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龙的力量-南海扬 >

第162章

龙的力量-南海扬-第162章

小说: 龙的力量-南海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度空军曾计划增强其飞机投送核武器的能力。印度空军的幻影2000…5战斗机将携带核弹头,在的伊尔…78空中加油机的协助下,纵深在中国境内西南地区的天空。但此刻这一切宏伟蓝图恐怕只能永远的停留在印度空军高层的想象之中了。
    在突入战区的战斗机群饱受中国军队的红旗…9型防空导弹和FT-2000型反辐射导弹痛击的同时,远离战区的印度空军支援机群也并不轻松。原本认为飞行在地面火力的射程之外的俄制伊尔…20型“黑鸦”电子战机,却偏偏遭到了“红旗…2”B型地对空导弹系统的攻击。
    作为独自守侯共和国天空数十年的“老兵”,“红旗…2”B型地对空导弹早已与它的前身—前苏联的萨姆…2型地对空导弹不可同日而语的。“红旗…2”B型地对空导弹系统的控制实现了数字化,计算机化,尤其突出的是红旗…2的抗干扰能力,诸如反电子预警,识别箔条干扰之类的东西只是小意思,抗欺骗式干扰和抗反辐射导弹才是它的强项。对付反辐射导弹它甚至可以直接去拦截,以硬杀伤的方法摧毁反辐射导弹。
    在厘米波的SJ…202相控阵雷达的指挥下,一个“红旗…2”B型地对空导弹的6发导弹攻击三个不同目标,也可以导引3枚导弹同时攻击一个目标。几乎不等印度空军的支援机群作出反应,毁灭的厄运便降落在俄制伊尔…20型“黑鸦”电子战机和低近支援的A…50I型空中预警机的头上。
    投入攻击曼昂岛的印度空军中,有10架苏…32FN型战斗轰炸机和12架法制“幻影2000…5”型战斗机在短暂的空地交火中被击落,除了几乎全军覆没的攻击机群之外,用于战区支援的电子战机和空中预警机也无一幸免的被中国地空火力消灭在夜空之中。
    而在大可可岛的天空,刚刚担任着攻击者角色的“方块…A”中队,此刻正竭力摆脱着中国空军歼…10型战斗机的追击。不利的战场形势之下,苏…35型战斗机虽然可以使用后射导弹反击来自尾后的追击。但是面对体型轻盈的歼…10型战斗机,这样的反制手段显然只能消耗对方的能量而已。
    苏…35型战斗机必须在歼…10型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开机之前加速逃逸,歼…10型战斗机虽然具备良好的水平加速性,可以在短距离上跟上苏…35型战斗机带推力矢量的AL…31FP型发动机的加速度。但这一段时间是有限制的,要视歼…10型战斗机装备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的持续工作时间及所剩余油量而定。在不得不将速度减缓之前,歼…10型战斗机往往只有1次机会将所携带的霹雳…12型中距离导弹打出去。
    作为主动雷达制导的第四代空空导弹,霹雳…12型中距离导弹具有发射后不管的优越性能。20架歼…10型战斗机以接力的模式,轮流加速追击着高速脱离战场的“方块…A”中队的8架苏…35型战斗机。
    在孟加拉湾的上空“方块…A”中队损失了6架苏…35型战斗机,而他们身后的“追击者”却毫发未伤。如果不是担任战场支援任务的印度空军第24战斗机中队“鹰”的苏…30MKI型战斗机及时出现,“方块…A”中队当夜将可能承受更大的损失。
    但这也只是一场李代桃僵。印度空军第24战斗机中队“鹰”虽然最早装备苏…30型机的部队,但这些战机只是苏…27K型远程截击机的改进型,只具备有限的精确作战能力。刚刚投入战斗,便被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国空军的歼…10型战斗机击落在孟加拉湾的上空。
    这次代号为“摩揭陀”的突袭行动成为了印度远东战区决大部分空军精锐最后的行动。一个夜晚之间,印度远东战区的空中力量完全丧失了战场进攻能力。
    在此战之后的一系列总结和检讨中,印度空军将失败的最主要因素归结于中国人对此次突袭早有准备,缅甸沿海不仅不是容易切入的软肋,相反是中国方面防备严密的要塞。此外印度空军也承认由于错误的估计了形势,将原本作为制空皇牌的“方块…A”中队用于对地攻击,从而导致了在空中遭遇战中,面对中国空军的歼…10型战斗机群毫无还手之力。
    不过印度方面仍然认定在中国空军的作战序列之中,没有足以正面匹敌苏…35型战斗机的机型。中国空军为了对抗苏…35型战斗机,战术上运用到了极致。这种先已远程重型反辐射空对空导弹打击预警机,然后以歼…10型战斗机从后半球进入的战术,是中国空军长期以来准备对付美国空军F…22型和F…35型战斗机群的。只要苏…35型战斗机以空战配置进入战场,其仍然是马六甲上空不可战胜的绝对皇牌。
