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王道无敌 >

第54章

王道无敌-第54章

小说: 王道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是前田利长,利长可非知情不报之人。”
  “唔。”又右卫门低应一声,忽然单膝向前一步,压低声音道,“从大坂去的使者乃是速水甲斐守?”
  家康淡然道:“听说秀赖的近臣最近去过纪州的九度山了。”
  “秀赖近臣?”
  “是,好像叫茨木弹正。当今能够和幕府领军匹敌的,似只有真田家的后生。”
  “这……大人听谁说的?”
  “真是令人不明呵。”
  “这么说,真是要筑建大坂城?”
  “是啊,高山右近和真田之子在筑城方面,可谓天下无匹。对了对了,陆奥守的书函是怎回事?”家康果然没忘记,只是为了缓解气氛,避开了片刻。
  “其中有一言,颇令人费解。”
  “哦?”
  “是言说,政宗拥戴将会成为次任皇帝的实力最强大者,大人您对此可有所知?”
  “次任皇帝……”
  “是。次任皇帝指的自然是下一代将军,陆奥守拥戴的,怕是上总介大人。”
  “晤。”家康故作淡然地回答,然而他心中的波澜却无法掩饰。他忙拿过花镜,重新戴上,视线却变得模糊,表情也显得含糊起来。此情此景让又右卫门不忍正视。
  “你认为,陆奥守因看到骚乱不可避免,才干脆采取主动,是吗?”
  “是。他口头上命令索德罗、比斯将军,以及正使支仓六右卫门常长紧急借用兵船……”
  “又右卫门!”
  “在。”
  “我欲待那船离开月浦后,立刻去江户一趟。”
  “在下愿意一同前往。”
  “我和将军商量之后,打算亲自处理忠辉的事,弄清他究竟是否有轻视兄长之意。然后,怕还得请你往京城一趟。”
  “是。”
  “忠辉和秀赖当然还什么也不知,不过这才令人为难啊!他们不知,在此时反而是障碍。其实,本是知了也不会有所行动的人,却因不知而无法判断大势。”
  “大人的意思,在下明白。”
  “唉!一切都是我太大意了!自己脚底下居然起了火。”说着,家康迅速摘下花镜,擦了擦眼角。
  德川家康已非往日的德川家康了。他曾说过,“忍耐乃长久根本,愤怒是人生大敌。”此为天下之主者的首要修为。此言是他在关原合战时说的。当时,他在清洲城内轻度中风,却依然坚持上阵,神色自若,心如磐石。而现在,他竟在柳生又右卫门面前流泪,这令宗矩手足无措。兵家所言“不败之地”只是一种念想,在完全不知惧怕,或忘记了胜负之分时,才能到达那般境界。
  “出兵必胜!”昔日的家康,心中始终有绝对的自信支撑,有立于不败之地的庄严之美。“为天下之主者,必须有坐于漏船,或是卧于火屋之心。”家康以前常这样说,他时时谨慎地作好一切准备。绝对的自信一直支撑着家康,正是这种由自信而生的庄严之美,使他打败了天下大名。然而,今日的家康是怎的了?
  将军秀忠的兄弟上总介忠辉竟不满兄长,欲与伊达政宗联手大坂城丰臣秀赖,以示对抗。这当然令家康心绪大坏。
  不只如此,伊达政宗还把自己的心思通告班国,欲借助洋人的势力,准备采取行动,推倒将军秀忠。家康难道从“不败之地”跌落下来了?若他的自信坍塌了,天下岂非要重回乱世?
