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龙的力量-南海扬 >

第247章

龙的力量-南海扬-第247章

小说: 龙的力量-南海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显然是一种以己度人的善意揣测,当同样的景象展现在了美国军事代表团面前时,傲慢而又目光敏锐的美国军人却一眼便看穿了印度军队虚弱的本质。当一批来自美太平洋司令部的中高级军官在参加完印美联合军事演习之后,便对印度军方多有挖苦之词。这些军官回忆访问印度国防部大楼时,惊讶地发现作为一国武装力量的神经中枢,大楼内设施严重缺乏维护。一位美国4星上将甚至将首次走进印度陆军司令部的感受比作“时光倒流”,他说,“司令部大楼里电灯歪斜地悬在摇摇欲坠的天花板上”,“任何有自尊的军队都不会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
    最终美国军事代表团更一针见血的以批评的口吻指出:“美军不能为印军‘庞然大物’的模样所蒙骗,印军质量不佳且缺乏维护的装备将限制印度最终成为美军伙伴的能力”。得出了让印度难堪的结论:“尽管印度军力庞大,部分军事装备相对先进,但庞大的军事基础设施却处于崩溃状态!”如同印度高级军官缺乏战略头脑,普遍喜欢“夸夸其谈”,喜欢就某问题争论不休,乐于接受奉承。对于美国人的这番评价,马利克倒是绝对不无道理,试问连高级军官的工作环境都无力改变的军队,还能有什么前途。
    马利克少将抵达会议大厅时,会议已经基本进入了尾声。包括印度海、空军主要将领和陆军北部、西北、西南、中部四个军区的军级将领几乎坐满了整个大厅。显然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对今天这个会议中无休止推脱和争吵感到空前的厌烦。在与东盟和中国的战争中,印度三军几乎消耗了所有的精锐和机动力量,虽然在数量上印度军队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是显然在目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式下,他们更多的只能部署在边境上维持一个唬人的架势。
    印度空军在马六甲海峡战场上损失了太多的新锐战机和优秀飞行员,海军只有潜艇和导弹艇还能凭借数量上优势保护印度近海的安全。而印度陆军虽然在刚刚结束的中印对抗之中同样伤亡惨重,但毕竟仍拥有近百万兵力,98万现役军人和30万预备役人员,编制有14个集团军。成为了印度三军之中唯一仍具有进攻能力的兵种。
    但是如此庞大的兵力之中,虽然东部和南部军区的5个集团军仍处于独立的状态,而更关键的是在辽阔的印度国境线上,印度军队竟没有一个开始施展自己兵力优势的方向。北部是绵延起伏的喜马拉亚山脉,印度军队无力北上。西部是世仇巴基斯坦,双方在边境上同样集结着重兵集团,一旦正面冲突战争很快便快转化为正面决战。唯一的突破口只能是东方战线,在印度的东方有孟加拉、不丹和缅甸三个邻国……缅甸无疑是最好的进攻方向,通过对缅甸的军事压力,印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拥有与中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但是这样的行动对于印度目前的能源和粮食危机毫无助益,庞大的兵力调动只能消耗日渐枯竭的国内资源储备。而对缅甸的战争一旦开始,印度延伸东北部本已脆弱的补给线还将继续向前伸展,缺乏后勤的支持庞大的兵力在印缅边境的行动只能带来一场比马来半岛战役更大的灾难。虽然将战争继续下去已经成为了印度军队高层的共识。但是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印度仍然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虚弱的印度似乎还缺乏一个可以使用武力的方向。