    除此之外,印度政府也对莫斯科向其隐瞒了已向中国提供KS…172型远程重型反辐射空对空导弹这一事实表示愤慨。要知道印度政府曾为复活KS…172型远程导弹投入了无数的人力和物力。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前苏联的‘彩虹‘设计局一直在研制一种名为KS…172的远程重型空对空导弹,用来装备苏霍依设计局的“侧卫”战斗机家族。KS…172导弹的理论射程在160…215海里之间,即约为300…400千米,主要用来攻击AWACS、J…STARS和空中加油机这类的高价值目标。
    20世纪90年代初,KS…172型远程导弹曾首次在公开场合展示,并被赋予AAM…L的出口编号。但自从那次短暂的展示后,KS…172便从公众的视线中消失了。西方的军事专家一度认为,这种导弹很可能与前苏联遗留下来的其他武器研制项目一样由于资金问题或是俄罗斯空军需求的转变而被迫终止。
    在90年代初,印度就对KS…172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几年,经济上颇有成就的印度频频与俄罗斯设计局组建联合科研团队,由印度提供资金,把前苏联遗留下来的‘超级武器‘项目一一解封。对于印度这样缺少自主国防科研能力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做法的确不失为符合国情的一条捷径。
    但是虽然KS…172型远程导弹在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了风洞吹风试验并进行了多次地面和空中的发射试验。导弹尺寸巨大,重量惊人,使得KS…172和其他空对空导弹相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即使是苏…30型和苏…35型这类的大型战斗机也只能在机腹中线挂架上勉强挂载一枚。使得这一项目成为了印度人难以接收的鸡肋。
    经过了大幅度的修改,并被‘彩虹‘设计局重新命名为KS…172S…1型的重型反辐射导弹在印度空军的装备序列中仅装备了数枚用于试验,仍远未达到实战要求。但是中国人却在这个领域捷足先登,怎能不令感觉作了“冤大头”印度人跳脚呢?
    但实际上虽然在一度面对可能爆发的中美台海冲突中,KS…172型远程导弹的作用对中国空军极其诱惑,但中国人却清楚的知道直接从俄罗斯购买KS…172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引进其若干先进技术,都会因俄罗斯军售时的技术壁垒而流产。
    所以中国的军工早就在远程反辐射空对空导弹领域深下苦工,对各类技术瓶颈进行刻苦攻关,随着诸如适合空对空导弹使用的火箭冲压喷气发动机之类核心部分,被中国军工一一突破,中国人最终研制出类似KS…172型的霹雳…18型远程反辐射空对空导弹。霹雳…18型甚至在生产工艺上将能远胜KS…172,缩小尺寸、减轻发射重量之后的霹雳…18型远程反辐射空对空导弹可以由歼…11系列重型战斗机、歼轰…7型战斗轰炸机一次携带2枚实行远程打击。
    “见鬼,我被锁定了,我被锁定了……。”此刻坐在苏…35型战斗机的机舱内,德那巴汗的耳边仍能不时听到那一夜被击落的同僚们在无线电中传来的绝望的呼叫。虽然在1月9日之后,他所在苏…35型战斗机双机编队已经连续击落了2架中国空军的歼…10型战斗机,但是那一夜的阴影依旧如梦噩一样缠绕着他,古老而神秘的中国似乎永远是那么的深不可测,军人的直觉告诉他中国人一定还有更可怕的武器在等待着他们。
    虽然经过了空前的灾难之后,“方块…A”中队最为强悍的战机和飞行员—“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僚机“柯西金”已经结束了自开战以来闲暇的“休整时光”进入战备值班的状态,但他们的出现并没有给德那巴汗更多的鼓励,相反现在的每次出击都让他感觉飞翔在死亡的边缘。
    “勇士1号,听到了吗?勇士1号。”在德那巴汗从自己的雷达屏幕上发现刚刚完成对地攻击,爬升进入返航航线的那2架米格…27型战斗轰炸机的同时,他也注意到了迅速追上那2架米格…27型战斗轰炸机的2个红色的微弱信号。
    “这里是勇士1号,请讲!”在等待了几秒之后,无线电那头传来了勇士1号的回答。“你的后面有中国人,小心摆脱!”德那巴汗提醒着自己的同僚,同时驾驶着自己的战机全速飞向战场。
    “勇士1号,明白!”无线电那头沉默了片刻之后,突然传来了一个男子激动的声音:“德那巴汗?真的是吗?我是斯瓦米啊!我没有其他的意思,我只想对你说,你还活着。真好!”但不等斯瓦米的话说完,以难以置信的高速追上米格…27型战斗轰炸机的神秘中国战机,轻松的将他们击落在马来西亚北部的天空。
    