  父亲石舟斋若发现自己创的“无刀取秘技”被人所破,他的晚年将会变成何种光景?这样的想象时常在又右卫门心中掀起一阵冷风,而现在,在家康身上,仿佛出现了同样的萧瑟。
  “又右卫门,”家康擦了擦花镜,又擦了擦眼角,终无力道,“我天真地以为,每日念佛诵经,早已到达净土,船已至彼岸了。”
  “……”
  “可是,可是,彼岸无那般近。我现在站在巨大的深渊之前,不知这点剩下的体力,够不够用……”
  又右卫门无言以对。不败的信念,果然已随着肉体的衰老,慢慢从家康身上消失了。
  “我先去江户见忠辉,是暗中去,然后,再决定是做恶鬼还是做菩萨。我的信奉究竟有多少效果,此次可以亲眼一看了。你也当作好准备,借给我力量啊……”
  又右卫门真想说些合适的话安慰家康。有人在策划可怕的阴谋,纷争之暗云滚滚卷起,事情若只是如此,倒也简单。在关原合战时,还有解决办法,然而此次情况不同。此次无石田三成那般领头者,也无愿意为三成陪葬的大谷吉继和直江山城守。然事态之中孕言着的危险,却远甚于关原合战,并在迅速恶化。
  大久保长安非恶人,也非领头之人。他死后财产被没收,儿子全被处死,相关人等悉数发配给各大名,事情在很短的时日内便料理干净。伊达政宗自也不能算是领头人,他不过是意识到大久保长安一事恐会在不知不觉间牵连了伊达氏,方小心翼翼地转守为攻而已。说到松平忠辉,他甚至不知长安的死在自己和秀忠之间造下了怎样的不快。大坂城的秀赖,究竟是否已知七手组或其他近侍去了加贺,或至九度山寻访真田幸村了?然而,据从大坂方面得到的消息,在保罗神父等人的煽动下,洋教徒纷纷乔装打扮,不断涌入城内,亦不断有入托明石扫部和织田有乐斋,以进入大坂,南坊高山右近很快也会离开加贺前往大坂。德川的旗本大将本未消除对丰臣氏的敌视,这样一来,必会更为紧张……
  若只是大坂有事,倒也简单了;然而松平忠辉竟被卷了进来,事情就复杂得多了。“上总介大人怎会与将军对立?”然而伊达政宗等大名又悍然站在众人眼前。政宗从一开始就拉拢上总介,为了实现野心而大费苦心。女婿忠辉一旦被虔诚信天主教的女儿俘虏,政宗便露出了利牙。流言虽无稽,却具有扰乱世人心念之利。
  想到这里,又右卫门真不忍再看家康。
  “又右卫门啊,”过了片刻,家康又道,“你好似还未与我说出真心话呢。你可不只会带兵打仗。从何处下刀,你可看出点眉目了?”
  宗矩还没下定决心,只是沉默无语。
  倒也并非无话可说。此次事件为首者,不单只觊觎将军之位,进一步,乃是在思虑如何抓住太平时人心,其背后蕴藏着甚于夺取权力的野心。
  “怎的了,又右卫门?是否采纳你的见解由我决断,你只是说一说,无妨。”
  “大人!”又右卫门终于下定决心,抬起头,“若在下缄口,便是不诚。大人愿意听,在下便把心中所想一一道来。”
  “哈,无妨,讲吧。”
  又右卫门向前挪了挪身子,直道:“此次骚乱的根源不在某人,而在洋教。”
  “唔。”
  “故,若大人允许尼德兰和英吉利在平户建立商舍,第一要务,便要疏远三浦按针。”
  家康没想到又右卫门居然是这样的开场白。他低头半晌,不语。
  “然后,依法惩处那些滋事的洋教徒。”
  “依法惩处?”
  “是。信奉乃是自由,然而在世间散布流言、扰乱视听,则断不允许。”
  “那些闹事的人中,也有信洋教的大名。”
  “正是!百姓中的教徒只不过是听信流言,激起些小波纹。”
  “你认为,处罚应从谁开始?”
  “首先是陆奥守。如大人所知,陆奥守在居城大门上张榜宣扬洋教。然后是谱代长老大久保相模守。此为在下浅见。”
  “忠邻……晤,忠邻也信洋教?”
  “正是。因此,应从相模守嘴里说出,大人疏远了三浦按针,对新教、旧教一视同仁。不过,扰乱世间,断不允许。”
  家康静静盯着又右卫门,看了片刻,点头道:“这样一来,洋教徒们就能安静下来了。将军和上总介之间的不和,又当如何?”
  “在下认为,最好交与伊达陆奥守处置。”
  “唔。”
  “陆奥守在此事上思虑重重,亦得双方信任。说得难听些,便是左右逢源;说得好听些,乃是老成谋国。关键是,不能让他们彼此再存敌意。
  家康轻轻点头,“剩下的,就是大坂的秀赖了。听说偌多洋教信徒涌入了大坂城,那是为何?”
  听家康这么一问,又右卫门又向前膝行几步,有重要见解时,他便会如此。“兵法讲究的乃是去敌,不是树敌。”宗矩激切道。
  家康移开视线,脸上明显露出不快的神情。但又右卫门毫不退却,“大人一贯相信,只要心中无敌,便不会有敌,此乃大人神心佛肠。大人对秀赖,确无任何敌意。但大坂城却不同,此城从一开始,便是太阁为威慑天下之敌而筑。”
  “与天下为敌?”