    “我们应该选择孟加拉国!”看着满脸无奈的印度军队高层,刚刚走进会议大厅的马利克少将突然大声的说道。“孟加拉?”几乎所有的人此刻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个年轻的帅气少将。“孟加拉拥有我们所需要的一切,而且几乎处于我国的四面合围之下。只要一场短暂的地面战役,我们就可以从孟加拉获得印度生存下去的机会!”面对着众人的窃窃私语,马利克少将坦然的继续说道。“年轻人我想你这是异想天开。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几乎半数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36%的人口极度贫困。历史上饥荒连年,是南亚次大陆上的无味的鸡肋。攻占它毫无意义。”此刻印度陆军西部军区副司令南德拉乔格中将有些不满的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年轻人。
    “不!孟加拉没有您想象的那么贫弱!”的确从16世纪开始孟加拉已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18世纪中叶更成为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的中心。的确近代的孟加拉地区为水患、饥荒和瘟疫所困扰,但这丝毫并不影响这个国家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孟加拉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地理位置上讲,孟加拉地处恒河下游,境内多为冲积平原,土质疏松肥沃,非常适合农业耕作;从气候上讲,孟国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同时受南亚季风影响,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是多种热带植物的天然种植园;此外,孟境内河流湖泊纵横,拥有极其发达的水系,非常适合开展淡水养殖和捕捞。而坐拥孟加拉湾的天然资源,又赐予了孟国近海捕捞的有利条件。因此,很久以来,孟加拉人民就发展了自己的热带农业、家禽家畜饲养业、捕捞业和鱼虾养殖业。虽然近几十年来,由于缺乏规划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孟加拉人口急剧增加、耕地面积大量缩减,导致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孟加拉一度不得不依靠粮食进口。
    但是在获得了中国的农业科技和资金帮助之后,孟加拉的粮食产量迅速增长,努力实现粮食产量的“直线上升”,成功避免粮食危机,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孟加拉69%的可耕地每年能种两季至三季稻,在引进了中国的杂交水稻之后,孟加拉每年的大米产量迅速上升到2600万吨,除了米糠用于提炼食用油之外,孟加拉每年可供出口的优质香米大约有十万吨,创汇3亿美元。当然与泰国每年的高达104。6万吨的出口香米量不能同日而语。但是至少说明孟加拉的粮食危机已经过去了。
    而孟加拉每年的小麦产量为170万吨,小麦加工业增长迅猛,全国有各种各样的面包和饼干企业,既有小作坊,也有自动化的工厂。反而成为泰国和马来西亚面包、饼干制品的出口市场。除了大米和小麦之外,孟加拉还有总产量逾300万吨的大豆,以及方兴未艾的家禽饲养及禽肉加工业。如果成功夺取孟加拉的粮食储备和主产地,印度目前的粮食危机将在短期内得到缓解。
    孟加拉虽然矿产资源有限,还是已公布的天然气储量就3113。9亿立方米,而其在孟加拉湾的领海上更有丰富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备,夺取了孟加拉的能源,印度的明天也将继续点亮。
    
