体形短小的蒙古战马,阻挡不住,不得不败退下来。
  第三天的战斗刚才展开,忽听西门“哗啦啦”一声响,一队花花绿绿的庞然大物冲了出来!
  原来,花剌子模人驱赶着二十头战象,每头战象的背上都披着五颜六色的铁甲,让它们走在骑兵的前头,作为开路的先锋,对蒙古骑兵进行冲击。
  这战象果然厉害!每头战象的身后,都有专人用绳牵着,并用皮鞭在后面不断地抽打着,硬逼着它们向前奔跑。于是,这些力大无比的庞然大物,怒吼着向前冲去!它们又窜又跳,又粗又长的大鼻子,一会儿高高扬起,一会儿左右甩动,还有的战象,从它的长鼻子里喷出一股很大的水柱,如瀑布一般冲向前去!蒙古军队虽然勇不可挡,可是面对这支战象的队伍,他们起先还想抵抗,转眼之间,被大象的鼻子连甩带打,再加上猛力地冲撞,立刻便支持不住,“呼啦啦”一阵连响,便溃乱不堪、一败涂地了。
  于是,战象在前面又冲又撞,又踩又踏,后面是阿勒巴儿汗的骑兵队伍,他们举起战刀,左砍右劈,杀得蒙古骑兵纷纷坠马,余者不敢恋战,不得不落荒而逃了。
  此时,站在高岗上的成吉思汗看得分明,眼看自己的兵马如大山倒下来一般,败得那么惨烈,又见战象队伍如此猖狂,心中焦急万分!突然,情急生智,他猛然看见耶律阿海站在前面,不禁眼睛一亮,立刻下令让耶律阿海赶快领着炮队,去把那队战象歼灭掉。
  耶律阿海得令后,立即带着他的炮队,迎着那队狂奔着的战象,连续发射弩炮,并用火焰喷射机、火箭投射器等,向战象头上、身上连续打击,顿时有几头战象被打死,有的被火烧伤,于是它们挣断了拴着的绳索,扭头向回跑,把阿勒巴儿汗的骑兵冲得七零八落,纷纷躲避。
  而察合台的队伍负责追杀着阿勒巴儿汗的骑兵的任务。
  那支被大象追逐的军队是术赤指挥的,这工夫,也返身回来,加入歼灭战象的洪流,一齐叫喊着,杀向前去。
  后来,战象逃回城里,阿勒巴儿汗也带着他的骑兵队伍回到城里,清查以后,发现二十头战象死了六头,有九头受了伤,只有五头战象无恙,但已累得精疲力竭,吓成一堆肉泥,睡在地上一动也不动,像死了似的。
  阿勒巴儿汗很生气,他原以为今天会取得完全的胜利,用战象作开路先锋,把蒙古兵马冲垮,自己领骑兵随后追杀,争取一举击溃成吉思汗的队伍,为撒马耳干解围。未想到,黄鼠狼未打着,反而惹了一身臊!
  若不是自己的战马跑得快,不被蒙古人活捉了去,也会被逃回的战象撞死、踩死的!他愈想愈气,忽又得到城内部分法官和教长出城投降的消息,恨得咬牙切齿。
  原来,城内兵马被打败回城,有一些伊斯兰教的首领和一些披戴头巾的长老们,趁着阿勒巴儿汗等领兵回城的机会,悄悄出了城门,直接奔向蒙古大营,要求拜见成吉思汗。
  大汗高兴地接见了他们,并从中打开了攻城的突破口。
  于是,那些伊斯兰教的首领与长老带着术赤的兵马,从西北门里顺利地进到城里,占领了这座城门。等到城墙被推倒之后,成吉思汗的大军便浩浩荡荡地开进撒马耳干城里,迅速消灭了城上的守军,占领了全城,此时,正是公元一二二〇年的五月十七日,成吉思汗只用了八天的时间,就攻破了这座被谟罕默德吹嘘为“不可攻破的城市”。
  听说教主与长老献城投降,蒙古兵马已经进城了,守城的主将塔海汗无法,只得随着阿勒巴儿汗等一起,把三万八千多兵马带入城堡。
  原来,撒马耳干城由三部分组成,不过,这个城市的三部分是由南而北,依次排列,先是城堡,接着是内城(即本城),最后才是外城。
  这座城堡全用石块建成,墙体坚固,阿勒巴儿汗把兵马安置在城堡各要害处,又将射石机等守城器械运进城堡之内,准备与蒙古人对抗到底。