   
第三十五章:谁主苍穹(五)


    
    无暇为斯瓦米的陨落而伤神,德那巴汗和他的僚机已经进入了与陌生的中国战机的火控雷达直接接触的距离了。这种战机的雷达信号完全不同于此前与“方块…A”中队交锋过的所有中国战机。这种新型战机显然采用了中国人自己的隐身涂料,在苏…35型战斗机的强大的机载雷达面前对方始终只是一个飘忽不定的模糊光点而已。
    俄制机载雷达的优点在于功率大,“烧穿”距离大,对干挠不敏感。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较之西方的产品而言,不够精密。探测距离上俄制雷达丝毫不逊于西方产品,但在对目标解析度却一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对目标解析度主要取决于火控机载雷达浮点运算能力,浮点运算能力越高,其对目标解析度越高,更不容易丢失目标。也就是苏…35型战斗机可以通过自身的机载雷达设备探测到来袭的中国新型战机,但是无法牢牢的捕捉到他。更不用说准确的锁定和引导战机上的中距离导弹有效的攻击。
    当然苏…35型战斗机在RLSU…27雷达系统无法主动取得目标之时,也能由可定位雷达预警接收器被动探测目标,还可用机首的光电探测器以及环场热探测器进行被动探测。在近距离之内,综合雷达、雷达预警接收器、红外线探测器的资料可得到较精确的目标资料。
    而在红外线探测器操作范畴之外,面对此刻距离较远,获目标热源不明显且有电磁辐射信号的中国新型战机,苏…35型战斗机只能以预警接收器得到的对方雷达信号的方位数据来校正方位。
    对面的中国战机已经先发制人的发射2枚霹雳…12型中距离导弹之后,德那巴汗也只好勉强的打出2枚俄制“蝰蛇”R-77型中距离空对空导弹,但这显然只是一种赌运气的攻击模式。
    当“蝰蛇”R-77型中距离空对空导弹点火发射之后,2架俄制苏…35型战斗机便需要打开全部的推力,希望能凭借高超的机动性和电子对抗来摆脱死神的纠缠。但是这种考验“人品”的事情显然不适合德那巴汗的俄国僚机,他的苏…35型战机被中国人的空对空导弹无情的咬住,这个时代导弹的机动永远优于战斗机,在一团耀眼的火光之中。又一架骄傲的俄罗斯战鹰冒着浓烟,急剧的降低的高度。
    德那巴汗艰难的拜托了那属于他的死亡,丧失了大量动能的他显然不会指望拥有远强于苏…35型战斗机的雷达和隐身性能的中国新型战机会飞过来跟他进行生死一线的贴身格斗。在中国人第二轮超视距打击到来之前,他能作的只有打开所有的发动机推力,全速脱离战场。
    而中国的新型战机显然并不追求极速性能,而初上战场的飞行员似乎也已经满足于自己此次“处女战”的成绩,并没有加速追击早已失去战意的德那巴汗的意图。
    而在几乎同一时间内,在马六甲海峡的上空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俄…印联合“方块…A”中队最强的组合—队长“勃列日涅夫”和他的僚机“柯西金”也遭遇到另一组中国人的顶级组合。
    “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驾驶的是比苏…35型战斗机更为先进的俄制苏…37型战斗机,虽然在其他三支由全俄罗斯飞行员组成的,命名为“黑桃A”、“红桃A”、“金花A”的战斗机中队中苏…37型战斗机是标准配置,但是在“方块…A”中队中他们却是唯一的两架。
    俄罗斯空军一度认为“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根本没有参战的机会,更不用说会被击落了。但是在在马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