   
第五十一章:倾国一赌(二)


    
    “如果真的要发动一场针对孟加拉的战争,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合理的借口,当然这并不是一个主要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借口尤如屁眼,只要需要人人都有。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东部军区的帮助。”此刻执掌着印度军队的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在今天的会议之前便已很了解孟加拉的战略价值。除了可以获得额外的粮食储备和能源供给之外,印度还可以缓解其东北部各邦孤立于次大陆半岛的“准飞地”状况。
    印度东北部包括阿萨姆、曼尼普尔、梅加拉亚、米佐拉姆、那加兰和特里普拉这6个印度传统意义上的土邦,以及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一个地区,即印度政府所宣布成立的“阿鲁纳恰尔邦”。加上1973年4月通过军事占领而全面控制,最终于2002年12月正式加入印东北部委员会,成了第8个东北部邦的锡金邦。应该说印度在东北部拥有辽阔疆土,仅从中国抢占而来的“阿鲁纳恰尔邦”就拥有约8。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藏和森林等自然资源,更是印度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玉米的主要产地。而经济作物则有茶叶、棉花、黄麻、甘蔗和烟草等,在英国殖民时代畅销于全世界。
    但这里却是印度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在这个地区中还分布着几个相对独立的土邦,在英国殖民时期也未直接受英国统治者的管辖,行政上不属英属印度的范围。直到印度独立以后,这些土邦才逐渐并入印度版图成为印度的邦。与印度其他地区不尽相同的民族、社会结构,的确造成这个地区与印度主体地区的一些明显差异。这些土邦在20世纪50年代并入印度时,中央政府将这个地区划分为“三类地区”,也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当地人民的感情。
    但是在乔京德尔眼中这一结果更多是拜英国人“伟大”的《蒙巴顿方案》所赐。1947年3月24日,作为大英帝国新任印度总督的蒙巴顿勋爵抵达印度,接替已被宗教仇杀搅得焦头烂额的魏菲尔。路易斯。蒙巴顿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当时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堂兄弟,虽然此前在二战中担任东南亚盟军总司令期间,他的战绩乏善可呈。
    但是事实证明这个维多利亚女王的后裔,在治理殖民地上却是一个行家里手。蒙巴顿到达印度后,发现情况实际上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1946年2月18日,孟买港两万余名水兵发动起义。到2月21日,印度海军官兵全面加入起义。英国殖民当局尽管用军舰、重炮镇压了起义,但也不得不承认,“不能依靠军队在印度维持殖民统治”了。蒙巴顿自己则形容“犹如坐在了一艘着了大火,且装满火药的轮船中”,如不迅速采取措施,一旦火药爆炸,则免不了“船毁人亡”的危险。
    如果将大英帝国的力量巧妙的从印度整个空前的泥潭之中抽身,同时又能将印度这头已经挣脱了锁链的巨兽困在原地,这无疑成了蒙巴顿当下最大的难题。虽然早在1942年3月,英国政府为了获得印度在二战中对英国的支持曾派掌玺大臣、下院领袖克里普斯前往印度,许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领的地位。克里普斯当然也是一个老滑头,在自己的方案中明确提出,英属印度的土邦有权不加入新建立的印度联邦,这就使得有可能在印度原有土地上建立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从而为印度的分裂打开方便之门。同时也意味着,穆斯林们拟议中的东巴基斯坦—孟加拉有可能单独立国。这种即算计了印度教徒又算计了穆斯林的巧妙构思,显然给了蒙巴顿以灵感。
    不过蒙巴顿将有可能使印度分为几个独立国家的方案交给国大党主席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时,却遭到了他们的一致反对。愤怒的尼赫鲁甚至不顾礼节,把方案副本使劲地扔在地上,忿忿地说道:“不行!”真纳则坚持要将东西两个穆斯林聚居区置于一个统一国家的领导之下。蒙巴顿按照他们的意愿修改了方案,不过已经在自己的家族身上熟悉了殖民地人互相残杀的蒙巴顿预言:不出25年,东孟加拉一定会脱离巴基斯坦,真纳的双头巴基斯坦注定要消失。1971年,孟加拉国脱离巴基斯坦独立,蒙巴顿的预言果然应验。
    当获知尼赫鲁等人已经同意分裂印度的方案时,甘地不禁情绪激昂地高呼:“让全国在烈火中燃烧吧!我们决不会放弃祖国的一寸土地!”这位为自己祖国的独立奋斗了几十年的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由印度”的诞生竟要以国家的分裂为代价。甘地当时的怒吼恰恰代表了此刻乔京德尔的心声。他充满愤怒的眼睛里漫漫浮现出了印度东北部的军用地图,那是他在无数个夜晚魂牵梦系的战场,也是他无数次抱憾感叹的地方。
    虽然对阴险的蒙巴顿充满了仇恨,但是乔京德尔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英国皇室的后裔在划分领土方面是一个世界级的大师,再也没有人能在他那样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埋下如此多的隐患和不满。这些隐患和不满整整纠缠了印度半个世纪,而且很可能将继续纠缠下去。
    当时对印度一无所知的英国勋爵西里尔。拉德克里夫被蒙巴顿连蒙带骗地请到印度。他被要求在36天之内为印巴两国划定边界。在新德里44摄氏度的高温下,能提供给他的全部资料就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文件和一份早已过时的1943年的人口统计表。但这一切的混乱却都在蒙巴顿的计划之中,按照蒙巴顿分治方案,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为东巴和西巴。东、西巴被印度隔开,相距约2000公里。东巴人绝大部分属孟加拉族,操孟加拉语;西巴人分属信德、旁遮普、俾路支和巴丹等几个民族。两地居民的文化和民族都不尽相同。东、西巴合为一体的基础仅仅是伊斯兰教。这种地理上的相互隔绝,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巨大差异,极易为内部分裂和外来干涉势力所利用。
    《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