  “是。各种建筑其实蕴含着不同的意思。京城皇宫乃是将战事置之度外的御所,故站在皇宫之前,谁也不会生起敌意。然而大坂城不同,站在大坂城上向外一看,便会产生要和新旧之敌一战的念头。只是看看那城,便能激起人强烈的战意。”
  “哦?”
  “因此,无论是被流放之人,怀抱深深敌意之人,愤恨世道不公之人,以及野心勃勃之人,都会大受其激。大坂城乃是一座肃杀之城,故比斯才发了那些狂言妄语,挑拨起洋教徒的妄想,将其与心怀怨恨的浪人野心联系到一起。”
  “唔。”
  “大人依然把秀赖安置于大坂。在下常思,若某日让秀赖产生了误会,以为大人要灭了他,那对大人来说,可就太委屈……”
  “且等,又右卫门!”
  “是。”
  “你也认为,我真的厌恨秀赖?”
  “大人把他置于肃杀之城,有其果,必有其因。”
  “唉。”
  “对上总介来说,情形亦同。上总介大人身边无名古屋的成濑或骏河的安藤那等名臣。大久保长安再怎么说,终是逊色了许多。”
  “又右卫门。”
  “在。”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和我的想法有同有异。不过,若不管我怎样大费苦心,秀赖都不离开大坂,又将如何?”
  “那时,便会天下大乱了。”
  “我问得多了。洋教徒和唯恐天下不乱的浪人不断涌入大坂,切不能置之不理。”
  “不过,那时大人要对付的,可能不只秀赖一人……”
  “哦?”
  “到了那时,上总介大人和秀赖恐怕……大人啊,只怕您斯时便要伤心了。”言罢,又右卫门吃惊地捂住了嘴。
  家康的身子在剧烈颤抖,柳生又右卫门的一席话恐是触到了他痛处。
  “唔,秀赖并无敌意,但他既然和大坂城同在,便成了罪孽的源头。”
  又右卫门不语。先前之言也许说得太重了,他有些犹豫,这些话对为人父母者,似太残酷了。但他并不后悔把真实见解说了出来。
  骚乱的芽已生长出来,为防患于未然,必当将忠辉和伊达政宗置于监视之下,斩断政宗的不安和妄念,将秀赖移封别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又右卫门想的是,假如从秀忠和家康口中说出:“忠辉太年轻了,才被长安利用。为了不耽误他的未来,请你予以足够的教化!”政宗精明如狐,他能看出来,如此一来伊达氏也就安全了,故会收起异心。然后,秀赖身边的重臣自可看清不能再待在大坂城,甚至主动提出移封……
  然而又右卫门大觉失言。若秀赖要抗家康,家康只能连同儿子忠辉一起,以作乱的罪名加以惩罚。也就是说,家康必把太阁的儿子秀赖和自己的儿子忠辉一起杀掉,彻底斩断骚乱根源。又右卫门的建议有如寒风呼啸。
  良久,家康方道:“决断其实并非那么难。”
  “正如大人所言,之前的准备与安排最为重要。”
  “自然也不能坐失良机。你是兵家,自当觉得我的处置太过优柔寡断了吧?”
  “不,在下不敢这般想。”
  “但我还未放弃。我欲等到伊达的船从月浦出发之后,暗中离开骏府,路上先去大久保相模守的小田原城一看,然后到江户。在到江户之前,必须作出决断。一路上也想好生拜拜神佛,请些佛意哪。”
  “是。”
  “请你在此期间,莫要离开我左右。另,把你从各种途径得到的消息,都说给我听听。”
  “是。”
  “记住,此话就止于你我之间。你不可离开我的轿子!”
  “是。”又右卫门感到,家康似乎在害怕某种看不见的东西。
  依计,家康于九月十七离开骏府,前往江户。
  伊达正宗建造的五百吨巨船,已于二日前载着支仓常长等人,从牡鹿岛的月浦出发。本多正纯、柳生又右卫门、服部正重和向井忠胜事先都各自派出人,一旦巨船发生故障,导致延期,骏府肯定会得到消息。然而骏府未得到这方面的消息,家康便如期出发了。
  时值深秋,在世人来看,此次出行仿佛一场轻轻松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