  但是,成吉思汗领兵进入内城之后,没有忙着攻打城堡,只是派一支兵马将其包围起来,采取围而不打的策略,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内城方面。
  高大坚固的城墙被推倒了,又深又宽的护城壕沟被填平了,蒙古兵马大队大队地开进城内,耀武扬威地走在撒马耳干的大街上,任意把马放到绿草如茵的公园里去。
  按照成吉思汗对占领城市的习惯命令,全城居民必须集中起来,听候处置。
  不一会儿,城里的男女居民,以一百人为一队,由蒙古人监视着,一律赶到城外去。
  只有那些去晋见成吉思汗的伊斯兰教首领、长老们,才受到庇护,但必须在徼纳一定数量的罚金之后,才免于出城。受到这种优待的,当时有五万多人。在居民中,有三万名技师、工匠、铁匠等被留下来,分配到蒙古各军团服务,青年男子从事土工作业,一部分面相英俊的青年到军队里从事杂务劳动。
  接着,传令官传达了成吉思汗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携带财物外出,藏匿者格杀勿论,反抗命令者一律处死。”
  之后,蒙古将士开始进行抢掠,很多躲在地窖、地洞里的军民走出来投降,未降者都被立即杀死。
  成吉思汗回到大营,听那护卫详细报告,才知道谟罕默德的长子札兰丁,在其封地哥疾宁带领五万兵马,星夜兼程,前来撒马耳干,扬言要夺回国都。
  他听完报告,便立即命令幼子拖雷你领兵马二万人,速去配合葛答里、牙撒兀几等,务必将札兰丁兵马拦住。成吉思汗于次日下达了攻打城堡的命令。
  这城堡背后是耸立的山崖,面对内城,堡内有坚固的地下室,能容下数千人。
  于是,成吉思汗让术赤担任主攻任务,耶律阿海的炮队先用弩炮向城堡上的守军开火,把堡上的守军炸死了许多人。
  接着,又施放火箭,用发射器施放火焰,眨眼之间城堡上便燃成一片火海,守城士兵吓得全都躲进了堡内。于是,术赤指挥蒙古士卒冒火冲进堡内,与敌兵展开肉搏,双方拼杀激烈。
  此时,堡内阿勒巴儿汗率领一名敢死队员,冲出内堡,从术赤的士卒中间杀开一条血路,驰往玉龙杰赤去了。
  为了尽快消灭堡内敌人,术赤接受耶律阿海建议,对堡内施展火攻,同时在燃火的柴草中加进大量的硫黄、辣椒等。使堡内浓烟滚滚,气味呛人,迫使敌人一部分走出来投降,另一部分又撤进地下暗堡,不愿投降。
  术赤派士卒提水灌进地下暗堡,由于暗堡内出水困难,堡内的军民坚持不住,只得走出暗堡投降了。
  成吉思汗让术赤派兵把城堡彻底摧毁,又将几座清真寺也焚烧一空。大火一直烧了五天五夜,仍然浓烟不歇。
  在最后投降的军民中间,按照成吉思汗的命令,把突厥人与康里人分开集合。因为突厥人与蒙古人为同一种族,前者被赦免了死罪,而康里人全被处死了。
  撒马耳干在这次战争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全城被毁坏成一片废墟。在波斯语中,“撒马耳”意为“肥沃”,而“干”则是“城”的意思,所以撒马耳干便是一座“肥沃的城”。
  在撒马耳干,到处是花团锦簇的公园,几乎每幢房子的前面,当然是无论房子大小,前面都有花园和院子,仿佛撒马耳干人全都是爱花爱草的人。
  城内水渠纵横,四通八达,为发展园艺提供了方便条件。每当茶余饭后,在座座公园里人群如织,大人牵着孩子,老人互相偎携着,一片宁静馨香的和平生活。
  撒马耳干的能工巧匠,在整个东方都是很有名的。他们生产出交织银丝的织物,生产著名的“撒马耳干织品”,生产出供整个中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